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

羅紹威最近稍稍有些欣喜。

原來他也是行的!和他父親當年一樣行!

站在陣前講兩句話,發下賞賜,衙兵士氣大振,殺得對面人仰馬翻。

好傢伙,五千對一萬,摧枯拉朽一般,那場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羅紹威的腦海中。原來打勝仗,比玩弄婦人還要爽。

只可惜那一萬人成色不足,有不少新募來的軍士。自賊將張慎齋以下,斬首兩千餘級,俘三千多人,餘皆潰散。

毫無疑問,張慎齋是來搶功的。

當年樂彥禎造韓簡的反,也是一軍脫離大部隊,火速回魏州,趁着軍府混亂的當口,製造既成事實,穩住了諸州鎮兵,迫使他們承認新節度使。

張慎齋這次,也是想趁着魏州人心惶惶的有利時機,搶在夏兵之前,佔領中樞要地,讓各州承認李公佺爲新節度使。

打的就是一個快字!

好在他們被打退了,代價是散盡家財,還欠了十萬緡錢的高利貸。

值得嗎?好像也沒得選擇,不借錢死的就是羅家了,無解。

城內外的軍士已經超過了兩萬。衙兵、鎮兵、州兵,什麼人都有,烏煙瘴氣的。

史仁遇帶着萬把人屯於永濟渠北,似在觀望局勢。在聽聞張慎齋被斬之後,他立刻遣使入賀,一個老滑頭!

原野上陸陸續續有人跑回來。數十人至數百人一股,都是原本李公佺的部下,眼見着李有失勢的跡象,自己腳底抹油先溜了,看能不能在魏州混個賞。

一幫牆頭草!

羅紹威鄙視這些人,但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因爲魏博武夫就這個樣子,他們是地頭蛇,守戶犬,出門作戰不是不可以,要加錢。錢一旦不到位,轉身反戈一擊都大有可能。

當年奉朝廷之命討伐淮西、淄青叛鎮,出鎮長途作戰,朝廷也要出血的。而且事實證明,朝廷賞賜到位後,魏博武夫一出場就擊潰了淮西最囂張的騾子軍。戰鬥力確實沒的說,問題是你怎麼激發他們的戰鬥力,這纔是最難的。

看着一個個在外叫門,陸續進城的武夫,羅紹威惱怒地下了城頭,低聲道:“有時候都想請外兵來好好收拾收拾這幫賤胚。”

司空頲的眼皮跳了一下。

他仔細想了想,魏博這幫武夫多半還真只有被外人狠狠收拾後,纔會老實下來,好好打仗。這其實是最悲哀之處,堂堂魏博節度使沒法讓魏博武夫死戰,只有外人才有那麼一點可能。

魏博,沒希望了,毀滅吧。

“留後,城內來了許多兵,有點亂,還是約束一下吧。”司空頲看了看嘈雜的大街,提醒道。

羅紹威點了點頭,但卻沒直接下令。他現在威望還很低,不敢做太多觸怒武夫的事情。

其實吧,魏博武夫是桀驁,也愛錢,但不至於連軍令都不聽。但誰讓羅紹威自己沒底氣呢,實在是那天被衙兵們嚇得夠嗆,而且也十分屈辱,此時下意識不敢對他們強硬。

“邵樹德到底要多少錢才肯走?”羅紹威終於想起了司空頲剛剛出使歸來,問道。

“夏王說相州有晉人南下劫掠,他想掃清這股賊寇再走。”司空頲當然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但他現在不想多說了,只直接彙報,其他事情讓羅紹威自己去想,自己拿主意。

“胡扯!相、洺州界之上風平浪靜,哪來的賊寇?”羅紹威怒道,旋又大驚失色,道:“他莫不是想借道相州攻邢州?萬一把相州打爛了……”

相州轄安陽、鄴、湯陰、林慮、堯城、臨漳六縣。本有十縣,但羅弘信爲了加強他親任刺史的魏州的實力,將成安、內黃、臨河、洹水這四個相州屬縣劃入魏州,與之一同劃入的還有貝州的宗城、永濟二縣,故魏州現有十四縣、百餘萬人。

“留後,不管夏王是什麼想法,而今首要目標是誅殺李公佺。他一天不死,留後就一天不能掉以輕心。此時與夏王交惡,並不明智。”說到這裡,司空頲壓低了聲音,湊到羅紹威耳邊,道:“留後,衙兵固然戰力強橫,但太過桀驁,動不動殺將驅帥,實乃一大禍害……”

羅紹威正聽得入神呢,司空頲突然不講了,責道:“司空巡官還不信我麼?有事但講無妨。”

司空頲左右看了看,見數步之內無人,便問道:“留後可曾聽聞過徐州銀刀都?”

“自然聽過。”羅紹威說道。

銀刀都,那是一隻堪比魏博衙兵的桀驁不馴的隊伍。戰鬥力極強,戰陣上摧鋒破銳,屢克頑敵。他們打先鋒直衝敵陣時,敵人一般未戰先怯,實在太勇猛了。

“節度使王式將銀刀都將校騙過去參拜,一一誅殺。又借返鎮路過徐州的忠武軍、義成軍突襲,將毫無防備的銀刀都士卒數千人盡數殺于軍營。自此徐鎮安寧矣。”司空頲說道。

但徐州的脊樑骨也被打斷了,這句話司空頲沒有說出來。

若時溥還有銀刀都幾千精銳,吳康鎮之戰的結果還未可知。關鍵時刻,幾千悍不畏死的精兵已經足以扭轉整個戰場局勢。

當然,魏博衙兵、銀刀都這種部隊,厲害是厲害,你駕馭不了也是白搭,還不如殺了。

“這……”羅紹威聽到司空頲的話十分吃驚,一時間訥訥無言。

司空頲也知道見好就收,說完之後就不再勸了。反正種子已經播下,最終會長成什麼樣他不管。

見司空頲不說話,羅紹威也心事重重,避開了這個危險的話題。

“楊利從河東回來了。”羅紹威清了清嗓子,說道:“他在幽州追上了李克用。克用聽聞也很吃驚。看得出來,他有心收兵回來。但數萬人馬已陸續集結,此時再撤,形同兒戲。他已下令五院軍開往邢州,如有不對,可求助晉人。”

司空頲微微點頭,道:“有晉人爲奧援,事情就好辦多了。”

心中卻在暗想,這事得儘快報給夏王知曉。

公允地說,他並沒有完全投靠邵樹德。羅弘信、羅紹威父子交辦什麼事下來,他還是會盡心竭力去做的。這樣固然有牆頭草的嫌疑,但怎麼說呢,司空頲也很矛盾啊。

“留後來了!”

“留後來了,快給錢。”

“留後,不能厚此薄彼啊。我等棄李公佺而投留後,怎麼也該得點賞賜吧?”

從李公佺那邊跑回來的衙兵們吵吵嚷嚷,聚集在節度使衙前。

已經領過賞的衙兵臉上笑嘻嘻的,抱着雙臂在那看熱鬧,一點阻止的意思都沒有。

“諸君且讓一讓,該有的都會有的。”羅紹威有些狼狽,大聲呼喚家奴前來接應。

沒領到錢的衙兵見羅紹威不正面回答,頓時大譁。

有人故意抽刀入鞘,冷笑連連。

有人橫眉怒目,緊握刀柄。

有人沉默不語,就跟在羅紹威身後,走了好長一段。

羅紹威狼狽地衝進了衙門,這才驚魂未定地長吁一口氣。

他與司空頲對視一眼,又默契地轉過了視線。

******

八月十二,衛州。

修葺一新的竇建德廟內,香火嫋嫋,人頭攢動。

“君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爭附者,以能杖順而動,義安天下也。”

“義氣縱橫,重諾守信;行軍有律,愛護百姓;聽諫有道,禮賢下士,此君之所以勃興也。”

“然天命渺渺,豈可猜度,雲散雨覆,亡也忽然。”

“知義而尚仁,貴忠而愛賢,無殘虐及民,無暴兇於己。今日見君,焚椒生香,行禮致敬。夏氏爲國,亦當如君之願,四海昇平,民皆樂焉。”

說完祝詞,邵樹德取了香器在手,州官、將校緊隨其後,取香盞,分左右而列。

一僧人見了,立刻道:“將軍請坐本座。”

邵樹德坦然坐下,頓了頓後,道:“夏氏爲國,以仁爲本。今日祭竇王,感慨萬千。衛州五縣免稅一載,孤寡鰥獨,生計艱難者,皆賜以衣食。此令即刻施行,不得有誤。”

“遵命。”衆人紛紛應道。

謝瞳偷偷瞄了一眼邵樹德,暗暗欣慰。

雖然已經參贊很久了,但他彷彿第一次認識夏王一樣。

上得戰陣,豁得出去,敢打敢拼,有武夫的兇狠和勇氣;重信守諾,說一不二,耐心經營,得志之時並沒有飄在九天之上,有大人物的氣度;神思清明,分寸有度,不拘一格,什麼招都用,又有老官僚的狡猾。

這個武夫不一般,有戲!

而來自衛州本地的官員、將校、士族則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夏王總體而言並不苛暴,也願意給魏博本地人機會,還主動祭祀竇王,示好的誠意相當足了。

“夏氏爲國”這四個字,縈繞在衆人心間。

夏王得這個封號很多年了,而他又神奇地打到了魏博,對前朝夏王竇建德推崇備至,本人還不歧視河北軍民,相反釋放了很多善意,莫非這真是天意?

嗯,事情真的太巧了。

邵樹德這個夏王是李唐皇室封的,不是他爲了攀附誰而自封。今日祭祀竇建德之後,不出意外的話,他一定會成爲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種種離奇乃至離譜的傳說也會不脛而走。

不是什麼壞事,或有驚喜也說不定呢。

。wap.

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1259章 鬼主意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1147章 收手吧!第1149章 舉槍!第十四章 行路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四十三章 坑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248章 分裂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1041章 風向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1243章 北口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204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四章 李國昌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三十章 西行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七章 不得歇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章 好友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七章 不得歇兩個軍亂典型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325章 誘惑第九章 焦躁第985章 桑乾鎮
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1259章 鬼主意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1147章 收手吧!第1149章 舉槍!第十四章 行路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四十三章 坑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248章 分裂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1041章 風向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1243章 北口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204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四章 李國昌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三十章 西行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七章 不得歇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章 好友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七章 不得歇兩個軍亂典型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325章 誘惑第九章 焦躁第985章 桑乾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