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

“趙帥,其實夏王相當寬仁厚道了。”通往許州的驛道上,李杭與趙珝並轡而行,說道。

趙珝點了點頭。

當然,他心中有自己的看法。不嗜殺、不苛暴是真的,但也談不上多厚道。

陝州李璠的真節度使變成了假節度使,真當別人不知道嗎?

率軍威壓舊識李詳的後人,拿下了金商二州。

插手甚至挑唆蒲州王氏兄弟內亂,玩了一出引狼入室的大戲。

靈夏百姓都說“邵聖”好,關中、河中百姓可不這麼認爲。

唐、襄、鄂三鎮百姓,自從當了夏王的附鎮後,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私下裡不知道怎麼罵呢。

厚道?他只是會演戲罷了。

“試想夏王並未東出,而是割據關內,陳許繼續當朱全忠的附鎮,最後會是什麼結局?”李杭彷彿沒看到趙珝的臉色,繼續說道:“朱全忠可不是什麼善人,陳許緊鄰宣武軍,戶口殷實、財貨山積,又以忠武精兵聞名天下,他能放過嗎?”

趙珝還是點頭,意思是你說的都對,我不反駁。

不過他也知道,朱全忠和邵樹德是一類人,他倆都對藩鎮極其仇視,與其他武夫大不一樣。朱全忠到最後,應該還是會削藩,這毫無疑問。

宣義鎮一開始還假惺惺給了胡真,但大事小事全是汴州說了算,這就是假藩鎮,與邵樹德搞的沒什麼區別。

陳許趙家、洛陽張家,最後應該都會被朱全忠收拾,或早或晚罷了。惟一的區別就是被收拾的過程體不體面,體面的話仍然可以在中樞做官,不體面的話就是被滅族。

陳許趙家,這次被搞得有點狼狽,但總算留住了最後的體面。

“趙帥放心。”李杭說道:“殿下是講道理、念舊情的。聽聞許州趙氏與秦州趙氏認了親,這就是一家人了嘛。殿下開國之後,有趙貴妃幫襯,還怕不能富貴?殿下對趙貴妃的寵愛,是外人難以想象的,機會大着呢。”

趙珝總算有點反應了:“此番若非李大夫點醒,幾失計矣。”

“唉,都是自己人,能幫襯當然要幫襯一點了。”李杭笑道:“趙家一門兩勳貴,不知道羨煞多少人。”

趙珝勉強笑了笑。按照得來的消息,他這個房陵郡公並不能世襲罔替,一旦二代襲爵,就只有兩千四百戶食封了,三代襲爵後,怕是就變成房陵縣公了。侄子趙麓襲爵的膚施縣侯,就只有一千五百戶食封,以後若想往上走一走,還得拼命立功,沒法躺在食邑上享福。

目前看來,也就夏王的關西元從老人有優待,三代不降爵、不減食封,讓人羨慕。

邵樹德還是吝嗇,居然一個異姓王都不肯給,郡王也只有一位。國朝初年,至少還有吳王杜伏威、燕王羅藝兩個,太摳了。

大軍一路東行,很快抵達了許州城外,佑國軍使丁會匆匆來拜。

趙珝瞟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丁會莫名其妙,不知道哪裡得罪了這人。

“參見大王。”丁會行禮道。

他已經接到命令,南下淮西,歸隸壽州行營,加入南方戰場,打擊楊吳勢力。

“淮軍西線作戰不利,安州爲我所克,黃州被圍,蘄州馮敬章、賈公鐸等人,還是有幾分戰鬥力的,至少比瞿章、劉威之流要強,務必小心。”邵樹德說道。

“遵命。”丁會十分恭敬,立刻應道。

許州趙家已經服軟,還交出了陳州這種大郡,丁會受到震懾,不敢再有什麼小心思。

“之前許你蘄州防禦使之職,我說話算話,而今仍然作數。好好打,切勿大意。”老實說,邵樹德有點後悔了,但之前答應過,又不好反悔,很是無奈。

蘄州防禦使,其實就是一個小藩鎮了。好在此地開發程度有限,四縣之地不過十餘萬人口,養不活丁會的兩萬大軍的,至少他在後勤方面仍然受制於人。當然,他仰賴的可能是淮西、鄂嶽或襄陽接濟,靠中原成本太高,畢竟大別山脈沒那麼好通過。

丁會如果有野心,定然要侵佔周邊地盤,擴大實力,屆時可以多觀察觀察。一有不對,就要想辦法制約。

“大王寬厚仁德,末將感激涕零。”丁會大聲道:“行密不知兵,四處樹敵,末將率軍而至,定奮勇殺敵,以報大王。”

他真實的想法是,邵樹德削藩的決心十分堅定,不能把楊行密打得太狠了,不然怕是沒好下場。但也不能太過應付,那樣會被追責,其間度的把握,得好好思量思量。

“玉山軍時瓚部已恢復至五千兵,屯於黃陂,你倆好好配合,統歸折令公節制。”

“遵命。”丁會大聲應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

佑國軍兩萬衆,是朱全忠“軍事遺產”中最大的一塊碎片,建制完整、戰鬥力強悍,放到南方去,只要別太大意,中了敵人的計謀,或者陷入斷糧之類的窘境,一般而言不會出大事。

至於野心,那是每個武人都有的。甚至就連關西老人都有野心,這是時代風氣決定的。

邵樹德沒有這方面的潔癖,事實上王彥章這種忠義之士在此時很稀有。論跡不論心就行了,只要沒有不臣的舉動,我就認爲你是忠心的。

邵樹德在許州待了足足半個月,還抽空去了一趟陳州,接見了地方官員。

陳州歸隸宣武軍的消息已經快馬傳遍了陳州六縣。

邵樹德所至之處,大小官員紛紛出迎,恭順已極。

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這是歐洲中世紀的規矩。此時雖然不至於到這個程度,但自家主公都服軟了,陳州官員硬頂着也沒啥意思,因此很快改換了立場。

陳州州軍一個不裁,原班人馬留任。不過邵樹德也揀選了五百州兵精壯,與先期送往洛陽的五百忠武軍精卒一起發往齊州,補充進禁軍各部節度使的權力還是要行使一下的,讓所有人意識到換了老大了。

對了,樑軍降兵“第二期”兩萬人,目前已經抽調五千人東進,補充鐵林、義從、飛龍三軍的戰損。與之一同過去的還有陝州院的兩千新兵。

前後八千人補充進去後,鐵林、義從兩軍基本齊裝滿員了,飛龍軍恢復到了一萬五千人。

李唐賓指揮各路兵馬打得也很順手。

他不玩任何花活,就十萬大軍橫推過去。糧草不足的話就停下來等一等,非得軍中足支三月時再進兵,打得非常保守。

素以奇計百出著稱的劉鄩,面對夏軍這種毫無花巧的打法無計可施。而且他們根本不顧惜人命,四處抓淄州民人充當先導攻拔城寨,一月間連克長山、高苑、鄒平三縣,並在野戰中擊退青州將張居厚,保證了側翼安全,隨後進圍淄州。

齊人灰心喪氣之下,稱呼李唐賓爲“李泰嶽”,形容其用兵之樸實厚重。

邵樹德很期待齊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如果無解的話,那麼齊鎮的失敗將無可避免。

******

七月初一,邵樹德返回了清暑宮,並在此接見了新一批學生。

武學已經兩年沒開新學校了,今年年初開辦了樑縣武學及汝州武學,各自招收了一些學生。

今年一共二百多名武學生畢業。其中,夏州、靈州、蘭州各50人,同州32人,涼州30人,金州武學畢業了第一批24人,延州武學的第一批學生進入最後一年的學習。

迄今爲止,諸州武學一共向部隊輸送了累計1001名武學生,天雄軍除高層外,幾乎已經完全武學化,從最基層的隊副、隊正,到中層的副將、十將,清一色的武學生。

如果說自己故去後,哪一支部隊最適合讓兒子派出去出征的話,那麼一定是天雄軍。他們跟着大將反叛的可能性最低,最忠於皇室當然這也要看新君的水平了,邵樹德甚至都想把兒子送到武學讀書了,但因爲太過駭人聽聞,遂作罷。

今天到場的學生一共24人,是邵樹德特意抽調來的金州武學的首屆畢業生。

嚴格來說,他們還沒完全畢業,只不過進入了最後一年實習期,習慣上都認爲他們畢業了罷了。

“邵知賢、邵知學,好好幹,立功受獎,封妻廕子,正當時也。”邵樹德拍了拍兩名學生的肩膀,賜下佩劍。

邵知賢、邵知學二人是房州人,聽聞是流放房州的官員後裔,少有勇力,但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大順五年,昭信軍節度使李延齡巡視地方,發現了兄弟倆天賦異稟,遂推薦他們入了金州武學。因爲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邵樹德在審閱入學名單時便給他倆賜了名。

“門下謹遵總辦教誨。”兄弟倆大聲應道。

“丘增祥。汝祖與我有舊,好好做吧。”邵樹德又走到一人面前,神色微微有些恍惚。

此人是丘維道的孫子。本來按照宦官世家的傳統,丘增祥定然也要進宮當太監,繼承家業。不過這會嘛,沒必要了,入武學也是條不錯的路子。

丘維道修仙多年,因服藥過多,數月前在靈州羽化。臨逝之前,他清醒了很多,流着眼淚寫了封信給邵樹德,推薦了他的侄兒丘思廉到邵樹德身邊服侍。

此人在長安內侍省掖庭局當個小宦官。邵樹德令韓全誨將人找來,送到洛陽。

“誓爲總辦效死。”丘增祥大聲道。

邵樹德滿意地點了點頭,還是自己人好用。

這24名學生,全部下放到突將軍,隊正、隊副各半。

突將軍正在大整頓、大練兵,又常年在自己身邊,邵樹德打算讓他們慢慢武學化,成爲和天雄軍一樣的部隊。

諸州武學,邵樹德不打算交到任何人手裡,而是由他親自管着。將來他死後,就交到新君手裡。

武學生要一直保持着天子門生的身份,保持着這麼一個崇高的地位。如此,他們才能成爲朝堂上的另外一股勢力,代表武人說話,不至於被打壓得太狠。

當然,任何一項制度,都有可能被人玩壞、玩崩。但邵樹德也管不了死後的事,兒孫們如果連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保持朝堂平衡都做不到,那也沒辦法。

武學生這麼一個既有文化功底,又有武藝軍略的羣體,如果都不能成爲幫手,成爲朝堂重要平衡力量的話,那活該玩完。

第八十章 入京第七章 親朋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978章 督戰官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一章 紅利第十二章 觀魚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056章 態度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一章 故人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九十章 殷鑑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二章 觀魚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1249章 組畫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一章 恨!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585章 諸葛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587章 不動搖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1310章 驚聞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102章 待賓館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感謝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四章 州情(一)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章 州情(三)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四十章 大魚第二十一章 爭執
第八十章 入京第七章 親朋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978章 督戰官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一章 紅利第十二章 觀魚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056章 態度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一章 故人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九十章 殷鑑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二章 觀魚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1249章 組畫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一章 恨!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585章 諸葛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587章 不動搖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1310章 驚聞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102章 待賓館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感謝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四章 州情(一)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章 州情(三)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四十章 大魚第二十一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