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追憶

邵樹德前往河東的路線大體是經易州、定州,然後過飛狐陘,進入河東地界。

五月二十七日,聖駕抵達代州,順道祭奠義兄李克用,收一波河東軍心。

正常的祭品之外,還把劉仁恭的幾個兒子也抓來了。

仁恭曾是李克用任命的營平鎮使,非常受信任,但他背叛了李克用,讓他耿耿於懷。其實吧真不是什麼大事,可誰讓劉仁恭倒黴呢?

高家兄弟也背叛了,邵樹德會拿他來祭奠李克用嗎?顯然不可能的。

可劉仁恭在契丹敗亡之前仍然討價還價,自有取死之道,那就怨不得別人了。當天,劉仁恭一家十餘男丁被斬於李克用墓前,獻首以告。

觀禮的代州士民無不喟嘆,今上與故晉王情義無雙。更有那多愁善感的文人,已經構思好了一出相愛相殺的劇本,打算在酒樓茶肆廣爲傳唱。

至於誰殺河東武人最多這種小事,就沒人深究了。

離開代州之後,花了十天時間抵達了晉陽。

晉王府已被朝廷收回,改建爲一處大型驛站,供來往公幹的信使、將吏使用。

李克用的家人,一部分住到了洛陽新賜的宅邸之中,一部分則住到了代州鄉下其實就是李落落一家。

邵樹德住進了賀公雅的府邸。

這座宅子不歸朝廷,是他私人所有,內務府出錢維護。

曾經的書房之中,邵樹德、趙玉相視一笑。

「一晃已過去三十年了啊。」邵樹德坐在桌案之後,將趙玉抱在懷中,神色間滿是緬懷。

第一次見到如此美麗的婦人,理智告訴他可以隨便享用,大家都是這麼做的,但殘存的現代人意識讓他有些拉不

後面發生的事情讓他至今回味,或許到死的那一天,都值得追憶。

他緊緊抓住趙玉的手。

其實,那應該是一次***。一回生,二回熟,後來在這條路上是一去不回頭了。「賀公雅可還有族人?」邵樹德問道。「有的。」趙玉輕輕靠在他懷裡,說道:「賀家雖然不是大族,但也是世代牙校出身,不但太原府有人,遼州、沁州等地也有族人。「既如此興盛,便算了。」邵樹德說道。如果賀家敗落了,日子過得辛苦,邵樹德打算賞他們一些財物,雖然賀公雅的直系早在三十年前就死光了,只留下女兒邵果兒一人。

趙玉沒有說話。她的手緊緊摟着邵樹德的腰,雙眼微閉。

邵樹德輕輕撫着她的頭。

曾幾何時的滿頭青絲,陡生華髮。

好多年前邵樹德曾問趙玉恨不恨他,現在不會這麼傻了。

一個已經過了四十歲還願意爲你誕下後裔的女人,又怎麼可能真的恨你?

一起撫育的二子一女,將會延續他們的血脈。

趙玉突然嘆息了一聲。

邵樹德似乎明白她的心意,也嘆息一聲。天光漸暗,偌大的書房之中沒有掌燈。兩人靜靜坐在那裡,漸漸被黑暗吞沒。不需要說什麼話,有時無聲勝有聲。人生縱有很多遺憾,但邵樹德是幸運的,從百萬武夫之中趁勢而起,君臨天下。趙玉也是幸運的,她得到了天子的寵愛,成爲了他人生拼圖中的重要一塊。

人生至此,何須嗟嘆。安安靜靜地走完,迎接最終的歸宿,無論多麼不捨。

******

晉陽都虞候司被改成了都指揮使衙門。邵樹德與陳誠二人信步走了進去。

「昔年我自隰州將李侃接來,陳卿在做什麼?」邵樹德問道。

「還能做什麼?天天被人催債,東躲西藏。」陳誠笑道:「不光債主要找我,昭

義武夫也拿刀威脅我,差點潛逃回鄉。

當年的煎熬,當年的苦難,陳誠已經可以用調侃的語氣說出來了。

畢竟,他已經是中書侍郎,權傾天下,歷經三十年聖眷不衰。

天子是厚道人,驟得美姬、財貨,都會分賜臣下。這種賞賜的頻率,遠遠超過前唐列聖,讓人不好意思。

他還重感情,善待老臣,遇到這種天子,對功勳元老來說,那也是祖墳冒青煙。

數來數去,也就漢時劉邦有這麼厚道了。「竇瀚、曹翔、崔季康,接連三位大帥,或死或走,亂成一團。」邵樹德看着已經面目全非的都虞候司,失望地離開了。

這裡,已經沒有他熟悉的任何東西。曾經的節度使衙、現在的州衙內倒還保留了原本的格局。

邵樹德、陳誠二人又來到此間。

「當年李國昌父子尚在忻州,竇駙馬就嚇得開挖塹壕,惹得河東軍士輕視,後來更是嚇得跑路。」邵樹德說道:「昭義、忠武、河陽諸鎮兵雲集晉陽,曹大帥威風凜凜,可惜他根本控制不了這麼多武夫,後爲李克用埋伏,中流矢而死。崔季康一個文人,死於軍亂。」邵樹德一樁樁回憶當年的舊事。「就是在這間衙廳,李侃令我誅殺不服管教的河東衙將。」邵樹德笑道:「其實我當時真不太敢。手頭就那麼點本錢,河東五萬軍士,一旦作亂起來,立成齏粉。好在北方尚有強敵,晉陽又一年換了三位大帥,朝廷尚有餘威,武夫們也擔心被清算。最後稀裡糊塗殺了賀公雅,震懾住了河東武夫。現在想想,李侃或許是對的,我當年還不成熟,私心也太重。陳誠聽了也唏噓不已。

三十年,真恍如隔世。如果當年河東衙將如張鍇、郭昢、康傳圭、朱玫、尹釗、張彥球等人沒有因之前幾次作亂而被朝廷嚴厲申斥,心中畏懼而是煽動手下作亂,要求殺聖人平息軍怨,李侃會怎麼做?大概率會拿聖人丟出來當替罪羊。

聖人定然也會鼓譟作亂,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沒人敢保證。

說不定聖人直接反戈一擊,投奔李克用去了。

想到此處,陳誠不由得啞然失笑。那樣的話,如今這個天下,或許還是樑晉紛爭,聖人能得個刺史官位就不錯了,大概率還得不到,因爲並非李克用嫡系。

「歷史的長河有很多分叉。」邵樹德感慨道:「有的分叉是必然,水勢濤濤,必然流向彼處。有時候則是偶然,幾道分叉都有可能,但偏偏流進了那一道。往事不可追,還是走好當下的路吧。」

陳誠看着邵樹德離去的身影,輕輕嘆了口氣。

前路漫漫,還能陪得陛下幾時。最近十年,他一直在觀察幾位賢才,臨走之前或可推薦一二。

秦王有武功,這是二代君王繼位的必要條件,硬性要求,其實很合適。如果再有明事理的賢相幫着治理天下就妥了,無需多,二三十年足矣。

有這個過渡,第三代或仍然需要武功,但已經不用像秦王這麼勇烈了。

第四代開始,即便儒雅之君,亦可坐穩龍庭。

上帝若有靈,當暫借老夫幾年陽壽,獎掖後進,提拔賢才。若完成此事,死而無憾矣。

******

「亞子,想不想打仗?」晉祠之外,邵樹德牽着馬兒,笑問道。

「想。」李存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不過,他也有些擔心。

李唐賓這種國之大將都沒機會,他這種身份的人有機會領兵嗎?

他看了眼跟在岳父身後的銀鞍直隊正折從遠,大概只有這種根正苗紅的關西人才有機會吧。

「晾了你幾年,有甚感觸?」邵樹德又問道。

李存勖大窘。老嶽

父問話真是直接,讓人難以回答。

「悶也悶死了。」吭哧半天后,李存勖憋出一句。

邵樹德大笑,不以爲意。折從遠也跟着笑。

李存勖瞪了他一眼,你笑啥?

折從遠繼續笑着,我就笑了,咋地?李存勖別過頭去,關西人腦子都有病,一個個跟好鬥的公雞一樣。

「今年沒人來晉祠撈不死蘋了。」邵樹德指着晉祠附近的汾水,說道:「亞子,你說河東現在會有人反嗎?」

「不會。」李存勖回道。

「朕在河東砸了三百農學生、二十餘萬頭牛羊,將作亂將吏、軍士之土地分給貧民,教他們如何且牧且耕。如果這樣還反,就不像話了。」邵樹德說道:「朕謂之收買百姓。」「一個明君,一定要擅長收買百姓。能吃飽穿暖,就已經初步收買到位了。」

「不死蘋,可收買不了百姓。義兄其實就敗在這上面。

李存勖默然。話難聽,說的也是事實。父親是什麼人,做兒子的再清楚不過了,他真的不擅長收買百姓。就連收買武夫,也是以縱容他們劫掠來達到目的。但河東就這麼大個盤子,還越來越窮,到最後,搶無可搶,武夫也快收買不了了。

「看來你有點明白了。」邵樹德回頭看了一眼女婿,道:「其實你也不太懂如何收買百姓,甚至連收買武夫都不太會,你會什麼?」李存勖臉色漲紅。

折從遠也不笑他了,輕輕嘆了口氣。「你服不服?」邵樹德看着他的眼睛,逼問道。

李存勖沉默良久,最後嘆道:「服了。」邵樹德走了過來,摟着他的肩膀,道:「亞子,其實你打仗的本事不錯。胸中也有一股決死勇烈之氣,這就超過很多人了。

「若你沒這點本事,我今日也不會和你說這些話。

「你還年輕,而我垂垂老矣。」

「我有很多夢想,沒時間去一一實現了,將來還要靠你們。

「徵西域,需要你們頂上來了。」邵樹德說道:「咱們這些老傢伙打拼了一輩子,漸次凋零。如果你們頂不上來,這天下也就沒什麼指望了,即便能夠維持,也庸碌無比,醜陋不堪。」

「叔父······」李存勖有些感動。

「孩子都有了,還哭哭啼啼。」邵樹德笑道:「承平了幾年,河東百姓的日子就漸漸好轉了。放眼整個天下,同樣如此。這是我一輩子的心血,這個天下不能亂。就爲了河東百姓不再撈不死蘋果腹,爲了他們將來提起李晉王父子時都大讚一聲「好男兒',你也要努力。

「好!」李存勖輕輕應了一聲,卻好似重逾千鈞。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第1296章 默契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十九章 河內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四十三章 坑第945章 恐慌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017章 陣容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章 閒聊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1019章 西京第949章 亂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142章 遼陽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十三章 消息第1102章 待賓館第974章 雞來了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三十章 憂慮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章 好友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1331章 一家人第十五章 出招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五十章 南撤第七十章 加班!第960章 火熱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273章 向前看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952章 離去第1191章 消耗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128章 匯聚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六章 州情(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104章 蓬萊第977章 追襲第六十二章 車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969章 朱全昱第十七章 道路第1060章 做事第1105章 定計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1173章 學子第1043章 各鎮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十一章 移民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971章 南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八章 雲中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章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四十八章 操作
第1296章 默契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十九章 河內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四十三章 坑第945章 恐慌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017章 陣容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章 閒聊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1019章 西京第949章 亂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142章 遼陽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十三章 消息第1102章 待賓館第974章 雞來了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三十章 憂慮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章 好友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1331章 一家人第十五章 出招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五十章 南撤第七十章 加班!第960章 火熱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273章 向前看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952章 離去第1191章 消耗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128章 匯聚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六章 州情(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104章 蓬萊第977章 追襲第六十二章 車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969章 朱全昱第十七章 道路第1060章 做事第1105章 定計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1173章 學子第1043章 各鎮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十一章 移民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971章 南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八章 雲中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章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四十八章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