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

夏州城北的一座校場上,軍士們正在操練。

這是從北邊調回來的經略軍,即將西行奔赴臨州,振武軍還在那邊等他們過去接防呢。

經略軍旁邊,還有數千名正在整訓的蔡人新卒。邵樹德派人去河南募兵萬人,目前已經回來了近七千,統一安排在夏州,由都虞候司負責訓練。

以前各軍征戰有缺額的話,一般有兩個渠道補充。一是民間招募有勇力的壯士入軍,二是從州兵中抽人補充,州兵再募集新兵補全編制。

這次招募了一萬河南新卒,除了補充西征戰死、病歿、致殘導致的缺額外,剩下的會與其餘各軍抽調的人馬混編,組建天柱軍。

當然這還沒用完,最後剩下的三千多人,邵樹德有把他們派往涼州的想法當然仍是新老搭配。

涼州,邵大帥當然是有想法的,這可能是河隴二十一州里面,他覺得價值最大的一個地方了。

首先,這裡是天寶年間人口最多的地方,比秦州還多。其次,這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取之意義重大。第三就是財富了,這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牧區,此時植被茂密,水草豐美,還有天寶年間遺留下來的大量墾田、灌渠。

若要出動數萬大軍征討便算了,但若有相對容易一點的辦法,比如趁着翁郜求上門來的時候,派一支軍隊以助防的名義進入,再徐徐圖之,就非常不錯了。

“符十將,你覺得經略軍如何?”邵樹德拿馬鞭遙指正在練習抽隊的數千士卒,問道。

“經驗豐富,技藝嫺熟,此皆老兵。”符存審答道。

“其實歷次整編,也補入了不少新卒的。不過七八個老兵帶一兩個新兵,很快就能成長起來。若是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就慢了,兩三個老兵帶一堆新兵,那便沒法打仗了。”邵樹德笑道:“定難軍數萬衙軍老兵,就是我的底氣。新來的河南新卒,精氣神也不錯,補入各部後,好好練一練,不出兩年,便是各位將帥都搶着要的精兵。”

“還得上陣廝殺,見見血。校場上練得好好的陣勢,到了戰場上,未必就擺得出來。”符存審說道。

“此至理名言也。”邵樹德讚許道:“戰場上,敵軍陣列肅然,刀矛前舉,牆列而進,一旁可能還有敵騎窺伺。在這種狀態下,還要從容不迫,佈陣應對,絲毫不亂,非看淡生死之老卒無法做到。新卒,嚇一嚇就慌了,校場練的東西,十成能想起兩三成就不錯。”

“河南太亂了,逼得百姓結寨自保,淮西一帶,武風更是極盛,看淡生死之人很多。他們,確實是好兵,秦宗權喜歡,朱全忠喜歡,李罕之也喜歡。”符存審說道:“然還得以軍紀約束,不然就只是烏合之衆。”

“符十將對涼州可有了解?”邵樹德突然問道。

“慚愧,末將只聽聞涼州在國朝初年畜養百餘萬馬匹,乃河西節度使理所。”

“可知涼州嗢末乃何人?”

“不知。”

“嗢末者,天寶遺民也。混入了部分土渾、党項人,以遊牧爲生,赬面辮髮,左衽皮裘,與吐蕃無異。善騎射,好勇鬥狠,基本控制了涼州鎮大部分區域。朝廷在涼州之百姓,基本只是緣城墾荒,還屢遭嗢末劫掠。”說罷,邵樹德轉頭看着符存審,問道:“若隨軍前往涼州,可敢?”

“有何不敢!”符存審答道:“只需數千人馬,定可保得涼州無虞。”

“做好準備吧,天柱軍隨時可能去涼州。”

培養麾下諸將,讓他們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打下河隴諸州之後,接敵的地方是越來越多了,非得大將鎮守不可。隴右吐蕃、涼州嗢末、河西党項,其實都是不算太強的敵人,恰好適合給手下有潛力的大將“刷經驗”成長。

待其在這些“小副本”裡畢業之後,便可去更加複雜的戰場歷練,慢慢成長,最後成爲可主持一條戰線的方面大員。

自己精力有限,以後必然無法事事親征。

訓練暫告一個段落之後,邵樹德在親兵的護衛下,親自下到了蔡卒營中。

“從哪來的?”邵樹德看着一個頗爲雄壯的軍士,問道。

“回大帥,俺是樑縣的。”軍士有些激動,大聲答道。

“家人有沒有一起過來?”

“過來了,在靈州保靜縣。”

“與河南比,覺得怎麼樣?”

“還可以吧。”

軍士們一陣鬨笑。

邵樹德亦笑,道:“靈州可是某最拿得出手的地方了,地不比河南差,水也多,以後安心種地吧。你既然入了軍,當知戰陣上刀槍無眼,平日須得苦練。”

“能吃飽飯,自然有力氣練。大帥放心,異日上陣,定將敵兵殺得人頭滾滾。”

“有這心氣,便是好兵。”邵樹德拍了拍新卒的肩膀,勉勵道。

蔡人新卒,他很滿意,今後若有機會,還要去河南募兵。自己每募走一個,就會讓朱全忠未來的地盤少一個乃至一戶人,豈不快哉?

朱全忠最近與山東朱家兄弟幹起來了。

這廝確實沒品。打敗秦宗權還是靠人家幫的忙呢,現在又恩將仇報,還假惺惺地找了個藉口,誣陷天平軍節度使朱瑄招誘宣武軍士。朱瑄那脾氣,當然把朱全忠罵了一通了。於是,朱全忠便找到了開戰的理由。

你看,是你對我不恭敬,你在信裡寫的話太難聽了。什麼恩將仇報?什麼豬狗不如?我要討個說法,真不是我人品壞,要打恩人兄長,是你先罵人了。

對朱全忠這麼不要臉的人,別客氣,使勁挖牆腳就對了。

“大帥,聽望司有急報。”就在這時,親兵十將李仁輔走了過來,輕聲說道。

聽望司的急件,邵樹德有令,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第一時間彙報。

“先找個地方坐坐。”邵樹德一揮手,說道。

軍報的內容很簡單,但也很唬人:朝廷將山南西道之興、風二州劃歸武定軍。

“這楊復恭,真是嫌關中太平久了,想給大家找點事做做啊。”邵樹德將軍報仔細收起,嘆氣道。

今年討隴右,花了不少錢,財政壓力很大。這讓他不由得回憶起了前年下關中那會,鎮內財政寬裕到極點的美好時光。就食於外,賞賜也由當地財貨供給,鎮內百姓的壓力不知道減輕了多少。

難道,接下來又要就食於外了?這次誰來請客呢?

邵樹德很快離開了校場,回到節度使衙,陳誠、趙光逢二人也很快趕到。

“大帥,山南西道恐有戰事。”趙光逢看完軍報後,便憂心忡忡地說道。

“天子對山南西道念念不忘,沒得辦法。”邵樹德搖了搖頭,道:“不然關中有事,跑都沒處跑,總不能去河東或宣武吧?”

山南西道,本有十五州。這些年割來割去,掌握在諸葛爽手裡的只剩十一州。現在又要割去興、鳳二州,轉隸武定軍節度使,便只剩下九州了,諸葛爽如何能咽得下氣?

不過朝廷也確實挑了個好時候。諸葛爽臥病在牀,鎮內人心浮動。他兒子諸葛仲方又控制不住局面,手下大將中心思活絡的,自然想投靠新主。更有那野心大的,甚至想着造反自立。

楊復恭權勢熏天,又有朝廷大義名分,興、風二州的官將說不定就從了楊守忠了。

其實若僅止於此,倒也沒什麼,諸葛爽未必就不能接受了。但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如果自己身故,兒子未必能坐穩山南西道節度使的大位。這次若讓朝廷順利割走二州,自己沒任何反應的話,那鎮內的人心就更不好收拾了。

所以他不能退,一退局面就會立刻崩壞,無法收拾。諸葛大帥,這次十有八九不會奉詔了。向稱富裕的山南西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諸葛大帥的身體,還能支持他親征麼?他能壓制住鎮內的野心家,同時打敗武定軍及朝廷可能派來的援軍麼?

諸葛爽,對山南西道本地軍頭來說,可是個外來戶。沒有朝廷大義在身,平時或許還能壓制,但這會身體也不好了,如之奈何?

“立刻遣人至興元府。”邵樹德下令道:“諸葛大帥曾爲我師,教導數年。某恨不能親至探望病情,然限守藩鎮,只能遣使慰問。唔,藥材也帶上一些。陳副使,這趟你來跑,你當知其中干係。”

“明白。”陳誠點頭應允。

跑興元府,危險性不大。山南西道之亂局,讓人有點措手不及,不過這可能也是個扳倒楊復恭的機會,必須抓住。

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十八章 耐心第十一章 三地第960章 火熱古代的騎兵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1339章 讓他來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十九章 碰撞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1254章 沉重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1272章 歸心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003章 國祚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1323章 餘波第十五章 天降第1088章 天命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250章 寒意第八章 荔枝道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七章 安撫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十章 打法
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十八章 耐心第十一章 三地第960章 火熱古代的騎兵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1339章 讓他來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十九章 碰撞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1254章 沉重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1272章 歸心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003章 國祚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1323章 餘波第十五章 天降第1088章 天命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250章 寒意第八章 荔枝道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七章 安撫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十章 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