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

乾寧四年六月十八日,黃河河面上“糧船商舶,前後相望,揚帆無阻。”

河陽節度使宋樂最近發現了一件事情,樑軍水師出動頻次大減,不太願意動窩了。僅有的幾次到河陽三城示威的行動中,仔細一點的人都能看出,樑軍船隻似乎維護不利,稍稍有些破爛。

水師是一個每年都要花錢維護的兵種。船板、帆纜都需要定期修繕乃至更換,船體要做保養,要上漆。如果是海船,甚至要定期拉到船塢內,刮一刮船底,然後塗抹防海蛆的東西,每一項都要花錢。

可以肯定的是,樑人財政出現了問題,導致水師船隻維護不力,出動頻次大減。

而這種情況,自然給陝西、河中、東都、河陽四鎮之間的水上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六月十五日,十艘船隻從孟州出發,滿載粟米、豆子抵達了洛口,當天返回。

十六日,二十艘船載運了三萬斛粟麥抵達汴口,當天跑路返回。

今日,又有二十餘艘船隻滿載糧豆、乾草、肉脯、酒抵達了汴口。

連續的成功運輸讓夏軍上下大爲振奮,因爲這意味着運輸成本的極大降低,可以減少徵召運糧夫子,可以在前線堆更多的兵力。

河面上熱熱鬧鬧,鄉間也熱火朝天。

夏收已經進入到了中盤甚至接近了尾聲。

曾經策馬持弓到鄭、汴、滑大鬧的土團鄉夫們挽起鐮刀,不顧烈日的炙烤,奮力收割着田間的小麥。

老天爺很給面子,金黃色的麥粒被拍打下來後,又起了大風。農人們身體疲累,但喜氣洋洋,順風揚穀,將癟谷、草屑吹去。母雞帶着它的孩子們撒着歡兒追逐着癟谷,啄食個不停。老牛被關在牛欄裡,瞪着無辜的大眼睛,看着那些穀子,嘴裡咀嚼個不停。

先一步收割的農戶甚至已經晾曬完麥粒了。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麥子收起來,然後看着滿滿的穀倉,心中特別踏實。

嗯,隔壁的澤潞也剛剛收穫完畢,但好像不太夠吃。李罕之的人馬蠢蠢欲動,似要南下劫掠。他們甚至連理由都想好了:河陽節度使宋樂招誘澤潞百姓,二州十六縣百姓多有逃亡南下者,夏人將其匿了下來,安置到新得的河陰、汜水二縣。

誠然,這是事實。就李部軍士那個鳥樣,上黨百姓是真受不了他們,逃亡很正常。宋樂對逃亡過來的百姓全數收留,分批安置到河陽(黃河以南部分)、汜水、河陰三縣,基本沒怎麼遮掩,根本不怕,你能奈我何?

李罕之等人看在眼裡,咬牙切齒。但左思右想之下,實在不敢造次。尤其是陳許大戰結束後,十萬樑軍覆滅的消息震驚天下,李罕之本人又有些小心思,便始終沒有動手。

搶河陽,還不如去搶魏博!

這一日,河陽中潬城所在的沙洲綠蔭下,邵樹德、宋樂對坐飲酒。其時河風輕拂,一掃暑熱,端地是非常自在。

“大王,觀樑人水師,便可知其將驕兵墮,不復當年之銳氣,破之易也。”宋樂年逾五旬,但精神不錯,此時與邵樹德談起樑人水師“擺爛”的消息,言語中多有譏諷。

“去歲大水破壞不輕啊。”邵樹德則看着重建的河陽關(中潬城),不住感慨,道:“城池被沖毀,樹也沒活下多少,菜畦、果園被淹,養的魚也跑了……”

當然,損失最大的還是浮橋,不得不重修。而且重修的橋質量不如以前,因爲那些船隻都是緊急伐木後打造的,首先木材來源不一,有的木材並不適合造船,但關鍵時刻也用上了;其次木材沒有陰乾或烘乾,用不了多久就會損壞,壽命很短,後面就要陸陸續續進入更換期,非常麻煩原版浮橋所用的船,可是在江西洪州製造,然後運輸到河陽的。

“大王,幸好孟、懷未遭大難,河堤尚穩。今歲兩州大稔,百姓粗安。”宋樂笑道:“大王若想吃魚,遣人捕一些就好了,不費事。”

黃河大堤,只要你不去瞎搞,一般而言也沒那麼脆弱。

邵樹德記得後梁末帝時期就扒過一次黃河大堤,最後坑了自己。本意扒黃河是防止晉軍騎兵南下襲擾的,但在李存勖奇襲汴梁時,自己的主力卻因爲黃泛區阻隔無法快速回援,坑得不行。

“孟懷也發展四年了吧?”邵樹德突然問道。

宋樂心下一驚,明白了邵樹德的用意。

老實說,鎮孟數年,他對河內算是有感情了。正所謂一張白紙好作畫,他在河內幹得也舒心,又毗鄰中原核心地域,與當年傾注了他很大精力的勝州大不一樣。

夏王這意思,多半是要在河陽徵稅了,宋樂很清楚。

“大順五年始得,下半年移民屯墾,冬至之前造冊,計有一萬八千餘戶、八萬四千餘口。”宋樂善撫民,重實幹,這些數據當真張口即來,只聽他說道:“乾寧元年至今,不斷移民墾荒,戶口劇增,二州十縣之地產出的財賦,多用於移民安置。況且河陽南城、汜水縣、河陰縣新得,殘破不堪,百姓還需賑濟。河道、驛道、陂塘、灌渠尚需整治,牧場今年新增了三萬匹馬,人手、草料多有不足,還需開闢田地種粟麥供馬兒過冬。鄉民教化,也是一筆大支出……”

宋樂說的這些都是實情。

河陽的成績很突出,但問題也很多,纔剛剛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真沒到摘果子的時候。況且孟懷鄉勇年年出戰,賣了不少命,以往被軍中將領鄙視的華州移民的戰鬥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這不是貢獻麼?

河陽百姓太苦了,最好緩個兩年。

邵樹德見宋樂那樣,笑道:“先生勿憂,今年夏收、秋收便不徵戶稅了,只徵地稅。明年夏收纔開始課兩稅,如何?”

“也好。”宋樂知道這是他爲河陽百姓所能爭取到的最好條件了,立刻一口答應。

邵樹德見宋樂答應得這麼快,有些後悔,不甘心地問道:“先生給我交個底,如果徵收重稅,又不讓百姓活不下去,河陽一年能收多少糧?”

“八十萬斛還是有的。”宋樂答道。

這是地稅,不是糧食產量,而且一般而言不至於收這麼重的稅。邵樹德只是想了解極端“苦一苦”的情況下,河陽能提供多少資糧罷了。

而且,河陽的三茬輪作制並未得到全面的推廣,因爲缺乏牲畜。後面逐漸深入推廣後,糧食總產量並不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因爲會有相當部分種糧食的農田改種牧草,這個影響不容忽視,除非繼續瘋狂移民,但顯然不太可能了,有人也是優先安排到河南府和汝州。

“不錯了。”邵樹德說道。

還在整編的武威軍,計有步軍兩萬四千、騎軍六千,征戰一年的話,人吃馬嚼,要吃掉六十萬斛糧豆。河陽已經能支持一支“禁軍”的糧食消耗了,如果再徵收些乾草的話,或許更多。

武威軍是全軍第一支開始整編的部隊,但因爲積石軍尚未全數抵達,還需繼續等待。

鐵林軍的整編已經完成,正在汝州操練。

軍隊的整編,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整編完之後,也不是立刻就能參加戰鬥的。因爲原本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經歷了很大的變動,需要時間重新熟悉,恢復戰鬥力。鐵林軍整編完成後在汝州操練了一些時日,後面可以調到其他方向,邊戰邊練。

懷州行營的部隊與魏人小打小鬧一年,其實死傷也不小。目前河源軍還有七千多人,玉門軍還有三千多人,保義軍七千餘人,總計一萬八千出頭。

邵樹德打算讓他們與天雄軍整編,該軍目前還有九千人,再調三千樑軍降兵,湊足三萬。騎兵不夠的話,就讓部分玉門軍的紅髮兵改爲騎兵,反正他們中會騎戰的人很多,只不過沒有馬罷了鐵林、武威、天雄三軍整編完之後,將用掉一萬七千降兵,消化近半。

“大王,有軍報。”野利克成來到樹蔭下,稟報道。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少年郎氣喘吁吁,一路小跑過來的,辦事不如李忠舉重若輕。

打開盒子看了看每封軍報的密封情況,然後慢慢審閱。

“楊悅已至柔州。”邵樹德隨口向宋樂說道:“不知道李克用會作何反應。”

楊老頭是三月上旬尾上收到命令的,等待各部徵丁、彙集等了一個多月。其實這也正常,牧草尚未返青的季節,各部落乾草都很緊張,調配起來大費周折。況且陰山以北五月份牧草才返青,而且長得也不高,去早了馬兒也沒得吃。

шωш ⊕Tтkǎ n ⊕C〇

諸部騎士彙集至靈、勝、豐,分頭整訓了一個月,原本鬧哄哄的部落兵稍稍有了些紀律。

六月初,全軍分批開往柔州,對部落壯丁進行了第二番整頓。效吐蕃舊制,分左中右三翼,翼長轄萬戶、千戶、百戶、小將若干,在柔州草原將養了一下馬力,然後便兵分數路,大舉東進。

邵樹德看了一下落款的時間:六月十二日。

算算時間,差不多也該接戰了,阿布思家不知道有沒有準備。

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六章 監軍使第二章 派系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1243章 北口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948章 壓力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五章 鄉村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五十一章 恨!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十二章 破襲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212章 李遁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六十章 落幕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章 咸陽第985章 桑乾鎮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1261章 詰問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969章 朱全昱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1185章 彙報第七章 安撫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223章 生擒第586章 後備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五章 朱瑄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1281章 皇莊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一章 沙苑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五十一章 恨!第九章 焦躁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70章 歸期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章 少年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992章 部署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1008章 共贏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
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六章 監軍使第二章 派系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1243章 北口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948章 壓力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五章 鄉村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五十一章 恨!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十二章 破襲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212章 李遁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六十章 落幕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四十章 咸陽第985章 桑乾鎮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1261章 詰問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969章 朱全昱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1185章 彙報第七章 安撫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223章 生擒第586章 後備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五章 朱瑄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1281章 皇莊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一章 沙苑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五十一章 恨!第九章 焦躁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70章 歸期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章 少年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992章 部署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1008章 共贏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