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

蔡州南城之內,亂哄哄的人潮涌了進來。

張全恩急得滿頭大汗,指揮着手下兵馬收容這些看起來驚慌失措的敗兵。

“崔洪呢?”張全恩被人撞了幾下,肋骨隱隱生疼,怒問道。

沒人理他。

“崔冬瓜在哪?”他揪住了一名敗軍小校,吼道。

不知道怎地,小校似乎被激怒了,只見他直接抽出刀來,劈向了張全恩。

張全恩大驚失色,側身一避,刀滑過脖頸,砍在了肩甲上。

嚇呆了的親兵一擁而上,將張全恩搶了出來。

“弟兄們,殺啊!”

“殺汴狗!”

“崔將軍許諾,開了府庫,財貨都是咱們的。”

“痛快!早就看汴狗不順眼了。”

有人領頭,再加上一早就達成的默契,潰進城裡的“亂兵”立刻行動了。

他們紛紛抽出器械,對着身邊的蔡州州兵就砍。州兵猝不及防之下,損失慘重,一個個倒在血泊中。

有軍官擊鼓,不少人響應在他身邊,開始整列隊列,朝中城方向進發。

州兵人數本就不多,大概三千人左右。崔洪部驟然發難,當場殺傷數百,隨後快速挺進,追殺處於懵逼、驚慌狀態的州兵。

更有甚者,一些人還在大聲高呼,引誘這些州兵叛變,加入他們的隊伍,“殺汴狗”、“劫掠坊市”。

不消多說,這是很有誘惑力的。

蔡州是汴宋以南的大都會,又處於幾條道路交匯的地方,商旅衆多,坊市裡的財貨還是不少的。因此,很快有人響應,倒戈加入崔洪所部,一齊朝中城進發。

蔡州三城,北關城是軍事設施,南城以前叫南關城,也是軍事設施,後來擴建,住進了很多百姓,但終究不如中城。要想劫掠財貨,還是得去那邊。

亂兵的動作很快,連接南城、中城的大門被他們一衝而過。

駐守在中城的忠武鎮衙兵已經聽到了風聲,但還沒來得及反應,不少人就被衝散。

有軍官大聲招呼部下向他靠攏,打算結陣迎敵,但很快被不知道從哪飛來的箭矢斃命。

失去組織的忠武衙兵也挺兇悍,居然以小組爲單位廝殺,整個中城亂做一團。

而在城東南數裡之處,已經出現了夏軍的旌旗。義從軍使沒藏結明帶着八千軍士加快了行軍速度,直朝蔡州三城衝來。

楊師厚正在北城巡視,這裡駐有兩千步卒,一千騎兵也屯於此處,都是他從忠武鎮帶來的老部下。

南城、中城的鼓譟聲直衝雲霄,楊師厚很快便聽到了。

“莫不是軍士鬧餉?”楊師厚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這個。

這是合乎所有人認知的。蔡州這些散兵遊勇,都是地方兵,非紀律嚴明的衙軍至少到目前爲止,樑王並沒有遷就軍士,管束很嚴,即便蔡人入了軍,也得老老實實的,除非哪天有人無底線,肆意遷就軍士,讓他們日益驕墮,衙軍纔可能不聽話。

楊師厚當場就想前去鎮撫亂軍,不過很快被部下阻止了。

“都頭,看着不像。”有人說道。

“南城外有夏賊靠近。”

“或許是叛亂?”

“都頭,末將願帶人前往,先抓幾個人問問。”

“有咱們的人潰出中城了。”

楊師厚心中焦慮,道:“各部弓上弦、刀出鞘,做好廝殺的準備。另,遣人去收容亂兵,好好甄別。”

“遵命!”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

楊師厚一直站在北關城的女牆上,死死盯着南城和中城。

數千亂軍在城中狂歡,人數已經超過了崔洪帶來了四千,因爲有不少州兵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搶劫坊市,是所有人的最愛,你不需要花一枚銅錢,就可以把琳琅滿目的財貨帶走。

楊師厚幾次想派兵鎮壓,但夏賊已經有兩千餘甲士在城外等着,還有更多的人已經列陣完畢,似乎就在等他們動手,然後好趁着混亂的機會,將平亂的兵馬也一網打盡。

騎兵遠遠地在外遊弋着。

他們嘗試着衝了一下夏賊,但很快就被步弓逼走了。

抄截糧道似乎也沒有可行性,因爲夏賊只帶了很少一部分糧草,而蔡州城中則有十餘萬斛,他們已經不缺糧了,如果亂兵和他們是一夥的話。

竟然拿他們沒辦法了!楊師厚氣得一拳擂在女牆上。

部將們小心翼翼地收攏了兩千敗兵,仔細辨明身份之後,統一歸攏進北城,恢復建制。

張全義、張全恩兄弟也帶着數百人逃了出來,狼狽無比。

楊師厚甚至懶得和他說一句話。

這個災星,到哪裡哪裡出事,到哪裡哪裡的友軍就要倒黴,怎麼不去死!

“都頭,有軍報。”親兵匆匆前來,遞上了一封牒文。

楊師厚仔細檢查了一番,拆開一看,有些驚喜。

這次玩得這麼大?

“傳令下去,所有人撤回來,不得隨意出城挑釁。”楊師厚下令道。

“遵命!”很快有人去傳令。

北關城內糧草充足,守上半年都沒問題。收攏敗兵之後,現在也有步騎五千餘人了,夏賊根本吃不下他們。

軍令是龐師古傳來的,他帶着三萬大軍沿蔡水而下,令蔡州方面對敵示弱,表現出很驚慌的樣子,禁止出城襲擾。

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派部分人出城,假裝向北潰逃,引誘夏賊深入追擊。

總之一個原則,讓夏賊深入蔡州的距離越遠越好,樑王自有計較。

終於要讓他們吃個大虧了!

不知道爲什麼,楊師厚又想起了符存審和王建及。

他現在已經不恨他們了,各爲其主,沒有誰對不起誰的,很正常。

將來如果俘獲二人,他也不打算殺掉,而是質問他們後不後悔,人生之快意莫過於此。

對了,這次如果能俘獲邵賊,那就再好不過了。

……

邵樹德從未想過募兵有這麼快的!

差不多十年前朱珍去青州募兵,十天募得一萬餘人,那速度已經夠快了。

可沒想到,他在申州募兵,三天就來了四千多。若不是消息來不及傳遞到他處,可能還要更多。

文宗、懿宗兩朝對淮西百姓的摸底調查果然是可信的,到現在仍然沒變。

淮西百姓就沒老實人,也沒幾個想種地的,當兵纔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邵樹德不打算全在申州募兵,兵全來自一個地方,未必是什麼好事。

二月十八,他來到了光州,兩天之內又募得五千人。

隨後,他從親兵中挑選了五百,都是日常學習、討論中表現比較好的,到新募軍士中充當各級軍官。

這支軍隊員額一萬,由親兵十將鄭勇擔任軍使。

邵樹德身邊還有五百親兵,任李延齡之子、西城令李忠爲十將,算是對老李之前表態出糧的獎賞。

陳誠跟在邵樹德身邊,對他大肆招募軍士的行爲併爲出言諫止。

原因也很簡單,斥候偵察到,壽州方向出現了樑軍小股兵馬,而且是汴宋口音,非壽州本地人。

拿着地圖稍稍一推斷,便知這是從徐宿南下的汴軍。

那邊本有兩萬人出頭,這次即便不是傾巢出動,肯定也來了大部分,氣勢洶洶,目標直指正在蔡州奮戰的兩萬夏軍,試圖將他們全包圍在淮水以北嗯,目標或許還有邵樹德本人。

“楊行密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態度?”定城縣內,邵樹德詢問道。

“大帥,根據最近一年的消息,楊行密與朱全忠的關係似是不錯。”陳誠答道:“行密多次遣人攜帶茶葉、海鹽至汴州,往來交易,非常頻繁。近又有傳聞,全忠欲以楚州予行密,行密大悅。”

“消息可靠麼?”邵樹德問道。

“都是坊間傳聞,但應有幾分可信度。”陳誠看了邵樹德一眼,回道。

這就像邵大帥夜宿龍牀,讓聖人妃子侍寢一樣,都是市井流言,哪有個準。但正所謂空穴來風,豈能無因,淮南、宣武貿易往來頻繁是事實,雙邊關係大大改善也是事實。

“行密若真得楚州,其淮東防線就完整了。”邵樹德說道:“淮西方向,還缺壽、濠二州,他不想要了麼?”

淮南政權欲抵擋中原南下兵馬,壽、濠二州是必須攥在手裡的。

昔年朝廷爲防止淮西叛軍東出,以壽、濠、廬三州設了團練使,委以重將。

廬州,西問申蔡,北抵徐壽。三州之地正好形成一個鐵三角,有淮水、淝水、濡須水、巢淝運河溝通,防禦起來非常便利。

朝廷割這三州設團練使,可不是亂來的。

“全忠已無力南下,行密看得很清楚。”陳誠說道:“既如此,不妨令其頂在前面,他再觀望一番。他現在還有很多擴張方向,江西鍾傳、杭州錢鏐,若能平滅,皆可爲後方。鄂州杜洪,行密亦想攻滅,蓋因我軍已下南陽、襄陽,控扼漢水,若再取鄂嶽,則行密危矣。”

邵樹德深吸了一口氣。

楊行密的謀劃,首先應該還是建立一個江東政權,再窺視中原。

這個政權,應該是以宣歙、兩浙、江西等爲腹地後方,繁衍戶口、供應錢糧。

淮水一線作爲北部屏障,那就是楚、泗、濠、壽四州了。

襄陽、鄂州作爲大將上游屏障。

考慮到夏軍勢力已深入襄陽,若鄂嶽杜洪再投靠過去,則大江上游的威脅就大了,甚至可能比淮水一線的威脅更致命,畢竟可以直接順流而下,打擊你兵力薄弱的後方腹地。

楊行密上來就拿杜洪開刀,連實力相對弱小的鐘傳都不打,還不說明問題嗎?

“楊行密和朱全忠之前,應已有默契。”邵樹德突然笑了,說道:“天底下果然沒有傻子。若朱全忠在中原呼風喚雨,勢不可擋,則楊行密拼了老命也要拿下淮水一線。但現在麼,他與朱全忠開戰,只會便宜我,替我火中取栗。”

“傳令下去!”邵樹德下定了決心,絲毫不拖泥帶水:“牛禮、沒藏結明徐徐退兵。蔡州不能再打了,往前就是萬丈深淵。另,李唐賓、高仁厚部,該動彈動彈了。”

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五十章 肥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三章 牛市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1250章 寒意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章 大江第十六章 突破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1036章 班底第1223章 生擒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238章 規劃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五十一章 恨!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九章 埋伏第1287章 後宮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十三章 回信第二章 馴化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十四章 全忠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140章 動真格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1237章 講究人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162章 河東道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三十章 末路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一章 紅利第六章 修武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135章 腐朽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四章 兵諫第1261章 詰問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九章 表演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105章 定計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1101章 統戰
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五十章 肥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三章 牛市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1250章 寒意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章 大江第十六章 突破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1036章 班底第1223章 生擒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238章 規劃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五十一章 恨!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九章 埋伏第1287章 後宮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十三章 回信第二章 馴化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十四章 全忠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140章 動真格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1237章 講究人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162章 河東道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三十章 末路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一章 紅利第六章 修武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135章 腐朽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四章 兵諫第1261章 詰問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九章 表演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105章 定計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1101章 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