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

大家都知道李克用臨死前念頭不通達,給小李留了三支箭。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爲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結果呢,後梁被滅了,劉仁恭被抓到李克用墓前,挖心頭血祭奠,這兩項都完成了。

第三件打阿保機,不太成功,因爲沒能滅了他。

李存勖與阿保機的戰爭不少,但多數時候是被動迎戰。因爲晉軍主力在與樑軍交戰,實在抽不出多少人。

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下面幾次戰爭吧。

(一)幽州之戰

917年,阿保機三十萬騎南下幽州,周德威告急。李存勖遣李嗣源、閻寶、符存審率軍救援,總計六萬多步兵、五千騎兵。

李嗣源是主帥,也兼任前鋒,他認爲契丹兵力是他們幾倍,還多是騎兵,不能走平原。於是“師循大房嶺,緣潤而進”。

契丹人也不傻,專門挑狹窄的谷口,堵在那裡,等待晉軍過來,以逸待勞。

李嗣源與養子李從珂身先士卒,奮勇廝殺,每次都擊敗堵路的契丹,於是大軍繼續前進。

符存審那一路也遇到了契丹。

他下令士兵砍伐樹枝,做成簡易鹿角,隨身攜帶。遇到契丹騎兵就扔在前面地上,阻礙騎兵衝鋒。然後弓弩齊發,大破擋路的契丹兵馬。

同時,他還玩過另外一招。即讓人燒柴草,製造煙霧,然後率步兵衝鋒,斬首契丹騎兵一萬餘級。

六萬餘步騎到了靠近幽州的地方,契丹沉不住氣了,一路上反覆堵谷口,每次都被殺敗,損失慘重。於是全師而出,主力騎兵在平地上列陣,隨時準備衝鋒。

平原地形開闊,晉軍將士看到無邊無際佈滿原野的契丹騎兵,臉色發白。

關鍵時刻,李嗣源破口大罵契丹,然後將頭盔砸在地上,挺身衝入契丹騎兵陣中,“舞槌奮擊,萬衆披靡”,生擒一隊帥回來。

將士們見主帥如此勇猛,吶喊鼓譟而進,大獲全勝,“契丹大敗,席捲其衆自北山去,委棄車帳鎧仗羊馬滿野,晉兵追之,俘斬萬計。”

(二)定州之戰

921年,成德衙將張文禮作亂,殺節度使王鎔。

當時李存勖正在喝酒聽音樂,知道這事後,很難過。王鎔畢竟是他的附庸,突然被殺了,肯定不開心。

“趙王與吾把臂同盟,分如金石,何負於人,覆宗絕祀,冤哉!”這是李存勖的原話。

這時候張文禮遣使而至,大意是以前王鎔投靠你,我現在把他殺了,但我也投靠你,成德鎮繼續當附庸。

對李存勖而言,這樣其實是最好的結果。因爲與後梁的戰爭非常激烈,消耗極大,根本看不到什麼時候能結束。

左右文武也勸,認爲如今多事,該捏着鼻子認了。

李存勖無奈,同意了。

不過到了八月份,他還是決定討張文禮。這時候張文禮病死,其子張處瑾繼位。

九月,大將史建瑭率軍至鎮州城外,趙兵出城野戰,雙方戰於城下,史建瑭中流矢而亡。李存勖無奈親征,成德招誘契丹南下,共抗河東。

這時候樑將戴思遠率軍攻魏州,情勢危急。易定王都又告急,契丹已攻陷涿州在內的幽州十餘城。

李存勖倉促之下,只得五千騎兵,於是親自率領趕往定州救援王都。

第二年(922)正月,契丹前鋒萬餘騎至新城,見到了李存勖的五千騎,可能是幾年前被打得太慘了,心理上害怕中原天兵,“惶駭而退”。李存勖兵分兩路,“追躡數十里,獲阿保機之子。時沙河冰薄,橋樑隘狹,敵爭踐而過,陷溺者甚衆。”

這一萬多契丹騎兵,大部分報銷了,阿保機的兒子成了俘虜,這就是定州新城之戰。

十幾天後,雙方在望都爆發第二戰。

李存勖還是那五千騎,多了少許步兵,不到一萬人。契丹多少呢,本來是十萬騎,去掉報銷的先鋒,還有九萬騎。

李存勖大軍被包圍,他身先士卒,馳馬衝鋒四次,未能解圍。不過契丹人也被打得夠嗆,退而結陣。關鍵時刻,李嗣昭率三百騎兵趕至,從包圍圈薄弱處衝進去,救出了李存勖。李存勖堅持不退,下令反攻,衆軍士氣大振,契丹大敗,潰不成軍。

後唐方的記載:“敵衆大潰,俘斬數千,追擊至易州,獲氈裘、毳幕、羊馬不可勝紀。時歲且北至,大雪平地五尺,敵乏芻糧,人馬斃踣道路,累累不絕,帝乘勝追襲至幽州。”

《契丹國志》:晉王趨望都,爲契丹所圍,力戰,出入數四,不解。李嗣昭引三百騎橫擊之,晉王始得出,因縱兵奮擊,太祖兵敗,遂北至易州。會大雪彌旬,平地數尺,人馬死者相屬,太祖乃歸。

打完這仗,李存勖接到消息:樑軍攻德勝北城,符存審快堅持不住了,於是火速南下救援,兩次定州之戰就此結束。

阿保機遭受了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他在東北無敵的鐵騎進了中原,以多欺少,還被打成這副狗樣,是他沒想到的。

當場死的人不多,前後兩次大戰也就死了不到兩萬騎。但逃跑回去的路上太慘了,大雪五尺深,牛羊都被晉軍搶走了,沒吃的,又被打散建制,人員四散,凍死、餓死以及被幽州老百姓幹掉的落單契丹兵要遠遠超過兩萬,十萬騎最後就回去了兩萬左右。

(三)滿城之戰(這個其實已非李存勖時期)

928年,義武軍節度使王都造反,重金賄賂契丹南下。

契丹元帥禿餒率萬騎救援王都。

後唐軍杜宴球率軍與義武軍、契丹聯軍在嘉山相遇。

杜晏球督勵衆軍短兵出擊,誡令道:“敢回首者死!”

於是大敗王都、禿餒聯軍,斬獲數千人,自曲陽追擊至定州城下,克西關城。王都等一路敗逃,橫屍棄甲六十餘里,不敢出城再戰。

契丹又派其惕隱率七千騎兵救援王都。

適逢天降大雨,杜晏球在七月十九日親自領兵迎擊,在唐河北大破契丹軍。趁勝追至滿城,又將其擊敗,斬首兩千級,繳獲戰馬一千匹。

二十一日,後唐軍再追至易州,惕隱所部已不敢再戰,逃跑途中阻於暴漲的河水,遭後唐軍掩殺,死傷慘重。

惕隱率殘部北歸,又遭盧龍節度使趙德鈞派兵邀擊,惕隱及其部衆數百人被生擒,押至京師。剩餘契丹軍隊散入村落,被村民擊殺。最終逃回契丹境內的,僅剩數十人。

這一仗,杜宴球前後殺契丹一萬七千餘騎,擒獲契丹元帥禿餒、赫邈、萴剌。

斬禿餒,契丹“卑辭厚幣數遣使聘中國,因求歸赫邈、萴剌等”。

契丹老實了,派使者到中原送厚禮,言辭卑微,求杜晏球放回赫邈、萴剌二人。

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十章 蹲草叢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218章 得意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76章 改革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三十章 青唐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197章 會高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章 輿圖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五章 贈甲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1034章 纏鬥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043章 各鎮第962章 樞密使第十章 考功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014章 巡撫使第1197章 會高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1216章 撫寧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十章 泥潭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十四章 行路第九章 荒蕪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38章 規劃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十一章 震動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章 勾連第二十章 布子第四十章 會蕭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四章 調查(四)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四章 掙扎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1323章 餘波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1136章 渤海君臣
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十章 蹲草叢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218章 得意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76章 改革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三十章 青唐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197章 會高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章 輿圖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五章 贈甲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1034章 纏鬥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043章 各鎮第962章 樞密使第十章 考功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014章 巡撫使第1197章 會高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1216章 撫寧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十章 泥潭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十四章 行路第九章 荒蕪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38章 規劃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十一章 震動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章 勾連第二十章 布子第四十章 會蕭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四章 調查(四)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四章 掙扎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1323章 餘波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1136章 渤海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