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

風吹皺了一池春水。

樹林沙沙作響,鳥雀羣起驚飛。

林邊大道上,大羣士卒正在趕路。

他們穿着褐色駝毛軍服,排着快速行軍時特有的縱隊隊形。斥候散得很開,甚至就連軍屬騎兵都出動了,往外擴大偵察範圍。

森林、山坳、湖沼,細細搜查,確保沒有敵人。

他們不得不如此小心。

從建康軍一路趕來,輕兵疾進,除了食水、箭矢外,輜重大隊全扔在了那邊,晚間紮營都是個大麻煩。

誰說大帥不會冒險的?戰略上不冒險,但戰術上還是會偶爾爲之的。

經略軍七千衆,穿過祁連山,大迂迴至鄯州地界,抄掠吐蕃後方,配合主力作戰,這不是冒險是什麼?萬一被敵人圍困住,矢盡糧絕,那可就好看了。

關開閏坐在一張馬紮上,攤開地圖仔細看着。

路旁是一隊又一隊快速通過的士卒。每過一營,還有大量駝馬,裝載着各類物資。

被任命爲甘州團練使的周易言徵集了三千部族軍,趕着大量駱駝跟在最後面。他們既是後備輔兵,同時也能充當騎兵作戰。

周某人,已經沒有回頭路了。烏姆主遺落在城內的妻女被大帥賞賜給了他,周易言不敢不收,而一收,也就斷了後路了,烏姆主不會放過他。

“離魚海軍還有多遠?”關開閏找來了遊奕使楊儀,問道。

楊儀三十許人,長着一張馬臉,臉上有道傷疤,看着猙獰兇悍。而他打仗確實也比較勇猛,喜歡奔襲衝殺,和他老子一個鳥樣。

“軍使,沒多遠了,不過二十里罷了。那邊有部落在放牧,把騎卒集中起來衝殺一陣吧,肯定能拿下。部落裡還有馬匹,咱們軍裡有不少步卒會騎馬,搶了馬再衝殺,再搶!”楊儀一邊說,一邊揮舞着手臂,彷彿手裡攥着把刀一樣。

“你把本軍五百騎卒集中起來,再從步卒軍裡抽調兩千騎,統一由你指揮,先拿下那個部落。咱們出兵沒帶多少糧草,急需補充。還有一千騎,也歸你,但不參與作戰,在外圍遊弋,捕殺可能有的漏網之魚。”

草原空曠無比,往往行走十天半月都看不到人影。只要佈置好外圍攔截線,消息沒那麼快走漏出去。

“末將遵命!”楊儀興沖沖地離開了。

關開閏繼續看地圖。

魚海軍是吐蕃所置,本漢西海郡龍夷故城,在今剛察寺一帶。向北穿過祁連山脈,便可至甘、肅二州。當年吐蕃攻河西,便有一軍從此北出。

事實上,青海湖地區向北至河西,總共有五條路,即“甘州南山有大斗、建康、三水、張掖等五賊路”,皆祁連山南北交通穀道大斗、建康、三水、張掖是前四條路。

肅州是第五條道路,“……歲餘,突厥數千騎,輜重萬餘,入侵肅州,欲南入吐谷渾。(公孫)武達領二千人……急攻之,大潰,擠之於張掖河。”

從甘州建康軍南下至青海湖魚海軍,就是其中一條道。

魚海軍東面還有漢臨羌舊縣,過此廢縣再往東,可至威戎軍。威戎軍往東六十里,有白水軍,開元五年築城,管兵四千人(今湟源)。

白水軍往東六十里,可至臨蕃城(今湟中縣北,清代有鎮海堡,羅卜藏丹津曾舉兵圍攻)。臨蕃城再往東,就是河源軍、鄯城縣了。

從魚海軍到河源軍,全程四百九十里,中間有不少部落,如今陸陸續續在西遷、南行,試圖遠離戰場,到後方放牧。

青唐城是前線,留給男人們去與敵人廝殺。女人和小孩帶着牛羊轉移到後方放牧,此乃正道。

理論上沒錯,唐人數萬大軍屯於星宿海一帶,旌旗遮天蔽日,威勢驚人,婦孺、牲畜不轉移到後方,男人們沒法安心作戰,只是……

蔚藍的天空下,白雲朵朵,野花爛漫。

大隊騎兵手持角弓,箭雨如飛蝗而至。擋在他們前面的百餘吐蕃騎兵,只抵擋了片刻,就淹沒在了戰馬叢中。

楊儀手持馬槊,追上了一名撥馬回逃的吐蕃百戶,輕輕一捅,敵人頓時栽落馬下。

百戶一時未死,剛搖搖晃晃地站起身,迎面數騎衝來,避讓不及,直接被撞飛了出去。

五百經略軍騎卒爲先鋒,帶着兩千甘州回鶻、龍家、吐谷渾、韃靼部族軍,沿着水草豐美的湟水流域,四處襲殺。

吐蕃諸部正在轉移,精壯又被抽至了青唐城以北區域,想要誘唐軍深入,一戰殲滅之。後方除了少許留守兵馬外,幾乎全是老弱當然還有大羣牛羊。

吐蕃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因此打算把老弱轉移到伏俟城、樹墩城、靜邊鎮一帶。

伏俟城,吐谷渾都城,規模不小,經唐、吐兩國修繕後,還算有點模樣,可住不少人,在今青海湖西岸石乃亥鎮附近。

樹墩城,吐谷渾舊都,在青海湖東南岸,今察汗城附近。吐谷渾時代,在此築大城,修湖堤,如今已經破敗,但多少有點防禦作用。

靜邊鎮,在今貴德縣,貞觀中置鎮,儀鳳二年擴建城池,置積石軍,管兵七千人。該城北枕黃河,西臨大澗,形勢險要,地屬廓州。

河西北對岸有寧邊軍,哥舒翰所置,與積石軍互爲犄角。

積石軍、寧邊軍一帶,東通廓州,分達河、鄯;西南至九曲,乃優良牧馬之地;西可至大非川。土地肥沃,農產豐盛,國朝時爲黃河上源交通中心,募民屯墾,收成良多。城內有多福寺七級浮屠,爲國朝西疆一佛教名城(高適曾有詩)。

吐蕃人大規模轉移老弱、牛羊,當然會產生大量的混亂。而且由於處於行軍狀態,被逮到了很難辦,基本就是個死。

楊儀縱兵衝入了一個正在轉移的部落中,大肆砍殺。

河西來的部族軍尤爲兇殘,見到男丁就是一刀下去,女人、小孩則圍起來,同時還派人去收攏牛羊馬匹。

對草原人而言,女人、小孩、牲畜都是財產,成年男丁則是競爭對手。因此,如果上官不約束的話,那可真是高過車輪的皆可殺,然後將女人搶回家享用,給自己生孩子,小孩則養着,充當奴隸。

這就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如今的中原也有點這個味道了,每逢亂世,大頭兵們都喜歡將敵人男丁殺死,然後將其妻女搶回家。別說什麼貞潔烈女,女人在這個年代,無論草原還是中原,比物品強不了多少,一個女人丈夫被殺後,轉幾道手,替不同的男人生孩子比比皆是。

大唐的風氣,與禮教大興的南宋、明、清大不一樣,嚴格說起來,有點“胡”,北朝遺風,屬實尋常。

廝殺一圈後,眼看着吐蕃人的抵抗已經完全崩潰,楊儀遣人約束部伍,不許再大行殺戮。

女人、小孩,當然不是這些部族軍的戰利品。牲畜倒是可以分他們一些,以提高積極性。今後若河湟之地再有叛亂,召集河西各部南下時,也更容易一些。

同理,如果邵樹德真正統治了河湟之地,河西諸州有叛亂時,也可以調集河湟吐蕃、羌人北上,劫掠回鶻、党項、龍家、吐谷渾等部族。

若是河西、河湟一起反……

呃,這事就有點麻煩了,需要調大軍征討。河套、陰山諸蕃部,當然也可以跟着過來發財。

論在蕃部之間走鋼絲,搞平衡,邵大帥當仁不讓,自認國朝第一,至今還沒玩脫。至於以後會不會玩脫,再說!

“留一部分押運財貨、丁口、牛羊,與步卒交接。其餘人,繼續搜索前進。這河湟草原,咱們寸草不留!向西走,殺!”處理完諸事,楊儀又翻身上馬,帶着兩千騎,如一陣風般西去。

而此時的威戎軍城內,張淮深、龍就二人正在對坐飲酒。

玉門軍五千餘人,全是騎卒,如今已經全部向東,往白水軍的方向挺進。

歸義軍的三千騎卒,則在威戎軍一帶擊破了一個吐蕃部族,俘獲丁口數千,牛羊十餘萬。

張淮深現在愈發覺得,靈武郡王打仗像個胡人,但偏偏兵法又是純得不能再純的漢人兵法。

以正合,以奇勝,正奇相輔,《孫子兵法》裡寫得清清楚楚。

靈武郡王算是把兵書讀明白了,讀透了。知己知彼,揚長避短。不要令人拍案叫絕的驚豔之作,只要穩健的勝利。

正面主力大軍厚實凝重,訓練有素,讓你不得不全力以赴。隨後,仗着兵多、馬多,分出數路偏師,數百里大迂迴,襲擾你的後方,動搖你的軍心。

只要你前線主力軍心一動搖,他就開始前出擠壓,再出各種爛招,比如招降、離間、收買,進一步削弱你的士氣。最後全軍壓上,與你決戰,你打不打?

當初去涼州時玩的就是這麼一招,現在到了河湟,還這麼玩!大家都猜得到,但真的很難破啊。

朔方軍最精銳、最厚實的中軍主力,其實都他媽的是幌子!穩得很,深溝高壘,不浪戰,就壓迫你,讓你不敢分心。

這人打仗,估計要被很多年輕氣盛的將門子弟笑死,但真打起來,你就會覺得很不好對付。如烏龜一般,破綻很少,不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敗、慘敗。

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靈武郡王一定熟讀兵書,並很深地理解了這句話。

《孫子兵法》,句句精華,但能活用的,少之又少。

“靈武郡王令我等屯兵於此,搜剿吐蕃諸部老弱。看看吐蕃下一步動向是什麼,三路奇兵,數百里迂迴,如今,他們應是很被動了。”張淮深吃了一口羊肉,感覺河湟之地的羊沒河西的好吃,便放下了筷子,說道。

“也好。”其實龍就也不是很放心把玉門軍放出去冒險,聞言正好就坡下驢,說道。

這一路,張淮深爲指揮使,他是副使。張淮深不下令,龍就也不敢就讓玉門軍回來,怕被張某人向親家告黑狀。

西邊還有一路,經略軍使關開閏所領蕃漢兵馬萬人。根據最新得到的消息,已經有不少斬獲。

據悉東面還有一路,以銀槍都爲主。暫時還沒有聯繫上,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但以這幫回鶻人的德行,燒殺搶掠起來不會手軟。

而靈武郡王統帥的主力,還在星宿海紮營,不斷邀請吐蕃諸部頭人過去會盟。

什麼會盟?不就是輸誠麼?說得那麼好聽。

吐蕃人這次,也不知道怎麼安排兵力的,估計會很頭疼吧。

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016章 登樓第十三章 談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023章 落實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1190章 戰術第1010章 嘗試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1070章 歸期第十四章 全忠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十章 謀劃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227章 內情第1339章 讓他來第1144章 蓋牟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1225章 新土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1306章 大巫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三章 啓行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340章 徵調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十七章 督戰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十七章 推戴第五十章 大計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七章 安撫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1204章 選擇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四十五章 慘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1138章 法度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976章 北上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
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016章 登樓第十三章 談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023章 落實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1190章 戰術第1010章 嘗試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1070章 歸期第十四章 全忠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十章 謀劃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227章 內情第1339章 讓他來第1144章 蓋牟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1225章 新土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1306章 大巫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三章 啓行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340章 徵調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十七章 督戰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十七章 推戴第五十章 大計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七章 安撫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1204章 選擇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四十五章 慘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1138章 法度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976章 北上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