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行路

“停下。”馬車內響起了一聲蒼老的吩咐。

車伕熟練地將馬車停住。

劉崇望下了馬車,舉目四望。

四周靜悄悄的,一絲風兒也無。天很冷,到處是呼出的白汽。

劉崇望甩開隨從欲攙扶的手,信步踱到路邊。

路邊有幾株槐樹,光禿禿的,樹上有個鳥窩,裡面空無一物,或許都南下過冬了。

槐樹下有挖得很深的溝渠,筆直地延伸到遠方。

渠內有水,表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水渠對面,則是一壟壟平整好的土地。

土地分成三大份,一份是被翻得亂七八糟的休耕地,上面空無一物;一份栽有蕪菁,綠殃殃,看着喜人;一份是麥田,綠色的麥苗頑強地聳立在殘雪之間,只要過完這個冬天,它們就能快速生長起來,在夏日給人們帶來收穫的喜悅。

“竟是均田?素聞關北百姓稀少,爲何願來這河南之地?”劉崇望看了一會,看出了點眉目。

竟然是每家每戶六十畝,都有標記,這讓他覺得很是新鮮。

關中地狹人稠,從前隋那會起,一丁只有二十畝,這會就沒法說了,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阡陌縱橫,但總體而言,比前朝強得有限。

均田制啊,這可是北朝賴以強大的根源。

北周釋放所有奴僕,給百姓均田,北齊也均田,但不徹底,且還有大量奴僕,南朝就更不用說了,世家大族的統治,部曲活得跟奴隸一樣。

漢人的王朝,對漢人百姓,竟然還不如胡人王朝對漢人百姓好,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都是掙扎求生,胡人還給我分地,還不許蓄奴,我憑啥爲你漢人世家大族死戰?我那麼賤要上趕着當你世家的部曲嗎?

只此一項,勝負已分矣。

“劉相倒是好雅興。”戶部侍郎王摶也走了過來,看了看隨山勢起伏不定的農田,笑道:“華州人太多了,百姓願意到河南,本也尋常。更何況一半以上的華州百姓本就是河南人,逃難過去的,如今有機會回返,自然樂意。橫山党項的日子也不好過,山中田少人多,收成也不行,河南府如今與白地無異,邵樹德給他們分田,自然個個感恩戴德。”

“一時沒想起來,讓王侍郎見笑了。”劉崇望笑了笑,道。

在土地面前,百姓們是抵受不住誘惑的。哪怕背井離鄉,也毫不猶豫。

國朝初年,招募健兒戍守河隴,就是因爲給地,所以才吸引了不少人遷移而去,其中甚至有從遙遠的青州出發的“長征健兒”,讓人歎爲觀止。

“劉相是洛陽人,此番可要去洛陽看看?”王摶問道。

“不去了。仕宦之後,四海爲家。”劉崇望苦笑道:“洛陽亦無甚親友了,還去那裡作甚?”

四海爲家,確實是這個年代官員和軍士的寫照。

士人從四海而來,至長安考學。

軍士爲了討點賞賜,去各鎮當兵。

朱全忠起事時,到陝虢募兵萬人,到淄青募兵萬人,淮西蔡人更是行走天下,各鎮都能看到蔡兵蔡將的身影。

十五萬朔方軍,起碼有四到五萬河南人,兩到三萬河北人,兩萬河東、興元、關中人士,外加大量靈夏、河隴蕃漢百姓。

朔方鎮最強大的野戰軍事機器,竟然大部分是外地人,非靈夏百姓,甚至連西北人都不是,不得不說很離譜。

或許,這就是募兵。

“在長安時就聽聞樹德善經營。崤縣是今年才置的吧,竟然就募集百姓耕作了。明歲麥收之後,可得不少糧草。”

“劉相,糧草多了,對朝廷可不是好事啊。”王摶一臉愁色。

戶部侍郎,天生要參與到財計之中。邵、朱二人一開戰,朝廷吃不消啊。

他們之所以來到此地,可不就是爲了督促轉運財貨麼?可眼下大河已經上凍,只能走陸路了,成本劇增。

幸好邵樹德承諾明年不用朝廷的漕船了,即便開戰,也不影響朝廷錢糧轉運。

只此一點,就讓王摶對他的好感大增。沒辦法,仰賴人家啊!

關中的錢糧,說到底是不夠支撐一個京城的。

天寶八年,諸道儲存倉粟數量不一,河南道2200萬斛、河北道2100餘萬斛、河東道1100餘萬斛、關內道800餘萬斛、隴右道350萬斛、山南道300萬斛、劍南道200萬斛,淮南、江南、嶺南三道,都只有一百多萬,太貧窮荒僻。

到了如今,多年未經戰亂,人煙稠密的河北更是一騎絕塵,人口估計佔到了全國三成、財貨佔到了四成,遠超河南,更別說其他地方了。德宗時,運淮南、江南漕米二百萬石到京師,實際只到四十萬石,但幽州一鎮隨手就“賞”朝廷五十萬石。

可惜人家上供多寡,完全看自己心情,你也沒辦法,以至於都要去搜刮江南這個以前根本看不上的貧窮之地了。

“是啊,糧草多了,邵樹德就更有勁頭與朱全忠開戰了。”劉崇望大笑,但笑得有些苦。

“劉相,樹德與全忠,誰能贏?”王摶見隨從們離得尚遠,低聲問道。

劉崇望沉吟良久,方道:“不好說啊。全忠掩有中原十餘州,還有魏博羅弘信、成德王鎔給他送錢,一年所得錢糧,當在樹德兩倍以上。人也比他多,更沒那麼多蕃部之類的糟心事,好管。河南百姓兇悍善戰,水運四通八達,樹德若不是靠西域通商撐着,還有諸鎮上供長安,決計比不過全忠,被滅是肯定的。但樹德據有形勝之地,若不犯大錯,不斷疲敝全忠,結果就很難說了。而且還有李克用,得河北者得天下,克用攻成德,全忠焉能不急?唉,這兩人,怕是要將河北打爛。”

“不說這個了,他倆誰贏都不好,最好不勝不敗。”劉崇望擺了擺手,道:“走,看看邵樹德治下的崤縣風物。”

劉崇望起了性質,帶頭沿着水渠走了起來。

遠處隱現一個村落,破破爛爛的,修補的痕跡非常明顯。劉崇望猜測,這莫不是以前河南府百姓的村莊,百姓亡散之後,被新來之人佔據了。

“殺!”村中傳來一聲整齊的吶喊。

劉崇望一驚,王摶也有些色變。再仔細一看,原來有數十百姓正在操練。

他們拿着一杆粗製濫造的木矛,在武夫的指揮下,像模像樣的列陣。

村口還有一些草垛,上面插滿了箭矢,讓二人看了有些心驚。

“什麼人?”一名牽着馬兒的中年漢子從村內出來,問道。

劉崇望止住了欲說話的隨從,道:“我等乃陝州轉運院的官吏,奉聖人之命督促漕運,沿途巡查。”

“聖人?”漢子有些茫然:“莫不是邵大帥?奉大帥之命巡查?”

劉崇望:“……”

他突然想起了河北與淮西。

天寶年間,河北百姓更多聽到的是安、史二聖。即便平定叛亂之後,河朔三鎮的百姓依然“俗謂祿山、思明爲二聖”。

淮西百姓根本不知朝廷爲何物,數十年不知聖人是誰。“蔡人頑悖,不識上下之分,數十年矣。願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

聖人的名頭,越來越不好使了啊!

搬來崤縣的華州百姓,可能還知道朝廷,知道聖人,但那些羌胡之衆,莫不是眼中只有“邵聖”?

若到了這個地步,大義名分似乎也沒啥用了。

劉崇望有些失落,王摶也有些呆滯。

傷自尊了啊!長安聖人,何如靈州聖人?

村中的操練還在繼續。

這麼冷的天,土團鄉夫的頭頂上冒着股股熱氣。他們有的人才剛蓄髮沒多久,很顯然以前是党項人,一個個看起來傻呆呆的。但自有一股兇悍野蠻的勁頭,而且上下尊卑分得很清楚,誰練得不好了,立刻跪在地上,被劈頭蓋臉的鞭子猛抽,居然不敢反抗。

對頭人的敬畏,已經深入骨髓了。

村內還有婦人在鍘草。

一捆捆的乾草被收集起來,裝上馬車,多半要運往他處。

“唉!兄長是對的。”劉崇望嘆了一口氣,再無餘話。

大兄劉崇龜,出鎮廣州,擔任清海軍節度使。已經發回來好幾封家書了,終日寄情山水,偶爾興致來了,巡查一下地方,看看農田水利,斷斷積年陳案,或者與外洋商人接觸接觸,看起來還是很逍遙自在的。

劉崇望在朝中本來就受韋昭度、崔昭緯排擠, w; 沒甚實權,現在更不想努力了。

王摶其實也是個聰明人,對朝廷同樣很失望,但他還是看不開,還想過把宰相的癮。

有意思嗎?還不如謀個外鎮,當節度使逍遙。

回去的路上,他們遇到了大隊騎軍。

車駕避讓到一邊,讓這些牽着戰馬步行的騎卒先走。

將旗有兩面,一繡“拓跋”,一繡“契苾”。拓跋往東北行,契苾往西走,竟是在此分道揚鑣。

拓跋仁福!契苾璋!

劉崇望一瞬間就想起了這兩個名字。

拓跋仁福他不是很熟悉,但邵樹德報上來的武散階名單中有這個名字,拓跋仁福是“定遠將軍”,契苾璋則是“雲麾將軍”。

看拓跋仁福離去的方向,莫不是北渡大河,前往河東?

這是做什麼?抄掠澤潞、晉陽?不能吧?

也沒見他們一人數馬。就一匹馬,還得步行趕路,如何抄掠?

“定是助克用攻河北。”王摶一語中的。

(ttp:)

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1185章 彙報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三章 回信第1016章 登樓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七章 神速第八章 抉擇第十一章 賞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十章 青唐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1251章 柳城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五章 鄉村第956章 你不懂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四章 根基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226章 榮譽第六章 兄弟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1016章 登樓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十章 京師(一)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四章 驅走第1052章 邯鄲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1004章 國相第六章 亮相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1131章 手藝第二章 生民第1078章 秉政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1178章 外來戶
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1185章 彙報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十三章 回信第1016章 登樓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七章 神速第八章 抉擇第十一章 賞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十章 青唐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1251章 柳城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五章 鄉村第956章 你不懂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四章 根基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226章 榮譽第六章 兄弟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1016章 登樓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十章 京師(一)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四章 驅走第1052章 邯鄲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1004章 國相第六章 亮相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1131章 手藝第二章 生民第1078章 秉政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1178章 外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