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京師,這一次的鰲山燈會並沒有和上一次那樣大操大辦,作爲新年第一場慶典,張居正特別命令所有的官辦工坊都放假一天,讓百姓在元宵這一天上街遊玩。

自從推行新政以來,原本從除夕到正月十五的朝廷官員假期就縮減了,與此同時官辦的工坊也縮短了年假。

祥子起了一個大早,先來到了王世貞府邸前,只看到王世貞戴着帽子從府裡出來,掏出一個紅色的信封遞給祥子。

“元宵快樂。”

祥子連忙推辭,還是被王世貞將紅包塞進了懷裡。

自從東南的造紙和印染技術迅速發展以後,曾經價格不菲的紅紙價格立刻親民了很多。

就連東南地區的普通百姓,如今過年的時候都流行用紅紙包一個紅包,再放上幾枚銅幣作爲壓歲錢。

京師的紅紙價格也比往年低了很多,明廷的工坊並不能生產紅紙,這些紅紙從哪裡來的,無論官員和百姓都心知肚明。

從東南走私商品的買賣一直都存在,而且收益不菲,只是能從事這買賣的門檻提高了不少。

張居正的禁南貨令在嚴厲實行了一段時間後,最後還是放開了不少,畢竟已經用上了火柴、肥皂和廉價的紙張筆墨之後,這些生活必需品反正明廷自己也不能生產,那對於這些貨物的販賣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畢竟是元宵節,街頭上熱鬧了不少。

國子監今天也放了假,那些沒有歸鄉的監生也結伴上街逛起了燈市。

王世貞看着京師的街頭,比往年還是熱鬧了一些,只不過這繁華背後,潛藏着洶涌的暗流。

王世貞雖然不在官場,但是他文壇宗師的地位,在京師還是有很多故友的。

再加上他經常出席文會,消息是相當的靈通,對明廷官場的動態很瞭解。

自從張居正推進新政以來,確實是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新政初見成效背後,是涌動的各方勢力。

首先是河南巡撫陳以勤和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之間的互相爭鬥。

這場爭鬥並沒有因爲李成樑的“史詩級大勝”而結束,反而愈演愈烈了。

陳以勤向朝廷上書,揭發李成樑在戰果中注水,誇大戰功,還有殺良冒功的行爲。

李成樑自然是反擊,反過來彈劾陳以勤在徐州會戰中故意拖延物資運輸,剋扣山東新軍的軍糧補給。

雙方的奏章官司從年前打到了年後,不斷的有人加入到這場戰鬥中。

科道,六部不斷有人下場,到最後甚至連京師勳貴和九邊的軍將都參與到這場鬥爭中。

最後的結果是張居正站出來,用自己中書丞相的威望,壓下了兩邊的爭鬥。

是的,張居正又給自己升官了。

原本張居正恢復了明廷中書省這個部門,在地方上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合併爲行中書省,以中書令爲明廷中樞的最高長官,以巡撫爲地方最高長官。

但是很快,中書令這個稱呼就讓張居正不滿意了。

張居正的門生很快就意識到了張居正的想法,幾名剛剛被張居正提拔進入官場的年輕言官上書,要求將中書令改成爲中書丞相,並且明確中書丞相不僅僅是中書省的最高領袖,還是整個大明朝廷的最高領導者。

丞相者,御百官,治理國政,無所不統。

言官們拿出了季漢劉禪拜諸葛亮爲丞相的故事。

這樣的奏章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官員的反對,但是如今在大明朝廷中,張居正的勢力非常強大,最後張居正三次辭讓,還是在年前接受了中書丞相這個新職位。

王世貞乘坐綠包車,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王先生。”

王世貞回頭一看,只看到佟安站在街角,他讓佟安停下車,走到佟安面前。

“是佟子元啊,你是來找我的嗎?”

佟安拿出一疊紙說道:“先生,這是學生寫的文章,想請先生斧正。”

王世貞和佟安一見如故,佟安仰慕王世貞的學問,經常將自己所寫的文章交給王世貞批改。

京師情報站的陸二也說過同學會是明廷年輕讀書人中的進步組織,王世貞也樂意和佟安多接觸。

一來二去,佟安對王世貞以先生相稱,而王世貞也將佟安視作自己的學生。

王世貞本身就嗜好讀書,他對着祥子說道:“祥子,你先去出車,我午後再出門。”

等到祥子將車拉走,王世貞拉着佟安返回府上,翻開佟安的稿子讀了起來。

纔看了一半,王世貞就擊節讚歎道:“佟子元你這篇文章可惜了!”

佟安疑惑的看向王世貞。

王世貞說道:“若是這篇文章寫在東南,可以登上《警世報》而讓天下人都知道你佟子元的名號,但是在京師,你這文章沒有哪一家報紙敢刊登的。”

佟安面對王世貞的誇獎低下了頭,王世貞繼續將整個稿子讀完,然後說道:“真的是可惜了,佟子元你這篇文章,切中時弊,可惜朝廷是不會認可你的文章的。”

佟安擡起頭看向王世貞說道:

“先生,我想將這篇文章投到東南的報紙上。”

王世貞擡起頭,露出一個疑惑的表情說道:

“慎言!別說是在東南報紙上刊文,就是購買東南報紙在京師也是重罪,此事休要再提了!”

佟安立刻說道:“先生,在下只是聽聞先生從蘇州來,是佟某莽撞了,不該開口讓先生爲難。”

王世貞確認佟安不是來試探自己的,他說道:

“此事你在外面提過嗎?”佟安立刻說道:“學生沒有和別人說過,也沒給別人看過這篇文章。”

王世貞說道:“不要再提了,你爲何要將這篇文章刊登在東南的報紙上?”

佟安想了想,還是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先生,我這麼做是爲了朝廷。”

“爲了朝廷?”

佟安點頭說道:“我這篇文章中所說的是朝廷之弊,可學生我人微言輕,無法發聲,所以纔想要在東南報紙上刊登,反正滿朝公卿也都是看東南報紙的。”

原來是這個意思,王世貞點點頭。

雖然明廷不允許普通百姓購買東南的報紙,但是朝廷大臣家裡幾乎都有訂閱東南的報紙,甚至張家還有特別的渠道,能比王世貞更快拿到東南最新的報紙。

佟安想要在東南報紙上刊登他這篇文章,是爲了讓明廷當權者看到。

王世貞嘆息一聲,他看出來佟安確實是爲了明廷,可光是一篇文章,能夠救大明嗎?

王世貞放下文稿說道:“你雖說是爲了大明,可如今京師風向緊,已經有不少人因爲謗議朝政入罪,子元何苦來哉呢?你若是真的要救國,何不考取功名當官呢?”

佟安說道:“官場並不適合我,先生不也沒有出仕嗎?”

王世貞心想自己是東南派來明廷的臥底,和你不一樣,但是看到佟安年輕的面龐,又忍不住嘆息一聲。

他也混過大明的官場,知道官場的黑暗,看到佟安這樣的年輕人,也是起了惜才之心。

佟安這樣的年輕人還想要爲明廷諫言建策,也確實和蘇大都督所說的那樣,依然有不少人對明廷心存幻想。

王世貞眼看勸說不了佟安,他也知道年輕人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格,只能說起了佟安這篇文章。

王世貞指着文章說道:“你文中說的地方之弊,是從哪裡聽聞的?”

佟安說道:

“實行新政之後,朝廷用來興辦工坊的投資要麼被地方官員分肥給自己的私人,要麼成了地方盤剝百姓的工具,甚至京畿有的縣爲了完成開辦工坊的任務,從百姓手裡強行徵收土地,然後建造根本沒用的廠房。”

王世貞問道:“這些都是你親自查證的嗎?”

佟安點頭說道:“學生在文章中說的問題,都是學生親自在京畿附近走訪考證的,天地可鑑,字字屬實。”

王世貞故意說道:“我聽說中書丞相準備派遣御史巡視地方,說明朝廷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弊端,也許等到御史巡視完畢,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了?”

佟安卻搖頭說道:

“我大明的弊端,根子就在中樞,正所謂‘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佟安繼續說道:“我大明的弊端,還在於中樞的黨爭太激烈,導致中樞官員全部都尸位素餐,只想着保住職位,而不想要好好爲朝廷做事。”

佟安大膽的說道:“自上皇在位的時候,先是夏黨後是嚴黨,然後又是徐黨,每一次黨爭結果都是朝廷被清洗一遍,站錯隊的中樞官員被殺的被殺,被貶的被貶。”

佟安看了一眼王世貞,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被殺,就是黨爭的犧牲品,王世貞對嘉靖朝殘酷的黨爭也是深有感受的。

佟安繼續說道:

“陛下登基之後,先是清理了上皇殘留的舊臣,幾乎將中樞清理一空。”

“張丞相執政後,又清理了一次朝堂,這種劇烈的動盪六部的官員全部無心做事,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官位。”

王世貞點頭,明廷黨爭的結果就是中樞完全失序,當投機站隊比做事更能得到晉升的時候,所有人都想着觀察朝廷的風向投機,而不是真正的做事。

“當中樞都是虎豹豺狼的時候,地方上這些官員不過是狐狸罷了。”

“連豺狼都奈何不得,處理狐狸又有什麼用?”

王世貞點頭說道:“子元你這稿子讓我再看看。”

佟安說道:“這份稿子本來就是我謄抄過的,請先生斧正。”

送走了佟安之後,王世貞再次喊來了祥子,他帶着手稿,坐着車去了京師城中一家他常去的書鋪。

這家書鋪就是當年沈家叔侄的鋪子,在公車上書事件後,這家鋪子被另外一名京師商人接手。

這名京師商人名義上是清遠伯李煒家的商人,其實也是東南的間諜,這間鋪子依然是東南的情報站。

王世貞結了車錢,和祥子叮囑自己回去,走進了這家書店。

等到祥子拉着車走了,王世貞這才通過密道,找到了正在忙碌的陸二。

王世貞將佟安的文章遞給陸二,接着說道:

“這是佟安給我的稿子,陸站長你看看。”

陸二簡單看了一遍說道:“這佟安還是有些見識的,他和學習會其他人不同,他是真的爲明廷着想。”

“可偏偏這樣的人,在明廷是沒有出頭之日的。”

王世貞點頭說道:“佟安說的這些弊端,難道張居正不知道嗎?可爲了推進新政,張居正只能任用投靠他的私人,而明廷的劇烈動盪,也只會讓所有人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不會再做長遠的打算。”

“佟安血氣方剛,我怕他會出事。”

陸二立刻說道:“我明白了,我會派人保護他的。”

王世貞嘆息一聲說道:“豺狼狐狸,苦的都是普通百姓啊。”

 

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34章 鑽膛炮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73章 案首第158章 冤案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66章 睢陽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98章 解元!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259章 船,倭奴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74章 夜航船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65章 歸有光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53章 虎狐犬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09章 寒菜粥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74章 夜航船第211章 沖繩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78章 銃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001章 穿越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06章 紅陽教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1章 當家難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
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34章 鑽膛炮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173章 案首第158章 冤案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66章 睢陽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98章 解元!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259章 船,倭奴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74章 夜航船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65章 歸有光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53章 虎狐犬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09章 寒菜粥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674章 夜航船第211章 沖繩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78章 銃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001章 穿越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06章 紅陽教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1章 當家難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