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曜的融合政策竟然收穫如此巨大的成功,這是蘇曜一開始都沒想過的事情。
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這個時代,稅賦對百姓的負擔那是極重的。
尤其是貴霜這裡,行政能力還不如大漢,行的是包稅制收稅,而這個稅制即是問題的關鍵。
包稅制,就是國家將稅收任務承包給某些貴族和大商人等包稅人,他們負責按時按量繳納稅款上交朝廷,但除稅收外其他額外收益就歸包稅人所有。
如此政策,可謂給足了他們盤剝的空間,一個個是變本加厲地壓榨百姓。
那些大包稅人們僱傭了許多殘暴的稅吏,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他們一聽說只要嫁給漢軍將士,全家就能減免賦稅,受到漢軍庇護,成爲有特權的軍人家屬,這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那些思想活絡的中小貴族們,更是看到了攀附權貴的絕佳機會。他們紛紛帶着家中適齡女子前來,希望能與漢軍將領結親。
一時間,城中張燈結綵,喜氣洋洋。蘇曜見狀,乾脆下令在城中設立“姻緣司“,專門負責撮合將士與當地女子的婚事。
“大將軍,這“張遼看着眼前排起長隊的貴族少女們,哭笑不得:“末將已經.“
“文遠啊,“蘇曜拍拍他的肩膀:“你可是我軍大將,要做表率。一個怎麼夠?至少得三個!“
於夫羅在一旁哈哈大笑:“就是!你看我們匈奴勇士,哪個不是妻妾成羣?張將軍你太拘謹了!“
這會兒你知道匈奴勇士了?!
張遼聽得心中腹誹不已。
原因無他,這些隨軍的匈奴人可真是太會玩了。
蘇曜的這個政策一出,頓時不少人都“悄悄”改了民族,言說自己是漢人士兵,硬蹭朝廷政策。
匈奴人假扮漢人,騙騙無知的貴霜人也就罷了,但又豈能騙過真正的漢人?
當天就有那姻緣司的書吏來總督府向蘇曜告狀,要求嚴懲這種行爲。
但誰知道,蘇曜不但不懲罰,反而哈哈大笑。
“這有何不妥?他們願意認祖歸宗,迴歸我大漢懷抱,乃是天大的好事!”
“認祖歸宗??”書吏瞪眼。
“沒錯,你不知道嗎?匈奴人本就是夏后氏之苗裔,與我華夏同源。”
蘇曜一本正經道:“他們現在願意說漢話、穿漢衣,還與我們並肩作戰,流血甚多,難道還當不得獎賞?”
書吏被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悻悻開口,還想說幾句胡漢有別之類的話,就見蘇曜大手一揮:
“傳令下去,即日起,凡我軍西征將士,願意改漢姓、習漢禮、說漢話者,皆可享受與漢軍同等待遇!”
ωωω¸ тTk Λn¸ c○
這道命令一出,軍中那些匈奴、鮮卑、羌人等異族將士紛紛歡呼雀躍。
他們能隨漢軍出征,本就是仰慕漢家文化和大將軍威名的鐵桿親漢派人士,如今能名正言順地“認祖歸宗“,還能享受漢軍優厚待遇,何樂而不爲?
最先擁抱這個政策的就是於夫羅,他甚至要改蘇姓,以示對蘇曜的滔滔敬仰,讓子孫後代銘記大將軍的再造之恩。
這傢伙,滾滾馬屁拍上來,即便蘇曜這兩年習慣了聽人吹捧,也不由臉色微紅。
“這還是免了吧。”
“我大漢講究同姓不婚,我既已娶了雲兒,單于再改蘇姓咱們不是亂了倫理?”
於夫羅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天將軍說的是,咱這文化不行,還是請天將軍賜姓吧。”
蘇曜微微一頓。
歷史上,匈奴王室是改了劉姓,劉淵建立漢趙政權時,便自稱是漢室後裔。如今於夫羅主動請求賜姓,倒是個收服人心的好機會。
不過劉姓麼.
想到國內還有不少諸侯王在被挨個削藩,蘇曜便說:
“那便就改於姓吧。”“於乃上古八大姓之一,與姬、姜等姓同源,正合單于尊貴身份,還無需另行改名。”
於夫羅聞言大喜,當即單膝跪地:“謝大將軍賜姓!“
這一舉動在軍中引起軒然大波。
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異族將領見狀,紛紛效仿,請求賜姓歸漢。
而於夫羅這次直接將名字的首字用來作爲姓氏的做法更是給了他們啓發。
很快,軍中便掀起了一股改姓熱潮:
比如鮮卑將領慕容烈改姓慕,羌族首領姚柯改姓姚,烏桓勇士丘林改姓丘……短短兩三日間,西征軍中便有近半異族勇士已完成了改姓。
之所以只改了一半,那是因爲這座城池的婚嫁資源已經暫時飽和,不少人見改姓了也拿不到什麼賞賜,決定暫時觀望,等到下回能領賞的時候再說。
沒錯,在蘇曜的推動下,遠征軍將士與當地人之間聯姻如火如荼,短短三日,就有近千對新人喜結連理,一時間這座城池周邊已幾乎沒有合適的適齡女子。
要知道,古代城池,不像現代社會那樣城市化,人口大量還是分佈在鄉村。
就連大漢,除了洛陽等幾個有限的大城市,其他普通縣城的城市人口也就數千人。
這座貴霜西北重鎮,雖然不至於像古代歐洲那樣一座城堡就幾百人,但城內居民不過五六千人。
現在這成婚的近千人,已經是把此城及周邊地方的人力資源壓榨到了極限。
以至於到了什麼程度呢?
那就是如今不但漢軍普通兵士們娶妻納妾不用花一分錢彩禮,對那些有官銜的將校,甚至有人相互攀比爭搶倒貼各種豐厚嫁妝。
這就是政策的力量。
蘇曜站在城牆上,望着城內張燈結綵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揚。他身旁的張遼卻眉頭緊鎖:
“大將軍,如此大規模通婚,會不會影響我軍戰力?“
蘇曜輕笑一聲:“文遠多慮了。這些將士有了家室,反而會更拼命保護這片土地。“
他指向城外廣袤的平原:“你看,這河中之地,不但是連接中原與西方的要道,更加之其水草豐美,農牧皆宜,乃是屯田養兵的好地方。”
“未來等戰事平定,我打算在此設立衛所軍鎮,作爲我們控制貴霜和安息的前沿據點,讓將士們既能保家衛國,又能安居樂業。“
“不過,首先咱們還是需要解決安息戰事才行。”
相親活動接近尾聲,大軍休整已經也差不多了,很快蘇曜就把目光放到了下一個目標身上——木鹿城。
那裡不但是貴霜西北最大也最富庶的城池,同時也是整個中亞地區的商貿中心,人口衆多,資源豐富。
更重要的是,據降兵所說,那裡現在正是安息王沃洛加西斯五世的臨時行宮所在,是安息東征軍的指揮中心。
“大將軍說的是,只是將士們新婚燕爾.”
“告訴他們,打好下一仗,每人還有機會再賞一個美人!“蘇曜哈哈大笑,“我聽說木鹿城的姑娘更漂亮!“
大漢朝行一妻多妾制,誰說只能要一個女人?
只要你每戰爭先,能立下功勳,不管是已經獲賜美人的勇士,還是沒來得及排上號將士,都可以繼續獲得賞賜!
美人,財富,土地,官爵,只要奮勇殺敵,所有人都靠着手上的刀槍拼一個錦繡前程出來!
蘇曜的話如同一劑強心針,瞬間點燃了將士們的鬥志。那些剛剛成婚的士兵們非但沒有沉溺溫柔鄉,反而更加渴望建功立業。
“聖主萬歲!“
“誓死追隨大將軍!“
“傳令三軍,明日啓程,目標——木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