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坐在馬車中,望着領命而去的管家,心如亂麻,遲遲難以平靜。
洛陽城中的繁華與蘇曜新政的種種舉措,在他腦海中不斷交織,勾勒出一幅既宏偉又令他心生恐懼的畫面。
不知不覺間,他的馬車終於到了驛站,一下車來就見門內早有禮部官員在此等候。
那人年近三十,面容肅穆,行禮招呼:“某乃吏部侍郎陳長文,奉上峰之命,特來迎接益州使者。”
張肅連忙下車還禮,心中卻是一凜——陳羣?
那不是少有才名的潁川名士嗎?居然已在蘇曜麾下任職?
“陳侍郎有禮了。在下益州別駕張君矯,奉劉益州之命,特來朝賀天子,進獻方物。”張肅恭敬道,同時暗暗打量陳羣的神色。
不過顯然,陳羣並沒有太把這個益州來使當一回事,只是照本宣科:
“張別駕一路舟車勞頓,且先在驛館休整。稍後若有安排,我自會前來通知。”
張肅應了一聲,便隨着驛丞往館舍走去。
一路上,張肅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臉上維持着得體的微笑,與驛丞寒暄着洛陽的風土人情,可思緒早已飄回益州,思索着該如何將今日所見所聞告知劉焉,又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局。 шωш▪ тt kan▪ c o
待安頓好後,張肅便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劉範的到來。
終於,在意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後,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便是通報聲:“左中郎將到!”
張肅快步上前,拉開房門,便見劉範一身素色長衫,神色匆匆地走了進來。
“張別駕,此番急急喚我前來,可是父親那邊出了什麼事情?”劉範一進門,便急切地問道。
張肅定了定心神,左右看了看,見無人監視,連忙把劉範迎入屋內,鎖緊房門:“事情是這樣子的”
接下來,張肅很快便把最近益州發生的事情和這次來京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
張肅的話還沒說完,劉範就已經是大吃一驚:“這,隔斷交通、擅殺兩郡太守竟真有其事,父親莫非真有造反之心?!”
沒錯,在京中的劉範根本不知道益州劉焉野心膨脹,早已起了割據之心。
之前,他雖然一直聽朝廷不時有些指責其父的風言,但一直都不以爲然,如今親耳聽到張肅說那些指控並非子虛烏有後,着實把他嚇了一跳:
“糊塗,糊塗啊!”
“大將軍蘇曜橫掃八荒,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短短不過兩年左右,從董卓到袁術皆被剿滅,天下諸侯莫敢不服。”
“你們身爲臣下,不勸父親忠君報國,反倒是助其謀逆,這是要陷我家於萬劫不復之地啊!”
劉範氣得渾身發抖,指着張肅的鼻子怒斥。
張肅被罵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反駁,只能蒼白的解釋:“大公子您聽我解釋啊”
顯然,在張肅看來,錯的絕對不是自己:
“您在京中當是知曉,當年天下皆傳蘇曜心懷謀逆,扶立傀儡女帝,更要將世家根基連根拔起。”
“先是韓馥馬騰等人反抗暴政,然後袁公路和劉景升又遣使結盟我們,言說荊揚之地十數州郡響應反蘇大業,可誰能料到那大將軍竟有如此雷霆手段……”
“夠了!”劉範猛地拍案,“如今說這些又有何用?你們不會以爲單靠益州那點家底,就能對抗的了朝廷十數萬大軍吧?”
“你們乾的事情一旦被查明,我劉家滿門怕是都要陪葬!”
“大公子你莫急。”張肅深吸口氣:
“事情還未到無法挽回地步,爲此劉使君纔派我來入京朝貢,表明忠心,穩住蘇曜,同時打探虛實,聯絡諸位公子共謀大計啊!”
“大計?現在還能有什麼大計?”
劉範一臉喪氣:
“益州是天高路遠不假,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們乾的那些事情,現在已經有御史在告狀了。”
“到時候,一旦被查實,以大將軍脾氣,我等覆滅不過旦夕之間!”
張肅見劉範頹喪,連忙安慰,言說自己路上已想好開脫請罪之法,只是擔心在暫且低頭後萬一朝廷新政和錢行入了益州,他們恐怕再無翻身之力。
“不過爲今之計,還是當以諸位公子性命爲要。京師龍潭虎穴,不可久留,諸公子當儘快撤往益州,如此我們方能佔據主動。”
劉範聞言,眉頭緊鎖,雖沉默良久後低聲道:“張別駕所言不無道理,但眼下我益州已被朝廷關注,若再輕舉妄動,只怕.”
張肅湊近一步,壓低聲音:“大公子,下官有一計。不如趁此機會,您與二公子、三公子一同上書,請求回益州省親。只要三位公子能安然返回,劉使君便可再無後顧之憂。”
劉範猛地擡頭:“這這他會能輕易放跑我們嗎?”
張肅眼中精光一閃:“平常時候自是不能的,所以需要一個特殊的理由”
“哦?劉焉病重,請求三子歸家盡孝?”
三日後,大將軍府。
見遲遲未得到蘇曜召見,張肅便疏通關係,請人上了這樣一份奏疏。
蘇曜放下奏疏,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諸位怎麼看此事?”
袁紹略作思索說:“劉益州年逾六旬,此番病重之說倒也未必爲虛。只是.”
說話間,袁紹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蘇曜:“這個時機未免太巧,恐怕並不簡單。”
郭嘉接過話頭:“劉焉長子劉範在朝爲官多年,素來恭順。如今突然請求三子同歸,怕是益州有變。”
蘇曜手指輕叩案几:“文和以爲如何?”
賈詡沉吟道:“益州雖地勢險要,但近年卻頻頻動亂,劉焉若真病重,此時召回三子,或是爲了穩定局勢。若爲詐病,那便是想將兒子們從京師這個‘牢籠’中解救出去,日後好與朝廷對抗.”
“至於具體如何,現在尚且不知詳情,但不管怎樣,朝廷都不可不防。”
蘇曜點了點頭:“既然這樣,那我就親自來會會這個使者好了。”
“召益州使者張肅,明日大將軍府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