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帝國碰撞,蘇曜再出徵(5K8)
翌日上午,陽光透過窗櫺灑進唐王府的新房。
阿什麗在溫暖的陽光中緩緩醒來,活動了一下痠痛的身體,然後才猛然驚覺自己正蜷縮在一個寬闊的懷抱裡。
一瞬間,她立刻停下了動作,生怕驚擾了身旁熟睡的蘇曜。
阿什麗緩緩擡頭,睜着眼睛,靜靜地凝視着這個改變了她命運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這時,蘇曜突然睜開了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偷看夫君,該當何罪?”
阿什麗驚呼一聲,連忙用被子捂住臉:“殿下醒了怎麼不說一聲.”
蘇曜大笑着將她摟入懷中:“怎麼還叫殿下?該改口了。”
阿什麗的臉瞬間紅到了耳根,昨夜的點滴記憶涌上心頭,讓她不由自主地往被子裡縮了縮:“夫夫君”
蘇曜被她這副害羞的模樣逗笑了:“都已經是夫妻了,還這麼害羞?”
阿什麗捂着臉拉着被子起身,磕磕絆絆的說道:“妾身該去給陛下請安了。”
蘇曜則一把按住她:“不急,萬年不是拘禮之人。你先熟悉下王府的環境,晚些再去不遲。”
就這樣,兩人一番短暫的溫存後,蘇曜便帶着阿什麗在府中瀏覽。
阿什麗的居所是王府西北邊新蓋的偏殿,這裡充滿異域風情,裝飾華麗而又典雅。殿外還有一片小花園,種滿了從西域移植來的花草,讓她倍感親切。
“喜歡嗎?”蘇曜牽着她的手問道。
阿什麗點點頭,眼中閃爍着驚喜:“這裡.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這都是夫君的心意。”
迎面走來的是同樣居住在這處偏殿的阿麗莎姐妹,他們向蘇曜行了一禮後,對阿什麗說:
“他怕你初來乍到,不習慣這裡的生活,才特意命人加緊佈置。”
阿什麗聞言,眼眶微微泛紅。
不過還不待她說什麼,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只見魯肅手持一封急報,匆匆走來:“殿下,西域急報!”
“終於來了嗎?”
蘇曜精神一震,接過軍報一看,當即嘴角就掛起了一絲笑意。
阿什麗與阿麗莎姐妹們見狀俱是不解,問:“夫君如此高興,可是西域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好事,大好事,貴霜出兵了!”
“貴霜出兵了?!”阿什麗驚呼出聲,臉色瞬間煞白。作爲烏孫公主,她深知貴霜帝國的強大。
大月氏人自三百年前舉族西遷後,先是打敗了安息,掠奪了其大片邊境領地,然後又南下身毒,佔據了神秘富饒的恆河流域,一口氣從一個最多不過二三十萬人的遊牧部落成長爲坐擁千萬民衆,數十萬戰兵的龐大帝國。
在他們與康居的漫長爭鬥中,若非有貴霜帝國援助,康居早就被他們消滅。
如今一聽說貴霜出兵了,身邊的這幾位西域公主們頓時是花容失色,緊張萬分。
當然了,聽到這個消息最害怕的還不是她們,而是此刻正在京師朝貢隊伍中停留的康居與大宛國的使者。
“不,不可能!”
“爲何貴霜要攻打我國?!”
南宮政事堂,被傳喚來的兩位使者臉色煞白。
在大漢提供的情報中,貴霜帝國派出了十萬大軍出兵北上,在大宛國駐兵的幫助下頃刻間就顛覆了大宛國王的統治,換了一個新的傀儡。
而康居國得益於其國土面積較大,有着廣大的縱深和反應時間,面對貴霜的大軍,他們緊急動員,死守國都是卑闐(今撒馬爾罕),同時一邊上表向貴霜王請罪,一邊緊急派人前往烏孫王都赤谷,向當地漢軍請求支援。
如今在赤谷城,駐守的是周瑜與趙雲,兩人聞知此事後立刻動員兵馬,同時緊急上報。
“事實就是這樣。”
中書舍人戲志纔拿出康居國的求援信說:
“這上面印有你們國王印信,自是做不了假。”
“看來,怕是汝等謀事不密,被大月氏人發現了你們首鼠兩端的事情,方纔出兵懲戒。”
康居使者癱軟在地,面如死灰:“完了完了,貴霜十萬大軍壓境,我國危矣啊!”
大宛使者更是直接跪地痛哭:“我國王已被廢黜,王室盡數被囚.這可如何是好王啊,我對不起你啊!!!”
蘇曜看着兩人驚慌失措的樣子,冷哼一聲:“慌什麼?貴霜再強,還能強過我大漢鐵騎?”
蘇曜行至兩人面前,一把將他們拉起來,說:“別忘了你們可是領受王命的使者,現在你們的路只有兩條。”
“要麼,乖乖回去,向貴霜王俯首稱臣,做那亡國的傀儡;要麼,就隨我大漢鐵騎一同西征,把你們失去的一切親手奪回來!”
康居使者渾身一顫,擡頭望向蘇曜那雙燃燒着戰意的眼睛:“殿下是說.大漢願意出兵相助?”
“那要看你們究竟有多少誠意了。”
蘇曜冷冷說:
“貴霜王不能容忍首鼠兩端的叛逆,我大漢又豈能容忍三心二意的藩屬?”
蘇曜的目光如刀鋒般掃過兩位使者:“若要我軍出兵相助,康居與大宛必須徹底臣服,成爲我大漢在西域永不背叛的屬國!”
“如此一來,我大漢天兵自會庇佑屬國,助你們驅逐外敵,永保國祚。”
兩位使者對視一眼,很清楚自己已沒得選擇。
康居使者率先跪伏在地:“康居願永世臣服大漢,絕無二心!”
大宛使者也連忙叩首:“大宛亦願歸順,只求殿下出兵相助!”
蘇曜滿意地點點頭:“好!既然如此,你們即刻修書回國,告訴你們的國王和子民,大漢不會坐視屬國受欺。很快,我大漢天兵就會出手助你們奪回故土!”
“至於你們二人,也抓緊做好準備,待我大軍集結,咱們就一起出發,爲我軍做好向導工作。”
兩位使者聞言,激動得連連叩首: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我等一定竭盡全力,爲天兵效犬馬之勞!”
待使者退下後,政事堂中頓時變得一陣肅靜。
太傅盧植,侍中荀彧,尚書令朱儁這三省首腦全都沉默的盯着蘇曜,最後還是坐在一旁萬年站起身來,打破了沉默:
“此事來的突然,唐王卻胸有成竹,莫非早有準備?”
這可不是打個電話就能傳訊萬里的現代社會。
大宛和康居兩國使者,悄悄出使,人還沒回去呢,這事情就泄密引發貴霜人的報復,怎麼想也不太合理。
尤其是從蘇曜的表現來看,他更似是早就等着這一下了,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後有沒有什麼貓膩。
“確實。”
荀彧撫須說:“大月氏人此舉,可謂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出兵理由。我大漢弔民伐罪,保護屬國,一旦功成,勢力範圍將一舉跨過蔥嶺。甚至,反攻貴霜也不是不可能”
“哈哈哈!”
蘇曜大笑三聲,對於衆人的疑惑,他非常坦率的承認了:
“沒錯,就是我乾的!”
原來,在剛剛班師凱旋,接見大宛與康居使者的時候,蘇曜就已經在腦海中擬定了這套方案。
當初攻入烏孫時,他們雖然有着反擊的理由,但在其國內仍然是一種侵略者的身份,難以得到什麼支持,即便拿下王都也不能儘快將戰事平定。
這一次,康居和大宛送上門來,蘇曜自然要好好利用。
他敏銳地察覺到兩國使者言辭中對貴霜的畏懼與不滿,便暗中授意錦衣衛在西域散佈消息,故意泄露兩國使者秘密朝貢大漢之事。同時,他還命人僞造了一些文書,暗示兩國正密謀聯合大漢對抗貴霜。
“貴霜國近來十幾年內亂頻發,周邊屬國本就蠢蠢欲動,紛紛謀求獨立,這些消息傳到他們耳中,自然會有所行動。”蘇曜眼中閃爍着狡黠的光芒,“而我等的,就是這個出兵的理由!”
“殿下此計雖妙,但是否太過倉促?”
盧植眉頭緊鎖,緩緩說:
“西域纔剛剛平定民心未附,大軍方纔班師也未來得及休整。這時就再啓戰端,勞民傷財,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蘇曜擺了擺手,胸有成竹道:“盧公多慮了。此次西征,我軍繳獲頗豐,烏孫國庫幾乎盡入我手。再加上西域開發公司的收益,軍費綽綽有餘。”
“至於將士們“蘇曜嘿嘿一笑,“咱們大可採用輪換製出兵。”
“輪換?”萬年詫異。
“沒錯。”蘇曜嘴角微揚,“上次西征收穫頗豐,凱旋將士們紛紛消費置業,其他沒選上的人看在眼裡,都是眼紅心熱。這一次正好輪換出兵,我還是帶部分精銳,再徵發胡羌騎手,加上西域當地駐兵,對付貴霜已綽綽有餘。”
言罷,蘇曜便把早已準備的調兵方案拿了出來。 可以說,這是蘇曜統一全國後拿出來的一次最大規模的兵力調動。
在全國各地鐵匠作坊的全力運作下,在他多次自草原繳獲和貿易得來的戰馬支持下,京師十二衛的禁軍終於基本完成了補員,近八萬禁軍披甲率超70%,步騎比例更是達到了1:3的程度。
這一次,蘇曜直接就一口氣徵發了八千禁軍鐵騎,同時再召三河騎士三千,並涼騎士八千,匈奴騎士八千,再加上之前在西域的駐軍與西域諸國僕從部隊,以及歸附的烏孫鮮卑騎士,一支總計五萬人的漢胡全騎部隊就這樣閃亮登場。
雖然這個數量比起漢武帝北擊匈奴時砸鍋賣鐵搞出來的十萬鐵騎部隊確實是還有不足,但這畢竟只是女帝登基不過四年,統一全國都沒有兩年的情況下達到的。
但是,即便如此大軍,諸位宰輔們也是尤顯的有些信心不足。
皇甫嵩首先就憂心忡忡的表示:“臣聞貴霜乃大國,有民上千萬,擁兵數十萬衆。而我國萬里遠征,深入敵境,不過五萬兵馬恐怕難以撼動啊。”
“早幾十或者十幾年前也許是這樣沒錯。”
蘇曜呵呵一笑,展開一張勢力地圖說:
“如今的貴霜早已不是昔日的霸主,其國內矛盾重重。近年來王室內鬥不休,各地總督亦是擁兵自重。”
“其國西部與安息接壤,兩國互爲宿敵常年都在重兵對峙,而南部人口最多的印度諸邦則長期以來都不認同大月氏人的統治,如今也是叛亂頻發。故而此次貴霜國出兵康居的十萬大軍,實則已是其能調動的極限。”
說着,蘇曜手指點在地圖上蔥嶺以西的費爾幹納盆地:
“我軍只需突破蔥嶺天險,助大宛復國,接着便可長驅直入貴霜腹地。”
“屆時,不管是南下威逼貴霜國都,挑動其國內分離勢力,還是向北馳援康居,斷其十萬大軍歸路,都是進退自如。”
蘇曜的自信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就連最保守的盧植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萬年女帝環視衆人,見無人再有異議,便拍板決定:“既如此,朕準唐王所請,即刻籌備西征事宜。各部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衆臣齊聲應諾。
就這樣,一場規模空前的西征計劃就此敲定。
接下來的日子裡,洛陽城再次忙碌起來。
唐王府內,蘇曜與皇甫嵩、曹操、賈詡、郭嘉和魯肅等人日夜籌劃,調兵遣將。工部加班加點,趕製軍械;戶部則忙着調撥糧草,確保大軍後勤無憂。
與此同時,西域開發公司沿途的各商棧也都接到了命令,全力調集籌備物資,保證大軍沿途補給通暢。
而在這緊張的氣氛中,唐王府內卻是一片溫馨。
阿什麗公主在阿麗莎姐妹的幫助下,逐漸適應了王府的生活。她每天除了學習漢家禮儀外,就是陪伴蘇曜,或者與府中其他女眷交流。
這一日,阿什麗正在花園中練習書法,突然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
“寫的不錯。”蘇曜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看來公主很有天賦。”
阿什麗連忙放下毛筆,起身行禮:“夫君過獎了。妾身只是.想盡快學會漢文。”
蘇曜笑着拉起她的手:“不用這麼拘謹。來,我教你寫幾個字。”
他站在阿什麗身後,握住她的手,在紙上寫下“永結同心”四個大字。
阿什麗看着這幾個字,眼中泛起淚光:“夫君.”
蘇曜輕撫她的長髮:“再過幾日,我就要出征了。你在府中要好好照顧自己。”
阿什麗身子一顫,緊緊抓住蘇曜的衣袖:“夫君一定要平安回來”
“放心。”蘇曜在她額上輕輕一吻,“等我凱旋,爲夫就再教你更多的漢禮。”
阿什麗重重點頭,將頭靠在蘇曜胸前,默默祈禱着這場戰爭能早日結束。
可惜,公主的想法只能說是一廂情願,對於蘇曜來說,他很清楚自己的道路上,征途恐怕是永無止境
爲此,他能爲自己這些女人做的,就是儘可能再短暫的休戰期多陪陪她們,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留下愛的結晶,這樣哪怕自己不再了,她們也能有孩子相伴,不至於獨守空閨。
比如這一次,雖然阿麗莎姐妹很想再隨他出徵,但已有身孕的二女還是被蘇曜留在了洛陽。
倒是紅兒讓蘇曜比較意外的是,這個小丫頭的肚子居然還沒有任何動靜,這完全不合常理。
對於紅兒,蘇曜還是非常寵愛的,即便遠征的路上也是多有臨幸,在她那次精心的胡姬打扮之後更是頻頻一起拉着她和阿麗莎姐妹三人一起開無遮大會。
沒道理胡姬姐妹都懷了,紅兒卻一點動靜沒有。
“你是不是悄悄做了什麼手腳?”
蘇曜捏了捏紅兒的臉蛋,半開玩笑地問道。
誰知紅兒聞言,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奴婢.奴婢不敢”
蘇曜原本只是隨口一問,見她如此反應,頓時眉頭一皺:“怎麼回事?你不會真做了什麼吧?”
紅兒咬着嘴脣,低頭說:“奴婢.奴婢確實用了些避子的湯藥”
“爲什麼?”蘇曜沉聲問道。
紅兒擡起頭,淚眼婆娑:“奴婢.奴婢有些害怕.”
“害怕什麼?”
“奴婢.奴婢怕有了身孕就不能隨侍殿下左右了.”
“就只是這樣?”蘇曜挑眉。
“是的。”紅兒輕輕擦拭了下眼角,說“奴婢出身低微,能得奉殿下垂青已是天大的福分,更別說您還給念兒封了侯”
“奴婢已經滿足了,不敢再有更多奢望,往後只想日日侍奉殿下左右,再不分離。”
蘇曜聞言,心中一軟,伸手將紅兒扶起:“傻丫頭,誰告訴你有了身孕就不能跟着我了?”
“奴婢知道的。”
紅兒糯糯說:
“殿下志在四方,有打不完的戰鬥,走不完的征程。若是奴婢有了身孕,便只能像其他夫人那樣,留在府中,不能隨侍左右了。”
“奴婢實在捨不得殿下,一想到您身邊要是沒人照料,就吃不好也睡不好請殿下成全奴婢,讓我繼續服侍您吧。”
蘇曜凝視着紅兒那雙含淚的眼睛,心中又是感動又有些疑惑。
這件事情要說也確實是紅兒幹得出來的,但是好像又不是那麼簡單。
自從得知了這個世界是真實世界後,蘇曜就不再那麼臉譜化的去看身邊的人。
老實說,這麼長時間相處下來,蘇曜自認對紅兒還是比較瞭解的。
這個女孩對他的忠心雖然不必懷疑,但比起表面上她這一副嬌小可憐的模樣,其實紅兒還是很有些心眼和智慧的。
如果真是她一心要瞞着自己,偷偷用避孕的湯藥,會因爲自己一句玩笑話就梨花帶雨的講出來嗎?
轉瞬間,蘇曜心中產生了幾個猜想,但眼下這個時節,他也不想節外生枝。
再觀察觀察吧。
“總之,這個湯藥不許你再用!”
蘇曜一把抓住紅兒的手,嚴詞道:
“這種藥都是損害身體的,用的多了,不僅僅是以後再想生都沒機會了,更有可能要了你的小命,孰輕孰重,你能明白嗎?”
“奴婢知錯了……”紅兒低下頭,淚水滴落在蘇曜的手背上,“奴婢再也不敢了。”
“好了好了,知錯就好。”
蘇曜摸着頭安撫說:
“還有,不要再奴婢奴婢的叫了,你現在已經是夫人了,要學着適應自己的新身份。”
紅兒擡起頭,眼中含着淚光,卻綻開一抹笑容:“是,紅兒記住了。”
“好,這才乖嘛。”
蘇曜拍了拍她的小臉說:
“我叫太醫院給你開點調理的方子,你這幾天好好先養養,爭取這次回來,再給爲夫生個大胖小子。”
“嗯,紅兒都聽夫君.”
唐王府中一片溫馨,唐王府外則是快馬不停。
以洛陽城爲中心,無數驛騎快馬奔走四方,向三河與並涼諸地發出緊急調兵命令。
諸騎士在各地衛所將領或部落首領的帶領下,紛紛集結出發。
其中,三河騎士由顏良率領,幷州鐵騎則由蘇曜的親信宿將成廉領銜,涼州騎士依然還是馬超和閻行帶隊,匈奴部更是於夫羅單于親自出馬,與使匈奴中郎將張遼一起隨軍出征。
至於京師的禁軍部隊,蘇曜這次則是派出已經回京交差的關羽和張飛兩人,各領四千騎出擊。
數日後,三月二十八日,洛陽城外旌旗招展,遠征部隊再次誓師出征。
這一次,考慮到作戰地點和補給等問題,蘇曜沒再搞形式主義,讓全國大軍來洛陽集結,而是把集結點設置在了敦煌,讓各地大軍自行前往集合。
故而,洛陽城外只有禁軍部隊和京師周邊的三河騎士集結,規模雖不及上次西征時那般壯觀,但精銳程度卻更勝一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