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盜匣

洞中兩人都一起陷入沉思,無語。

好半天,丁原緩緩吐了口氣,思緒回到現實,說道:“夜色已深,咱們開始吧。不過有一件事情我要提醒閣下,我們的目的只在盜取聖匣,老和尚你若要傷人,丁某可絕不答應。”

一慟大師不以爲然道:“何須囉嗦,難道老衲果真是嗜殺成性之人麼?”

丁原嘿道:“這也難說。”不等一慟大師回話,率先起身出了古洞。

兩人一前一後御風潛行,舒展靈覺避開巡夜的弟子,朝着靈空庵一路疾馳。

丁原數月前曾在縹緲峰逗留十數日,於此間一草一木頗爲熟悉。只是上回來,是爲探望雪兒,而這次卻是要盜取聖匣。

恐怕他自己作夢也想不到,這輩子已沒多少天可活,卻還要學老賊頭那般的做一回偷兒。要讓畢虎知道,那還不笑疼肚皮。

靈空庵內外經歷過淩雲羽盜匣事件之後,夜間的防備加強了不少。尤其近日庵內耆宿精英又多赴北海蓬萊仙會,對藏經塔的看管更是着緊。

但這些都難不住丁原與一慟大師,兩人幾乎沒費多少周折,便欺身到距離藏經塔不遠的一座無人佛堂之中,透過紗窗向外察看。

黑夜中的藏經塔巍峨聳立,分作七層,高逾十二丈,在靈空庵的建築羣中頗有鶴立雞羣之姿。方圓十丈之內,一片的空曠開闊地帶,任誰想接近經塔都無從隱身。塔外的正門前,懸着兩頂燈籠,並不見有人看守。

丁原傳音入秘道:“藏經塔三層以下,皆有門戶視窗可供潛入。但從四樓起,除非硬轟開石壁,否則只能從樓下的石階攀登而上。聖匣便藏在經塔頂樓,有南無佛境守護。

“塔內可能還會有十餘名靈空庵弟子隱於暗處,一旦有變發出警訊,頃刻之內全庵的尼姑便能將藏經塔圍得水泄不通。”

一慟大師默不作聲,從袖口裡取出一顆銀色的圓珠,狀若龍眼大小,託在指尖。

他臉上紅光一閃,低低念動真言,那顆珠子徐徐釋放出一團淡淡光華,並不見其他的動靜。

丁原雖看不明白,但情知這老和尚不會幹些徒勞無益的事情,便在一旁靜靜的等待。

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外面的夜色裡悄然飄蕩起一層薄薄的霧氣,猶如輕紗吹漾,籠罩着整座靈空庵。這霧氣漸漸變濃,遠處的景物很快就顯得模糊不清起來,即使功聚雙目,也難以極盡十丈開外。

不消多久,濃霧漫天,遮蔽明月,兼之夜色深沉,靈空庵內已然是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世界。

一慟大師收了號稱天陸六珠之一的“霧熠珠”,低聲道:“走!”

二人斂息而起,有若迷霧中翱翔的兩羽蒼鷹,憑藉先前的印象輕而易舉掠到藏經塔三樓外的窗戶口。

這時靈空庵各處都點起了熊熊火把,以驅散濃霧,也有女弟子警惕的詢問呼喝之聲,在黑暗裡此起彼伏的傳來。

一慟大師伸出右掌,在窗紙上一按,整扇窗戶悄無聲息的化爲齏粉,露出了裡面一間燈火通明的房間。

丁原靈覺探察,並未發現庫房裡有人存在,飄身躍入。一慟大師緊跟着飄落在他的身邊,目光炯炯打量四周。

這是一間存放草藥的丹室,上百種天陸罕見的靈草、仙花分門別類珍藏其間,飄溢着一股醉人的芬芳。

一慟大師不屑一顧,闊步走到門背後,默默佇立了一小會兒,方纔用傳音入秘道:“樓梯口守着兩名小尼姑。”

丁原不擔心一慟大師會對門外兩位年輕的靈空庵女弟子束手無策,卻再次警告道:“只可制服她們,絕不能傷人。”

一慟大師沒有理睬他,隨手將一捆藥材掃到樓板上,藥材落地發出輕微的響動。

外面有一女尼道:“師姐,丹室裡好像有動靜,我進去看看。”

另一個聲音道:“你小心一些,我在外面守着,有事便叫我。”

那女尼應了一聲,輕輕推開門,丹室裡空無一人,只有掉在地上的那捆草藥還在。她放下手中仙劍,走上前彎腰道:“真是的,好端端的又沒風,這草藥怎會掉落下來?”

猛一擡頭,發現側旁的一扇窗戶已經不翼而飛,她剛想出聲示警,背後一麻便軟倒在一人懷裡。

一慟大師制住這女尼,雙眸亮起一簇幽綠的火焰,逼視着對方驚恐的眼睛,用傳音入秘催眠似的吩咐道:“將你的師姐喚進來——”

女尼眼中出現頑強的掙扎神情,可哪裡抵得過一慟大師的功力壓迫。

這手源自魔教《天魔令》第三卷的“攝魂心咒”,雖耗費真元,但對於修爲遠遜的敵手,卻顯示出莫大的威力。

門外的女尼久不見師妹動靜,也有些不放心的問道:“師妹,你在裡面幹什麼?”

就聽見裡面那女尼徐徐應道:“師姐,你進來一下。”

門外女尼心生疑惑,邁步走進丹室,問道:“什麼事,有哪裡不對勁麼?”

她的腳剛跨進門檻,丁原閃電般從門後欺近,一指將她點倒。

一慟大師鬆開懷中女尼,低聲說道:“小師父,你累了,快睡上一覺吧。”那女尼失去控制,眸中妖豔的綠光迅速消失,酣然昏睡過去。

兩人攜手,一鼓作氣衝上六樓,又制服了八名女弟子。

可剛解決完看守在六樓的三名女尼,塔外卻突然響起警音,有人高聲喊道:“藏經塔三樓的窗戶破損,有人潛入塔內,快去稟報九虛師叔!”

原來塔外的濃霧開始消散,在火把映照下漸漸顯露出藏經塔的真身,終被人察覺了破綻。

一慟大師哼道:“這樣也好,放手闖吧!”率先縱身飛撲上了頂層。

頂樓的四名女尼以靜念爲首,聽聞塔外報警,剛趕到樓梯口,迎面撞上一慟大師。

情急之中,四尼也不及多問,齊齊亮出仙劍,刺向一慟大師。一慟大師身形飛轉,捲起一束狂飆,震得四人踉蹌後退。

靜念穩住身子,橫劍護胸,卻瞧見丁原從樓下掠出,不禁驚愕道:“丁小施主?”

丁原點頭道:“對不住了,諸位小師父。今日丁某隨一慟這老和尚前來,旨在取匣。多有得罪之處,還望海涵。”

蓬萊仙會上的消息還沒有來得及傳到東海,靜念等人聽聞面前這闖塔老僧,居然是名垂天陸的雲林四大神僧之首一慟大師,更是驚訝莫名。全想不明白,這兩位要聯手盜取聖匣意欲何爲?

一慟大師道:“丁小施主,廢話少說,取了聖匣趕緊脫身才是正途!”話音未落,雲林絕技金剛佛印轟然鼓盪而出,力壓四尼。

靜念驚疑不定,一邊抵擋一邊問道:“丁小施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丁原苦笑道:“說來話長,日後丁某但教不死,必會親上靈空庵負荊請罪!”說罷袖口一揚,祭出伏魔八寶。

靜念等人雖是靈空庵二代弟子之中的佼佼者,可焉能抵禦得住一慟大師與丁原這天陸兩大絕頂高手?好在一慟未敢痛下殺招,不然轉眼便是血濺五步的悽慘景象。

饒是如此,幾個照面後除了靜念兀自勉強支撐,其他三名女尼已軟倒在地。

一慟大師向靜念猛攻數招,不想對面這位貌不驚人的女尼修爲已臻忘情境界,施展蘭芥劍法全力防守,一招半式間竟也收拾不下。

一慟大師心頭着惱,一聲冷笑,側身欺近,一副近身肉搏的架式。靜唸的仙劍逐漸被壓制到一丈方圓之內,但仍不見散亂。

一慟大師覷準機會,左掌金剛佛印虛晃,右手一式“幽明折月手”擊向靜念左肋。靜念不敢硬撼,碎步閃躲,揮劍反擊,削向一慟的肩頭。

一慟大師運氣佛門獅子吼,低喝道:“小尼姑,你敢傷老衲?”右肩蘊起護體真氣,往下一沉,左手化掌爲爪如電飛抓,纏住靜念左臂。

靜念受獅子吼一喝,心神搖動,想着對方畢竟是雲林禪寺四大神僧之首,稍稍猶豫,劍勢便弱了幾分。

“噗”的刺入一慟大師肩頭袈裟內,靜念一聲驚叫,卻更驚奇的發現沒有鮮血流出,自己反被一股莫大的吸力所引,深陷其中不得脫出。

丁原心領神會,不等老和尚招呼,掠至靜念身側,低聲道:“得罪了!”

靜念應聲也軟倒在地。

一慟大師不多看一眼,撥出劍來大步邁向庫房,說道:“丁小施主,老衲前去找尋聖匣,外面便有勞你把守了。”

丁原望着從口不能言的靜念等女尼眼中射出的憤恨驚異目光,嘆了口氣沒有說話。這時樓下風聲響動,守護在底層與二樓的幾名女尼已趕來應援。

丁原不欲纏鬥,召出天殤琴,以“築壁”一訣將衆尼擋在樓下,近身不得。

幾名女尼看不見樓上情形,以爲靜念等人盡遭毒手,悲憤無已一力猛攻,卻一次次被天殤琴發出的蓬蓬光幕硬生生的激撞回去。

正這時候,一慟大師從庫房裡一閃而出,左手挾着一隻竹匣,右掌罡風浩蕩朝底下轟去,“砰砰”幾聲,將那幾個女尼震得吐血而退。

丁原收了天殤琴,朝他怒目而視。

一慟大師冷冷道:“放心,死不了。”

兩人剛打算破開石壁御劍遁走,頭頂上驀地亮起一團奪目的銀色光華。

丁原心頭警兆勃起,擡眼瞧去,一羽碩大威武的雪白光鵬舒展丈許長的雙翼,清鳴激越,口中射出一道絢麗的七彩雷光,直劈一慟大師的背心。

他不假思索,祭起混元錘,砰的砸在雷光之上,低喝道:“還不快走!”

一慟大師更不遲疑,佛門真氣遍佈全身,生出一層柔和紅光,合身撞向石壁。

雪鵬見雷光受阻,雙翼飛振,龐大的身軀如同一道銀白飛電淩空疾射,撲向一慟大師。藏經塔內罡風四起,三界琉璃瞳嗡嗡鏑鳴,煥起寶光。

丁原一聲清嘯,張口吐出一隻光丸,瞬間凝練成雪原仙劍,紫光如虹,劍氣恢弘浩蕩,射向雪鵬胸前。

雪鵬通靈,知道遇上前所未有的勁敵,不敢怠慢,雙翼鼓盪釋放出潮水般的白光。

雪原仙劍撞擊在白光之上,發出轟然巨響,無數亮麗流光四濺,燭火齊暗。雪鵬唳鳴,被磅@的劍氣反挫上高空,灑下片片潔白無瑕的光羽。

那邊轟隆的一響,一慟大師劈開石壁,縱身躍出塔外。

丁原壓下浮動的氣血,催動真氣揚手一招,把兀自在半空中盤旋低鳴的雪原仙劍喚回手中,剛想隨着一慟從石壁破洞遁走,塔內情勢突生變化。

頂樓裡乳白色光瀾大盛,充盈激盪。雪鵬張開雙翼飄浮空中,居高臨下虎視眈眈鎖定丁原的氣機。

四壁上的彩繪流光溢彩,畫上的三十六尊沙門尊者寶相莊嚴,禪唱悠悠,從四面八方將丁原圍困在正中。

丁原明白,彈指之間南無佛境就會全面發動,屆時自己想全身而退勢必登天。

他左手捏起劍訣,正打算拼着以都天伏魔大光明符受上雪鵬一擊,御劍而去,不防身後有人喝道:“賊子休走!”卻是那幾名被一慟大師震傷的女尼奮不顧身,身劍合一殺將上來。

丁原大皺眉頭,又不願御劍傷了那幾名女尼,只好強自煞住已起的劍勢,祭出玄天旗,飆射出一束狂瀾,將其迫退。

就這麼稍一凝滯,方圓十餘丈內的白光壓迫涌到,把他的身軀吞沒其中。

卻說一慟大師衝出藏經塔,身形立時戛然而止。

原來對面不知何時,一位灰衣老尼揹負仙劍佇然而立,正是留守靈空庵的九虛師太。另有十數名靈空庵弟子布成扇形劍陣,守住外圈,已將他合圍。

一慟大師見靈空庵三九神尼之一的九虛師太現身,心知一場惡戰勢所難免。老和尚將竹匣收入袖口,低哼道:“九虛師太,你來得好快啊。”

九虛師太與一慟大師曾有過謀面,見狀也微露訝異之色,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尼萬萬未曾料到,今夜盜匣之人竟會是一慟大師。”

一慟大師雖未回頭,靈覺卻也感到塔內祥雲白光繚繞,丁原的氣機猶如泥牛入海,了無痕跡,想來南無佛境已全面發動令他無法遁出。

一慟對眼前的九虛師太並不以爲意,靈空庵衆尼裡,惟一能讓他生出忌憚之心的,僅而今遠在萬里之外北海蓬萊的九真師太而已,餘子皆不足慮。

況且,聖匣已經到手,他根本不必與靈空庵弟子死戰,只消找準時機御劍而去,自可讓對方莫可奈何。

至於丁原,能夠脫身乃是那小子的福氣,一慟大師並未將丁原逃脫與否計入籌謀之內。

一慟大師放好竹匣,道:“師太見諒。老衲此舉實乃情非得已,否則也不願叨擾貴庵。”

九虛師太問道:“大師可曉得這匣內裝的是何物?天陸浩劫盡繫於此。大師若討要敝庵其他物事,貧尼無有不允。可獨獨此匣,貧尼縱拼得粉身碎骨,也不容大師帶走。”

一慟大師道:“可惜老衲所要之物只此聖匣。師太想攔下老衲,恐怕未必能夠辦到。”

九虛師太臉露悲憫之色,嘆道:“大師佛功精湛,百年修爲,本可有望修成正果,功德圓滿。奈何勘不破貪念執着?貧尼委實爲大師惋惜。”

一慟大師揹負雙手,傲然道:“九虛師太,你若再不動手,老衲便要先走一步了。”

九虛師太不動聲色,道:“大師只需留下聖匣,貧尼自當恭送大師。”

一慟大師不說話,兩人形成對峙僵局,誰也不願輕舉妄動,白白將制勝先機拱手相讓。

靜立良久,氣勢漸起,兩股無形的佛門真氣在高空中暗流洶涌,彼此試探,找尋着對手的破綻,更耐心等候着自己出手的時機。

一慟大師靈臺如境,感應到周圍衆多女尼中,有四名中年女弟子修爲明顯高出同門半籌,與九虛師太隱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依稀便是一座蓄勢待發的劍陣。

他思忖道:“靈空庵無量佛陣聞名遐邇,與敝寺的大日如來陣有異曲同工之妙。莫非九虛這老尼姑自知不敵,竟要發動佛陣?”

他當即催動真氣,向那四名女尼迫去。

那四名女尼雖是修爲不凡,爲同輩弟子間出類拔萃者,但在一慟大師雄渾無比的氣勢所逼之下,亦是壓力倍增。

“叮”的一響,四柄仙劍齊齊彈出半截,亮起團團劍華,堪堪抵住卷涌而來的龐大氣浪。

九虛師太面色微微一變,曉得一慟大師已識破無量佛陣。她繼續與對手僵持下去自無大礙,可四名女弟子未必能支撐得了太久。一旦氣機有變,露出破綻,反會給一慟大師造成可乘之機。

當下九虛師太催動仙劍飛縱在手,遙指一慟大師。一股祥和純厚的劍氣浩浩湯湯,瀰漫虛空,正抵銷了對手日益見長的氣勢。

四名女尼壓力大減,急忙擎劍在手,配合九虛師太啓動陣勢。

一慟大師面對五劍合圍,若無其事的喟然道:“老衲久聞靈空庵無量佛陣盛名,今日有緣一試,不亦快哉!”

九虛師太道:“大師佛功通神,貧尼自愧不如。只因聖匣事關重大,故此不得已請出無量佛陣,望以我佛慈悲法力,化解大師心頭魔障。”

一慟大師縱天大笑,聲若洪鐘,震得衆尼耳朵嗡嗡轟鳴。一些修爲略淺的女弟子,已忍不住擡手捂耳。

半晌後,這極盡狂妄孤傲的笑聲徐歇,餘音猶在空山間隆隆回蕩,一慟大師道:“你我同出佛門,這些廢話不必多說,出手吧!”邁步朝前,與九虛師太的距離陡然拉近丈許。

九虛師太的灰色袍服“譁”的吹起,獵獵飛舞,手中仙劍反而光華暴漲,如同滾滾江河波濤澎湃。

四名女尼見狀運轉佛陣,遊走方位,雙方仍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均勢,只是佛陣又朝裡緊縮了半丈。

陣勢一動,一慟大師對四尼的實力又有了進一步的瞭然。

這四名女尼的修爲,竟有兩人與鎮守藏經塔的靜念一般,已達到忘情境界。另兩名女尼雖是稍遜,卻也僅在一線之間。

三大聖地之名,果不虛傳。任是一個二代弟子也不可輕侮。自己起先實在有些託大了。

飄渺峰頭萬籟俱寂,針落可聞。然而在這靜謐無聲裡,雙方都已將各自的功力提升至滿盈。

一慟大師的身軀在陣心緩緩轉動,慢得幾乎讓人看不出他在飄轉。

周身散發的強大罡風漾起一層淡淡紅光,如同漩渦般圍繞着他的身子齊齊盤旋,一次次撞擊在銀光瀰漫的佛陣上,又似退潮般落去。

漸漸的,一慟大師越轉越快,身軀化作一蓬紅雲,席捲着罡風光霧,不住向外壓迫。

幾名女弟子藉助劍勢,勉力抗衡,不知不覺裡陣勢又向外擴出半丈,恢復了原先形態。

雙方這番看似風平浪靜的互探虛實,卻無時無刻不在鬥智鬥力,彼此考教。

此刻誰稍有分神,又或受不了氣勢壓迫,對手淩厲無儔的攻勢即刻洶涌而到,絕不會有絲毫的僥倖可言。

九虛師太抱劍在懷,右手法印凝起,仙劍鏗然鳴響射出一束精光,在紅雲上空與另四道劍華匯合爲一,凝聚成一團銀白光球,隱隱灑下波光衝消着紅霧。

一慟大師沖天而起,雙掌排山倒海似的推出,激撞在光球之上。光球浮動震顫,擡升數十尺,碎落成一束束光箭,嗤嗤有聲幕天席地射了下來。

一慟大師的身影在爆散的光箭裡飄飛翻折,向右首的一名女尼淩空飛撲。人尚未到,沛然無倫的掌風挾着灼熱紅光已鋪面襲至。

那女尼法名靜衡,年紀雖長,卻屬陣中四名二代女弟子中,修爲最弱的一個。

一慟大師目光如炬,出手之前已經洞徹若明,立意要先聲奪人,不能讓佛陣氣勢全起,牽着自己的鼻子走。 www TTκan ¢ ○

靜衡見一慟大師攻到,依照陣勢步罡踏斗,閃身避讓。一左一右的靜執靜業雙劍橫飛,將對方轟來的掌風截成三段,化爲烏有。

身後九虛師太與另一女弟子靜悟掩襲而上,迫得一慟大師不得不回身招架,那邊的靜衡退後數步,又重新站穩陣腳。相互間的配合不管火候、分寸皆妙到毫釐,無懈可擊。幾乎不用言語招呼,只在各人靈犀一動裡。

六人走馬燈似的在空中跌宕起伏,翻翻滾滾激戰數十回合。

無量佛陣猶如一泓清泉,輕柔無比的將一慟大師包容其內,千變萬化,空明剔透。往往他一招攻去,正面的防禦彷彿汩汩綿綿的湖水般盪開,令人空負一身神功卻無從下手。而四周陣勢依舊是層次分明,虛實相掩,渾不露半點破綻。

一慟大師身如飛鴻,遊轉陣內,一口氣連換了七種破陣之法,至於更迭的招式身法,更是數不勝數,讓人眼花撩亂,歎爲觀止。

奈何無量佛陣不爲所動,不論他是示弱誘敵,還是放手搶攻,對方始終固若金湯,巍然不動。

僵持了半個時辰,六人誰也奈何不得對方。

但靈空庵弟子衆多,儘可輪番上陣,一慟大師可沒這個閒情奉陪。手掌一翻,祭起了雲林三寶之一的“迦羅佛鉢”。

第二章 對弈第二十章 面壁第十一章 雪淚第八章 取捨第十五章 深吻第一章 考教第四章 嫁禍第三章 入淵第十章 玉牒第十章 六道第四章 地穴第三章 悵恨第六章自盡第十章 傷別第三章 當關第七章 大同第二章 師門第十章 風逝第九章 含憤第二章 縛龍第四章 無常第十章求醫第八章棒打第九章 仙圖第三十一章 魔陣第二章 對弈第二章 無雙第五章 雪葬第三章 無敵第九章 換血第三章 雪影第九章有我第六章 驚鼓第二十一章 思悟第四章 三生第五章 佛境第三章 悵恨第九章 琴簫第十六章 劍會第八章返鄉第一章 伏魔第二章 聚首第七章 仙會第八章 傷逝第五章 對決第五章 封魔第四章 歸真第四章 蒙冤第十章 天道第二十七章 義憤第十章 擎天第九章 仙圖第十三章 情懷第十章 六道第六章 沙暴第七章 仙會第二章 師恩第六章橫禍第三章 往事第二章 無爲第七章 護法第四章 無常第十章 六道第十章 傷別第二十五章 下山第五章 大乘第七章 星圖第八章 傷逝第九章有我第七章 冷雨第一章 澄清第七章回山第一章 風雲第四章 龍頭第十章 力挽第二章 鬥劍第八章 鬼冢第四章 無常第二章 仇家第七章 弔唁第九章 破竹第十章 碎玉第四章 奇葩第四章 相逢第五章 祭墳第五章 祭墳第三章 入淵第五章 思微第二章 對弈第九章 離火第十七章 觀微第二章 入伏第一章 搭救第一章 吻傷第十章逐浪第七章夜探第九章 含憤第十章求醫第四章 夜宴
第二章 對弈第二十章 面壁第十一章 雪淚第八章 取捨第十五章 深吻第一章 考教第四章 嫁禍第三章 入淵第十章 玉牒第十章 六道第四章 地穴第三章 悵恨第六章自盡第十章 傷別第三章 當關第七章 大同第二章 師門第十章 風逝第九章 含憤第二章 縛龍第四章 無常第十章求醫第八章棒打第九章 仙圖第三十一章 魔陣第二章 對弈第二章 無雙第五章 雪葬第三章 無敵第九章 換血第三章 雪影第九章有我第六章 驚鼓第二十一章 思悟第四章 三生第五章 佛境第三章 悵恨第九章 琴簫第十六章 劍會第八章返鄉第一章 伏魔第二章 聚首第七章 仙會第八章 傷逝第五章 對決第五章 封魔第四章 歸真第四章 蒙冤第十章 天道第二十七章 義憤第十章 擎天第九章 仙圖第十三章 情懷第十章 六道第六章 沙暴第七章 仙會第二章 師恩第六章橫禍第三章 往事第二章 無爲第七章 護法第四章 無常第十章 六道第十章 傷別第二十五章 下山第五章 大乘第七章 星圖第八章 傷逝第九章有我第七章 冷雨第一章 澄清第七章回山第一章 風雲第四章 龍頭第十章 力挽第二章 鬥劍第八章 鬼冢第四章 無常第二章 仇家第七章 弔唁第九章 破竹第十章 碎玉第四章 奇葩第四章 相逢第五章 祭墳第五章 祭墳第三章 入淵第五章 思微第二章 對弈第九章 離火第十七章 觀微第二章 入伏第一章 搭救第一章 吻傷第十章逐浪第七章夜探第九章 含憤第十章求醫第四章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