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無縫天衣

第二天一早,米遷吩咐陸管家,在那洞穴內遍然火把,嚴禁雜人出入,隨後提了一捆長繩,引了谷司晨、羅坤來到山莊的後花園,進了一道不易察覺的石門,步入洞內,那陸管家親自在洞口守了。此時洞內三五步懸着一支火把,照得亮如白晝。

米遷、谷司晨、羅坤沿洞穴前行了三十餘米,盡頭處果見有一汪水池。米遷道:“就是這裡了,待我下去用繩子拴了那隻鐵箱,羅大哥在上面接應便是。”說完,赤了上身,持了長繩一端,入水而沒,水中黑暗,米遷探遊而行,引繩進了水窖。來過一次,米遷自記得那隻鐵箱的位置,遊摸過去,用繩子把那箱身纏了幾道,繫緊了,隨後用力拉了拉繩索,以示意水上的羅坤。羅坤見長繩抽動,忙回收上提。谷司晨這時嘆道:“此水穴深邃,非常人可以進出,顧氏先人藏寶於此,可謂用盡了心思。”

那隻箱子在水中被下託上提,倒也不甚費力,顯得不那麼沉重。羅坤回收繩索,拉着拉着,忽覺手中一沉,隨見一隻銅箱櫃露出了水面,谷司晨旁邊援手用力提了上來,米遷接着也鑽出了水面。

待三人看時,火把光下,呈現眼前的是一隻赤色紅銅的雕紋古銅箱,用一色的銅鎖鎖着,上面卻繫了一條銅鏈,銅鏈上連着一把銅鑰匙。羅坤見了笑道:“看樣子有些年代了,卻也配套。”米遷上前用那銅鑰匙開了銅鎖,隨後與羅坤用力上擡箱蓋,剛一啓動,銅箱內便濺出一些水來,隨着那銅箱蓋的掀起,忽見滿箱通亮,白光耀眼,羅坤、米遷二人不由齊聲驚呼起來。原來這銅箱中裝滿了水,裡面有一顆鵝蛋大的珠子,通體放光,竟把箱中的幾種物件照得一覽無遺。羅坤此時驚奇萬分,不由得探手入水去取那顆珠子,手在水中,珠光映照,手臂立時變得通紅,谷司晨、米遷二人旁邊見了,大是驚異。

當羅坤用手託了這顆珠子剛剛離開水面,其光頓失,箱中之水也立刻變得昏暗起來,珠身隨呈灰白之色。羅坤忽見珠子失了光色,不由一驚,忙又還於水中,其光復現,滿箱又是通亮。谷司晨這時吃了一驚道:“照水珠!”

米遷旁邊訝道:“先生識得此珠?”谷司晨道:“不錯,依此珠入水光現,離水光失的奇異特性來看,當爲‘照水珠’,谷某曾於一位常年出海的老海客那裡聽得。並且此珠還不能久離於水,因其在水中愈久,其光愈亮,而且另有異能,若入濁水中,可使渾水變清,又名‘淨水珠’,乃是一件罕見的奇世珍寶。”米遷、羅坤聽罷,驚異不已。谷司晨又道:“顧氏先人藏寶此水窖,當是用這顆珠子照路的。”米遷喜道:“好極!水窖內黑暗,正需此物。”

這時,羅坤又從箱內水中取出一物,見是一包多層油紙裹着的什麼東西,然而年久水蝕,油紙油性已失,一揭即落一層,十分鬆散。羅坤於是用手託了,小心地把數層油紙揭除掉,最後發現裡面原來裹藏了兩冊已不成樣子的古書,字跡模糊不清,內外封頁微呈紙漿態,用手輕翻,粘連互貼一起,已是毀了。羅坤見了,不由搖頭道:“可惜,不知是什麼樣的好書?已不中看了。”

谷司晨異道:“顧氏先人不會料到此書會在水中浸泡了這許多年,如此秘不示人,不知是何緣故?看來應是兩冊奇書,否則不會與‘照水珠’一起放入銅箱內的。”米遷見油紙與書頁已粘成一團,知已無用,便從身上扯了一塊衣衫,重新包裹了,復放入銅箱內,道:“既然毀壞,且歸於原處吧。”見“照水珠”旁有一隻方形銅盒,米遷便順手取出,擦乾了水跡,雙手一啓,沒有開動。

羅坤道:“我來吧。”接過銅盒,暗運氣力於雙手,叫聲:“開!”但聽“砰”的一聲,蓋啓氣出。此時,羅坤、米遷、谷司晨三人同時感到一股異香撲鼻,細看時,方知此銅盒封閉得嚴密,沒有進去水,盒中僅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褐色石頭。谷司晨旁邊見之一驚,忙於羅坤手中接過銅盒,近於鼻端細嗅了幾下,忽面呈驚喜道:“九香石!”

米遷見了,訝道:“一塊石頭有何用處?竟叫先生這般驚奇。”谷司晨此時掩不住興奮的神情道:“米公子有所不知,這塊九香石味帶九香,爲藥中至寶,是一味奇藥,可解百毒,有起死回生之神效,救人性命於頃刻。五代時,世上便已失存此物,僅見古藥書中偶載,今見此石色味形質,必是九香石無疑。”羅坤一旁喜道:“有了這塊石頭,師父日後與人醫病,更加應手了。”米遷笑道:“谷先生既能醫病救人,把這塊石頭拿去便是,比空放在這裡無用處強得多,這樣做也是順了天意,鬼神不怪的。”谷司晨欣然道:“那麼谷某就取之不恭了。”自是高興地收了。

米遷這時見銅箱內僅剩一塊金色圓盤沒有看過,便探手入水搬起,不由說了聲:“好沉!”捧出來看,見是一塊純金鑄就的金盤,上面雕刻着一些古怪的圖形,惑然道:“谷先生,這是做什麼用的?”谷司晨見金盤上的圖案古樸而怪異,似一人面熊身的形狀,又有幾條似龍像蛇的動物環繞四周,工藝流暢,實爲一高手匠人所雕刻。觀金盤背面,又有一些日月星辰的標記,卻不甚明瞭。

谷司晨內外觀看了一番,道:“這好像是一件外邦異教祭壇上的祭祀品,似非中土之物,若究本探源,非學識淵博的金石大家不能爲之,既爲古物,不便輕動,且歸藏水窖中吧。”此時銅箱內除了“照水珠”和那包已毀的粘書外,就是這塊金盤和谷司晨適才收留的那盒九香石,此外便沒有別的東西了。

米遷這時欲把金盤放入銅箱內,旁邊的羅坤無意中藉着“照水珠”的光亮,發現箱子底部似有異處,忙攔了米遷道:“賢弟慢放,這銅箱內好像還有什麼東西。”說着,探手入水,在箱子底部的底角處,用手指一摳,竟然摳起了一塊與銅箱底部一般大小的銅板來,卻是還有一處夾層在下面的。因“照水珠”與金盤諸物都是壓放在銅板上面的,尤其是那塊金盤被米遷捧出,銅板受壓減輕,夾層中又似有物將其托起,露出了間隙,這才被羅坤發現。再說羅坤把那塊銅板摳起後,又用力向上輕輕一掀,忽從銅板下方涌出一團東西來浮在了水面上。

羅坤先是一怔,詫異道:“這是何物?”隨手取出,抖展開看時,竟然是一套灰色衣衫,上面水珠,一抖即落,絲毫不沾水,雖在箱內水中存放了多年,仍幹而不溼,並且質地輕柔,軟若如紗,然而卻是識不出爲何種絲料所制。羅坤怪異之餘,忽又驚訝道:“這套不沾水的衣衫,怎麼不見衣縫?渾然一體,天成一般!”谷司晨聞之一驚,忙從羅坤手中接過這套衣衫細看,果於衣褲之間,找不出任何裁剪縫接痕跡,天然一體,但成衣褲之形,全套衣衫呈淺灰色,質地輕柔怪異,辨不出何物所成,更不知如何做成,奇妙之極。

米遷一旁訝道:“所謂天衣無縫,難道就是這個樣子?”“天衣無縫?”谷司晨聞之,忽一驚道,“莫非此套衣衫是傳說中的那件‘無縫天衣’?”羅坤、米遷二人聞之,皆呈惑然之色。

谷司晨隨即把這套奇異的衣衫又拿到火把光亮下仔細看了一回,兩手又用力拉了拉,不由喜道:“如果谷某沒有猜錯的話,定是那件寶貝了。”羅坤訝道:“師父,這套衣衫真的是那無縫天衣不成?”谷司晨點頭道:“不錯,漢人劉穎的《博物志。神物篇》中便載記着這件無縫天衣,人若穿之,入水不沉,近火不燃,似如古時有過的那種不怕火燃的火浣布;並且刀槍不入,可擋百般利器,又可排汗泄熱、保溫禦寒,尤有調節之功,一年四季皆可着之,又名‘四季裳’;險惡環境中,可護人性命於一時,因其無裁剪縫接之痕,故名無縫天衣,是爲衣中之尊。”

羅坤異道:“這套衣衫竟有如此神奇功能,可知是何人以何料又以何種巧工製作的?”谷司晨道:“《博物志》中也只是記載了無縫天衣的名稱性能,說明漢時此件天衣便應世了,至於出自何料何工、何人何法等出處來源,《博物志。神物篇》中卻是沒有記錄,想那劉穎也是不知的,估計是前世高人以異物奇法煉製而成,否則只能說成是天上的神仙遺於人間之物了。”

米遷這時歡喜道:“勿要論它哪裡來的,如何做就的,穿着它既有諸多好處,就與了羅大哥吧,日後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以之防身,最是大有用處的。”羅坤聞之,忙道:“我現在的武功防身足矣,還是賢弟留着用吧,自家也保安全些。”米遷笑道:“此衣浮力太強,穿了它反倒礙事,小弟是水裡的本事,縱有千軍萬馬來捉我,小弟但往湖中一投,便可萬事大吉,誰又能奈何得了我?若是穿了此衣,浮而沉,豈不遭殃,不慎被壞人搶奪了去,那就可惜了。”谷司晨、羅坤聽罷,不由笑了。

米遷又道:“權當上天所賜,與了羅大哥這身無縫天衣來穿,羅大哥若是不受,只能復放回箱中,沉入水底,如此豈不拂了天公的一番美意?”羅坤見米遷執意相贈,知道推辭不得,不好違米遷的一番好意,便謝過,將這套無縫天衣收了,米遷歡喜不已。谷司晨暗中感慨道:“上天也真成全這兩個孩子,讓他們有如此際遇。”

米遷這時提出了“照水珠”,復把銅箱鎖了,又用繩子繫了,隨後手持了珠子跳進水池,撫了那銅箱沉入水中,羅坤在上面放繩送了。米遷持珠一入池內,水中立時變得大亮,可清楚地看見米遷在水中拉着銅箱潛游,令谷司晨、羅坤二人稱奇不已。隨見米遷拐進了一洞口,水中的光度便暗了下來,不多時,光線便消失了,米遷已是到了水窖深處。

米遷持了“照水珠”一路游來,如在此黑暗的水穴中舉着火炬一般,比在那陽光地面行走散步更爲民愜意。待拖拉着銅箱進了水窖內,藉着珠光看時,米遷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此處水窖約一般廳堂大小,除進來的洞道外,八面石壁,別無通他之處,水中堆滿了無數的金銀器玩、玉石珠寶,那珠光寶氣與米遷手中“照水珠”發出的光亮一映,光色炫耀,立時間看得米遷眼花繚亂。

米遷驚異之餘,掩目適應了一會,隨後把銅箱上的繩子解了,任其沉在一邊,接着上游至水窖的頂端,尋了一側凹處,把“照水珠”安置在了頂壁上,然後俯身下看諸般寶貝。那“照水珠”似水窖內的一盞明燈,令整座水窖藏物一覽無遺,無數的赤足金錠、玉石珠寶,毫光透射,與那“照水珠”的光色相輝映,水窖內似乎又增亮了許多,身罩其中,令人心醉神迷。在一側還堆放着十幾尊大小不一的金鑄佛像,及大量的各俱形狀的古玩器皿。米遷自在諸般寶物上面游來游去觀看個不夠,尋思道:“朗月山莊莊大人多,且取了一些做日常用度,其餘的再長從計議吧。”隨後揀拾了一些珠寶於褲角內繫了,復回遊而上。

谷司晨、羅坤二人在水池旁候了多時,才見水花一翻,米遷游出了水面,羅坤伸手接了。米遷一上來,有些氣喘道:“不得了!不得了!水窖內的寶貝真是多得很,谷先生與羅大哥不要走了,大家一起在朗月山莊做個洞庭湖中最大的財主,也過個神仙的日子吧。”羅坤笑道:“還是你自家受用了吧,不過賢弟見了這寶藏,也太激動些,竟弄得如此氣喘。”米遷搖搖頭道:“羅大哥不知的,這水窖裡的水與外面湖中的水不同,是汪死水,顯得水氣不足,以致小弟的呼吸有些不接。此處寶藏豐巨,雖令人激動些,但不至於讓小弟興奮得失了形態,亂了氣息。”羅坤聞之一笑。谷司晨讚歎道:“米公子在水中換氣呼吸、自由來去的本事,當今天下,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米遷、谷司晨、羅坤三人隨後出了洞穴,見那陸管家正持了一條大棍在洞口忠心地守着,米遷一笑,自讓他把洞門封閉了。米遷命人擺了宴席,與谷司晨、羅坤二人飲酒相談,先自敬了藥王師徒幾杯,接着真誠挽留,共享富貴,谷司晨但笑着婉言謝絕了。羅坤便對米遷道:“賢弟的好意我與師父心領,總是我與師父在天下間走慣了,不願久偏安一隅,並且我還要四處尋訪一位故人,這般大富貴,賢弟自家受用了吧。”

米遷自知挽留不得,心中愈生敬意,隨後又敬了谷司晨一杯酒,道:“晚輩還有一事,想請教先生。”谷司晨笑道:“谷某受了米公子的九香石,正思圖報,有事但說無妨。”米遷道:“葛雲湘先生把若大個朗月山莊白白贈送於我,晚輩心中每有不安,本無以回報,今日幸得了水窖中的寶藏,想送一些於葛先生,報其贈莊之恩,不知此舉可否妥當?”谷司晨聞之,不由沉思了片刻,隨後道:“所謂財不可外露,況且這是水盜舊巢,更不宜把寶藏之事泄出,以防旁起禍端,生不測之變,至於葛雲湘嗎……”谷司晨猶豫了一下,接着便道:“米公子宅心仁厚,又與我師徒成傾心之交,有些話谷某不得不對公子點明,剖析利害的。”

米遷道:“先生是當世的高人,看得自然遠些,晚輩願聽教誨。”谷司晨點了點頭,這才道:“谷某與葛雲湘先生也算是舊交,此人心地雖然不壞,並且還有些正義感,但是城府極深,有些事情做將起來,我也是捉摸不透。公子是本地久居之人,不像我等閒雲野鶴一般,我意公子日後與葛先生但以禮相待,勿結交過甚。水窖中的財物,米公子但行大善之事,濟貧救苦於暗中,雖自家受用了些,也是一件福事,不會因財易禍的。”米遷聽罷,深以爲是,起身拜道:“先生教誨的是,晚輩日後定循先生的言教,謹慎行事便是。”谷司晨點頭讚許。

藥王師徒在朗月山莊住了五六日,每日與米遷乘船飲酒遊洞庭,極盡興致,羅坤因先前去連雲山尋訪方國渙不着,心中偶感失落。這日,葛雲湘遣船來接,師徒二人便又去了沙洲島葛家村小住了幾日,隨後別了葛雲湘又回到了朗月山莊,向米遷辭行。米遷苦留不住,自去水窖內揀了包玉石珠寶等細軟相贈,羅坤受情不過,只得接了。隨後米遷親自駕船送谷司晨、羅坤師徒出洞庭。在岸邊,三人不捨而別,藥王師徒一路經長沙、過衡陽,往廣東去了。米遷回到朗月山莊之後,心中牢記谷司晨的話,財不外顯,暗中運作,濟孤救貧,不到一年,洞庭老幼稱頌。後來取了妻室,日子過得愈加安逸,時常一人泛舟八百里洞庭,不分日夜,飲酒賞月閒遊,有時潛入湖水中一兩日不出,直叫莊中上下驚嚇了幾回。

且說方國渙在連雲山天元寺後山的白雲洞內,大徹大悟了棋道的最高境界天元化境之後,苦元大師及寺中衆僧驚喜之餘,皆慶祝方國渙了悟了真正的棋道,天元寺上下歡顏。方國渙又破解了寺中秘藏的古人四大死活殘局棋譜,更令衆僧驚服不已。

這日,方國渙在白雲洞內翻閱一些天文星象典籍,每見書中圖列的各種星象式多與自己在妙境中所見者同,自是感嘆棋道應天的神奇。法能這時提了食盒進了來,方國渙便用了茶飲,與法能說話。法能忽想起一件事來,忙道:“國渙師弟,我有件事情想對你說,勿要怪罪我的。”方國渙笑道:“師兄每日兩次茶飯送來,感激還來不及,怎會怪罪的,有事但說無妨。”

法能便道:“先前有一位年輕的公子來尋師弟,不知怎麼找到了天元寺,當時師弟正處在忘棋無爲的關鍵時刻,不便相見,我便把他給擋回去了。”方國渙聞之一怔,忙問道:“你可知來尋我的人姓氏名誰?”法能撓了撓頭道:“我當時一時性急,忘記問了,不過指名道姓要找師弟的,離開時,像是很失望的樣子。”方國渙異道:“此人貌相如何?能有多大的年紀?”法能道:“十六七的歲數,生得也自英俊。對了,那位公子神色光彩得很,一眼就看出與衆不同的,可是師弟以前的朋友吧?”

方國渙聞之,心中訝道:“此是何人?如何知道我可能在這裡而尋了來?是卜元大哥?不對,卜大哥現今至少也是二十三四的年紀,難道是……”方國渙猛然想起一個人來,不由驚喜道:“難道是羅坤?”繼而又搖頭道:“不可能的,羅坤賢弟那晚在陀螺觀內突然失蹤,必是遭了歹人的暗算;就是還活着,也不知我去了哪裡,自不會尋到天元寺的。”想起昔日走失的羅坤,方國渙不覺黯然傷感。

方國渙自修悟成天元化境之後,每日常以靜坐,閉目冥思,追憶先前的那種妙境奇感。

這日正在白雲洞內禪坐,忽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方國渙似覺有異,睜眼看時,見是法能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忙問道:“師兄,何事如此慌亂?”法能急切道:“師弟快回寺裡,師父有事。”方國渙聞之一驚道:“發生了什麼事?”法能道:“午前,寺裡來了一位遊方的僧人,與師父擺枰鬥棋,誰知那遊僧棋力十分了得,師父已與他僵持在棋上了,師弟快些回去助師父一臂之力,否則時間久了對雙方都有損的。”

方國渙大是詫異道:“當今天下能與師父棋力相當者,已無幾人,而能與師父爭棋的人更是少見,此人看來不簡單。”便拉了法能,一起跑回天元寺。

方國渙、法能二人回到天元寺,急忙來到了大殿上,此時見苦元大師正與一位殘了右臂的和尚臨枰相對,不過兩人此刻似塑像般盯着棋盤上的棋勢一動不動,神注之至。法陽、法遠等幾位僧人雖站在旁邊觀棋,也自看得呆了一般,面呈苦思之色,方國渙、法能二人跑進來竟無人發覺,都似被那盤棋引定了神去。

方國渙見此情景心中一驚,忙來到苦元大師身後向棋盤上觀看,此時雙方棋上已走到中盤之末。方國渙細觀之下,不由皺了皺眉頭,原來這盤棋已走到了至關重要時刻,可謂一子走錯,滿盤皆輸。黑白兩色棋子層層互圍,彼此相困,竟然走到了雙方都不敢再落子的地步,此時的棋勢對雙方來說已無插針之處,下一手棋無論點至何處,勢必立現虧象,而對方即便應了一子,所造成的劣勢比先行者還要大些,以至難解難分,戰又不可,欲罷不能。對弈者與旁觀者都已心隨棋定,思隨局僵,達到了一種出神的“迷棋”狀態。

方國渙心中大駭,知道時間久了,若無妙招點破僵局,衆人心神勢必有損,而又不能從旁邊直接喚醒,如對夢遊之人不能直接驚嚇一樣,否則有失神之患。方國渙思慮了片刻,知道黑白雙方都已無妙手可解,這是一百年內也很少能走出的奇勢異局。納罕之餘,方國渙忽心中一動,隨手從地上尋了一粒棋形大小的石子,上前輕輕地點落棋盤之上。這粒不白不黑的小石子一落棋枰,衆人立都“咦”了一聲,各呈驚異之色,形神緩動。隨即見那遊方僧忽喊了聲:“妙!”這一聲“妙”,把衆人從苦思神定的僵滯狀態中喚醒,皆自長舒一口氣,形態立時一鬆。原來方國渙這一粒石子,竟以第三者的身份給成僵局的黑白雙方下了和招,一石雙解兩色棋,這是一招古今棋家都意料不到的外來妙手。此局棋譜,後來被法遠等人石刻天元寺。

再說苦元大師見僵局出人意外地被一粒石子和解,令雙方立出困境,擡頭看時,見是方國渙所施,不由大喜道:“如此外來神招非渙兒不能走出,快上前見過不了大師。”那不了和尚見方國渙竟是一位少年,卻以石子點和了這局僵棋,尤感意外和驚奇。方國渙這時上前施了一禮道:“晚輩方國渙見過大師。”不了和尚慌忙起身扶了道:“受不得!受不得!”隨對苦元大師訝道:“這個神仙般的孩子可是你的徒弟?”苦元大師得意地道:“不錯,正是老衲收的俗家關門弟子,棋上的天賦和靈性,古今第一的。”不了和尚聞之,搖頭嘆道:“你這老僧,把天下間的棋上好手都攏到你天元寺了,不曾讓給我一個來。”接着又驚訝道:“這孩子的棋路怎麼如此特別?竟然能走出這種外來的妙手神招,超乎我等想象。”

苦元大師笑道:“你這和尚有所不知,渙兒已經修悟成了棋道的最高境界——天元化境,成就了化境之棋。”“天元化境?”不了和尚聞之,愕然道,“可是你自家先前幻想的那種真正棋境?”苦元大師點頭笑道:“不錯,正是棋上那種隨心所欲,無不爲的至高無上的通神仙化之境。”苦元大師的這番話驚得不了和尚起身圍着方國渙看了兩圈,詫異道:“那種只能幻達而不可實至的天元化境之棋,竟然真的被你這孩子神悟了去?剛纔那招外來妙手,貧僧怎麼也不信的。”接着搖頭嘆息一聲道:“罷了,罷了,一生畢盡精力所學,今天卻在你這孩子面前顯得微不足道,日後如何膽敢再提一個棋字?”

方國渙一旁恭敬道:“大師自謙了,就剛纔大師與師父對弈的這一局棋勢來看,高手之中,一百年間也難能走出一回的。”苦元大師道:“渙兒所言不差,這一盤棋,你我各將一生所潛修磨練出來的棋力都使盡了,方走出瞭如此棋勢,今日雖叫渙兒以外來之力定了終局,你我二人卻已是不易了。此手棋雖非棋上正法,但是和解了你我僵持不下的險境,不可不謂之神奇絕紗,或許棋道的奧秘就在此處吧。”苦元大師接着笑道:“幾十年來,你這個不了和尚與老衲沒完沒了,以爭棋定高下,如今看來,卻是不了了之了。”旁邊法遠等人聞之,不禁各是一笑。不了和尚驚歎之餘,也自敬服道:“今日能領略到化境之棋,貧僧折服了。”

不了和尚隨後向方國渙請教棋上化境之奇,方國渙便在棋枰上向不了和尚展示了以星象式定勢佈局之法,及其中變化之妙。經方國渙詳細講解了幾局之後,不了和尚大爲驚異,自是感慨道:“與公子對弈,但如棋投大海虛空一般,不能測其深,公子既能天作棋盤,星作子,這般大棋,也就惟你一人能下了。”不了和尚感慨之餘,接着又道:“天下事物,真是不可捉摸,尤以棋家一道,最爲不可思量,黑白之間,尺餘枰內,竟能生出百般妙奇境來。今見國渙公子的天元化境之棋,已是出人神思之外了,不由令貧僧想起一個人來,此人善一種九宮棋術,與天元化境之棋似有異曲同工之妙,皆出俗家攻守之勢,棋上別生異法而爲高手所不敵。”苦元大師、方國渙等人聞之,大爲驚訝。

不了和尚此時問苦元大師道:“大師可知河北的鐘世源?”苦元大師道:“老衲怎能不知,此人是當今天下三大棋上名家之一,以善走快棋聞世,其神思敏捷,古今罕有,落子應對,一手接一手,速度極快,棋風迥異,棋路反因慢而滯,且棋力高深,不下你我,天下棋家但推其爲第一快棋手。”不了和尚道:“大師所言不差,鍾世源走棋速度之快,幾乎不用思想棋路,隨手而應,這一點是天下無人能比的,而他的師父青雲子,棋力高深不可測,似達絕頂。”

苦元大師道:“四十年前青雲子,棋藝天下第一,無人能敵。”不了和尚道:“不錯,青雲子當年棋上的修爲,可謂爐火純青,獨領天下二十幾年的棋風,然而青雲子卻曾經敗在了這個人的九宮棋術之上。”衆人聞之,俱是一驚。

不了和尚接着道:“這位會走九宮棋的人,曾在一盤棋上,以三子之差領先青雲子。”苦元大師驚異道:“什麼人可以反勝青雲子?”

不了和尚道:“曾聞鍾世源言,其師青雲子,一次雲遊到了山東濟南府,結識了一位隱居的高人。此人複姓巫馬,名啓,字連幹,這巫馬氏精通易理陰陽,奇門數術,並且還是一位棋道高手。巫馬氏認爲,世事如棋,天地之間的事,既不能出陰陽五行三界之外,那麼棋盤之上,陰陽二子的攻守之間也自有定數,棋路當有玄機可循,於是以八卦之‘乾、坤、坎、兌、巽、離、艮、震’八方,加上中宮之位,配以棋枰上星位九區,而成九宮棋。陰陽兩色棋子便有了生克之相,以五行相生相剋承製之法,竟能推演運算出每一手棋所落之處的克位與生位,運子佈局,大異常法,出俗家攻守之勢,每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落子,無形中便形成了剋制對方棋勢之象。雙方走布的棋子越多、越密,運算越是複雜,以致能預先推算出對方所要應的棋路,自有那種先知的神效。甚至可以擺示出雙方終局時的棋譜,而早早定其勝負了,這便是巫馬氏獨創的九宮棋, 棋上的大術。巫馬氏曾把九宮棋的理法向青雲子述之,青雲子不信棋上能有此異術,在棋上不是思棋而走,而是以陰陽五行數術推算而行。於是二人便對弈驗證,青雲子極力施展棋藝,巫馬氏則對青雲子走的每一手棋,不以常勢攻守對應,而是暗中運算其相剋之位與對自家棋路的互生之位,然後再相弈對。結果以九宮棋術應之,所推算之位,對青雲子的棋路有着極大的剋制,雖不在兩三手內顯現出來,也自在七八手後呈出威力。青雲子當時大驚,發覺巫馬氏雖在自家算計,所應的棋路卻毫無破綻,實爲一絕頂高手,後以三子負之,自此歎服。巫馬氏對青雲子言,世事如棋,人在世事之中,走着世間之棋,自不能超出陰陽五行的定數。對青雲子也大加讚賞,說是僅差三子,便可化合於棋上的陰陽五行,而達絕頂了,至於超出五行三界之外者,自是仙家所爲了。可見巫馬氏的九宮棋能把棋路算盡,無往而不勝。”

一席話,聽得衆人驚異不已,方國渙尤感愕然。

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46回 驚棋(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48回 相國寺(3)第24回 換腦術(下)第85回 海王三(2)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26回 曲家集(上)第90回 海熒石(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108回 口技(3)第44回 棋祭(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98回 迷團(1)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46回 驚棋(2)第97回 脈卜(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40回 血棋譜(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44回 棋祭(3)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3)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53回 無相棋(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110回 重逢(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65回 六合島(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77回 木各莊(4)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85回 海王三(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18回 六合堂第47回 龍鳳琴(3)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18回 六合堂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95回 黑衣盜(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100回 地象(1)第98回 迷團(1)第19回 殺人棋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1)第47回 龍鳳琴(2)第15回 無縫天衣第24回 換腦術(下)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84回 羣英出海(1)
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46回 驚棋(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48回 相國寺(3)第24回 換腦術(下)第85回 海王三(2)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26回 曲家集(上)第90回 海熒石(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108回 口技(3)第44回 棋祭(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98回 迷團(1)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46回 驚棋(2)第97回 脈卜(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40回 血棋譜(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44回 棋祭(3)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3)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53回 無相棋(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110回 重逢(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65回 六合島(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77回 木各莊(4)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85回 海王三(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18回 六合堂第47回 龍鳳琴(3)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18回 六合堂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95回 黑衣盜(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100回 地象(1)第98回 迷團(1)第19回 殺人棋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1)第47回 龍鳳琴(2)第15回 無縫天衣第24回 換腦術(下)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84回 羣英出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