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

“機用一百二十躡,六十日成一匹,匹值萬錢。”————————【西京雜記】

未央宮,披香殿。

“皇后身邊的長御太招人厭了。”宋都爲郭采女打抱不平:“幾次把你叫去訓話是什麼意思,你又不是不知道宮規!”

“長御猶如國家身邊的侍中,位尊權重,這次是奉了皇后之命宣示宮規。未央宮所有采女、宮人都要去聽的,也不只我一個。”郭采女嘴上說的輕鬆,其實她心裡知道這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董皇后藉口稱遷都以來,許多知曉宮規的老人都已不在,規矩廢弛,致使許多新進的宮人采女無以管束。爲了給明年將要新選入的宮人、采女樹立一個好風氣,董皇后便讓掖庭令苗祀以及身邊的長御一同負責教導現有宮人規矩,一個月後還要加以考覈,不合格者會有相應的懲處,嚴重的會貶黜宮外。

郭采女入宮有四五年了,爲人機敏勤懇,熟知各種宮規。雖然長御對她們這些披香殿的宮人總是抱有偏見,言語裡時不時的會譏諷幾句,但對老成的郭采女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她也不怕這件事會給自己造成多大威脅,畢竟自己的資歷、才幹是擺在那的,就算爲人算計,宋都也不會坐視不理。

她所擔心的,是披香殿其他的宮人。

“長公主將在明年爲國家採選宮人,貴人的披香殿勢必也要添入一些新人,現有的舊人有些拙劣的會過不了掖庭令他們的考校,被汰選出去。”郭采女說出了她最擔心的一種情況:“那時候披香殿人員混雜,不是誰都能信,貴人可不要再像現在這般快言快語,以免被他人聽了去,惹下禍事。”

“這話你已說過許多遍了。”宋都隨口敷衍道。

郭采女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宋都如今仗着皇帝的寵愛,在宮裡向來是任性隨心,可尋常夫妻都有不復恩愛的時候,何況是天子?如今是宮中只有一個皇后兩個貴人,等明年充進了新一批的妃嬪,宋都這一時的恩寵又能保持多久呢?還不如趁着現在的恩寵鞏固自身的權勢地位,若能率先生下皇嗣,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一個憑仗。

這本來是很淺顯的一個道理,可宋都偏偏無動於衷,還跟個沒長大的孩子似得。想到這裡,郭采女苦口婆心的勸說道:“貴人明年可就有十三歲了,玩心也該收一收。貴人這一年琵琶彈得好,國家雖說來的也勤,但也不是特別熱衷,是該……”

這時從殿外走進幾名采女,郭采女適時地打住,望向來人,認出走在前面的是伏貴人宮中的趙采女。趙采女年長,約有二十餘歲,性情敦厚,在未央宮的宮人們之間很有人緣。

“這是爲宋貴人趕製的冬衣,我家貴人託我送來。”趙采女讓身後宮人呈上幾件樣式樸素的冬衣。

宋都高興的站起來,拿起冬衣又摸又瞧,說道:“壽姐姐真是有心了,每年的冬衣都這樣暖和,比織室縫的還要好。”

郭采女心中一動,織室本來擁有民間最出色的繡娘,除此之外多爲官奴婢。但因爲前幾年朝廷遭亂,織室也不復從前。伏壽因爲善女紅,故而被皇帝託付了宮中織室,與織室令一同負責管理整個未央宮的採繒錦緞。由於伏貴人制衣喜好簡單實用,不愛奢華,久而久之,宮裡宮外開始傳出伏貴人樸素賢惠的美名,甚至有好事者開始拿喜好穿粗製袍衣的明德馬皇后與其對比。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她擡眉問道:“國家與皇后哪裡可是都有一份?”

“喏。”趙采女答道:“國家與皇后的那份冬衣早已送去了,長公主與懷園貴人的也是。”

郭采女聽罷,便開始沉默不語,待趙采女走後,她看着喜滋滋比試着新衣服的宋都,忍不住加重了語氣:“貴人,你瞧瞧人家!”

“怎麼?”宋都不明白,旋即誤解道:“壽姐姐縫製的衣服確實耐寒,就是不大好看,要是多一些紋飾就好了。”

郭采女無話可說了。

伏壽縫製的冬衣很快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打量了幾眼上頭的緞紋,放下手頭的簡牘問道:“織室的綾機都足用了?”

綾機就是提花機、又稱花樓,是漢代用以紡織的機器。通常要用幾名織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縱才能使用,能織出各式各樣的花紋,在滿足宮廷需求之外,皇帝還打算將其適當的作爲官方紡織機構,參與到以後的市場貿易中。

“如今織室已有織工二百餘人,每人三日能斷五匹,算起來每個月能……額,能……”穆順算到一半突然卡了殼。

“行了。”皇帝也不爲難他,徑直說道:“現有綾機綜躡繁多,喪功費日,你過會擡一架提花機送去格物院,讓韓暨和馬鈞他們都看看,可否有改進之處。另外,再讓他們想想,棉花是否也能用提花機織出布來。”

“棉花?陛下說的,可是木棉?”穆順有些不明白,本土的木棉只用來填充枕褥,哪裡能用來織布?

“不是木棉,是白疊子。”皇帝站了起來,走到窗邊,隨手往外面的院子裡一指,指着一叢像是長滿雞子大小的白色蠶繭的植物說道:“就是這個。”

白疊子又稱棉花,張騫通西域之後纔開始傳到中原,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及沒有掌握利用方法,一開始人們只將它作爲觀賞性植物,種植在庭院裡,成熟時也算是一道景色。而且它的分佈範圍太小,民間也只將其與尋常木棉一樣當做被褥枕頭的填充物。

皇帝這還是在院子裡散步的時候才偶然發現了這種植物,在得知這個時代的人對棉花還不夠重視時,皇帝又驚又喜。棉花雖然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但等到其推廣爲人們主要的衣着原料,還得等到宋代以後。

棉花比蠶絲、葛、麻要更能抵禦嚴寒,若是能提前紡織出棉布、棉衣,將其推廣至民間,說不準能減少百姓在小冰河時期的凍害。

“白疊子還能織布?”穆順諂笑道:“奴婢還是頭一回聽說。”

“你不知道的多着呢。”皇帝想起穆順剛纔連算數都算不明白,好笑着說道:“西南夷的哀牢人知染採文繡,罽綴白疊,織成文章如綾錦。可見以此爲服,不是沒有先例,你把這棵棉花采下來給馬鈞一起送去,再給織室送一些。等明年春天的時候記得提醒我,讓上林苑令在上林苑開闢一處,用以種白疊子。”

見皇帝心情不錯,穆順繼續裝傻充愣,打算再說幾句,一轉眼卻見內謁者令李堅走了進來,向皇帝稟報道:“陛下,水衡都尉給陛下送新錢樣範來了。”

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
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