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丨雨夜新生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莊子·齊物論】

長安城,未央宮。

年輕人喟然一嘆,以手撫面,終究是認命,接受了穿越到千百年前,從一企業董事穿越成年幼天子的事實。

“你。”少年天子伸手一指,那宦官立即伏身恭聽“今天是什麼日子?”

“回稟國家。”那宦人見少年不在發脾氣暗地裡鬆了口氣,出聲答道:“今天四月二十,國家病了快有半個月了。”

可還是沒問到少年想知道的訊息,少年微微皺起眉頭,眼前如水面浮光般躍過幾個模糊的人影,大量的記憶開始充斥在腦海,使得他腦仁有些發脹。

“國家、國家?”少年喃喃道,皺着眉,有些不耐的沖人擺手;“你們都出去,沒有吩咐不許進來。”

“唯。”那宦人古怪的看了少年一眼,應諾一聲,便和衆人依次退了出去。

房間內就只留下少年一個人,還有未經收拾而散落滿地的鏡子。少年坐在牀榻上,身着一件單衣,兩眼空洞無神,似乎在沉溺在某種思緒無法自拔。

良久,他才長嘆一聲,半是震驚半是不可置信的說道,“我是……劉協?漢獻帝劉協?”

是了,自己早該想到的,西漢謂天子爲縣官,東漢謂天子爲國家,魏晉以後合稱官家。

自己早該知道的,現在是東漢,自己穿越了!

他從未想過穿越這種事情,畢竟前世生活美滿,又過了憤世嫉俗的年齡,實在沒有什麼想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的想法。

但當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穿越真正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劉協腦子裡就只剩下mmp三個字。

哪怕是穿越,老天能不能不要捉弄自己?不求皇帝王爺,好歹給個太平盛世的富二代來穿一穿啊,你讓我做個窩囊的小皇帝是怎麼回事?而且還是那種馬上就要朝不保夕、顛沛流離,最後在許昌被曹操架空,窩囊一輩子的漢獻帝!

現在摸根繩子上吊還趕得上投胎麼?

他擡頭環顧了這間破敗老舊的寢殿,不知道是無奈還是慶幸的自嘲道,“初平三年,再過幾天王允就要伏殺董卓,然後就是李郭反攻長安,關中大亂,自己就要受顛沛流離、任人宰割的日子,直到最後被曹操奉迎架空,禪讓帝位,然後終了一生。”

如果順着歷史發展的軌跡,劉協最後還能落得一個善終,可自己好不容易來這世間走一趟,豈能就這麼碌碌無爲?

自己還有很多機會,只要好生布子,一切都還來得及。一想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名將謀臣輩出的時代,並且自己可能會是馭使他們的人,劉協心裡便油然而生一種熱血,像沸水要從壺中滿溢出來。

劉協上下打量着自己那一副柔弱的身軀,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腦中留存的那些可憐的三國知識顯然無法在此刻給他有用的辦法,當務之急是要幹什麼?鍛鍊身體方便以後逃跑?還是練兵自保?或是找信得過的臣子當外援?

就在劉協腦子一團亂的時候,那宦人的聲音又從門外響起,“國家,司徒王允、侍中楊琦求見。”

劉協心裡一喜,突然想到自己其實並不是身處絕境,有王允這個漢室忠臣在此,如果能跟他達成一致,在誅董之後安撫李郭等將,天下何愁不定。

想到這裡,劉協立即讓人將他們宣了進來。

司徒王允精神矍鑠,道:“臣聽太醫令言,陛下已唾出淤痰,脈象平穩,並無發熱之兆,不日即可痊癒。臣謹爲陛下賀。”

“這得多謝王司徒的關切。”劉協點了點頭,又看了向在場衆人,擺手道:“無事便都退下吧,我有話要與司徒說。”

王允見狀,心下起疑,尚不知皇帝突如其來的舉動代表着什麼。

衆人剛一出去,劉協便凝聲問道:“太師安在?”

“太師尚在郿塢,返程車馬爲風雨所阻,要明日纔到。”

劉協這時沒了聲響,好半天才斟酌道:“王司徒與他人私下謀劃的大事,難道就不打算告訴我麼?”

王允悚然一驚,下意識的反駁道:“陛下何出此言!”

劉協沒想到王允反應會這麼大,還未有所發話,卻被王允接下來的話給鎮住了。

“陛下近日可是聽了旁人的閒言譖語?臣與太師忠心爲國,陛下可別聽信了旁人的離間之計!”王允厲聲說道,言語裡哪有一絲恭敬的意味?

劉協心裡有些不悅,沒想到自己穿越來第一個信任的臣子會這麼不把他當回事,忍着脾氣與王允好生說了些話,卻無不遭到王允的否認。甚至劉協迂迴問到朝中政事,王允也梗着脖子說劉協年紀尚小,還不宜過問爲由拒絕回答。

本以爲王允在歷史上好歹有個忠心的名聲,劉協還想着依靠、扶植王允,爲自己掌握朝堂,平定天下提供便利。沒想到王允不知是出於私心還是別的,對劉協的暗示如臨大敵,這讓劉協百般惱火,最後再也談不下去了。

“既如此,司徒且好自爲之!”

面對劉協話語中隱隱帶着的威脅,王允不以爲然,回道:“還請陛下好生修養,朝政之事,有太師與臣等,大可放心無虞。”

他站了會,確定不會再有問話了,這才甩袖走了出去。

在殿門外的侍中楊琦見王允匆匆出殿,趕緊前去相送。

此時風雨停歇,晨光熹微,王允站在原地,隨意打量着面前籠罩在晨光裡的路寢殿,緩緩說道:“你久侍陛前,可有發覺國家今日與往常有何異樣?”

“適才琦去太醫署尋脂習,未曾見到司徒與國家詔對。”楊琦有些疑惑,看了眼神情冷漠的王允,小心問道:“不知司徒以爲,國家與平日何處不一樣?”

王允想起了剛纔那一番問對,隱隱發現劉協彷彿已經覺察了什麼,不然無緣無故,說起這些做什麼?

“司徒或許是錯意了,國家一貫寬己待人,若是……”

“老夫沒有這個意思。”王允破天荒的笑了,正欲說些什麼,卻又搖了搖頭;“是老夫多慮了,侍中且在此照顧國家,老夫先去尚書檯,這裡就有勞了。”

看着王允離開的背影,楊琦微微嘆了口氣,尚書楊瓚與他同出弘農楊氏,幾人早已與王允謀劃,要在劉協病癒,詔羣臣入殿慶賀的時候刺殺董卓。事關緊要,多拖一天就會多一分變數,所以王允纔會表現的慎之又慎,甚至有些草木皆兵。

楊琦站了一會,覺得王允離去時有些反常,想了想,又回道了宣室殿。

宣室殿,劉協披着衣袍,正坐在牀榻上喝藥,侍中馬宇,太醫令脂習等人在侍立在一旁,若干中黃門都退在門外,低着頭,大氣也不敢出。自袁紹殺盡洛陽羣宦之後,宦官便一蹶不振,許多宦職均由士人擔任,中黃門只能承擔打掃等奴僕之事,士人警惕前車之鑑,從不讓劉協與宦官單獨相處。

“楊公來了?”劉協放下空空的藥碗,用素絹擦拭了嘴脣餘留的藥汁,殷勤的招呼道:“快請近前來,我這孱弱之軀,這幾天倒是勞煩侍中了。”

楊琦看向左右,捉摸不清劉協這突如其來的優待,竟不敢近前去。衆人見狀,知道劉協行爲親密,定有私語,於是紛紛告退。劉協也不挽留,擺手讓小黃門也一齊跟着退出去了。

“楊公遲不敢坐,莫非是吾榻側藏有虎豹?”

“臣謝陛下。”楊琦猶疑片刻,終還是坐下了,劉協離他如此之近,不過一臂的距離。這是皇帝對臣子的寵信優待,全天下能坐在皇帝牀榻邊上的大臣,古往今來,屈指可數。楊琦倒像是坐在夏日火爐上,渾身發熱,不知所措。

劉協盯着側身而坐、不敢直面的楊琦,心裡思索着楊琦的履歷,記憶中的楊琦可以算是一介忠心、能力都不缺的名臣。如今依靠王允這條路走不通,甚至可能會與王允爲敵,劉協必須尋找其他的忠臣來爲自己謀劃。

看着楊琦恭謹的模樣,劉協心裡做出了決定,問道:“太師如今安在?”

“王司徒今早回稟過,太師正在從郿塢趕回長安的途中,明日、不,今日午後便至。”楊琦不明白劉協爲什麼要問董卓是否回京,但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問題,所以如實答道。

劉協挪了挪身子,壓低了聲音,小的只有君臣兩個人聽見:“董卓將到長安,王司徒忠貞爲國,難道就不該做些什麼嗎?”

這話簡直如炸雷轟鳴,響徹耳邊,楊琦大驚失色,下意識的轉頭看向劉協。只見劉協年輕稚嫩的臉上,出現的是罕有的沉着,像是胸有成竹,像是洞察一切。

楊琦不敢安坐,跪伏在一邊辯解道:“陛下何出此言!太師與司徒二人,俱是我大漢良臣,陛下切莫、切莫……”

劉協明擺着不信,一雙漆黑的雙瞳盯着楊琦看了很久,楊琦心裡發毛,不敢與其直視,但面上仍然強做冷靜。終於,劉協手拍着被褥,朗聲笑道:“哈哈哈,楊公在說什麼呢?我的意思是,太師返朝,三公不應該帶諸卿出城迎接嗎?”

“啊,是、是該迎接,此事已由王司徒與衆人商議好了,屆時長安公卿都會在橫門迎接太師。”楊琦心中這才平靜少許,原來劉協只是在問這個……

但劉協顯然想讓楊琦繼續膽戰心驚,他饒有興趣的問道:“不知道王司徒是與那些人商議的?這些人裡面,可有尚書僕射士孫瑞,以及尚書楊瓚?”

“陛下!”劉協爲何能準確的說出密謀的主要參與者?此事若連劉協都知道了,那董卓豈不是早有防備?楊琦跪伏在地,心念急轉;“迎接太師,確實是要司徒與尚書檯商議流程,然後再下發詔旨。”

“是這樣嗎?”劉協語氣仍有些不確信。

“是這樣。”楊琦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下來;“這都是朝廷辦事的既成之規,開國以來,便一直如此。”

劉協沉默了,良久不言,正當楊琦以爲自己多慮,劉協或許是誤打誤撞的問到了關鍵人物時,只聽劉協喃喃自語,再一次口出驚人:“我雖然是一國之君,但在宮裡卻如聾啞之人,你們口口聲聲說是爲了我,爲了大漢,卻什麼都不讓我知道。”

楊琦忍不住看向劉協,少年人本來朝氣蓬勃的臉上,卻盡是悲慼與怨恨。

“我再問你一次,若你答不上來,便讓王允來答。”

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
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