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

“使主是財者,知其不出於己,而不敢以私予。”————————【平戎十策】

到了上林苑,隔老遠便聽見呼聲陣陣,二人下車步行片刻,只見一隊數十名袍甲鮮明的年輕騎士伏在馬上,在昆明池旁奔跑馳騁。

當先一人身材瘦小,身着華麗合身的武弁服,在馬背上搖着馬鞭,興奮的大叫着,其餘數騎都是緊張無比的趨近在那少年身周,注意力全放在那少年身上,生怕他有絲毫閃失。

周忠眼尖,當即認出了那少年的身份,他失態的大叫一聲:“陛下!”

那少年聽到聲音,流利的調轉馬頭,往周忠等人騎來。待到近前,馬速已然放緩,少年原本蒼白病態的臉經過這幾天的鍛鍊調養已逐漸呈現健康的麥色,嘴角間勾起自信的笑容。

少年端坐馬上,整個身軀被襯托的高大威武,這莫名的氣勢讓周忠等人呼吸一滯,最終還是在穆順的提醒下跪伏拜禮。

“大司農臣忠、少府臣芬叩見陛下!”

皇帝滿頭的大汗,卻不見絲毫疲憊,反倒是精神奕奕:“都起來吧,倉促之間,來不及讓人傳告,我也沒有沐浴更衣。就這麼接見二位,實在失禮了。”

身後的羽林監蓋順帶着一票騎兵分散走開,遠處更有中郎將徐榮帶着數千騎在列陣奔馳,甚或有千餘步兵在校尉的帶領下呼喝操練,整個上林苑就像個錯落有序的軍營。

田芬越看越是膽戰心驚,沒有想到皇帝年紀輕輕就能組建起這樣一支兵馬。周忠一旁的也有同感,他甚至在想,皇帝有如此能耐,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整頓老弱的北軍,更讓徐榮等宿將心悅誠服,受其指使。

王允再是智謀了得,胸有城府,面對這樣一位有手腕的皇帝,他還能招架多久呢?

北軍中候王斌親自將皇帝從馬背上扶下來,皇帝把手一招,徑直往昆明池邊走去,周忠與田芬幾人連帶着數名羽林郎亦步亦趨的緊隨其後。

皇帝慢悠悠的走在昆明池邊上,這池子曾是孝武皇帝爲伐昆明國,特意使人開鑿用來練習水戰的,後來逐漸變成泛舟遊玩的場所。自王莽篡國、就都洛陽以後,昆明池鮮少維護,導致泥沙淤積,水域面積逐年遞減。

但往日威風仍在,時至今日依然是一片茫茫大澤。皇帝看着池中央的一片陸洲上殘破的殿宇遺蹟,吹着風,不時地偷眼打量着身旁兩人。

二人掌握國家稅收工礦等等大權,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孔。大司農周忠面容清峻,看上去正直不阿,但眼睛裡卻藏着精明算計,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反之少府田芬則長了個馬臉,目光不及周忠鎮定,舉止表現忐忑。

“前些日子有人說董賊授首,天下已然太平,不需要另練新兵。”皇帝邊走邊說道;“可他卻沒有看到,河南、潁川尚有董賊餘部數萬人未曾歸順;河東郡的白波谷還盤踞着數萬蛾賊;更何況涼州之亂屢屢不平。那些人整日裡勸我寢兵,精簡部衆,也不知是鼠目寸光,還是在背後替別人着想。”

周忠立刻說道,“陛下,萬餘部衆,犯不着做此想。如今國用確實困難,郿塢的錢穀甲兵雖說不少,但陛下也說了,四處都有叛賊,朝廷一旦動兵,一日所耗鉅萬,這錢糧便是再多也捱不住。”

皇帝不置可否,問向田芬,道:“少府也覺得如今國用不足,連北軍正常的配給之需都滿足不了麼?”

少府負責專供皇室一切採需,算是專門爲皇帝服務的管家,此時說滿足不了宮室用度,豈不是失職麼?但田芬卻表現的十分狡猾,把皮球又踢回給了周忠:“回陛下,少府內中雖有庫存,滿足宮用之需尚可,但北軍所費還是要由治粟內史調撥。”

治粟內史就是大司農的舊稱,周忠見槍頭又指向了自己,道:“尚書右丞管轄錢穀度支,臣……”

無論前世今生,皇帝最是反感這種相互推諉的官僚作風,他大爲皺眉,在一隻大石鯨前停了下來,向王斌施了個眼色。

王斌會意,接下了話茬,對周忠兩人說道:“尚書檯諸人意見不一,自然要以聖意爲準,爾等久食歲祿,難道連這個都分不明白嗎?”

周忠還是有些推脫,遲遲不敢貿然答應下來。

王斌威脅道:“北軍經過新募與裁汰後,如今已有萬人,若是因爲錢穀一事而損害朝廷威嚴,你們誰也吃罪不起。”

“這……”周忠爲難的看了眼身側的田芬,王允的打算他們多少也明白一些,無非就是想這麼耗着,耗到北軍因爲遲遲未見錢穀而生出變故,到那時再由王允出面救場,既能挫敗皇帝的威風,又能得到一支軍旅,這實在是再好不過的計劃。

“你們的想法我明白,王允的心思我也明白,只是你們要知道。”皇帝轉身對周忠等人說道:“我不動趙戩,是還不想與司徒爲敵,但你們就不一樣,若是真把我的話視若無睹,你們可就要小心天子之怒。”

在皇帝的威勢之下,周忠屈服了。

其實這也很好選擇,王允在朝中的權勢雖然首屈一指,但終歸到底比不上董卓,除他以外,朝中還有太尉馬日磾、尚書令士孫瑞,以及與其相善的司隸校尉黃琬等人,論在軍中的聲望,徵西將軍皇甫嵩與前將軍趙謙都在其手下呂布之上。

王允看似風光無限,其實身周暗流涌動,一個不慎就會分崩離析。

反倒是皇帝,身邊既有弘農楊氏的傾力支持,又通過尚書令士孫瑞與關西豪族出身的太尉馬日磾等人曖昧不清。更重要的是,皇帝手腕了得,得知董卓死時,好不慌亂,甚至還能迅速做出反應,搶下徐榮所部兵馬,佔據優勢;革除北軍弊害時,更是果決明斷毫不留情。

通過種種表現來看,皇帝無疑是中興之主。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王允等人以及別有用心者仍然冥頑不靈以外,還有誰會與皇帝作對呢?

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二百零七章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
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二百零七章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