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

張大安腦子大喜過望,李治不問他,他也想講言的,只要在郝處俊、李義碳與裴炎三人一攪和,不知如何開口。立即道:“裴侍郎此言也有理,可是臨陣換帥,終是不美。輕則無礙,重則說不定又能導致大敗。大非川已經敗了一次,不能再敗了,否則朝廷以後休想再經營青海。再說,太子到了青海,做得很好,遠勝過某些人。”

劉仁軌氣得悶哼一聲,老子回到朝中,開始做龜孫子了,你還不放過。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又說道:“臣思付過,恐怕朝中數來數去,想要對付論欽陵(注),恐怕只有太子一人。再說,還有盾讖之事。”

馬上就改變了話風。

劉仁軌再次悶哼,老子不要臉了,可還遠遠不及你。

“他這咋)辦法十分巧妙,只是有一個缺陷,消耗巨大,而且時間也長,大軍衆多,成員複雜,呆得久了,臣就擔心有些矛盾不和之事發生。爲了防止萬一,臣進諫,可派一個信得住的內侍,前去青海作爲監軍使,與太子殿下配合,調和將士。順便將物資押送青海。”

李治臉上立即露出滿意的笑容。這一句話嘛,才象一個人話。

呆得久了,將士會不會有不和,肯定有的,可有了李敬玄與李威二人坐鎮,這二人是何等的威懾,試問調和那一個不服?難道韋待階與曹懷舜他們也敢在李威與李敬玄面前裝大牌?

不過嘛,李敬玄與李威共同執帥,終是穿一條褲子的人,時間一久,將士收心,這不是一萬八千人,而是十八萬大軍。李治其他不擔心,但就擔心這一點。有了一個親信的內侍前往,再一次監督,自己會多少放心一些。

後來李隆基得高力士等人相助,才滅掉太平公主,也纔始重太監。於是大量用太監作爲監軍使,監督各邊駐軍。這時監軍使有的,可用太監做監軍使有,可是少。而且太監現在說話聲音也不響亮,即使是李治身邊最親近的太監,也不敢公開凌駕於李威與李敬玄之上。因此郝處俊與李義琰等人嘴張了張,終究沒有說。

就這麼決定下來了。

物資沒有敢爲難,不是怕郝處俊他們挑剔,是李治的心意,到這時候,終於有許多大臣看出來了,這是皇上也想太子呆在青海,一呆就是三年五載啊。功勞也沒有人爲難,其他人會虛報戰功,太子絕不會,他也不敢開這個頭。替党項人討要的幾個官職,也沒有爲難,這個意義都知道的,況且唐朝民族政策如此。分封土地,更沒有爲難,那一塊地方,皆不感興趣,全權交給了李威權宜處理。

於是京城再次騷動,糧草武器以及其他的物資,僅走過冬冬衣花費就十分巨大,高麗冬天冷,青海同樣冷,棉花出現得及時,爲北方駐邊將士熬冬多了保障。可是大量的棉衣棉被,得花費多少?種得多了,降了降,可這原始的脫籽紡織技術,註定了想降也降不到什麼哪裡。一件棉衣還是兩百多文,布料還是那種粗製的布料,若不偷工減料,可那一個敢。更不要說用棉更多的棉被。

看着國庫又空虛了,李治很肉痛,都想將兩渠停下來,將那個錢挪出來用。

這一折騰,武則天又開始忙碌起來,李治身體越來越惡劣,頭痛得厲害,眼睛看東西又不清楚,幾乎正式開始將國事交給武則天在代理。

正在這時候,外面稟報:“啓稟天后,太子妃與太子的側妃,魯王殿下求見。”

魯王就是李潞,現在沒有皇太孫這個說法,皇太孫,故名思議,太子的太子,古制也未有。這是歷史上李治逼着想出來的,長子讓妻子說謀反殺了,次子早逝,老三老四因爲妻子,連京城都不得入,老五莫門其妙死了,老六流了,害怕老七李顯又讓妻子弄殘廢,於是立了一個皇太孫,加固老七太子的地位。

可是太子長子,所以封了一個魯王。

幾個女子走了進來,立即伏了下來,說道:“多謝天后。”

大捷很開心的,可是大朝會上發生的事之後,才知道那麼多人想害太子,許多大臣替太子說話,但不是裴炎,不是李義碳,不是郝處俊,關健是武則天,竟然破例隔簾大罵,這纔將一羣大臣嚇住。

“你們畢起來。”

幾個女子爬了起來,武則天又說道:“國事,要稟抱公心,你們勿要感謝本宮。”

然後盯着李遊,道:“魯王能不能說話了?”

“能,只是吐字不清楚”,碧兒抱了上來,說道:“潞兒,喊祖天后。”

“苦天后”,李遊模糊不清地含了一句,祖字生生讓他喊成苦字,這個意思兩樣的,碧兒嚇得臉色變白。但武則天不生氣,一把抱過來,親了一下道:“長起來倒很快,只是東宮子女太薄。”

幾個女子面面相覷,韋月與上官婉兒小,不算,可是其他幾個女芋到現在還是雲英之身,何來子女?只盼着太子早日回來讀書閣。

武則天沒有在這話題上繼續,又問道:“魯王能不能吃東西。”

“能吃一些軟綿的食物,只是喜歡吃甜。”

“來人哪,讓御膳房準備做幾塊桂花糖糕,端上來,務必要軟綿,要甜。”

“喏”,太監答應一聲下去。

武則天又盯着李潞說道:“他長得好,當年弘兒卻是苦。我生下他的時候還在感恩寺,自己吃不飯,穿不好,照應不周。於是弘兒落下一個病根子。”說到這裡,擦着眼淚水。次子李賢做得太過份,這讓她想念長子了。以前種種過節,現在也刻意遺忘。

幾個女子皆不敢吭聲,主要武則天手腕幾個女隱隱感到了一些,不知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只盼青海早日大捷,弘兒平安回來。”

走了牽掛,真要就整理大捷回來,又不知如何作想。

“謝過天后。”

“不用謝,對了,天就涼了後宮備了一批大食的犛巍,本宮本來準備分一批給東宮,可事兒多,忘記了,正好你們到來,呆會兒順便將它們帶回去。”

最後監軍使的人選出來,是李治的親信太監張桂東。但張桂東沒有立即離開京城得等到第一批大量的物資籌集齊備,才能離開。倒是宣旨的欽差先行前往青海宣讀聖旨。

但就在這時候第二份捷報傳到了京城。

第一戰還能說殺的全部是吐谷渾人,又是在河謹之地。但第二戰卻不能這麼說了,戰爭蔓延到了赤嶺、河曲,甚至到大非川將大批百姓擄來,送給了諾葛鉢,這些地界多不是現在唐朝統轄之地。又強行從積石軍狂地近兩百里如果到百穀城,兩百多里路,將疆域拓大,這一片不是苦逼之地,皆是河曲牧草最豐美的場所。

犧牲的士兵較多唯一遺憾的地方,但也是難免的,攻克二城豈能沒有犧牲,更不要說赫赫的戰績。

李治高興哪,自他繼位以來,平高麗,契丹鐵勒,偏偏讓吐蕃人生生扇了一個大耳光子,到現在河西四鎮朝廷還沒有辦法收回來,還來了一個大非川。

喜悅之下在皇宮大宴樣臣,又說道:“順便再告訴各位愛卿一件喜訊。”

說着,讓太監從他寢宮拿來一張大號地圖,掛了起來道:“咸亨二年,聯命胡應出使西域各國這一行頗遠,許久沒有消息,近日才接到他的書信,所到之遠,乃是我華夏之人,自古未有。”

這封信更早到了李治手上。是大功,中國古代帝王特喜歡這個,向外國落後的小番國宣揚華夏泱泱大國的富裕強大繁榮。可是心中不大喜歡,兒子根本就沒有對他提及,這不是要緊的,還私授使者之名。兒子那來的這個權利?悄悄向武則天說了一下,武則天本來想解釋,早幾年兒子就將此事稟報過了,可怕丈夫聽了多心,於是沒有提,安慰了幾句。

可這件事兒不能怪李威,他當時纔來到唐朝,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就是現在也多半不會稟報,一稟報尖親肯定不同意,這是大國的使者,怎麼讓一個小小的胡商勝任,可朝廷能派使者出行麼?倒出過一回,想到拜占庭,人到了波斯,聽說路途遠就打了退堂鼓,況且遙遠的西方歐洲?

這件事隱忍下來。

今天真高興,原諒了兒子這一回,再說,這有一個時間差的,信到了,說不定人就已經在返回路了,若是帶了許多小國的使者回來怎麼辦?索性替兒子遮掩過去。倒不是搶功勞,真相揭開,即便李威是太子,也是越了制度。

於是大家所着地圖看。

地圖極其不標準,是仿照李威畫的地圖擴大的,可能看到大約的路線,倒不是驚歎原來外面還有這麼大的世界,都認爲大地無邊無際,這點大能想像出來。可是看到行了那麼遠,還是一個個驚歎。

大臣們嘆惜了大半天,李治滿足了,說道:“各位,今天聯十分開心,喜訊連年,國家又迎來了一個大豐年,因此各位今天不必拘禮,一定要盡情痛飲。”

說着,一仰脖,將一杯酒喝下去。

一會兒酒足飯飽,李治難得興味盎然,又要大臣作詩。

輪到裴行儉時,裴行儉在發呆,李治奇怪地問:“裴卿,在想什麼?”

“臣聽聞了太子的捷報,想到了廉頗七十歲還雄心壯志,報效國家,臣六十不足,也動了心思。”

PS:看到書友說不姓論,論欽陵是唐朝的說法,實際上叫噶爾欽陵,比較麻煩,於是採取唐人的稱呼,就象其父是叫噶爾祿東贊一樣,只稱祿東贊。論不是姓,指吐蕃王室,後來才成爲姓的,又有一個說法,指噶爾家族世爲吐蕃大論,手是唐人改稱論氏。大家意會就行。

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79章 分相權第263章 中了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63章 和親(下)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57章 論菊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91章 象墓(下)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69章 探(七)第87章 前夕(四)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66章 探(四)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01章 會戰(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49章 問鼎(一)第106章 奇兵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63章 和親(下)第269章 竹籠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91章 節奏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32章 春雷(四)第154章 問鼎(六)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50章 巧匠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03章 會戰(四)第279章 分相權第66章 圖窮(上)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47章 定(九)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87章 前夕(四)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13章 渡(下)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43章 成嘆息(二)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265章 兒戲第137章 春雷(九)第242章 高度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10章 會殺人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89章 地下水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3章 大非川第5章 願春暫留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
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79章 分相權第263章 中了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63章 和親(下)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57章 論菊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91章 象墓(下)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69章 探(七)第87章 前夕(四)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66章 探(四)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01章 會戰(二)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49章 問鼎(一)第106章 奇兵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63章 和親(下)第269章 竹籠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91章 節奏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32章 春雷(四)第154章 問鼎(六)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50章 巧匠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03章 會戰(四)第279章 分相權第66章 圖窮(上)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47章 定(九)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87章 前夕(四)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13章 渡(下)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43章 成嘆息(二)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265章 兒戲第137章 春雷(九)第242章 高度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10章 會殺人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89章 地下水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3章 大非川第5章 願春暫留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