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

天色漸黑,太監們將燈籠巨燭拿來,大殿裡再次明亮起來。

一起在等,這個法術有些神奇了,將城外的瓜“搬”到皇宮,又將皇帝的錢,一眨眼送還給瓜農……

不要說是大臣,李威這個從後世科學年代穿過來的人,都讓明崇儼唬得一愣一愣的。

武則天低聲道:“弘兒,此次你上嵩山少林寺,居然爲你父皇齋戒一個多月,本宮聽了十分歡喜。”

祈福前齋戒了幾天,是正常必須的齋戒,後面那一個月則真正是“孝順”之舉了。李威正色說道:“只要父皇的病好了,那怕兒臣齋戒一年,兒臣也心甘情願。”

這句話發自內心,神態自然平和。

事實如此,漸漸地知道多了。其實這些事,大多因爲父親的病造成的。病時好時壞,病重時又擔心自己隨時見閻羅王,因此急着給自己這個兒子權利,又要立即培養。同時病一重,怕耽擱國事,不得不讓母親全盤帶爲操勞。病好了,看到兒子與妻子漸漸抓着許多大臣的心,又不甘心。

沒有這個病,母親也就抓不到權利,自己至少可以做一個太平皇太子。

武則天又說道:“弘兒,你這一次心誠,終於感動上蒼。”

“父皇,難道你的病好了?”李威驚喜地問。

“也未全好,不過稍稍好轉了一點。”李治捻髯一笑道。

“父皇,那也好,但不用着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就象兒臣,病在痊轉,但至今依然時不時咳嗽一聲,想要痊癒,卻要很長時間的。如果父皇病真的好了,兒臣一定爲父皇齋戒一年。”

“你倒是一個癡兒,聽你母親慢慢細說。”李治道。儘管自己這個兒子,有時候讓他哭笑不得,但一顆心,卻是好的。爛好人一個,與當初自己那位大哥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喏,母后,快快告訴兒臣,這是怎麼回事。”

武則天也是春風滿面,竹紙爲她爭來了大義,丈夫的病好轉,又卸去了一份壓力。難怪說禍福相依,這幾天壓在心頭的烏雲,漸漸消散,比洛陽久晴的上空,還要乾淨……

她說道:“且莫急,慢慢聽本宮說。”

反正也要等侍衛回來,雖然那個什麼鍾劉峰在白馬寺的西邊,也就是說離洛陽城更近,可畢竟要出宮,要出城,就是騎馬,一來一去,也得要候一會兒。

呷了一小口葡萄酒,動作十分誘人,不知是嘴脣紅豔,還是美酒紅豔,又是燈光,看上去便年青些,比楊敏她們更多了一份風韻。李威眼睛稍稍一直。

李首成心裡狂叫:對,就是這種眼色,看到沒有,有些色色的。太子啊,這你就不該了,如果是後宮別的王妃,大不了你學一下李建成,或者你父皇,悄悄地烝之,皇后可是你親生母親。

可他敢說麼,皇后啊,你親生兒子對你有色心了。估計前面說出來,後面皇后就要殺人滅口。

這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是武則天很美豔,又不是靈魂的母親,李威稍稍色動,並無其他念頭。

武則天呷完了酒後,又說道:“前幾天,許少師推薦了這位明崇儼到東都來,面見了你父皇,用了巫術與醫術雜治,居然將你父皇的病稍稍治癒,這兩天你父皇視物也清晰起來,都能親自批閱奏摺。頭也似不以前那麼地痛。”

朝廷對巫蠱之術嚴令禁止的,發現有人施展此類巫術,立即誅殺。但不是禁止巫術。或者說明白一點,禁止作法害人的黑巫術,卻不禁止替人祈福消災的白巫術。在民間也有,李威前世一些鄉下都有,沒有親眼所見,可聽聞了,比如蓋房子裡,工匠不滿主家的招待,在瓦塊下壓一紙人,然後主人搬進新居後,開頭做惡夢,頭痛。會不會真有效果,沒有親身經歷,也不得而知。

真說起來,巫術也是道術的一種,將它劃分到方術亦可。當然,還是有不同的,道術最終結果,是爲了追求白日飛昇,方術還包括長生不老的煉丹之術,巫術喜歡借用鬼神之力,更準確是喜借用鬼的力量。

而巫術歷史更早,在古代巫術與醫術,幾乎融爲一體的。孫思邈寫醫書,寫了許多咒禁術,其實也屬於巫術一種。民間也有,給病人一些符水,大多時候真有效果。也好解釋,巫醫一體,巫師們多少知道一些醫學知識,符水裡也有一些藥物,對治療疾病有幫助,再加上心理作用,於是病人的病真的好了。可要是象李威不信,多半一點作用也起不到。

父親不喜歡方術,特別是煉丹術,可對鬼神並不排斥,如果是白巫術,倒也不是很反感。

可能使父親頑症好轉,不但是巫術,這中間不能說一點作用沒有,心理作用還是必須的,但主要是醫術。想到這裡,不由地再次向那個明崇儼看去。

歲數不大,三十歲左右,有可能三十歲不到,長得也不及賀蘭敏之清秀,不過姿態從容儒雅,因爲長得健壯,又多了一份陽剛之氣。

想到他是許敬宗派來的,李威心裡面打起了小鼓。

武則天很智慧,也不是神,自然料不到兒子與許敬宗水火不融,偏偏這兩方很剋制,除了他們自己,幾乎沒有一個外人看出來。又說道:“弘兒,你不可以他會一些小道小術,就要輕視。明卿不但巫術醫術,對各種經義,更是滾瓜爛熟,在來東都之前,就是旭倫府上的文學。”

太子教育,很重視,幾乎上百個大儒在圍着李威轉。但不代表着其他貴族子弟或者王子公主,只能在弘文館接受教育,他們回去後,各個大臣家中還要請儒生指導。幾位王子公主,亦是如此,有侍讀、侍講,或者文學什麼。即使是他們的侍讀種種,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入選的,同樣要有學問。就象姚元崇二人做了一個小小的對話,可是學識與爲人,贏得崇文飽博士的尊重,如果沒有東西,那麼等着勸諫,勸諫不行,有可能上書彈劾了。各個王府上的文學侍讀亦是如此。

就憑是老四府上的文學,學識也不會簡單。

盯着明崇儼,笑得很從容,態度高雅,李威卻在心中嘀咕,長得好看,風度又佳,又會裝神弄鬼,還會醫術,再加上有才學……不大妙啊。

嘴中卻說道:“兒臣恭喜父皇了,這纔是大唐天大的喜事。”

“彆嘴上抹油,”李治微微一笑,當然病好了,他心中也是很高興的,然後話鋒一轉,看着坐在武則天大腿上的李令月道:“弘兒,嵩山一行,你做得不錯,不過寵着月兒了。月兒有些事,做得很荒唐,失了宗室儀態。”

李令月不服氣地說:“父皇,他們都說我是一個好公主。”

自戀的母親,自戀的小妹,李威抹了一下汗,道:“父皇,兒臣也知道小妹出去的一些行徑,可這是兒臣故意放縱的。雖然有的事,做得不大好,卻是一片赤誠之心。這使兒臣想起了平陽昭公主……”

“大哥說的是,我就要做平陽昭公主。”李令月興奮地扭來扭去。

這一回連李治也要抹汗,要做平陽昭公主,連武則天也沒有這個自信。

那是什麼人?李世民的姐妹,李淵起兵,她以一女子身份,收攏了幾萬名強盜,又親自率領,多次擊敗隋朝派過來徵繳的軍隊,奪下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李世民攻下長安,這支娘子軍要佔上三分之一的功勞,一度隋朝名將屈突通,都屢次在她手下連吃敗仗。後來說什麼梁紅玉,與她相比,浮雲都不如。死時是按軍禮下葬的,也是中國歷史唯一由軍隊爲她舉殯的女子。她駐紮軍隊的娘子關,後世有幾人不知……

李威也頭痛,做十三妹,還是比較容易的,現在做得就很好。如果要跑到軍隊裡面,將腰一叉,說我做平陽昭公主,你們全部聽我指揮。到時候不但自己頭大,父母親恐怕更會頭大。

“你看你,月兒讓你寵成什麼樣子,”武則天白了一眼。

雖在嗔怪,可沒有什麼怒氣,相反,這個小白眼,卻是“風情萬種”。

“是。不過兒臣當時是在想,這樣也好,雖然小不更事,做了一些荒唐的事,然而一片純真善心,事實百姓也對小妹交口稱讚。這對兒臣爲父皇祈福,都有莫大的幫助。於是沒有管制。不地兒臣與魏御史他們幾位大臣,也在教小妹讀書識字。這段時間小妹,會讀會寫了許多生字。”

“是啊,耶耶,娘娘,我會讀很多書,《詩經》、《論語》、《尚書》、《禮記》、《春秋》。”

再數下去,九經全部會讀了。

讀也不易,就是現在這些經義裡不要說微言大義,有的冷僻生字,李威還不得不查《字林》,否則也認不出來。

“月兒,不得胡鬧,”武則天輕喝了一聲,又對李威繼續說道:“你用心不錯,然而你熟讀《周禮》、《禮記》與《儀禮》,應當知道凡事卻是不能率性而爲,宗室弟子,也要注意舉止的。”

“是。”

“還有,許相公一生爲國操勞,辛苦了一輩子,膝下只有這個孫子,雖說在弘文館不知輕重,與賀蘭敏之裹在一起。可事後,許相公狠狠責打痛罵,又讓他親來東都,向你父皇與本宮請罪。這一段時間,你也鬧了很久,事情有尺度。你是仁厚的性子,到了消停的時候。”

“是。”

其實聽了狄仁傑之言後,李威並沒有再折磨許彥伯了,倒是李令月時常找他的麻煩。許彥伯不可怕,他比賀蘭敏之還不如,主要是許敬宗。想到這裡,他不由地又向席間看去,那個明崇儼,神態自若,雖然官職很低,可坐在一羣官員中,卻如鶴立雞羣一般……

許敬宗讓此人來,是何用意。正在琢磨,侍衛回來了。

大約很驚奇,一路騎馬奔跑回來,臉上還在怔忡不止,單膝跪地道:“稟報陛下與皇后,臣找到了那個瓜農了。”

“哦,”李治精神一振,說道:“慢慢稟奏上來。”

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74章 無人聽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6章 報應第104章 會戰(五)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3章 大非川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3章 大非川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02章 踏月影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74章 火耗第136章 春雷(八)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44章 定(六)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62章 啓航(八)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61章 啓航(七)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55章 進宮(下)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15章 烏龜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40章 定(二)第256章 圈地第156章 啓航(二)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30章 春雷(二)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60章 風向第169章 探(七)第82章 曙光(上)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52章 決心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77章 合(五)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99章 圍城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
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74章 無人聽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6章 報應第104章 會戰(五)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3章 大非川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3章 大非川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02章 踏月影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74章 火耗第136章 春雷(八)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44章 定(六)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62章 啓航(八)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61章 啓航(七)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55章 進宮(下)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15章 烏龜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40章 定(二)第256章 圈地第156章 啓航(二)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30章 春雷(二)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60章 風向第169章 探(七)第82章 曙光(上)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52章 決心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77章 合(五)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99章 圍城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