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

1944年1月24號,中英美簽署的太平洋公約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裡頭具體說了什麼實際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這份公約,中國已經向世界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表明了自己立場,那就是中國不會和日`本結盟,而是會保持中立。而這一點對於英美聯軍來說非常重要,因爲一旦中國如同它承諾的那樣保持中立停止對日`本供應各種資源的話,那麼就等於廢掉了日`本一半還多的戰鬥力。

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份公約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代表了中國不會和英美爆發戰爭!

要知道,之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屬於比較曖昧的,一方面中國支持蘇俄對抗德國,但是另外一邊中國又支持日`本對抗英美,偶爾還會給德國送點戰略物資,比如鎢礦啊什麼的,此外加上之前中國在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的強硬外交正常,就不得不讓英美兩國對中國保持了極大的警惕,甚至這兩年美國那邊一直都是抱着獨自對抗全球的打算,不要要對付日`本和德國,同時也在準備對付中國。而這也就導致了美國國內幾乎是進入了全面的戰時經濟,各種軍工品產量節節攀升,美國1943年的飛機坦克產量佔據了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見,美國準備獨自對抗全球的打算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是真打算這麼幹,而且有能力這麼做的!

現在中國和英美兩國達成了這個太平洋公約後,儘管他們還不知道陳敬雲已經是打算着不久的將來主動進攻日`本了,但是他們卻是知道,中國已經不是敵人。

中國要對日`本宣戰是在1943年低就已經決定下來的事情,在隨後的時間裡不管是各種軍事部署還是說外交策略的安排包括太平洋公約在內,都是中國對日作戰之前的所做的準備中的一部分。

諸多準備當中,外交的準備工作雖然鬧的沸沸揚揚,但對於中國的整體備戰環節來說,遠不如海軍的備戰那麼重要。

陳敬雲對海軍的要求是,不但能夠擊潰日本海軍剩餘的戰鬥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和英美海軍相對抗的實力,如果沒有一直強大的海軍,憑什麼和美國講條件,到時候美國憑什麼眼睜睜的看着日`本和亞洲其他島嶼落入中國之手。

不管是不是和美國發生戰爭,中國都需要一直龐大的海軍!這不是爭霸太平洋或者印度洋所需,而是保證中國戰略安全線的必須,只要有了一直龐大的海軍才能夠把戰略安全線向前推移三千公里以上,避免敵人從海上發起的戰略轟炸。

正是因爲這種原因,所以儘管中國海軍自從二戰爆發後還沒有和英美日任何一國海軍交戰國,但是中國海軍的造艦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中國海軍的第八期發展計劃,第九期發展計劃,第十期發展計劃,第十一期發展計劃中,加起來的青山級航空母艦達到十四艘,從青山級航空母艦改進而來的三萬噸斜角甲板五臺山級航空母艦四艘。除了這些中型艦隊航空母艦外,中國海軍還發展了三款超級航空母艦,分別是標準排水量四萬七千噸天山級航空母艦兩艘,自天山級航空母艦被髮展出來後,中國的噴氣式戰鬥機發展迅速,雖然在前幾年由於技術限制噴氣式戰鬥機還遠遠無法做到上艦的地步,但是海軍依舊是在陳敬雲的支持下,做出了極具遠瞻性的計劃,那就是發展專門用於搭載噴氣式飛機的超級航空母艦。而這一決定就促使了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的建造。

如果說天山級航空母艦還屬於比較傳統的航空母艦,其設計之初還只是用來搭載螺旋槳飛機,那麼是發展出斜角甲板但是也沒有更改天山級航空母艦的設計初衷。然而九連山級航空母艦就是從一開始就是作爲噴氣式飛機作戰平臺來設計的,而當時九連山航空母艦設計的時候,中國的核彈已經引爆,這個消息雖然還處於絕密狀態,但是身爲海軍高層的關時傑還是知道的,並且給海軍艦政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新式航空母艦不但要能夠搭載噴氣式飛機作戰,同時也需要具備起降大型轟炸機的要求。

而這個要求海軍內部的衆多人雖然無法理解,但是面臨着關時傑的硬性要求,艦政司的諸多設計人員依舊是爲了滿足這個要求而擴大了原設計的船體,把標準排水量提高到了五萬五千噸,而預計滿載時的作戰排水量高達七萬多噸,使得九連山級航空母艦具備起降大型轟炸機的能力。

甚至有些意思的是,當時九連山級航空母艦設計之初,中國的核彈量產化還沒有完成,而海軍也沒有可用來搭載的大型轟炸機。

但是不管怎麼說,九連山航空母艦已經不單單是一艘可以用來起降噴氣式戰鬥機的超級航空母艦,同樣還是一款可以起降大型轟炸機的超級航空母艦。

爲了滿足噴氣式飛機的起飛要求,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甚至準備裝備還處以研發中的蒸汽式彈射器。

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的首艦九連山號與1942年處就完成設計,1942年中正式動工,而二號艦也在1942年的7月份動工,到了1944年的今天,這兩艘超級航空母艦還處於緊張施工當中,距離服役還有一段時間,而且具體服役時間也沒有確定,因爲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的施工船體只是最基礎的部分,還設計到了蒸汽彈射器的研發,換句話說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的正式服役時間取決於中國蒸汽式彈射器的研發完成時間。

儘管九連山級航空母艦還在施工當中,但是中國海軍在1943年在最新制定的第十一發展計劃中,再一次野心勃勃的提出了兩艘超級航空母艦的計劃,準備根據九連山級航空母艦的基礎設計,進行擴大化設計,想要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達到六萬噸的超級航空母艦。

可以說從1942年開始,中國的航空母艦發展重心已經從三萬噸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艦從超級航空母艦發展。

當然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停下三萬噸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畢竟噴氣式艦載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大批量服役誰也不知道,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時又無法用上,就得需要用螺旋槳飛機了,而用螺旋槳飛機的話,用五六萬噸的超級航空母艦完全是浪費,用三萬噸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艦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性價比。

這也就是中國海軍爲什麼在青山級航空母艦之後,又根據青山級航空母艦發展了三萬噸的五臺山級航空母艦,並在設計之初就採用了斜角甲板。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五臺山級航空母艦就是青山級航空母艦斜角甲板型的終極改進版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山級航空除了前面六艘採用傳統的直通甲板外,後面的八艘都是採用了斜角甲板。

中國海軍大規模採用斜角甲板也是讓其他國家的海軍注意非常,並且進行了相關性的研究,除了美國展開了相關性的研究外,英國那邊更是用心,這是因爲英國那邊的航空母艦普遍噸位偏低,而且數量也少,爲了能夠讓手中的航空母艦發揮出更大的戰鬥力,爲了能夠讓手中的航空母艦順利起降美國那邊支援的重型艦載戰鬥機,英國比美國更加註重斜角甲板的應用。

其他國家的發展暫且不提,還說中國海軍到了1944年的時候,二戰後1939年到1940年之間制定的第九期發展計劃陸續完成並進入了尾聲,三艘長江級大型巡洋艦先後在1942年到1943年期間服役,而第九期計劃的核心內容,也就是十艘青山級航空母艦也是已經服役了八艘之多,而剩下的兩艘cv22以及cv23也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海試訓練階段,一旦完成海試和訓練後,就會在兩到三個月內相繼服役。

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將會擁有新舊艦隊型航空母艦二十二艘,此外還有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約二十艘。

中國並沒有和美國一樣發規模發展護航航空母艦,這主要是因爲中國不像美國那樣,需要橫跨太平洋以及大西洋,而且還面臨着德國潛艇戰的威脅,而且美國向澳大利亞運輸大量物資的時候也需要大量的護航航空母艦。而中國之前並沒有對海上運輸有太多的急迫性,哪怕是即將發動對日`本的戰役,也不需要橫跨多遠的距離,所以中國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更多是作爲艦隊航空母艦的補充,必要時候是支援艦隊決戰的。而美國人的護航航空母艦更多是用來護航運輸船隊的。

這裡從雙方的護航航空母艦噸位以及航速就可以看的出來,中國的護航航空母艦大多數在一萬五千噸以上,半數更是達到了兩萬噸以上,航速普遍二十節以上,一部分更是達到了二十五節以上。而美國的護航航空母艦普遍是一萬噸左右,航速十六節到十八節之間。

有着如此龐大的海軍,纔是中國進攻日`本的底氣,纔是挑戰英美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勢力的根本所在。

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52章 蔡凝(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230章 問與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8章 山東亂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833章 直升機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91章 伍世鍾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24章 忍讓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69章 北非第1002章 兄弟(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43章 蔡凝有了
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52章 蔡凝(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230章 問與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8章 山東亂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833章 直升機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91章 伍世鍾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24章 忍讓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69章 北非第1002章 兄弟(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43章 蔡凝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