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

克查赫位於奧地利西南部,阿爾卑斯山脈南部的卡爾尼斯山中,並有一條不小不大的河流蓋爾河流經此地,整個地形屬於典型的歐洲丘陵地形。

雖然克查赫的地形屬於丘陵地形,但到底不是難以行車的阿爾卑斯高山地區,所以不管是在中國派出的第三師的部隊還是原先駐紮此地的美國部隊,都是屬於典型的重裝機械化部隊。

歐洲這地方由於地方狹小,參戰各國的火力密度都非常大,哪怕是機械化程度不高的德軍和蘇軍都擁有大量坦克和各種機動車輛,更加不用說中英美三國的陸軍部隊了,基本上普通的步兵部隊都是最基本的摩托化部隊,而中國陸軍投入到歐洲地區的部隊當中,早期的十幾個師可是清一色的機械化部隊,後期雖然隨着兵力的增加也投入了部分摩托化步兵師,但是總體上來說中國部署在歐洲的陸軍部隊依舊是中國陸軍的主要精華所在,其機械化程度也是全軍首屈一指的。

中國目前一共只有十七個機械化步兵師、十六個裝甲師,也就是說可以被稱之爲機械化部隊的就只有這三十三個師,而這三十三個師當中有半數都是被部署在歐洲地區的第九集團軍或者第十集團軍當中。所以說歐洲駐軍集中了中國陸軍精華部隊並不是虛話,不但有十幾個師機械化部隊,後期增援而來的步兵部隊也是精銳的摩托化部隊,番號基本都是在一百以內,可不是那種番號在一百之外的二線部隊。

中國陸軍在二戰期間歷盡了大約三次的大規模擴編,第一次是二戰爆發前的擴編,主要是集中在動員,把常備部隊恢復到戰時編制上,第二次就是1940年左右,把大量地方守備部隊改編爲野戰部隊,新編了第67師到第99師,同時新編練了第十三裝甲師、第十四裝甲師,並把第67師建設爲機械化步兵師。第三次擴編,是1943年階段,也就是中國準備對日宣戰之前,主要是把第68師到第99師這些新編練的師整備爲一線摩托化部隊,同時新設了第十五裝甲師、第十六裝甲師這兩個裝甲師,並新設了第100,101,102三個機械化步兵師。以上三次擴編除了這些明顯的主力戰鬥部隊的擴編外,實際上還有諸多輔助部隊,比如炮兵旅就從而戰前的十六個擴編到了如今的三十六個,而且其中的六個還是全新的機械化炮兵旅。而工程團也是從原先的六個擴編爲十三個,其中新擴編的都是重裝機械化工程團,像重裝舟橋團也是新編了好幾個,擴編最多的還是運輸團,中國陸軍的各級部隊雖然都有自身的運輸卡車,但是在作戰的時候哪怕是機械化部隊自己的卡車部隊也是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的,往往需要上級的運輸支援,所以陸軍是成立了大量運輸團配屬給各軍、甚至集團軍用以滿足戰時的大量物資運輸需求,單單是去年中日戰爭期間,陸軍就是緊急新成立了十六個運輸團之多。

除了這些輔助部隊外,還有大量獨立編制的部隊,這些也是擴軍的大頭,比這幾年來成立的數以百計的防空營、特戰營、偵察營、坦克營等獨立部隊,這些獨立部隊可是佔用了大量人員和編制。不過這些獨立部隊除了少量防空營外,其他大部分都是配屬給各級野戰部隊作戰,這也是爲什麼中國的各軍或者師往往會配屬獨立坦克營、防空營的原因。

以上的三次大擴編,基本上就奠定了1945年之前中國陸軍整體規模,而1945年後,中國陸軍再一次擴編,這一次擴編雖然人數沒有增加,但是卻把剩下所有的守備部隊都準備編成野戰部隊,如今已經是表面完成,也就是說,如今的中國陸軍中已經沒有了存在數十年之久的地方守備部隊這種編制。

截止到1945年十一月,中國陸軍目前一共擁有一百五十個步兵師、十六個裝甲師、三個騎兵師、三十六個炮兵旅的主力編制,此外還有大量獨立編制的部隊,比如防空營、特戰營、坦克營等。這些主力部隊中,十六個裝甲師和十七個機械化步兵師自然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而剩下的幾十個摩托化步兵師也是中國陸軍的主要構成,至於第104到150師這四十六個新改編的步兵師,卻是屬於典型的二線部隊,裝備和訓練上都不及原有的部隊,所以目前主要部署在新佔領區以及太平洋地區和國內地區,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讓那些主力部隊騰出手來用於部署在急需兵力的地區。如果沒有這四十幾個師的編成,陸軍也不可能輕鬆的從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抽調大量主力部隊前往歐洲參戰了。

在中國的這一百多個主力師當中,投入到歐洲的三十多個師中,都是中國陸軍的主力精華部隊。

其機械化程度之高,不但是中國陸軍之冠,更是世界之冠。

這些部隊中的第三師,更是中國老牌的一支機械化部隊了。第三師在內戰期間就已經是國民軍裡的王牌部隊了,隨後的幾十年裡又是參加了多次對外戰爭,可謂是戰功顯赫,並是中國第一批摩托化部隊,同時也是第一批機械化部隊。在國內的威名並不遜於第九師和第一師這其他幾支王牌部隊。

“這一次我們的任務雖然說是配合奧地利國防軍,不過奧地利國防軍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靠他們就想要拿下重兵把守的克查赫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這主攻的任務還是得我們來,奧地利國防軍第六師那邊,能夠把我們的後路給收好,同時配合我們進行作戰就可以了!”在距離克查赫六七公里外的一個小山谷裡,停滿了各種機械車輛的這個小山谷裡,幾個簡易桌子架起來的桌面上,趙臨東中校正指着地圖說着:“而根據我們自身的偵查以及空軍的兄弟的偵查,我們當面之敵是美軍一個步兵營以及至少一個坦克連的部隊。這一股部隊的詳細番號目前尚不得知,不過根據我們整體上的情報來看,他們應該是屬於美國陸軍第九師,在北非以及意大利都和德國人打過,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以及不錯的裝備水平!”

“除了當面之敵的這一千多人以及不足二十輛坦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克查赫後方不到兩公里外,這裡應該部署有美軍的一個團的兵力,並且有着至少一個坦克營部署在這裡,戰鬥一旦爆發,他們完全可以在半個小時內派遣先頭部隊增援並投入戰鬥,一個小時內就能夠完全投入一個團和一個坦克營的兵力。拋開空軍支援的因素,我們需要面對的敵人兵力數量上還是比較大的!”

趙臨東說的並不錯,克查赫這個地方雖然小,但是美軍卻是極爲重視,當克查赫就是部署了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連的兵力,而在後方更是着一個團和一個坦克營的兵力隨時都能夠增援上去,趙臨東的部隊想要拿下克查赫,難度並不小。

趙臨東仔細盤算着手中的兵力,他手頭上雖然有一個步兵營可以用,而且也有着一個坦克營給予自己支援,但是在兵力數量上依舊不算多,真正數量上的優勢還得依靠奧地利國防軍的第六師。

不過趙臨東對奧地利國防軍的戰鬥力實在是信任不起來,這個奧地利國防軍乃是兩個月前組建的,奧地利宣佈從德國獨立後,奧地利臨時共和政府也就組建了奧地利國防軍,人選是部分前德軍退役人員以及新招募的士兵,至於武器裝備,清一色的中國援助。到目前一共組建了七個師,其中有兩個山地師,五個步兵師。這些新組建的奧地利國防軍不管是裝備還是人員的素質都只能算一般。

實際上真正打起來的話,趙臨東也是能夠快速得到大量增援的,但是現在問題是,上頭並不打算擴大戰鬥的規模,所以也就代表着趙臨東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增援,只能依靠目前的兵力進行戰鬥。至於後續發展會如何,那就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事情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利用手頭上的兵力,儘快把克查赫拿下來,拿下後怎麼打,那就是上頭應該考慮的事情了。

“這一次打的好的話,戰爭結束前自己應該能夠成爲上校了吧!”趙臨東對此是抱有相當大的期望的。

趙臨東在去年運氣不錯,身爲步兵營少校營長的他參加了馬來西亞戰役,攻克新加坡後他就是被晉升爲中校。中日戰爭結束後他被調往中亞,分配到第三師擔任第332步兵營的營長。第三師進入歐洲參戰後,因爲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所以他被臨時任命爲第三師乙戰鬥羣的副指揮官,同時兼任第332步兵營的營長,持續多月的作戰後,趙臨東已經成爲了第三師內資格最深的中校軍官,此時的他也被正式任命爲乙戰鬥羣指揮官,同時辭去了第332步兵營營長的職務。在偌大的中國陸軍裡,戰鬥羣指揮官普遍是資深上校擔任,甚至也有資淺,少將擔任指揮官的例子,而僅僅以中校軍銜擔任戰鬥羣指揮官一職,不說沒有,但絕對是少。

擔任戰鬥羣指揮官的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晉升上校也是不用多久的事情,畢竟中國軍方是實施嚴格的軍銜和職位相搭配的,戰鬥羣指揮官是中校這種事情只能偶爾爲之,絕不會成爲長久的慣例。

當然,如果在晉升之前再立下個功勞的話,那麼也就更加好了!未來未嘗沒有跨過絕大多數軍官都無法跨越的少將門檻。

趙臨東今年不過四十三歲,乃是一名軍官裡的黃金年齡。四十三歲的中校也不算差了,如果運氣再好些,明年就晉升爲上校的話,四十四歲的上校,縱然不算太過出色,無法和那些四十來歲的將軍們相提並論,但是在偌大的中國陸軍裡也算中規中矩了,足以進入軍方高層的視線作爲將官來培養晉升了,哪怕按部就班未來退役前也能夠混個少將噹噹。

而這些的前期是,他趙臨東得先把這一仗給打好了!

一番戰術安排後,趙臨東又是和奧地利國防軍第六師那邊聯絡了許久,半個小時後他放下電話:“各部準備,空軍的轟炸將會在半個小時後展開,我已經接到師部命令,我們必須在空襲發動的十分鐘後發起進攻,在一個小時內攻克克查赫結束戰鬥!”

上頭給趙臨東限定的時間是非常死的,爲了儘量的控制戰鬥規模,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製造外交上的壓力,所以上頭要求趙臨東必須打的快、狠,不然要讓美國人反應不過來,同時也要讓美國人看看中國重裝機械化部隊的真正戰鬥力。

趙臨東爬上自己的吉普車,大手一揮:“出發!”

瞬時,無數坦克、步兵戰車和車輛都是發出了轟鳴聲,然後快速的向南方席捲而去!

於此同時,天空中,三十餘架F6D戰鬥轟炸機正在十二架F12C戰鬥機的掩護下,以中低空進入的模式快速靠近克查赫。

當趙臨東看着頭頂上的這些飛機呼嘯而過,然而遠方傳來陣陣爆炸聲的時候,他就知道,戰鬥已經正式打響了!

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4章 悅己者容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60章 xb10項目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775章 演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79章 休閒日第859章 生和死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859章 生和死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
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4章 悅己者容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60章 xb10項目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775章 演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79章 休閒日第859章 生和死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859章 生和死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