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蔡鍔心思

雲南蔡鍔派來福州的人乃是他在上海的私人代表崔侖,這人在上海的時候和於世峰也打過交道,交談的也多是關於南北和談之類的。

南方的幾個具有影響力的都督中,包括蔡鍔,陳敬雲,陸榮廷,譚延闓在南北和談上這個問題上都保持了近乎統一的聲調,那就是必須讓清帝退位然後展開和談,並且反對孫文前些時候提倡的北伐。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形成統一的論調,和上海都督代表會議是分不開的。

雖然說上海都督代表會議的大部分人前些時候是到了湖北,然後又到了南京已經組建改組了各省代表會議,但是幾個都督都在上海留下了私人代表,這些都督的私人代表們就像是南方各個實權人物的傳聲器,進行着秘密的交流。前些時候楊度秘密來上海就是爲了和他們取得聯繫,從而和南方的各地都督進行實際性的談判。從另外一方面來說,袁世凱是得到了南方各個都督支持他大大總統的承諾纔開始和南京方面進行正式和談的。

現在和談已經接近尾聲,所謂的上海都督私人代表會議也沒什麼必要繼續進行下去了,不但陳敬雲把於世峰調了回來,就連其他幾個都督也是把心腹手下調了回去。

不過這個崔侖卻是沒有第一時間回雲南,而是轉道來了福州,並且給陳敬雲帶來了一封蔡鍔的親筆信。

蔡鍔的在信中並沒有和孫文一樣滿篇廢話,也沒有像袁世凱一樣各種承諾和讚賞,通篇不過三百餘字的信中除了恭賀陳敬雲新婚大喜外,剩下的竟全是擔憂之意,信中稱:“今南北和談雖定,然觀各省紛紛自立,軍人當政日久必出大禍!”

最後竟然是邀約陳敬雲:“待民國立,願與兄共辭都督之位,爲全國表率軍人不幹政!”

看到這封信的時候,陳敬雲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不得不說蔡鍔的心思是很好的,也是很天真的。軍人不幹政這句話陳敬雲也是贊同的,可是這年頭手裡頭沒幾萬之槍在手裡握着,說話沒人聽不說,一個不小心就大權旁落慘兮兮的跑到租界當寓公了。

陳敬雲看罷這信後對崔侖道:“蔡先生心懷國民蒼生的情懷讓我汗顏啊!不過,不知道你家都督對當今國內態勢如何看?”

崔侖身爲私人代表,來之前也是得到了蔡鍔一定的授權,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卻是可以說的:“前幾日我家都督發來的電報裡對國內局勢頗爲擔憂!”

崔侖的語速並不快:“現今南北和談大局雖然已經定下來,北邊也傳來消息說清帝近幾日就會宣佈退位,但是從實際上看,南北衝突並沒有結束!北洋軍和南京方面的軍事對持也不會結束,甚至有可能加劇!”

陳敬雲道:“蔡先生的眼光放眼國內也少有人能比肩的,他既然能看出這種問題,想必他也會想到了日後的統一。”

陳敬雲繼續道:“南北和談結束就是北洋統一中國的開始,我倒是想知道到時候蔡先生會怎麼做?”

崔侖道:“陳司令你也看過信了,我家都督準備辭去都督一職,以換取全國和平統一。今日我來福州,就是奉我家都督之命來勸陳司令也辭去都督一職!”

聽到這話陳敬雲卻是一笑:“這話如果是其他說出來我可能會當笑話聽,但是從你口上說出來卻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和蔡先生一起辭職固然能換取雲南福建兩地和平統一,但是南方的其他地方呢?四川,湖南,廣東,甚至南京的孫先生他們也願意放棄手中的軍隊?”

崔侖卻道:“我家都督說了,觀今日南方各省種,唯有福建和雲南有力一戰,其他不論南京又或是湖南、湖北皆不足爲慮!”

陳敬雲道:“那好,爲什麼我們不能換個角度來想想,我福建爲什麼要對抗統一呢?爲什麼就不能支持中央政府呢?到時候只要中央政府下令,我福建國民軍上下皆可爲國死戰。”

陳敬雲也不想多廢話了,直接道:“想必你也知道於世峰在上海那邊和楊度談過了,而你應該也和楊度談過了,雖然我不知道雲南和北洋達成了什麼協議,也不知道蔡先生到時候辭去都督後能夠在中央擔任什麼職位,但是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北邊準備讓我繼續當這個福建都督!”

崔侖聽罷臉色略變:“陳司令已經決意支持中央?”

陳敬雲點頭!

崔侖臉色大喜:“好!只要福建和我雲南聯起手來支持中央,其他南方各省就不足爲慮。中國大統有望!”

聽到他這麼說,陳敬雲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從國家和民族角度上來說,蔡鍔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對的,在他以及其他很多人看來,今日共和既然已成,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應該是和平統一,發展民生之類的。

爲了這個目標,蔡鍔甚至都能決定放棄都督之位,準備去袁世凱的內閣中任職,還準備說服陳敬雲一起辭職。

看蔡鍔現在的態度,就算到時候他不辭職也會一力支持中央,不管這個中央是孫文的還是袁世凱的,歷史上蔡鍔對孫文發動的二次革命就是堅決反對的,認爲孫文那些革命黨破壞了共和,當視爲全國公敵。然而在袁世凱稱帝后又認爲袁世凱破壞了共和,隨即返回雲南組織北伐,迫使袁世凱放棄稱帝,硬生生的把袁世凱給逼死了。

蔡鍔從起義一直到他病死,幾乎都是爲了共和二字在努力着,這樣的情操是陳敬雲自認拍馬也趕不上的。

所以要讓陳敬雲放棄權力,放棄軍隊那是決不可能的事情。

崔侖辭別陳敬雲後,立即就是向雲南的蔡鍔發去了電報,不久後他就是接到了蔡鍔的回電,電文上說:“既然陳敬雲已意決,如此也好,也可以爲南方共和留一條後路!”

婚前匆匆忙忙見了這麼多人後,也迎來了正式娶親的日子。

辛亥年十二月十七日,陳敬雲和林韻正式舉行婚禮,雖然說到場的賓客都是權貴,但是人數並不多,有幸能夠參加婚禮的大概只有五百餘人,其中近百人是福建本地的軍政要人以及家屬,二三十人是各國駐福州的外國領事們,還有四五十個都是各省軍政要人的派來的代表或者親眷,剩下的人都是雙方的親戚友人。

陳家在福州是大族,子弟衆多,來參加婚禮的自然不少。而林府那邊來的人卻是少了些,林家在北京的本家只來了七八人。

婚禮從傳統的迎親開始,不過用的不是花橋,而是陳府其他幾房爲了陳敬雲的婚禮專門訂購的十餘輛福特轎車,也就是T型車,其中有三輛是特別訂製的車型,主要是增加了防禦性,預防刺殺。單單爲了這一批的婚車,包括造價和運費陳府就花費了十多萬元。如果這批錢是用軍政府的錢支付的話,說不得就會被人大罵。爲了避免這種情況,陳敬雲早已經聲明,婚禮乃個人私事,所需花費一律由他自己承擔,絕不花費軍政府一分錢。

雖然婚禮的花費沒有花軍政府的錢,但是實際上軍政府爲了陳敬雲的婚禮所承擔的開銷並不低,比如爲了維持婚禮秩序以及保證婚禮過程中陳敬雲夫婦兩人的安全,警衛師兩天前就已經開始戒嚴,婚禮當天更是把婚車車隊經過以及舉行婚禮的教堂周圍都清空了,然後軍政府外交部的人也爲此忙碌着接待賓客等等。

當陳敬雲看着穿着婚紗朝着自己走來的林韻時,心中生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是一種歸屬感或者是一種現實感。

從發現自己附身到陳敬雲身上後,他一直以來都是抱着一種不真實,甚至是遊戲的心態。儘管已經當上了福建都督,手下有了好幾萬的軍隊但是陳敬雲對這個時代已經是充滿了陌生感。

有時候他都認爲自己實在玩戰略遊戲,而不是過實實在在的生活。

然而今天看到林韻面紗後面的那種幸福微笑,卻是讓陳敬雲產生了久違的真實感,彷佛直到今天他所過的日子纔是真實的。

拉起她的手,陳敬雲輕聲說着:“今天的你好美!”

在一個不知道是什麼教派的教堂裡在一個不知道是什麼教派的牧師主持下,陳敬雲完成了他對林韻的諾言:“這輩子,我們不離不棄!”

林韻眼中含淚,卻是說不出話來只能點頭再點頭。

接下來的傍晚婚宴上,陳敬雲就算是一省都督,但是也免不了被人灌了諸多酒水,尤其是手下的將領們,一個個都是酒桶般的人,雖然都礙着身份不敢過分,但是一人一小杯輪過來陳敬雲也有些受不住了。

身邊陪着的陳敬聲和俞若飛等幾個伴郎早有準備,接下來的敬酒一一擋駕,實在擋不了的就給陳敬雲酒杯上倒白開水,酒和水看上去都一樣透明無異,反正也沒人敢來查探下陳敬雲喝的是不是酒。如此一場婚宴下來,陳敬雲還沒醉呢,陳敬聲和俞若飛等人已經是喝倒下了。

腦袋有點暈,陳敬雲掙脫着從人羣中退了出來,打算先離開一會清醒清醒。繼續待下去的話說不準就能真的喝醉了,到時候堂堂一省都督喝醉了發酒瘋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走着走着就覺得有些頭重腳輕了,連眼皮都是越來越重,似乎都要睜不開來了。

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個黑影閃過,然後自己就撞了上去,似乎裝上了什麼人,還能聽見一聲輕輕的呻吟聲呢,睜開眼睛努力一看,只見一個穿着紫色衣裙的女子正揉着額頭,陳敬雲再仔細看看,覺得這女子有些面熟,似乎在那裡見過,然後腦海裡靈光一閃就是想起來了這不是前幾天在洪府見過的那個女子嘛,怎麼她今天也來參加自己的婚禮了。

正等陳敬雲想要問什麼的時候,身後卻是傳來一聲:“少爺!”

那女子顯然也是有些慌了,然後是連續後退數步就快步走了,陳敬雲還準備喊幾聲呢,羅漓就不知道從什麼角落裡鑽了出來。

“少爺,可找到你了!”

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055章 分析(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3章 戰損(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040章 秋熱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59章 生和死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848章 空襲!!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35章 岑春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351章 蔡凝(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56章 繼承人(二)
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055章 分析(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3章 戰損(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040章 秋熱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59章 生和死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848章 空襲!!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35章 岑春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351章 蔡凝(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56章 繼承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