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涮新政治

(240)涮新政治

一時談妥,衆人都無二話。李鴻章雖然是文人,前些年也很打了一些險仗,所以再上戰場算不得什麼。而且,他帶了一百多護兵來,這都是將領的精銳衛隊,論起戰鬥力來不比中軍鎮弱上半分,有這一百來號人專門保護他,論說起來,比張之洞和鄭安遠都要安全多了。

各自無話,今天是無論如何打不成了,時間已經晚了,捻子龜縮回寨,騎兵不出陣,用中軍鎮去攻寨子,效果太不好。

鄭安遠先告辭而出,等只剩下張之洞與李鴻章兩人時,李鴻章這才把事情經過曲折一併告訴張之洞。

聽說李鴻章榮任新內閣副大臣後,張之洞卻是一呆,臉上似悲似喜,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李鴻章肚裡暗笑,臉上卻極誠摯,侃侃道:“孝達,我的情形也只能算是僥倖。倒是你與我不同,這才效力多會,年紀又多大,大帥就簡拔你做布政使了?說句實話,你這樣的情形當真算是簡在帝心,將來的成就,不是我能比擬的。”

這一段話,算是捧他,也算是實話。張之洞與左宗棠等人畢竟是在過大帥幕府,這一放出來就是方面專任,將來成就,確實不可限量。

當然,李鴻章自己也並不願低看自己一眼,現在他已經是副大臣了,難道閻丹初還能做一輩子內閣大臣?

這位子。他李某人一樣有機會。

“承情之至!”

張之洞到底年輕,被李鴻章這一番言辭說地當真感動。於是極認真的俯身問李鴻章,道:“那麼少荃兄。依你看明天應該如何?”

李鴻章心裡清楚,中軍鎮上下早就得到過張華軒的交待,軍事上地事情鄭安遠負責,不過,張之洞的意見也很重要,大帥派張之洞下來是要錘鍊的,事事不能作主,還怎麼個錘鍊法?

於是他不動聲色。低聲答道:“孝達,明天不能讓鄭安遠完全作主,他一介武夫,殺性一上來就什麼也顧不得,我們的目的是要逼捻子就範,不是要大開殺戒,這一點請孝達務必留意。”

張之洞也是聰明至極的人物,他不知道幾十年後李鴻章會評價他總是書生見識,當然,那隻不過是兩人鬧意氣時的激憤語。總而言之,眼前的張之洞年輕聰明,而且沒有做清流後地迂腐氣,歷練幾個月後人也越發知道世務。於是不需要李鴻章多說,當時就概然答道:“總落在我身上就是。”

這是肯擔責任,一者是事情需要,二來,卻也能在李鴻章面前留一個好映象,張之洞會做事也會做官,這一件事就能看得出來。

李鴻章也極是滿意。當下連聲誇讚。張之洞自己卻並不在意,他在中軍鎮這麼久了,又曾經是大帥身邊的人,如果這一點擔當也也沒。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於是扯開話頭,一面爲公,一面爲私,向着李鴻章笑問道:“大帥和內閣怎麼給了我一個湖北布政使?這樣說,淮軍很快要打湖北?還有,聽說以後政務歸布政使,刑事卻是不設按察使了,把刑法權分給了法院與警察部。還有檢察院。刑法是國家根本,慎重一點不爲過。不過,這樣一分,豈不是事權掣肘?”

這是一篇好大的經濟文章,有些事,便是李鴻章自己也不曉得,如何能答他?不過內閣副大臣的架子卻不能丟掉,於是結合自己日常所思,不免得把箱底都掏了出來:“湖北的事,顯然很快就要料理。”

先談的是軍務,李鴻章研究甚多,自負的緊,所以說起來很有把握。

“何以見得呢?”張之洞未必是一竅不通,不過在李鴻章這樣人物面前,不妨先藏一下拙,有利無害。

李鴻章卻是胸有成竹:“孝達你想,統觀天下大局,就都等着京師陷落的消息了。旁的不敢說,京師一下,整個北方就算大局定了。唯一可慮地,就是捻子在北方四處流竄搗亂。不過,只要我們的差使辦好,這一層也不足慮了。京師一下,僧王的主力調自黑龍江和陝西、甘肅等地的軍馬,北方都被抽調一空了,大帥延緩進兵時間,不過就是讓大清兵調集在一起,一戰而定北方。北方一定,南邊的原本清朝天下,不歸順我們,難道還能自立?各省大兵,原本都指望各地的協餉,由中央統一調配,才能做戰。比如江南大營,是由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出銀,或五萬,或三萬,每月支應。北京一完,各省先想的是自保,誰還願意給江南大營送銀子?沒餉還打什麼仗?淮軍戰力天下人盡知,軍統的人你當是在吃乾飯,這半年多來,每天都有軍統的人往南邊跑,和湘軍各部,和南邊的各省督撫商量投降地事,北京的那些大佬官們,估計大帥也有布子,只要京師一下,那些老中堂們一降,天底下同科同年的讀書人還有幾個願意頑抗的?大清又不比前朝,地方上哪有什麼可擁立地宗室?宗室全在京師裡,一勺燴了,全完!”

這樣的見識,張之洞自然也有,不過總沒有李鴻章說的透徹,於是李鴻章雖然說的唾沫橫飛,張之洞不停躲閃,總還是心悅臣服的說一聲:“高明之至,佩服佩服。”

“哪裡。”李鴻章謙虛一句,也不敢太過得意。現在他是顯達了,不過張之洞也不是池中之物,不必在這個後生面前顯的太沒有城府。於是定一定神,又接着道:“孝達你想,天下大勢是這樣。只要北方戰事一了,淮軍至多留兩三個鎮在北方,現在的五鎮兵力,可以從容調兩個鎮回來,然後配合淮安正編成的第八鎮和十一鎮,再有第一鎮精銳與第三鎮,九鎮之力全部向南,政治先聲奪人了,兵力再如此雄厚,得湖北,我估計不過是今年秋末冬初,或是明年開春地事情。而湖北、皖南、江西,特別是安慶和九江一到手,上游之勢在我,然後全師合圍而攻南京,南京一下,除石達開石逆到處流竄有些棘手外,南方也可以沒有戰事了。”

“石逆流竄倒並不怕。他沒有根基,現在這個局勢,各省自保有餘,想有根基也難。湘軍各部和各省地駐軍,都容他不得。這樣,越是流竄,則越疲弊,我看,一兩年內,他也就流竄不得,要俯首伏誅的。”

“孝達此見地確!”李鴻章又讚一句,然後笑道:“這樣,兵事大約就是這樣了。總之明年之內,可能就沒有仗打了。而且,打的也都是些沒味道的仗。比如大清兵入關,最緊要的是一片石一仗,然後就是潼關一仗,這兩仗打完,下頭的也實在沒有什麼好說了。當年還有李定國保着桂王掙扎了十幾二十年,現在,孝達你看,就算是有李定國,可有桂王保?”

張之洞搖頭道:“無趣的很。看來果然老哥所說,淮軍的任務,北京一戰後,其實都是掃尾了,乏善可陳。”

“是的。”李鴻章確切一答,又殷切道:“所以孝達你總歸不要不把湖北佈政當一回事。如你所說,地方政權分割又是一副新景像了。不設總督和巡撫,政務就總歸是布政使一個人的責任,湖北是魚米之鄉,是好地方,孝達你可以專心政務,做出一番事業來。”

張之洞年輕,最容易受到激勵,滿臉慨然,卻是說不出話來。

李鴻章見他如此,索性更親切一些,拍肩鼓勵:“孝達,以後就是政治上的事情了,我看,大帥的意思是地方上多掣肘,大家各自對上司衙門負責。比如你這個布政使,沒有旁的上官,只有一個內閣總理大臣管你,再有,就是海關、稅務、警察各部門的協調,也是你的責任。”

張之洞疑道:“這般做法,明太祖朱洪武似乎也做過。當年也是分權,佈政按察各領其政,結果,最後還要有個巡撫出來統領大權,方能成事。”

“現在淮軍的情形,與當初不同了。”

李鴻章精心研究過淮安新內閣與地方政治,所以說起來還不算是完全的不通,於是他口說指劃,向着張之洞解釋道:“此時是此時,彼時是彼時。那時候消息傳遞極慢,地方政務千頭百緒,京師裡就指望個九部,九部裡有多少司官,有多少能做事的,咱們心裡豈不是清楚的很?現在,海關有海關部遙制,稅務有稅務部,警察有警察部,法院也與以前不同,不是以地方政區而設,而是設各級法院,都設在通衢要鎮,便於百姓訴訟,而地方基層法院之上,則又有高等巡迴法院,直到最高法院,而內閣總其政務,對法院的事情竟是不能干涉。據人說,這也是泰西常法,不足奇怪。這樣你想,孝達你肩頭的擔子,是不是輕了許多?這樣的情形,還需要加派巡撫嗎?況且,當年是什麼景況,現在淮安與各地都鋪設線路,過不多時就可以互通電報,比如你在湖北武昌,早晨遇着難事不能自決,到了晚間,內閣的回電已經到了,這樣的官還做不得,那就是庸才了。”

說到這裡,李鴻章自覺話說的太重,於是歉然道:“自然,孝達你不是這樣的無能之輩。”

238 重劍無鋒106 胡慶餘堂24 摘果子75 兵發淮北猛虎出柙9猛虎出柙2184 幕僚171 春雨無聲145 三河大勝215 國家131 雉河慘事225 殲敵165 屠城猛虎出柙9242 最後一搏85 儀仗隊100 反攻倒算190 立規矩69 城管局127 剪辮246 分權234 皖系208 兵力對比72 會黨211 轉折233 新軍銜52 先聲奪人猛虎出柙15237 交待猛虎出柙197 覆信154 入城第一 卷嶄露頭角10猛虎出柙238 宴客137 麻煩96 廷議96 廷議104 肅反58 提親62 華爾的憂慮181 焦灼241 跋扈第一 卷嶄露頭角8猛虎出柙2299 王爺高見197 土勝洋146 收尾第一 卷嶄露頭角23猛虎出柙1猛虎出柙1918 希望之光33 衝鋒115 行軍163 黑夜猛虎出柙638 宴客8 人才101 工作會議113 淮軍進擊84 港口防禦26 風雨欲來168 亂息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99 王爺高見130 聶士成82 海權76 爭執41 咸豐139 前夜31 藍旗147 軍人榮譽201 開槍144 何等猛士111 內衛調整199 對峙第一 卷嶄露頭角11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72 轉變140 衝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5第一 卷嶄露頭角7157 意外之獲214 教員與學員72 會黨238 重劍無鋒猛虎出柙15158 水轎223 典範64 毛瑟兄弟60 王莽禮謙下士時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92 會議180 軍政改革130 聶士成74 新形式新動作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00 反攻倒算198 槍響
238 重劍無鋒106 胡慶餘堂24 摘果子75 兵發淮北猛虎出柙9猛虎出柙2184 幕僚171 春雨無聲145 三河大勝215 國家131 雉河慘事225 殲敵165 屠城猛虎出柙9242 最後一搏85 儀仗隊100 反攻倒算190 立規矩69 城管局127 剪辮246 分權234 皖系208 兵力對比72 會黨211 轉折233 新軍銜52 先聲奪人猛虎出柙15237 交待猛虎出柙197 覆信154 入城第一 卷嶄露頭角10猛虎出柙238 宴客137 麻煩96 廷議96 廷議104 肅反58 提親62 華爾的憂慮181 焦灼241 跋扈第一 卷嶄露頭角8猛虎出柙2299 王爺高見197 土勝洋146 收尾第一 卷嶄露頭角23猛虎出柙1猛虎出柙1918 希望之光33 衝鋒115 行軍163 黑夜猛虎出柙638 宴客8 人才101 工作會議113 淮軍進擊84 港口防禦26 風雨欲來168 亂息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99 王爺高見130 聶士成82 海權76 爭執41 咸豐139 前夜31 藍旗147 軍人榮譽201 開槍144 何等猛士111 內衛調整199 對峙第一 卷嶄露頭角11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72 轉變140 衝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5第一 卷嶄露頭角7157 意外之獲214 教員與學員72 會黨238 重劍無鋒猛虎出柙15158 水轎223 典範64 毛瑟兄弟60 王莽禮謙下士時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92 會議180 軍政改革130 聶士成74 新形式新動作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00 反攻倒算198 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