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最後一搏

(242)最後一搏

果然,隨着鄭安遠如此這般,軍中略有騷擾。

鄭安遠卻也不管,他這幾個月實在是打的太得意,領着三千虎賁所向無敵,裝備好,士氣高,訓練好,來去如風,廝殺時人人奮勇爭先,打槍時,排槍毫不落空,這樣的虎賁之師,需得建立威望,牢牢抓在手裡。

他已經漸漸感覺,做中軍鎮的將軍,比內衛的強過太多。如果在中軍鎮建立威望,這裡的事完了,到直隸,到山西,口外,內外蒙,東北,仗有得是打,打完了,封侯,人生何等痛快!

當下也不在意衆人的眼神,仍然一副頤指氣使的神氣,繼續布兵排陣。好在他人雖然囂張,不過對軍務當真是熟悉,當着中軍鎮五九里路是一處清水泊,說是水泊,其實是三河尖一帶難得的旱地崗子,方圓十來里路,有一個小小崗子,此處是進入三河尖的要地,是捻子非守不可的關卡。打下此地,捻子失了地勢,除非一起往湖北跑,不然是無路可走的。

不過,往湖南那邊,當真是河汊縱橫,大軍很難用極快的速度奔逃,而且,一旦形勝之地被奪,全軍士氣崩壞,非得大亂不可。到時候,想以捻軍現有的指揮系統帶着近二十萬的大軍,其中有大量的輜重,包括幾千輛大車小車,騾子轅馬草驢,還有各家的傢什用具,還有糧食金銀,再加上七八萬人的老弱男女,這樣一支軍隊,想保持一天十里成建制的轉移都是問題,更不要說成建制的強行軍逃走。

所以,一旦戰敗失去戰略要地,捻子就是一隻死魚,等着上刀板罷了。

就算有馬的精銳跟着各大旗主能僥倖逃走。以後也就是等着被人追殺的命運,幾年造反辛苦積累下來的身家,如何輕易拋卻得!

於是打清水泊是打捻子必守,也必救地戰略要地。中軍鎮前幾天到處用百人騎隊騷擾。逼的捻子游騎再不敢露頭,不過清水泊這裡,卻是勢在必守,絕不會放棄的。

按鄭安遠的計劃,三千人地中軍鎮出動兩千二百人攻擊正面。挑選八百人的選鋒,冒險繞道,繞過清水泊,象一道閃電般,劃穿捻子衆多的營寨,從後包抄,這樣可以一戰而打掉捻子的所有精銳,一口氣殺個三五萬人。什麼也不必說了。

可惜張之洞已經被李鴻章說服。知道這樣一打非得出事不可,捻子精銳死光,不代表可以把剩下的十幾萬人全殺光。即便可以這麼做,他也並不以多殺戮爲然。

在河南是非得大殺大砍不可,不然,震懾不住人心。在三河尖這裡,如果依然如此,對淮軍地名譽是一個很大的損傷,得不償失。出兵一個時辰之後,天光大亮。盛夏時節。雖然是小跑,人馬都是出了一身的汗。好在人是強兵。馬是健壯北馬,絲毫不受影響。

中軍鎮的前隊在這時已經與捻子的藍旗交上了手。藍旗是五旗之中論起戰鬥力最高的一旗,早前在張華軒手裡吃過一次虧,死了大將劉永敬等,降了大將劉玉淵等,然而元氣傷的不大,反而是黑、紅、黃三旗在王雲峰的精銳面前,也就是第一鎮地前身手裡,吃了很大地虧,不僅死了不少大將,連家底也幾乎打光。逃到河南之後,藍旗與白旗恢復的很快,紅黑黃三旗則就弱了許多。

若不然,張樂行與蘇天福倒是主降的,而韓老萬要看看風色,龔得樹不願降,幾個大旗主之間意見分歧比較嚴重,捻子拖了這麼久,不走不降不和不戰,也是有這種尷尬在。

中軍鎮進攻時,正遇着藍旗爲正中,死了劉永敬等幾個大將後,藍旗也有後起之秀。任柱爲藍旗主將,驍勇善戰,其弟任定、任三厭,都是悍勇不畏死之流,幫着任柱分統藍旗兵馬,旗主地幾個弟弟,也各爲主將,都能實心任戰,當日在皖北突圍時,各旗不知淮軍部署,以爲淮軍將咬尾急追,於是藍旗分了幾千精銳,事先安排好了後事,以爲斷後,淮軍不知根底,打死了韓老萬的三弟韓碧峰,四千斷後的藍旗子弟,一個不曾留得性命,全數交待在了淮北大地,鮮血染紅了河水,情形悽慘之極。

所以,藍旗子弟對淮軍的仇恨,委實難消。

今日一見,當真是份外眼紅。任柱領的是步卒,萬把人橫亙在一處小土坡之上,看到淮軍前列的影子,中軍大旗一揮,一時間鑼鼓齊響,很多人打着火銃,砰砰作響,弓箭手們則張弓搭箭,預備射擊。

中軍鎮的戰力,藍旗老少當然明白,這一番響動其實就是召集援兵。

淮軍的信使昨晚也到了捻子大營,與預料中相同,捻子仍然吵作一團,有要降地不堅絕,願意打地,膽氣也不足,而想走的,更是進退兩難。

一萬多藍旗捻子與中軍鎮先隊交手,中軍鎮地攻擊力極其凌厲,不過任柱領的都是子弟兵,平時恩義待人,所以這一部捻軍最爲精銳,死難不退。同時,韓秀峰與任三厭領着幾千馬隊趕來,護住兩翼,搖旗吶喊以壯聲勢,開始向着中軍鎮的兩翼包抄。

打了幾分鐘後,白旗的人馬也趕了過來,雖然戰力遠遠比不上藍旗,不過白旗人數極多,看起來黑壓壓的幾萬人,幾十上百面大鼓敲響起來,聲勢駭人。

黑紅黃三旗的旗主聞訊,與兩旗會合,預備支持前方戰事。

以捻子的理解,中軍鎮三千多人,實在不可能攻破五九萬捻軍精銳的防守陣勢,而且,就在大陣兩側,彙集的騎兵越來越多,雖然倉促之間隊形混亂,不過畢竟人多勢衆,如果淮軍一意猛進,得小心被捻騎反抄。

藍騎步卒之中,居然還有幾百支英制火槍。這大概是去年有不少英**艦跑到沿江海岸之後,倒賣軍火流入捻軍之內的火器。

當時,英法各國對太平軍與清軍互不支持,有錢就賣槍,經常把整船的火器賣給雙方,清軍與太平軍的火器發展,就是在這兩年開始大量購買,在捻子之中的,想必要麼是偷偷買了來,就是太平軍的贈給。

看到淮軍大隊逼近,而且淮軍的遊騎已經進入射程,於是任柱一聲令下,幾百名火槍手配合用鳥銃和火銃擡槍的捻子一起上前,任柱年未及而立,爲人最是悍勇,曾經以十八人遊走拖住幾千清兵,膽氣也甚是豪壯,他的戰馬是產自內蒙赤峰的百岔馬,最爲靈巧,爬山越障甚是輕巧,此時駐兵在半坡之上,駝着他來回縱橫巡視戰線,此時眼看要交戰,任柱拍拍馬頸,極有信心的說道:“馬兒看好了,咱們也有火器,一會揹着俺去追敵!”

說罷揮手,一時旗號揮舞,捻子陣中有槍的便一起上前開槍,陣線前如同炒豆一般,響個不停。

對面的鄭安遠卻不如任信這麼壯懷激烈,看到對面也在放槍,有幾個淮軍將士不提防間被打落下馬,不過更多的淮軍將士卻是毫髮無傷。捻子的準頭不好,而且一起開火,顯然是根本不會使用火器。

他冷笑一聲,向着身邊的張之洞和李鴻章笑道:“這些土賊也會用火器?當真是笑死人,請兩位看看咱們如何用火器克敵。”

前敵指揮,原本就是他的責任,張李二人默不作聲,由得他放手施爲。

鄭安遠連聲發令,令旗招搖,整個中軍鎮的馬隊陣形爲之一變,分做幾隊。

對面捻軍陣中,只見淮軍戰馬來回奔馳,盛夏時節草木乾枯多塵,衆人見覺對面萬馬奔馳,而至蹄聲如奔雷,而煙塵遮目。正惶恐間,淮軍已經開槍,中軍鎮一水的後膛七響,前隊剛剛發火完畢,打翻了整排的捻子,第二隊,第三隊接踵而至,槍不虛發,密集的彈雨打的捻子們整排整排的倒下,原本打完了第一發槍正在裝彈的捻軍槍手們,死傷最爲慘重,幾乎已經被這一輪彈雨給打光。

任柱瞠目結舌,簡直被眼前這場景給嚇呆了。藍旗與淮軍大戰時,他還沒有從軍,正在地方上任氣豪俠,後來加入捻子後都在河南等地與清軍交手,哪裡曾見過眼前這種場面?

其實不單是捻子,當時中國的各股軍隊都購買了不少洋槍,不過天朝大國的心態難消,都不曾向洋人學習操槍列陣之法,結果華爾那個美國流氓帶着一夥菲律賓土著組成了幾百人的常勝軍,第一次與幾千人的太平軍交手時,太平軍也是這般,火器先發,一通打光沒有後手,而華爾訓練的菲律賓人訓練有素,分成幾次一邊向前一邊開槍,猛烈的火力打翻了幾百個太平軍後,對面立刻土崩瓦解,華爾的僱傭軍也因之而成名,後來居然成爲清兵攻打太平軍的主力之一。

“媽勒個逼的,拼了!”眼前的慘況沒有嚇傻任柱,他的倚仗原本就是人多,當下將手一揮,上萬捻子拿着簡陋的鐵矛,向着淮軍陣前接仗交手。

204 雙線猛虎出柙1853 減租大會63 新火槍195 良吏132 攻伐廬州猛虎出柙14178 憂心忡忡230 麻煩65 聊表寸心109 新軍制216 心腹大疾216 心腹大疾猛虎出柙16228 打白旗的英使42 挽留猛虎出柙1946 開礦177 舊軍裝207 要塞93 舒城之變4 報捷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10第一 卷嶄露頭角378 往海州141 炮火準備151 大麻煩103 挖坑埋人第一 卷嶄露頭角4211 轉折202 急報199 對峙126 翁家兄弟90 狂奔167 覲見天王207 要塞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01 工作會議127 剪辮104 肅反174 天下第一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84 幕僚23 養賊自重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15 僵局216 心腹大疾39 品評117 戰安北55 肅清127 剪辮猛虎出柙2187 睥睨100 反攻倒算68 婚姻大事222 登岸105 肅反擴大化170 徐州的變化93 舒城之變116 易旗205 英姿226 強國軍禮猛虎出柙1183 選將57 世家子弟206 強兵194 海州鎮13 紗廠之議63 新火槍137 麻煩111 內衛調整13 紗廠之議157 意外之獲90 狂奔46 開礦34 衝鋒再衝鋒13 紗廠之議97 黨爭19 親民大運動145 三河大勝第一 卷嶄露頭角1141 炮火準備第一 卷嶄露頭角388 暗流245 秉燭夜讀81 測港第一 卷嶄露頭角4125 獻俘9 封賞部下第一 卷嶄露頭角2645 坐而論利229 外交心得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93 舒城之變189 削權83 約翰牛128 拜年131 雉河慘事172 轉變
204 雙線猛虎出柙1853 減租大會63 新火槍195 良吏132 攻伐廬州猛虎出柙14178 憂心忡忡230 麻煩65 聊表寸心109 新軍制216 心腹大疾216 心腹大疾猛虎出柙16228 打白旗的英使42 挽留猛虎出柙1946 開礦177 舊軍裝207 要塞93 舒城之變4 報捷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10第一 卷嶄露頭角378 往海州141 炮火準備151 大麻煩103 挖坑埋人第一 卷嶄露頭角4211 轉折202 急報199 對峙126 翁家兄弟90 狂奔167 覲見天王207 要塞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01 工作會議127 剪辮104 肅反174 天下第一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84 幕僚23 養賊自重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15 僵局216 心腹大疾39 品評117 戰安北55 肅清127 剪辮猛虎出柙2187 睥睨100 反攻倒算68 婚姻大事222 登岸105 肅反擴大化170 徐州的變化93 舒城之變116 易旗205 英姿226 強國軍禮猛虎出柙1183 選將57 世家子弟206 強兵194 海州鎮13 紗廠之議63 新火槍137 麻煩111 內衛調整13 紗廠之議157 意外之獲90 狂奔46 開礦34 衝鋒再衝鋒13 紗廠之議97 黨爭19 親民大運動145 三河大勝第一 卷嶄露頭角1141 炮火準備第一 卷嶄露頭角388 暗流245 秉燭夜讀81 測港第一 卷嶄露頭角4125 獻俘9 封賞部下第一 卷嶄露頭角2645 坐而論利229 外交心得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93 舒城之變189 削權83 約翰牛128 拜年131 雉河慘事172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