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強兵

(206)強兵

張華軒在咸豐二年首創團練,那時候不過二十一歲出頭,而到得現在,手下雄師十萬正揮師北上,天下唾手可得時,這位年輕的大帥也纔不過二十九歲不到的年紀。

這個年紀,在大清能得中舉人進士,就算神童,年輕有爲之極。若是成績考的好,便可選爲翰林,那時候,更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放眼天下,又將誰放在眼裡?可以說,本朝除了八旗親貴,能在而立之前得一番成就的,寥寥無已。

比如丁寶楨,已經三十五九,在投淮軍前不過是個翰林庶吉士,正欲還鄉辦團練時在淮安與張華軒一見如故,幾下下來,算是做了好大事業,同僚中豔羨眼紅者甚多。

張之洞年紀與張華軒相仿,少有神童之稱,到現在也不過是個舉人身份,出本詩集便以爲可以笑傲王侯,到了淮安之後,才知道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淮軍之中的精英份子,此時無不是二三十的年紀,幾個總鎮大將,年紀都不到三十。這在大清,算是異數中的異數。

曾經有人閒聊時說起淮軍的這般情形,各人也都是感慨,覺得淮軍中彙集了不少青年俊傑,倒是張華軒聽說起後一笑道:“這不過是歷朝歷代的情形,不足爲奇。常遇春死的時候不過四十,名揚天下的時候,也就是二十來歲。朱洪武三十歲時已經是一方霸主。也沒有人說他年輕。倒是各朝各代,亡滅時總是暮氣深沉。講究資歷,不熬白頭髮做不得事。看看咱們大清地大學士們,哪個不是花甲古稀的,都是熬白了頭髮才做上位置,到了位置上,心氣也沒有了精力也沒有了,各人都不願多事,早晨起來上朝就耗光精力了,巴不得早點下值回家歇着。遇到事情。張三推李四,李四推王五,不管軍民庶政,凡事都以推卸責任爲第一要務。遇着皇上諮詢,都是唯唯諾諾罪臣該死,好大國家,落在這些人手裡。如何能夠強盛!”

這一番議論倒是果真精當,衆人聽聞後無不心服,然而待到此時看到張華軒這般年輕時,各人心頭卻還是一陣異樣之感。

楊英明是中軍鎮主將,上次派兵去河南時不曾派遣他,此人老粗心裡藏不得事,因此與張華軒鬧了好長時間意氣,見面時都是氣哼哼模樣。此時張華軒見他也是在各人隊裡,正眼巴巴瞧向自己。當即揚臉一笑,向着楊英明道:“楊大個兒,這一次隨我去海州,如何?”

楊英明心中正是彆扭,外頭鬧地沸反盈天卻唯獨沒有他這個鎮將什麼事,適才各人齊集的時候,他正大聲抱怨道:“左季高去第九鎮做副總鎮。聽說得意的很。吳總鎮凡事都倚重,季高儼然也是一鎮之主。張孝達也是如此。隨鄭安遠一路在河南大殺大砍,聽人說那小子身上可是半點兒書生氣也不曾有了,當真成了一個廝殺漢,經常渾身殺的血葫蘆也似。倒唯獨我,跟在大帥身邊風吹不着雨淋不着,凡事不管,就是中軍鎮有些違法亂紀的事,也是軍法部那幫小子們管了,我這個鎮將,倒是任事沒有。想一想,倒不如和大帥求了情,外放到外面,哪怕做個副總鎮,也比現在強。”

各人聽他說的好玩,卻都不敢應聲,只抿嘴一笑便罷。他楊英明是大帥跟前小兵出身,長的黑鐵塔也似個頭,槍法刀法騎術無一不精,算是淮軍中個人武勇數一數二的漢子,而且是大帥從小兵提拔起來,最是忠心不過。而且這幾年來一直跟在大帥身邊,算是大帥的御前帶刀侍衛首腦,他能抱怨得,別人聽得也罷了,卻是沒有人傻到應和。

這會子一聽說張華軒要帶他去海州,楊英明笑地見牙不見眼,渾身地骨頭也輕了三兩,當即向着張華軒應聲道:“大帥,末將一定不給大帥丟臉。”

他此時也不知道緊急調集中軍鎮是爲了何事,只得這般含糊,若是讓此人知道此番前去廝殺爭戰,怕是要跳起來。

張華軒也不理會,等吳穆向他稟報總參的計劃,又親自點了兩個平素看起來機靈的參謀軍官,然後便又帶上內衛總鎮苗以德等幾個將軍,到得城外匯集了中軍鎮官兵後,因見各人還是一頭霧水,張華軒住戰馬,只道:“諸君,隨我一起打英夷去,此戰對的是外夷,關係到中華體面,而且要一戰斃敵,令其膽寒心驚,所以這一戰一定要打出我們淮軍的威風來!”

他的話雖然簡短,卻是如同驚雷一般,聲音雖然不大,卻是教兩千餘人立刻肅立當場,各人的臉上都露出緊張之色。

淮軍雖然戰無不勝,不過那只是僅限於在國內做戰,交手地對象從捻子到太平軍到清軍,清一水的水貨,三河一戰時,張樹聲等總鎮大將都做好了打成硬仗惡仗的準備,對手以淮軍不能發揮火器威力的超強地形,還有堅固的營寨以及人數優勢,還有幾千騎兵做戰場機動力量,然後幾萬太平軍還都是百戰精銳,就是這樣,太平軍還是被淮軍一次衝擊就打跨了,整個三河從交戰到易手不過兩天時間都不到。

而這樣一支太平軍對清軍最強的湘軍交戰時,也說不準是誰勝誰敗。

這麼一來,淮軍在國內的戰鬥力可見一斑,也助長了淮軍的必勝信心,可以說,張華軒現在手一揮,讓中軍鎮陪他去攻打南京,這些漢子一樣會暴諾從命,而且決不會懷疑自己不能戰勝敵人。

中軍鎮是淮軍強兵中的強兵,雖然被外鎮譏爲樣子兵,然而拱衛大帥地近衛部隊怎麼可能全然都是菜鳥,鎮中的士官與中下級軍官中參加過很多次戰事,並不是沒有見過血的菜鳥。

然而現下突然提起與英軍做戰,眼前的中軍鎮官兵卻都是一楞。十幾年前的戰爭並不遙遠,洋人船緊炮利的傳聞早就傳遍了中華大地,對洋人漫不在意視之爲蠻夷的態度已經爲之一變,現下地中國對外夷已經不是鄙夷,而是深深地畏懼。

清朝皇帝,連讓外國使節駐京的膽量也沒有了。

眼見身邊地中軍鎮將士俱是面色沉重,張華軒也不以爲意。國家積貧積弱已經落後世界二百年,不僅是科技和武器落後了,便是連民族精神也被催殘的不輕,此事急不得。

海州一戰,就是要把這種精氣神拿回來。

當下提起精神,向着衆人道:“英夷欺我無人,隔數萬裡之遙以堅船利炮至中國,以鴉片毒害國人,罪莫大焉。清廷無能,幾千英夷遂能橫行中國,萬里海疆無險可守,敵人進退自如,失鎮江,籤南京條約,打仗輸了,丟了銀子,也丟了臉。”

十幾年前諸事,在場的人無人不知,張華軒說到這裡,各人臉上已經露出激憤之色。

他自己卻是不露聲色,只繼續道:“英夷靠的是什麼?船堅炮利麼。咱們淮軍也有船,現在在北方,這一次是用不成了。而且咱們的船還少,經不起折騰。不過若論炮利,放眼天下,有人能強過咱們淮軍不能?”

淮軍火炮之利當真是到了獨步天下的地步了,張華軒重火炮,先買後鑄,這些年沒有停過。十萬人的火炮配給,放在歐洲二流國家能組織三十萬人的軍隊,就和英法比起來,也是略有超過。成軍之後,年年想方設法從歐洲聘請火炮教官,有了炮沒有技術也是不成。到了現在,淮軍有火炮,有不落後於歐洲的技術,而且年年在打仗更是鍛煉出了一批敢打敢衝作風強悍的炮兵出來,這點優勢,已經是超過列強的軍隊了。

後世有英國元帥承認,中國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只是這個時代還沒有人知道,英國人不知道,連中國人自己也不知道罷了。

不過張華軒顯然是要提前讓自己的屬下明白這一點,他騎在馬上,挺直身體揚鞭大聲道:“淮軍百戰百勝是沒有對手,英夷又如何?淮軍是炮不如他們,還是槍不如他們,還是我忠勇將士的勇氣不如他們?”

張華軒頓了一頓,又大聲道:“我見過英國鬼子,也見過法國鬼子,普國的,美國的,我見的鬼子多了去了。”

此言也是不虛,淮軍的講武堂裡怕是有七八個國家的退役和在役的武官,都是淮軍花了大價錢從各國請來的精英人物,在遠東的各**人雖然不少,不過張華軒絕對不要那些到遠東淘金的水貨,幾年下來,見過的列**官當真不少。

聽他這麼一說,各人都覺有趣,不禁發笑。張華軒自己也是一笑,然而笑容卻立刻收斂了起來,他嘆一口氣又向着衆人道:“我見過那麼多洋鬼子,論裝備或者有比咱們強點的。比如英國人船比咱們多,水手比咱們好,法國人普國人都是步兵強軍,論起訓練咱們比他們苦,論起實戰來,他們有比咱們多的多的好軍官。不過,我就沒見過哪個國家比咱們的兵更強的,咱們的兵更能吃苦,更不怕流血犧牲,野戰對決,我們的兵最強!”

218 禍福難料188 計算87 風雲突變77 倔驢的用法149 晉見197 土勝洋158 水轎90 狂奔45 坐而論利猛虎出柙13猛虎出柙21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8 水轎30 亂戰行軍135 暗探106 胡慶餘堂242 最後一搏164 北王14 宴客43 淮安的曙光108 沙盤論勢227 旗鼓相當150 內鎮總兵78 往海州92 是大帥第一 卷嶄露頭角27219 下個先手120 覆滅4 報捷222 登岸23 養賊自重140 衝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11232 軍驛234 皖系171 春雨無聲42 挽留14 宴客170 徐州的變化148 召見54 暗流205 英姿140 衝擊244 城下之約57 世家子弟132 攻伐廬州154 入城猛虎出柙17105 肅反擴大化139 前夜118 風雲倒卷214 教員與學員48 大事業76 爭執147 軍人榮譽89 安排173 中軍鎮184 幕僚171 春雨無聲猛虎出柙6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2028 夜談178 憂心忡忡第一 卷嶄露頭角16222 登岸63 新火槍214 教員與學員19 親民大運動16 起步85 儀仗隊175 北上徐州猛虎出柙13124 分配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97 土勝洋猛虎出柙2187 睥睨169 北伐222 登岸44 分銷商的出現5 軍機大臣209 談判猛虎出柙6第一 卷嶄露頭角7117 戰安北猛虎出柙1225 走馬觀花93 舒城之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44 何等猛士201 開槍第一 卷嶄露頭角684 港口防禦225 殲敵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66 天京慘事38 宴客40 新封賞
218 禍福難料188 計算87 風雲突變77 倔驢的用法149 晉見197 土勝洋158 水轎90 狂奔45 坐而論利猛虎出柙13猛虎出柙21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8 水轎30 亂戰行軍135 暗探106 胡慶餘堂242 最後一搏164 北王14 宴客43 淮安的曙光108 沙盤論勢227 旗鼓相當150 內鎮總兵78 往海州92 是大帥第一 卷嶄露頭角27219 下個先手120 覆滅4 報捷222 登岸23 養賊自重140 衝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11232 軍驛234 皖系171 春雨無聲42 挽留14 宴客170 徐州的變化148 召見54 暗流205 英姿140 衝擊244 城下之約57 世家子弟132 攻伐廬州154 入城猛虎出柙17105 肅反擴大化139 前夜118 風雲倒卷214 教員與學員48 大事業76 爭執147 軍人榮譽89 安排173 中軍鎮184 幕僚171 春雨無聲猛虎出柙6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2028 夜談178 憂心忡忡第一 卷嶄露頭角16222 登岸63 新火槍214 教員與學員19 親民大運動16 起步85 儀仗隊175 北上徐州猛虎出柙13124 分配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97 土勝洋猛虎出柙2187 睥睨169 北伐222 登岸44 分銷商的出現5 軍機大臣209 談判猛虎出柙6第一 卷嶄露頭角7117 戰安北猛虎出柙1225 走馬觀花93 舒城之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44 何等猛士201 開槍第一 卷嶄露頭角684 港口防禦225 殲敵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66 天京慘事38 宴客40 新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