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

(51)一八五四年的土改

軍當然是張華軒一手創立的私軍,所以只要張華軒不造反,淮軍的忠誠就絕無問題,甚至,就算張華軒高舉大旗造反,只要淮軍上下能看到勝利的希望,就未必不會真心擁戴!

有清一代,漢人的抵抗其實在下層從來沒有停止過,早年順治年間到康熙年間,明朝各種勢力的餘部一直沒有停止過抵抗,然後到了乾嘉年間,又有白蓮教大舉興兵,洪幫在南方就沒有停止過活動,清朝,從來沒有在法統上征服過中國的普通百姓。而到了這個時候,太平天國與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更使得清廷的統治搖搖欲墜,若是不然,也不會有人膽敢勸曾國藩這樣的理學大師朝廷重臣藉由湘軍的實力謀反!

只是這樣一來,張華軒自覺並不保險,淮軍如果純粹是一個利益集團,在棉田與工廠加上高薪的供養下對他效忠,然後爲了個人前程護衛他一路打到北京,那麼,這樣一支類似後世軍閥軍隊的淮軍,在他身後會不會形成一個軍人利益集團?況且,張華軒有錢有槍有地盤的時候這些軍人個個忠字當頭,若是事有不順,這種沒有靈魂只憑打罵訓練形成的戰鬥力的軍隊,會不會一鬨而散?

張華軒的淮軍是一支近代軍隊,靠的是大棍加紅燒肉整合起來,它不像現代軍隊,有着國家榮譽感與信仰再加上千絲萬縷的責任凝聚而成,打不跨整不倒。因爲它是一支有靈魂地軍隊,而近代軍隊則欠缺了這一點。

國內的局勢現在相對於淮軍有利,對張華軒也甚是有利,曾國藩搶了風頭,朝野上下的目光都盯着曾國藩不放,張華軒在淮安的種種舉措,讓利於農讓利於民,加上沒有收取農民的厘金,使得他的名聲大好。在這個時候做點事情出來,只怕比前一段時間要容易的多。

土地改革的事就在這個時候被張華軒提上了日程。

雖然中國歷史被人爲的劃錯了成分……從周朝開始叫封建社會,然後是資本主義地民國,再然後便是新中國。可事實上,周朝那個封建制度纔是正經的封建,周天子是大宗的宗主,他的兄弟就是小宗。分封到列國,然後分封列國地君主又是大宗,然後各自的兄弟子侄又分別爲小宗,大宗和小宗以封建法統把整個國家瓜分完畢。每一寸土地都是這些貴族的,然後把土地分成井田,讓治下的農人去耕種。大小宗主們則無償地享用這些農人的奉獻。然後再負責治下百姓的生老病死。

這纔是正經的封建制度。從西周開始到春秋戰國,有看到農民造反地記錄沒有?土地公有。而且歸一個個大小貴族所有,雖然貴族們多半以貪暴爲主,但也要顧忌到自己領地上的百姓得有活路,這麼着一層疊一層的,一直維持了千年左右地封建法統。

到了始皇一統天下,舊貴族被盪滌了個乾乾淨淨,其實封建傳統已經不復存在,土地私有,從秦制到漢制到唐制,從井田到授田,中國人地土地制度折騰了個遍,可惜,自從宗法制度失敗後,就再也沒有辦法制止土地地買賣和轉讓,每個朝代在興起之初,都會有意識的解決土地兼併地問題,秦始皇遷九國貴族到關中,明太祖遷富戶豪門到鳳陽,都是爲了讓沒有土地的農民在國家暴力的支持下重新獲得土地,而自耕農一多,則代表國家的賦稅有了保障,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表現。

可惜,每個王朝到中期之後,土地兼併將是勢不可免之事,而土地兼合後引發的革命,又成爲王朝終結的催命符。

興替交換,解決不了土地問題,中國始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動盪與內耗之中。而到了滿清統治中國之後,一樣沒有解決好土地兼併,只是由於十七世紀開始,玉米等高產作物進入中國,加上小冰河時期的結束,沒有那麼多頻繁的天災出現,使得康乾年間中國的人口呈爆炸性的增長,一躍成爲人口四億的超級人口大國。

這麼着一來,使得康乾年間儼然成爲盛世,把一切不光彩都遮蔽乾淨了。

到了咸豐年間,人口的增長反過來又成爲社會動盪的主因,耕地沒有增加,人口卻一直在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也到了一個瓶頸,在這個當口兒又是外敵入侵,內亂不止,加上朝政**,官員貪污,土地兼併的情況又依然嚴重,混亂了整半個世紀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主因多半在此。

甚至在近百年之後,土地兼併引發的社會問題才得

正的解決,而正是解決了土地問題,才使得一個小米權,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國民政府。

張華軒現在就是要在自己的治下解決土地問題,如果他真的能搶先一步,把這個中國的千年痼疾給解決掉,那麼所能贏得的利益,就不僅僅是讓一個淮軍集團上下歸心的實際利益,而是全中國四億人都對他有着強烈的期許和認同感了!

如果說淮安的工業化是讓他積蓄戰爭力量,而他決定在宿州一帶搞土改,則是爲了調動全中國農民的力量,兩者都有着重要的意義,然而後者,在中國有比前者更加重要的多的意義。

太平天國當然也有田畝政策,可惜是一直到後期天國已經失盡民心與軍心,大勢已去江河日下時才提了出來,而且由書生執事,不切實際,以張華軒看來,如果是當真進行徹底與猛烈的土地改革,未嘗太平天國不能起死回生。

張華軒的情形與太平天國不同,當然也不需要也不可能採取什麼激烈的手段。土地兼併與地租問題,向來就困擾着中國有良心的士大夫,明朝的海瑞名聲足夠響亮,可惜也是在江南惹惱了太多的富貴豪門,結果被朝野彈劾,最後只能黯然掛冠引去,落個灰頭土臉的結局。既然操切行事不容易成功,張華軒在開始時便也很是謹慎,淮安土地肥沃,黃河奪淮的情形還沒有發生,所以蘇北還算魚米之鄉,而且有漕運等利,整個民生還算過的去,所以也沒有必要在淮安一帶搞什麼動作。

倒是宿州一帶,因爲緊鄰捻子的老巢,張華軒在三義鎮一戰後重創了藍旗,打死了大旗主劉永敬,俘虜了劉玉淵,藍旗主力一朝盡喪,張樂行等人有鑑於淮軍厲害,於是化整爲零,在四鄉分散,對這種戰術淮軍也沒有辦法,所以在淮北只是藍旗一戰吃了大虧,從實力第一掉落到實力最弱,而其餘諸旗實力不減,撫福濟無兵,只是跟在和春身後混日子的主,兩人一心想的也是想辦法克復廬州向朝廷請功,對淮北的亂局索性就是睜眼閉眼,不再過問。既然張華軒的淮軍就駐紮在宿州等地,福濟索性將這些州縣交給張華軒一手管理,反正當時蘇一體,很多官衙都互設在對方境內,讓江蘇按察管一下混亂的淮北,原本也算不得什麼。

這樣一來,張華軒也算是有了一個體面合理的藉口。淮北大亂,原因多種,流民多而無地,地方盤苛過分其實正是主因,這一點朝廷明白,很多安徽省籍的官員也多是明白。十月中旬,張華軒與幾個心腹幕僚已經擬定了初步的計劃,十一月初,沈葆離開淮安不久,一封以張華軒名義擬就的奏摺已經飛速送達北京。

這一封《減租減息定淮北大局折》算是含糊不清,不過折中提到了嘉慶皇帝審問王保兒的情形,極言捻子多是無地流民,與拜上帝邪教的太平軍不同,太平軍有綱領,有領袖,有野心,而捻子只是一夥流民構成的類似土匪的武裝,只要安定地方情形,適合分給公地,勸導地方業主減租減息等等,就能稍解淮北民情,有益於地方安定。

折中巧妙提到了軍費問題,極言花一萬兩官餉讓一千官員剿捻一個月,還不如讓幾個地主減免一千兩的地租管用,折中言道:“暫苦鄉紳數年耳!”

這樣一封奏摺如果是在以前,朝廷不免以爲又是哪個腐儒的無用之論,根本不放在心上,不過既然是當紅大員張華軒的奏報,那自然是絕然不同。

當下由咸豐看過之後,甚是嘉悅,然後特意兒傳給軍機處與安徽籍的官員一同議論,叫這夥子官員一起商量好了,然後明白回奏。

當時在朝中原本最有勢力的淮北人當屬呂賢基,可惜在太平軍攻打廬州時已經戰死,其餘如李鴻章輩,此時正在淮北某地與小股捻子或是太平軍交戰,正殺的滾地葫蘆一般,沒有一點兒後來的北洋重臣伯爵的風範,沒有安徽人出來說話,軍機上下也知道張華軒現在聖眷正隆,而且做的這事兒也是讓利於農,自己個一點好處也落不到手的,歷朝各代,做這種事的在鄉紳官員堆裡都不落好兒,各大軍機雖不明白張華軒原本很機靈的人卻怎麼行此昏招,卻也只得由他了事。十一月中,明發上諭到在淮安,準張華軒便宜行事。

猛虎出柙21112 新兵訓練78 往海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9232 軍驛20 夜行軍第1章 引子63 新火槍172 轉變64 毛瑟兄弟213 中將162 鞭辟入裡135 暗探猛虎出柙1190 狂奔猛虎出柙3109 新軍制猛虎出柙10166 天京慘事第一 卷嶄露頭角334 衝鋒再衝鋒146 收尾79 江寧佈政241 跋扈194 海州鎮103 挖坑埋人174 天下第一193 出巡186 左宗棠73 成親127 剪辮猛虎出柙163 新火槍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2186 紳士的養成13 紗廠之議7 覆信122 向南向北猛虎出柙1041 咸豐猛虎出柙13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第一 卷嶄露頭角26234 皖系34 衝鋒再衝鋒18 希望之光86 紳士的養成31 藍旗第一 卷嶄露頭角83 追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38 鼓惑74 新形式新動作110 第一鎮的任務174 天下第一153 動身208 兵力對比107 內衛營68 婚姻大事5 軍機大臣165 屠城102 大清洗的開始127 剪辮186 左宗棠223 典範13 紗廠之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2423 養賊自重208 兵力對比151 大麻煩34 衝鋒再衝鋒152 敵情142 交手第一 卷嶄露頭角12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2698 恭王府199 對峙76 爭執76 爭執195 良吏101 工作會議39 品評203 盤算6 升官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8148 召見235 青雲直上185 爭論猛虎出柙6204 雙線191 背黑鍋232 軍驛228 打白旗的英使猛虎出柙9169 北伐13 紗廠之議52 先聲奪人
猛虎出柙21112 新兵訓練78 往海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9232 軍驛20 夜行軍第1章 引子63 新火槍172 轉變64 毛瑟兄弟213 中將162 鞭辟入裡135 暗探猛虎出柙1190 狂奔猛虎出柙3109 新軍制猛虎出柙10166 天京慘事第一 卷嶄露頭角334 衝鋒再衝鋒146 收尾79 江寧佈政241 跋扈194 海州鎮103 挖坑埋人174 天下第一193 出巡186 左宗棠73 成親127 剪辮猛虎出柙163 新火槍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2186 紳士的養成13 紗廠之議7 覆信122 向南向北猛虎出柙1041 咸豐猛虎出柙13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第一 卷嶄露頭角26234 皖系34 衝鋒再衝鋒18 希望之光86 紳士的養成31 藍旗第一 卷嶄露頭角83 追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38 鼓惑74 新形式新動作110 第一鎮的任務174 天下第一153 動身208 兵力對比107 內衛營68 婚姻大事5 軍機大臣165 屠城102 大清洗的開始127 剪辮186 左宗棠223 典範13 紗廠之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2423 養賊自重208 兵力對比151 大麻煩34 衝鋒再衝鋒152 敵情142 交手第一 卷嶄露頭角12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2698 恭王府199 對峙76 爭執76 爭執195 良吏101 工作會議39 品評203 盤算6 升官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8148 召見235 青雲直上185 爭論猛虎出柙6204 雙線191 背黑鍋232 軍驛228 打白旗的英使猛虎出柙9169 北伐13 紗廠之議52 先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