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

卻說那枯鬆澗火雲洞前。

孫行者自東洋大海,求借水兵,四海龍王得令,點齊前部鯊魚,先鋒鱯,元帥鯉,提督鯿,太尉鯖,都司鮊,以及黿龜鼉鱉蟹蝦,一衆水兵隨行者而來,踏着雲霧,降臨‘號山’之上。

行者踏雲霧,望見四海龍王,說道:“勞敖氏兄弟來助,此間妖魔藏於洞中。那妖魔有些能耐,若是水兵上前,不免損傷,老孫去洞中,將之引出,若那廝使火,你等一齊噴雨,滅了他的火。”

衆龍王道:“大聖安心,定聽號令。然我等乃是隻是降雨,不曾有雷公,電母,風伯,雲童助陣,故滅火尚可,做他事不可,須是大聖往天上去,請得旨意,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方可聽從。”

行者道:“只管滅火,不做他事。”

衆龍王拜道:“但聽大聖號令。”

行者道:“有勞,有勞。”

說罷。

行者不再多言,從耳中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將身一縱,落在火雲洞前,見有個把門的小妖,他叫道:“去教那聖嬰大王出來。”

那小妖遂入府內稟報。

少頃間,五輛戰車推出,結成陣型,紅孩兒手持火尖槍再出。

紅孩兒指定行者,道:“你怎地又來?”

行者道:“還我師傅來。”

紅孩兒道:“我這號山是個荒山野山,卻也攔得你等。你要救還唐僧,就看你有無本事,諒你等無有本事救得,若是這般,快些離去,莫在山中逗留。”

行者道:“你這侄兒,斷不識數,且看我金箍棒。”

行者不再多說,舉棒就打。

紅孩兒知他武藝非行者敵手,他氣力不濟,再者武藝淺薄,那行者乃是個強手,故他不與爭鋒,將火尖槍一抖,虛幌一槍,退入車中,故技重施,噴得一口火候來。

煙火迸起,紅焰騰騰,起初時,如灼灼金蛇,次後來,如威威血馬,火勢浩大,正是‘勝如赤壁夜鏖兵,賽過阿房宮內火’。

孫行者急轉身,朝天叫道:“敖氏兄弟何在?”

四海龍王率水兵現身,道:“大聖,我等在此。”

行者道:“速速降雨滅火!”

衆龍王不敢有誤,率水兵噴下雨來,但見傾盆大雨落下,那雨洶洶,莫能息火,正如火上澆油般,竟助長一二火勢。

行者暗道不妙,要尋那紅孩兒,將之擒下,捻着避火訣,鑽入火中,他昔年大鬧天宮,不知吃多少寶物,運三昧火鍛得仙體,怎懼火候。

紅孩兒望見行者,將暗藏的火焰使出,火勢再漲,有口濃煙噴在行者臉上,這行者不怕火,就怕煙,今教煙火所害,眼花雀亂,淚落如雨。

行者受不得,縱雲頭逃走。

紅孩兒見行者退去,不曾追上,收了刀兵歸府,正是知行者武藝高強,若是追上,定遭所害。

……

話錶行者一身煙火,疼痛萬分,遂入澗中救火,此間入澗,怎料水火不容,遭冷水一逼,火氣攻心,險些教行者喪去,昏昏沉沉。

四海龍王慌了叫喚豬八戒與沙悟淨,好一番折騰,才使行者醒來。

行者喚退四海龍王,只覺皮肉痠麻,無有再戰之力。

豬八戒道:“哥啊,你怎教那廝害成這般。”

行者道:“那聖嬰大王的火候,非凡火也。四海龍王的雨水,澆不滅,遇之如火上澆油,老孫這一雙眼,自大鬧天宮後,有個老害眼病,怕極煙火,教那聖嬰大王的火候害了,入澗水中,水火相剋,險些害了性命。”

八戒道:“哥啊,今你遭逢大敗,師父何日方可救得。”

行者道:“那聖嬰大王火候利害,須請救兵方是,那四海龍王降不得,若去天上相請,卻也不得,蓋因老孫昔年大鬧天宮,天神奈不得我,我尚不敵,那等天神亦然,是故須往他處請。”

悟淨問道:“大師兄,往何處請?”

行者道:“有道是‘方從海外來’,往海外去請,海外有能耐的,屈指可數。我等蒙受南海觀音菩薩指點西行,菩薩又曾許我等,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當是去請菩薩。”

悟淨憂心道:“大師兄,今可駕得雲去?”

行者扶腰道:“尚是駕得,尚是駕得。你二人看護馬匹行李,莫要生亂。”

二人俱是應答。

行者方是駕雲,往南海落伽山而去,行者身中有傷,跌跌撞撞,待一二時辰後,方是望見落伽山。

行者按落雲頭,有惠岸尊者現身,攙扶行者,道:“大聖怎地這般。”

行者道:“且去通報菩薩。”

尊者用手攙着行者在潮音洞前,他入內通報。

少頃間,尊者返回,攙着行者入洞中。

行者近蓮臺,整衣拜禮。

菩薩坐於蓮臺,垂眸問道:“悟空,你不保唐僧西行,來我此處何干?”

行者即將前事盡述,只道紅孩兒擒拿唐僧,火候利害,二敗於他,四海龍王拿不得,今時無法,特來請菩薩相助。

菩薩聞聽,說道:“此聖嬰大王,我怎未曾聽說?”

行者說道:“菩薩有所不知,聖嬰大王本名乃是牛聖嬰,乳名稱是紅孩兒。”

菩薩道:“可是廣心真人護法神牛魔王之子?”

行者道:“正是。”

菩薩指定行者,笑道:“你這猴兒,那是你本家,你不去尋真人,卻來尋我。”

行者道:“早前相見,只請大師兄府中留室,道是功成歸來,今不過二三月餘,再請大師兄,無顏相說。”

菩薩道:“那紅孩兒,我曾有聞,跟隨廣心真人曾是修行,你和他乃是本家,怎不將話說開?”

行者道:“曾有言說,他卻不信。”

菩薩道:“既他曾跟隨真人修行,斷非作惡之輩,又爲何捉了唐僧?”

行者道:“菩薩有所不知,我曾遣來土地山神,有所言說,那紅孩兒本教放行,不願爲難我等,乃是豬八戒說了些惡言,惱了紅孩兒,方有此難。”

菩薩道:“似你這般言說,紅孩兒有理,若是我隨你去拿了紅孩兒,豈非惡了真人。”

行者抓耳撓腮,說道:“非請菩薩拿了紅孩兒,只望救出唐僧,好教西行。”

菩薩道:“如你所說,你勝得紅孩兒,乃是懼其火候。這般,我助你一功,破他火候,你親拿他。”

行者喜道:“如破得火候,我拿他甚易,不知菩薩有何法,破其火候,我早前請四海龍王,雨水息不得火候,那火非是凡火,若無本事,斷難息滅。”

菩薩將手中淨瓶往島外海里一摜,將行者唬得一跌。

行者心中暗道:“菩薩好大火性,只問他有無本事破其火候,怎個將淨瓶摜去,若我多說兩句,菩薩豈非將老孫摜去?可惜這寶貝,若教給老孫,豈非美哉?”

行者思慮間,有老龜從海中而出,翻波跳浪,馱着淨瓶而出。

行者如此方明,淨瓶非是不見,海中有個看瓶的,若淨瓶下海,此龜定馱瓶而來。

菩薩說道:“悟空,且去將淨瓶取來給我。”

行者聞訊即上前,伸手拿瓶,怎奈任是使得解數,拿不得淨瓶,如蜉蝣撼樹,此瓶較他如意金箍棒,不知重多少。

行者知他無有本事拿得,回身道:“菩薩,我拿不動淨瓶。”

菩薩笑道:“你可知爲何?”

行者沉吟良久,說道:“菩薩,許是與那紅孩兒爭鬥,傷着了,一時間氣力不濟。”

菩薩道:“你這猴兒不知,我這淨瓶,以你的法力,縱是不曾傷着,亦舉不得。先前我將淨瓶摜下片刻,已過三江五湖,八海四瀆,借一海水在瓶裡,你那裡有架海的法力,若是真人前來,許是能拿起,你不可拿動。”

行者笑道:“是我不知哩。菩薩,你與我大師兄,誰更勝一籌?”

菩薩道:“卻都多勝你。”

說罷。

菩薩上前將淨瓶拿起,託於掌中,那龜朝菩薩點頭二十四,意二十四拜,遂入海中,消失不見。

菩薩說道:“悟空,此淨瓶中有一海之水,入瓶中以生甘露水漿,滅得萬千火候。你捧不得此淨瓶,我着龍女與你一道前往,將火候滅了。你萬不可害了紅孩兒,若那般,廣心真人定怪罪你。”

行者道:“斷不敢害了他,只道救回師傅就是。”

菩薩遂喚來龍女,着龍女使秘法,再捧淨瓶,隨行者去,他叮囑道:“你只管滅火,餘事無須理會,莫着了悟空門道,這猴頭善是騙人,莫說莫問。”

龍女捧淨瓶應下。

行者道:“菩薩,我亦秉沙門,有道是‘出家人不打誑語’,我今是出家人,怎說騙人?”

菩薩道:“你向來不曾少幹那事。”

行者道:“不曾再幹哩。”

菩薩道:“莫要多言,與龍女共去號山,解救你師父。”

行者只得應下,與龍女共往號山而去。

菩薩目送二者離去,遂喚得惠岸尊者。

惠岸尊者拜禮道:“師父。”

菩薩道:“你與我一道,往靈臺方寸山去一遭,與廣心真人分說此等事。”

惠岸尊者道:“是,師父。”

菩薩駕得祥雲,往着靈臺方寸山而去。

……

靈臺方寸山,三星仙洞。

丹房之中,姜緣心有所感,朝府外張望,隱約間似察得有祥光接近。

架火的真見望見,問道:“大師兄。”

姜緣道:“師弟,此處勞你看守,我方去府外。”

真見拜道:“大師兄請去,此處有我看守,定是無礙。”

姜緣起身離了丹房,正要往府外走。

忽有聲起,音伴風來,傳入姜緣耳中。

“童兒,府外乃是觀世音菩薩,你相迎便是。”

姜緣朝祖師靜室所在拜禮,方是離去,行至府門,將中門大開,以迎菩薩。

真人走出府外,但見觀世音菩薩與惠岸尊者正在外頭。

真人上前拜禮:“菩薩。”

觀世音菩薩回禮,惠岸尊者在身後同是拜禮。

待禮畢。

真人將菩薩與惠岸迎入樓臺,設席相待。

菩薩不曾相問祖師,說道:“真人,此方前來,乃爲一事。”

姜緣坐於坐席,問道:“敢問菩薩有何事?可是取經人一衆有所變動?”

菩薩道:“取經人一衆行至號山之處,遭一者所阻,二敗悟空。悟空無法,故來請我,此阻取經人者,與真人有故。”

姜緣問道:“此西行之路,早有菩薩來借。借者有三,乃我師弟真見,白鹿,牛魔王,今真見與白鹿功成歸來,莫非是牛魔王去那號山阻道?”

菩薩搖頭道:“非也,乃是牛魔王之子紅孩兒。”

菩薩遂備陳前事,言說事由與真人相知。

真人聞聽,是那豬八戒口舌之快而起災殃,他笑道:“那豬八戒早前我便見他木母常常作祟,與些懲戒,怎個今時不曾有變?果是凡心未滅,如是這般,縱是西行功成,亦難得正果。”

菩薩道:“一啄一飲,自有定數。今時不曾苦修,來日自不得正果。”

真人道:“如菩薩這般說,紅孩兒卻是誤打誤撞,成了一難。今有菩薩相助,悟空定能走過號山。”

菩薩道:“有道是‘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我許以淨瓶相助,紅孩兒火候必是無用,恐悟空兇性不改,傷了紅孩兒。”

姜緣沉吟良久,道:“菩薩所說有理,這般我親去一遭。”

菩薩道:“恐誤真人靜修,若真人信我這弟子,遣我弟子代爲相傳,止了刀兵如何。”

惠岸尊者聞聲站起。

姜緣笑道:“我與惠岸尊者本爲好友,有何信不得,只是勞累了惠岸尊者。”

菩薩道:“惠岸能止了刀兵,亦是功勞,談何受累。”

姜緣道:“既如此,勞累惠岸尊者,我有一物,但請尊者持之,與紅孩兒言說,他定聽言。”

說罷。

真人使法,將玉柄拂塵自他靜室中隔空取來。

姜緣取了拂塵,遞與惠岸尊者。

惠岸尊者雙手接過,道:“師父,真人,我此便前往,不敢有誤。”

姜緣再三謝過惠岸尊者。

菩薩道:“當是速往,那時止住,將龍女帶回。”

真人道:“但請尊者亦將紅孩兒帶回。”

真人正是欲知,紅孩兒如何使得火候,竟能二敗悟空。

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74章 三關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61章 烹煉功成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79章 百八大法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60章 聖嬰傳授,大聖歸來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62章 守山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63章 溫養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二章 因果了
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74章 三關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61章 烹煉功成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79章 百八大法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60章 聖嬰傳授,大聖歸來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62章 守山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63章 溫養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二章 因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