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

斜月三星洞,瑤臺之中。

真人望着瑤臺班中,此間豬八戒,紅孩兒,孫悟空正在其中。

真人問道:“正慈,八戒,你二人何故起了爭鬥,我於此處尚能知你二人爭鬥之狀,驚擾山中不知多少靈獸,此卻有不該。”

豬八戒起身,嚷嚷說道:“老爺明鑑,乃是正慈尋上我,要與我爭鬥,故我不得不與之比鬥一番,此驚擾老爺,驚擾山中,非爲老豬本意,請老爺明鑑哩。”

紅孩兒閃身出班,拜禮說道:“師父,確爲弟子之罪,乃弟子尋上護鼎道人爭鬥,請師父降罪。”

姜緣朝豬八戒張望一眼,復望向紅孩兒,問道:“正慈,你爲何尋上豬八戒爭鬥?”

紅孩兒說道:“師父,近日來我曾聞聽你言說,護鼎道人修行有進,弟子心有不服,故而尋得護鼎道人比試爭鬥。然弟子與護鼎道人爭鬥,其本事卻不怎地,未有師父所言那般了得,長進不大。”

豬八戒聞聽,有些惱怒,正要說些甚,忽是想着紅孩兒那三昧火,一時之間,不敢言說,若是論本事,他還真不如紅孩兒,光是那紅孩兒的三昧火,便教他難以招架。

姜緣笑意盈盈,未有氣惱,說道:“正慈,便因這般,你便去尋得豬八戒爭鬥?”

紅孩兒說道:“正是,弟子知罪,請師父責罰。”

姜緣搖頭,並不曾言說要降罪於紅孩兒,他笑着望向孫悟空,說道:“悟空,你且近前來。”

孫悟空走出班中,拜得大禮,說道:“大師兄,老孫在此。”

姜緣笑着問道:“悟空,我且問你一事,你須細細與我答說,不可有誤。”

孫悟空說道:“請大師兄言說,老孫定悉數答之,不敢有瞞。”

姜緣問道:“悟空,你近日領我法旨,代我去往各處,會見多人,邀得來參與開府之禮,所見羣仙,可有修行長進之人?”

孫悟空答道:“大師兄,近日老孫會見羣仙,先請玄帝,玄帝修爲高深莫測,老孫瞧不出其有無長進,觀世音菩薩,鎮元子大仙亦是如此。然顯聖真君老孫卻能窺探一二,顯聖真君今時修行,要遠勝從前多矣。”

姜緣聞聽,勃然作色,奮袂而起,瞋目若嗔,說道:“你言顯聖真君修行遠勝從前多矣?我卻不信,我當是前往,與之爭鬥。”

說罷,其便要朝府外走去,似準備尋得二郎神去。

孫悟空與豬八戒皆有驚訝,不明所以。

紅孩兒亦是驚訝,有些不知所措,不太明白,師父爲何這般浮躁,便是言說修行有進,亦不該如此急躁,此卻有些修心不得之相,莫非師父修行出了岔子不成。

他心中甚是不解,然他忽是回味到些甚,望向豬八戒,恍然大悟,他尚且知得師父這般所爲,有些浮躁,乃是修心不得之相,他自己緣何去尋上豬八戒,行那般所爲。

紅孩兒大步走上前,攔住姜緣去路,跪伏在地,叩首不計其數,說道:“師父,弟子知錯矣。”

姜緣面容忽變,怒色盡去,他笑道:“你爲何言錯?”

紅孩兒叩首說道:“弟子修心不到家,而弟子渾然不知,盡顯浮躁,因一言而尋護鼎道人爭鬥,此有違修心之行,弟子今蒙受師父指點,已是明得,弟子決心改之,必不在犯。”

姜緣笑着點頭,將紅孩兒扶起,說道:“你今明得,我心甚慰,正慈,你且切記,於我而言,修行法力從不重要,修心方爲真。若你不修心,便你修成大法力,我亦不會稱讚於你,若你修心有成,便你身中無有法力,我亦當執禮拜你。”

紅孩兒說道:“師父,弟子今昔明矣。”

姜緣點頭說道:“你能明得便足矣。你且去室中修行,須不忘修心。”

紅孩兒領命,遂往瑤臺外走去,在途徑豬八戒所在之處,朝其拜禮,言說歉意,只道不該尋豬八戒爭鬥。

此教豬八戒受寵若驚,又有些羞愧,紅孩兒尚且如此,他可該與之道歉一二?可教他真道歉,又有些舍不下顏面,只得眼巴巴的望着紅孩兒離去。

待是紅孩兒離去。

真人走到瑤臺之中端坐,望向豬八戒,無奈說道:“你這八戒,今修行好不容易有所長進,怎個到了家前,反而有所懈怠。”

豬八戒說道:“老爺,老豬知錯。”

真人指定豬八戒,笑道:“你口知錯,心不知錯有何用處?罷,罷,罷。我不與你多言,你切記好生修行便可,你身中不缺些甚,你更不曾缺少教導,須你自主而行,他人苦勸無用。”

說着,其望向孫悟空,說道:“悟空,今時你功成歸來,羣仙皆曾邀請,可有因事無法到來者?”

孫悟空答道:“大師兄,羣仙皆曾應答,未有無法到來者,但請大師兄安心。”

姜緣笑着點頭,謝於孫悟空。

孫悟空連稱不敢。

一衆於此談說許久,真人遂使孫悟空與豬八戒去得靜室歇息,勉勵其好生修行,不可含糊。

孫悟空與豬八戒自是領命。

二人離去瑤臺。

真人則前往瑤臺之後,祖師靜室之中拜禮問安,完畢後歸於靜室清修。

……

卻說重陽靜室之中,紅孩兒前來拜訪於王重陽。

王重陽得知紅孩兒前來拜訪,自是迎其入道人靜室,以禮相待。

師兄弟二人互是拜禮相見。

王重陽笑道:“請師弟見諒,我方纔歸於家中,室中未有甚物,招待不週,師弟可莫要嫌我。”

紅孩兒說道:“大師兄所言何理,師弟怎會有嫌字可言?大師兄離去家中多時,今時室中未有甚物,此乃常理也。再者師弟今所來,乃是與大師兄敘舊,又非來討食。”

王重陽笑着點頭,望向四周,說道:“師弟今來尋我敘舊,教我歡喜,不瞞師弟言說,便是師弟你未有前來尋我,過些時日,我亦是當尋得師弟。”

紅孩兒聞聽,即是問道:“大師兄可有何事須我操持?若有事兒,大師兄儘可言說。”

王重陽搖頭說道:“非是甚大事,只是我不在家中許久,對家中之事,全然不知,故我想請師弟講說與我傾聽。”紅孩兒沉思許久,遂是說道:“大師兄離去家中年數不算太長,家中一向安寧,未有甚大事,若是一些家外之事,倒是有的,我可與大師兄講說。”

王重陽拜禮說道:“有勞師弟。”

紅孩兒遂將王重陽離去轉生之後的事情悉數與之講說。

王重陽聞聽之後,心中有數,他又從包袱之中取出天蓬尺,說道:“此寶,乃是二師弟寶貝,我今歷經三世,二師弟多有相助,若有閒暇之時,我定是要前往,拜謝於二師弟。”

紅孩兒聞聽,有些慚愧,說道:“大師兄,師弟甚少出山,未有相助大師兄之處,請大師兄莫怪。”

王重陽笑意盈盈,說道:“師弟,我怎會怪你,莫要憂心。”

紅孩兒起身再拜,說道:“師弟自知大師兄今時歸來,將脩金丹正道,若是大師兄修行有何所須,儘管來尋師弟,師弟定全力相助於大師兄。”

王重陽自是應下。

二人在室中談說許久,遂是分別。

紅孩兒自知王重陽要修行,不敢久留,返回自己靜室之中修行,得真人指點,他知他修心不足,故自當要補足。

王重陽在紅孩兒離去之後,即是閉目以修行,他今時歸來,當修得金丹正道,欲脩金丹,必降伏五人,此五人乃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

昔年他塵緣未了,但他若要降伏心猿,則必爲雜念所害,以至於無法自拔,最後他選擇了轉生,與塵緣了斷。

今時他終是歸來,三世已過,他此間正是該修得金丹。

王重陽閉目尋得心猿,靜心以待時機,若心猿現之,他即當是降伏心猿。

……

修行無歲月,光陰迅速,不覺十數載餘而去。

王重陽一直於靜室苦修,以尋得心猿,於第一載時,真人賜其火棗,教其能辟穀,其便一直修行,半步不曾出得靜室。

如此尋得十數載餘,王重陽終有所得,他心中安寧不已,在心宮之中找尋得心猿,在他尋得心猿之時,只覺種種念頭自心猿而出,欲要動搖他心。

此等念頭,乃他三世而過之念頭,自第一世時而起,又到第三世他收徒七人,終決裂紅塵而止,念頭正是個‘浮思閒念紛無數,飛絮遊絲遍八荒’。

若是等閒之人受這等雜念而過,定是心神盪漾,不勝厭煩,從而修行中斷。

王重陽今受此等念頭而過,仍顯安寧,似不甚在意,任由那般念頭而過,他默默忍受。

與昔年姜緣以封鎖鎮壓心猿爲主不同,今昔王重陽以柔和爲主,任由念頭而過,靜待心猿虛弱,輔之安撫,化心猿爲己用。

王重陽忍受念頭而過,不爲所動,無比安寧。

此間,真人靜室之中,閉目養神的姜緣似有所感,朝王重陽靜室之中張望而去,笑道:“正微此三世而過,卻是值當,今時塵緣盡去,再是修行金丹正道,其有個自己的門道降伏心猿,甚是了得,昔年我以九鼎相助,以鎮壓心猿,化爲己用,若與正微相比,我尚不如也。”

他對於王重陽的路數,十分稱讚,安撫心猿,化爲己用,他自覺比他以神鼎鎮壓的路數,要高明得多。

姜緣心有感嘆。

尚不待其多想,他的室門忽是開得,乃有微風拂面。

真人自知乃祖師相召,即走出靜室,行至祖師靜室之中,與祖師拜禮。

祖師笑意盈盈,使真人落座,問道:“童兒,可知正微終遇心猿?”

真人點頭說道:“師父,弟子自知正微終遇心猿,弟子纔是感慨,正微降伏心猿的手段了得,弟子且不如。”

祖師問道:“談何不如,此話怎說,你且與我細細說道。”

真人說道:“師父,昔年弟子降伏心猿,乃借神鼎,以其莫大效力,鎮壓心猿,再以水磨功夫,化心猿爲用。今時正微忍受心猿之狂,以柔和安撫於心猿,化其爲用,若論手段,自是正微高出一籌。”

祖師笑道:“不可如此言說,此一時彼一時,你昔年時,以一世而功成,對金丹一知半解,我未有教導你許多,你大多時候,都是自悟。今時正微不同,歷經三世而去塵緣,與紅塵決裂,又曾得你教導許多,不可與你比較。”

姜緣拜禮說道:“受教。”

祖師道:“童兒,說來神鼎,你身中九鼎尚未齊全,此爲何故?”

姜緣說道:“弟子尚未開府,故不曾出行。”

祖師笑道:“如此,你可有感九鼎之所在?”

姜緣答道:“師父,弟子多有所感,九鼎餘者,皆曾在弟子神遊天外時,與弟子有所呼應,弟子自知此九鼎所在之處,然如今時機不到,故不可前往,將之取走。”

祖師說道:“你可知,你今開府將至,不可輕動,他日開府,亦然。若是開府,你須教導弟子,更須修行,那時,更不得空閒。”

姜緣沉吟良久,說道:“師父,弟子自知,然弟子無有法子,只得耽擱些許,待日後有閒暇時,再去取得九鼎。”

祖師說道:“九鼎與你之緣法日漸深厚,恐若久不取之,卻有變故,這等,你須是好生思量,莫教其生變。”

姜緣說道:“師父,若是弟子待正微,正慈修行有成,教其代弟子前往,取得九鼎而歸,此法可行乎?”

祖師點頭說道:“你與九鼎自有緣法,但若你之弟子前往,定可去得九鼎而歸,此法可行,然則正微與正慈欲要功成,尚須火候。”

姜緣笑道:“此卻爲法子,終比靜待弟子前往,要好上許多。”

祖師說道:“你心中有數即可,今喚你來,與你講說之事已畢,你且歸於,好生修行,莫忘開府之機。”

姜緣拜禮,答道:“弟子自不敢忘。”

真人遂是拜別於祖師,返回靜室以清修。

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79章 百八大法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五十章 立鼎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418章 九鼎有變,正微受命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
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79章 百八大法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五十章 立鼎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418章 九鼎有變,正微受命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