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

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

話表金蟬子轉生法師唐僧西行,於雙叉嶺遭難,幸得元神清明,袈裟相護,保住性命。得了太白金星指定,唐僧方是往西去。

在往西途中見有一人驅虎趕狼,威風凜凜,細問之下,方纔知得,此人名爲‘劉伯欽’,乃是個鎮山的太保,在其相護下,唐僧方纔行過雙叉嶺。

行至五行山,劉伯欽不願再往前去,唐僧細問緣由。

劉伯欽方纔說道:“此山名爲兩界山,蓋因在我大唐地界與韃靼地界中,再往前去,是韃靼地界,我萬萬去不得,如此,請你自去罷。”

唐僧無奈,只得含淚拜別,正是無措,不知西路怎行,唯恐被魔障所害,心生畏懼時,但見那韃靼地界處,現得虎豹豺狼來,虎視眈眈,緊盯長老。

唬得唐僧險些魂飛魄散,怎敢向前。

劉伯欽朝那廂怒吼,那虎豹豺狼不懼太保,他說道:“長老,這廂虎狼,不伏我降,我奈不得。”

唐僧戰戰兢兢的,心生退意,只道往回走,性命得保。

正是無措間。

忽有雷吼炸響,使那虎豹豺狼,蛇蟲鼠蟻如臨大敵,四散而逃,絕不敢留。

“師父來也!師父來也!我在此處!”

吼聲如驚雷,使唐僧與劉伯欽驚驚慌慌。

正是那大聖神通也。

唐僧慌了道:“這是何等?吼聲如雷,虎狼聽之逃去。”

劉伯欽道:“定是老猿,定是老猿!”

唐僧問道:“怎說?”

劉伯欽道:“長老有所不知,我等所在此山,舊名乃是五行山,後改名兩界山罷。早年間有長者言說,此山乃是天降也。”

唐僧道:“怎有天降之山?”

劉伯欽答道:“長者言說,此山乃是王莽篡漢時,天降而來,山下石閘壓着個神猴,寒暑無侵,有土神監押,至此數百載光陰,凍餓不死。此吼聲定是他。長老莫怕,我與你下山去一見,問其怎稱你爲師父。”

唐僧合掌當胸,說道:“有勞,有勞!”

二者遂往山下去,至山下石閘前,果見有一猴露着頭,見唐僧呼叫:“師父,你怎地此時纔來,教我好等。快快救我,我保你上西天!”

唐僧心生畏懼,不敢相答。

劉伯欽乃是鎮山的太保,誠然膽大,上前問道:“怎說?”

那大聖說道:“你且去,教那個長老來與我搭話。”

唐僧上前合掌道:“你與我有何話說?”

大聖道:“你可是那東土人王差往西天取經的?”

唐僧道:“正是,正是。”

大聖道:“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因犯下大罪,被佛祖壓在此處,前者觀世音菩薩領佛旨意,去往東土尋取經人,與我言說,只道我保取經人西去,便免此難。若是保得取經人功成,我亦有正果,是故在此等候。”

唐僧聞說,只道神仙指點,正應在此處,他滿心歡喜,道:“如此,我願救你。”

大聖道:“你且上山。山上有一金帖,乃是佛祖所留,只消將此帖揭去,我自出來,保你西行。”

唐僧聞說,往山上走去,將金帖揭開,大聖使唐僧遠走數十里遠,一陣山崩地裂下,大聖終是出了五行山,重得自在身。

自此,心猿歸正護元神。

……

卻說,斜月三星洞中,在煉製外丹的姜緣心有所感,朝東土望去,他無有甚深法力遍觀三界,是故窺不得所在。

但他心中有所猜測,此間多是那猴頭出世了。

既是出世,那便當是好生磨礪,教早日身中五人降伏,二神退去,功行圓滿。

姜緣心中暗道:“只恐此行艱難,此猴頭一體二心,正主遭欺,此二心,日後定有大難,悟空但一心行此路,功成時本事定是不弱。其二心如何,卻是不知。”

他望眼前鼎爐,此間正是蘊養真陽氣時,尚需些許時候,三兩六的真陽氣,在此間需不少時間,少說需個數月。

姜緣望身旁紅孩兒,說道:“聖嬰,此間火候,你習全否?”

紅孩兒不時架火與拉風,聞聽此言,答道:“上老爺,習全哩。此火候甚易,以溫火吞吐抽添就是。”

姜緣道:“既如此,你且在此處,以此溫火養真陽氣,功成時我自來與你說道,此間我須離去。”

紅孩兒道:“上老爺安心,我定在此處養真陽氣。”

姜緣點頭,他心知紅孩兒天資過人,聰穎伶俐,且明元神多時,此間文火多以掌握,只是其並不自知。

他叮囑一陣,便是離去,往祖師靜室中去。

少頃間,真人行至祖師靜室前。

祖師此間正在室中等候他。

姜緣近前拜禮道:“師父。”

祖師盤坐蒲團,說道:“童兒,你不在府中煉丹,怎來我處?”

姜緣道:“師父,弟子適才煉丹,正是溫爐育鼎之際,心有所感,當是悟空脫困矣。”

祖師笑道:“童兒法力日深矣。確是那猴頭脫困,今時與那取經人同是上路。此等年數所困,非是一無所獲,其身中六賊教其降伏,若其能一心西行,行至靈山時,便是其功成之際。”

姜緣道:“師父,我觀悟空師弟一體二心,已成氣候,他日定有大災,不知一體二心,如何降伏?”

祖師道:“此乃那猴頭之心,只得那猴頭降伏。降伏門道良多,那猴頭緣法至時,自會知得。”

姜緣問道:“師父,二心當爲何物,弟子修行這些年數,卻不曾聽聞二心。”

祖師道:“修行的,若不修心,皆會生二心來,那猢猻乃是個天地生成的,故二心強盛,童兒,你可曾聽聞‘混世四猴’?”

姜緣答道:“自有聽聞,天地間有五蟲,乃裸蟲,毛蟲,羽蟲,昆蟲,鱗介。四猴不入此五類中,一者是那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二者是那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三者是那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四者是那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混世也。”

祖師笑道:“四猴者,俱非等閒所生。二心者,不正是此六耳也。”

姜緣聞說,恍然道:“六耳獼猴乃二心也,其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蓋因乃是人心所生,本爲一體,是故知此人之一切。”

祖師道:“正是此理,六耳獼猴生於心,乃是二心也,修行者不修心,二神壯大,則生六賊,心猿不定,則生六耳。等閒六耳獼猴現不得身,只在心中與二神害你。那猢猻天地生成,六耳時機至時,必是現形,若猢猻降之,功成大變。若降不得,必爲所害。”

姜緣道:“今聞六耳獼猴之說,方知不修心者,大難將至。”

祖師笑道:“你這童兒,不忘修行,道心不移,生不得二心來。你若憐那猢猻,其降二心時助一二無妨。”

姜緣本欲再說些。

祖師道:“童兒,觀世音菩薩在府外等候,你當去上一遭。”

姜緣聞說,遂拜禮於祖師,方是離了靜室,往府外去,不知菩薩尋他有何事。

他行出洞府,但見觀世音菩薩正在府外候他。

真人急上前拜禮道:“觀世音菩薩。”

6◇9◇書◇吧

菩薩回禮道:“廣心真人。”

姜緣不敢失了禮數,將觀世音菩薩迎入府中樓臺,以禮相待。

樓臺席間,姜緣設左右二席,他落座左席,問道:“菩薩一別少許,今復前來,乃爲何事?”

菩薩道:“此方前來,乃爲此箍兒。”

說罷。

菩薩取出三個箍兒。

姜緣道:“此三個箍兒,乃是金,緊,禁三箍兒,三箍有何疑問不成。”

菩薩道:“早前悟空得取經人所救,已出五行山,然我在雲間曾有觀望,悟空心性仍是不定,與取經人多有不合之處,恐一發兇性,將取經人打殺了賬。故我欲將此金箍與悟空所戴,收其心性,好教其一心西行,正與你相商。”

姜緣拜禮道:“勞是菩薩親來,悟空既不定,當以金箍相阻,教其早定性子。”

菩薩道:“如此,我方心安。不知真人有無閒時,與我一道,往那西行路去,見一見悟空?”

姜緣聞說,思慮再三,道:“菩薩今來請,我自當與菩薩共往,算來有數百載不曾見過悟空。”

二者遂離席,姜緣拜別祖師,與紅孩兒言說看爐,方是同菩薩駕雲往東土去。

二人騰雲本事俱是不弱,先前方在西牛賀洲閒談,轉瞬即在西行路雲端。

觀音菩薩按住祥雲,合掌道:“真人本事了得。”

姜緣道:“不敢當。比之菩薩大法力,我尚淺薄。”

菩薩答道:“廣心真人法力算不得淺,神通更是廣大。”

姜緣道:“微末罷。菩薩且看,那不正是悟空與那取經人。”

菩薩低頭細細一看,但見那悟空穿條虎皮圍裙,正在與一些賊子對峙,唐僧在旁惶恐不安。

菩薩道:“此間正是看悟空心性如何方是。”

姜緣道:“悟空心性較之數百載大鬧天宮時,卻有所收,然一體二心,二神所亂,未有所變,不加以制止,定是惡性再現。”

二人注視,但見那悟空與一些賊子話不過三句,舉棍就打,只一棍將那些賊子悉數打殺,剝了那賊子衣服,奪了盤纏,未想回身,惹得唐僧教誨。

悟空怎是個能忍這等數落述說的,只道‘我回去也’,一個跟斗消失得無影無蹤。

姜緣見之,心中瞭然,知悟空時時受二神,二心所擾,心性不定,怎受數落。

菩薩道:“悟空卻需此金箍。真人,你有解箍兒之法,其未功成,但請真人切莫爲其解開。”

姜緣道:“我自省得。菩薩,請去安撫此取經人,那猴頭處,我去勸其一二。”

菩薩道:“真人且去,悟空騰雲極妙,若不快些趕上,恐其走遠。”

姜緣道聲‘安心’,他履鞋下聚祥雲來,使個‘慶雲法’,一起二十四萬裡,追趕悟空去。

真人騰雲法,怎是猴頭能較,騰雲間但見那悟空翻着跟頭,他卻不理,往其前路去。

行至一山頭,他搖身一變,成一老叟,朝地上吹口仙氣,一草廬拔地而起,桌前擺多粒桃子,個個晶瑩剔透,圓潤多汁。

他朝桌前一坐,安心等候,他料那猴兒饞口舌之慾,見此桃兒,定使木母作祟,駐足不前,只道滿口舌之慾,方是往前。

果不其然,不消多時,那猴兒一個跟斗落到山頭,伸手就要拿那桃子,足口舌之慾。

啪!

一把戒尺打在猴兒手背。

老叟罵道:“那來的蟊賊,怎個竊我桃兒,你可是做掏摸勾當的?”

猴兒手背一縮,抓耳撓腮,說道:“非也,非也!老兄,我非是個做掏摸的,乃是個將歸家的遊子,路過此處,口乾舌燥,吃你一二桃兒,解解饞。”

老叟道:“我見你個毛臉雷公嘴的,就像是個做掏摸買賣的,你莫走,與我見官去,你定是個慣家熟套哩。”

老叟上前拉扯猴兒。

猴兒陪笑道:“老兄莫怪,真乃我口乾舌燥,不知此是你家,這般,我歸家取些金銀與你賠罪就是,你莫扯我。”

老叟道:“見你心誠,也罷。饒你就是,既你是個歸家的遊子,桃兒給你,吃完就走。”

猴兒聞說大喜,再三拜謝,將桃兒接過,只聽嘓啅之聲,一桃兒教猴頭三兩下吃盡。

悟空吃完就要拜別,往花果山去,忽見老叟坐旁哀嘆。

悟空問道:“老兄,你怎個這般?可有官貴擾你,你狀告無門?若是有這等,與我分說,我卻有些本事,承你一桃兒恩惠,我一棒替你了賬。”

老叟道:“我乃嘆我弟也。我弟行商多年,一心做那家財萬貫者,怎奈眼高手低,做一行三四月便棄之如履,再換一行,如此反覆數十載,不得而成,豈不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聞修行的先生說,行商一如修行,若不心堅,好高騖遠,三言兩語便放棄,終不得修行功成,做何事皆須心不亂,氣不散,言語激不得其心,災難動不得其身,方可功成也。”

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請假一天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十四章 苦海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二章 因果了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二章 因果了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81章 孫悟空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60章 烹煉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69章 修行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63章 溫養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二章 道常在
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請假一天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十四章 苦海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二章 因果了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二章 因果了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81章 孫悟空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60章 烹煉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69章 修行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63章 溫養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二章 道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