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

話表大雄寶殿之中。

真人與如來在殿中談說佛法,不消多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自外而來,入寶殿之中。

待入寶殿,二菩薩禮讚世尊,方是問道:“世尊,不知喚我二人所來何事?”

如來說道:“今真人前來,爲獅駝山一事而來。正是取經人行至獅駝山,見那地兒多生孽障,故取經人一心降妖煉魔,要降伏獅駝山妖魔,孫悟空請真人護法神相助,今真人特來,與我等分說。”

二菩薩問道:“世尊,此事與我等有何干系,我等二人,一在峨眉山修行,一在五臺山修行,靜修多時。”

如來說道:“你二人之獸,走脫幾時?”

二菩薩面面相覷,但請如來明示。

如來說道:“那獅駝山妖魔,有二者乃你二人走脫之獸,在獅駝山多生孽障,怎這般糊塗,教獸走脫,且去查清走脫幾時。”

二菩薩聞聽,再三賠罪,方纔離去,不消二三時辰,二菩薩再歸,說道:“世尊,二獸在山中走脫七日,閻浮世界不知過去多少年矣。”

如來道:“竟有這般之罪。今真人來言說,孫悟空與牛魔王欲將之降伏,你二人可有話說?”

二菩薩問道:“真人,不知我等那二獸,所犯乃何等之罪行?”

姜緣起身,正要說些甚,如來卻開口,說道:“二獸吃人無數。”

二菩薩說道:“二獸即吃人無數,犯下孽障,我二人自無話說,但請真人做主便是。”

姜緣道:“多謝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二菩薩合掌道:“早聞真人之名,不曾與真人攀談,今方有緣與真人談說。”

姜緣回禮一拜,說道:“我亦有聞二位菩薩之名。”

普賢菩薩笑道:“不知真人晚些時候,可有閒暇,若有閒暇,正是有心與真人一論妙法。”

姜緣欣然應允,說道:“菩薩相請,自不敢違。”

二人說定,共往峨眉山論得妙法,如來佛祖並未使衆人離去,而是留在大雄寶殿之中,沿着先前真人與如來的談論繼續說着。

談說多時,如來望向姜緣,問道:“真人,離我二人賭賽,有些時日,今日再見,你可覺,昔日所說,有何不妥之處?”

姜緣搖頭道:“尊者,並未有不妥之處。”

如來笑道:“如我所見,你亦常覺白得的,棄之如履,故多有擡價。”

姜緣道:“尊者,此話怎說?”

如來道:“早前曾聞觀音尊者有言,取經人一衆多有不睦,唐僧趕了孫悟空,是以真人教其回至方寸山,並使唐僧親赴方寸山,方纔使孫悟空再歸取經。”

姜緣道:“尊者,世間多有此理,任是白得,難得,俱在其中,蓋因此乃天地數也。尊者你我之辯,乃在聞道者,而非天地數。”

如來笑道:“真人知何般天地數?”

姜緣道:“知些許罷。”

如來道:“真人在此道中,多以參悟,此與真人神通有大用。”

姜緣拜道:“尊者提醒,我定不敢忘。”

二人又在寶殿內談說許久,在談完後,真人才與普賢菩薩一同離去,往峨眉山去論法。

如來望真人離去身形,嘆息不止。

有迦葉尊者上前說道:“世尊,何故嘆息?”

如來說道:“嘆我靈山無緣得真人,若可得真人,便真人爲‘現在’佛陀,又如何?然真人不願坐蓮臺。”

迦葉尊者合掌道:“世尊,強求不得。真人師弟將坐蓮臺。”

如來點頭,不再言語。

……

卻說峨眉山處,真人與普賢菩薩駕祥雲,各展本領,少頃間,二人行至峨眉山處。

真人技高一籌,早早到了峨眉山,等候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按落祥雲,讚歎道:“真人好神通。”

真人笑道:“些許伎倆罷了,菩薩與我論法,不知論的是何等妙法?是武論,亦或文論?”

普賢菩薩合掌道:“若是文論,我定不能與真人多談,早有聞真人與牟尼尊者論法不敗,立下賭賽,以取經人爲賭賽結果而定。故我欲與真人武論一番,但請真人不吝指教。”

姜緣道:“指教不敢當,若是武論,便請菩薩現神通與我一論。”

普賢菩薩說道:“此事不急,但請真人與我入內一敘。”

姜緣搖頭道:“不敢欺瞞菩薩,我卻尚有要事,乃與玄帝有約,當行閻浮世界一遭,故不得久留,望請菩薩恕罪。”

普賢菩薩道:“乃我不知真人與玄帝有約。既如此,但請真人與我在此武論,如何?”

姜緣輕揮拂塵,說道:“自無不可。”

普賢菩薩聞聽,將身一幌,落下蓮臺,現出本相來,變成個布袋和尚,笑容滿面,肚皮較大,正是象徵佛門肚量,又見其身中現出三種寶貝來,其左手持着金剛杵,右手持着如意棒,腰間金剛鈴。

姜緣見之,不爲所動。

普賢菩薩說道:“真人,當心!”

說罷。

普賢菩薩持如意棒朝真人打去,真人不曾有退,將麈尾遮擋,任普賢菩薩如何打來,奈不得真人,菩薩見如意棒奈不得,復取金剛杵打去,仍是奈不得真人。

二人在峨眉山中爭鬥,各顯神通論玄妙,這個是菩提衣鉢妙真人,拂塵左遮右擋隨來往,那個是靈山蓮臺真菩薩,棒杵一前一後呈剛強,自有祥雲四起,神仙自來,觀摩真人與菩薩這場爭鬥。

鬥了十合,真人認清普賢菩薩路數,一掃拂塵守態,轉爲攻勢,朝着普賢菩薩打去,姜緣只消三合,打得普賢菩薩再無力反抗,只得防守。

普賢菩薩曳步而退,張口一吐,自有真火來,往真人噴吐而去。

姜緣見火勢洶洶,只消將金公神通使出,便有清氣附來,任火勢如何,近不得他身,真人迎着火勢,取戒尺便往普賢菩薩打去。

戒尺自有架海效力,菩薩遭戒尺一打,如遭重擊,往後退去,勝負已分。

……

獅駝山中,牛魔王與大聖點齊兵馬,搜山降魔行至獅駝洞外,大聖本往洞中叫陣去,但行山外,見了妖魔列陣,便知那洞中魔頭,已知他等前來。

大聖掄着金箍棒,站在山坡,見那遠處妖氣濃重,他笑道:“兄長,這幾個魔頭,正是地裡鬼,知我等前來要降服他等。”

牛魔王道:“賢弟,我等這一路走來,搜山降魔,動靜太大,他等怎能不知?既他等列陣,便是要與我等論個高低了。”

大聖道:“兄長莫要懼他,我等擒他甚易。”

牛魔王大笑道:“我自不懼他,他那三個魔頭,卻不敵賢弟與我孩兒,我翠雲山妖兵多有精銳,亦不懼他獅駝山。”

大聖道:“正是如此,兄長,我等不懼他也。”

牛魔王扯住大聖,說道:“不懼歸不懼,但若能快速將之降伏,卻能免去些傷亡。”

大聖聞聽,深以爲然,點頭道:“兄長可有何計來降妖?”

牛魔王搖頭道:“賢弟,我怎有計?只管往前,若那洞中,只有那老魔與二魔在,我等圍攻則必敗,若那三魔也在,我等必與之僵持,方能取勝,我意是取豫鼎一用,便是那三個魔頭俱在,我等皆可使豫鼎勝之。”

大聖喜道:“險忘兄長手中有大師兄的豫鼎,若有豫鼎,定可巧勝三魔。”

紅孩兒手執火尖槍,上前道:“父親,老叔,孩兒願爲先鋒。”

牛魔王道:“孩兒當心,須仔細了,莫着了那三個魔頭門道。”

紅孩兒道:“父親安心,我推戰車出陣,若那魔頭無恥,我定以火候迎敵。”

牛魔王道:“孩兒且去,待那三個魔頭出戰,我與你老叔定去馳援於你。”

紅孩兒領命,挺槍點齊兵馬,推着五行戰車往獅駝洞中而去,不消多時,紅孩兒便行至洞前妖兵列陣處。

紅孩兒腳踏火光,指定獅駝妖兵處,喝道:“我乃西牛賀洲翠雲山牛魔王之子,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真人門下童子牛聖嬰是也。那老怪,還不速速現身受死!”

紅孩兒話語落下。

老魔挺身而出,手持利刀,罵道:“你這牛聖嬰,我等已敗逃,不再阻攔唐僧西去,你等怎個又點兵迴轉攻打?我等與你,何來這般生死大仇?”

紅孩兒道:“你等吃人無數,罪孽深重,不守信義,屢出狂言,誅你等乃是行善也。”

老魔聞言,有些惱怒,說道:“你這黃口小兒,胡言胡語,果是個沒家教的。”

紅孩兒道:“我雖是黃口小兒,但亦知何爲善何爲惡,我尚是知得的事情,你卻不知,你怎個言說我未有家教?真無家教者,是你而非我。”

老魔十分發怒,不再言說,舉刀便砍,朝紅孩兒殺去。

紅孩兒挺槍便刺,他知老魔曾受他真火所傷,傷勢決計不曾好轉。

二人在獅駝洞前打起來,又見二魔與三魔齊現,自林中而來,正是要防止紅孩兒使五行戰車。

牛魔王與大聖見狀,早有防備,齊齊上前夾住二魔三魔,大戰而起,雙方妖兵大打出手,霎時,獅駝洞前亂作一團。

牛魔王應上二魔,不曾要與其拼鬥武藝,只將豫鼎取出,朝白象頭上摜去。

那白象見豫鼎來得兇猛,心下大驚,持長槍往豫鼎擋住,豫鼎承載一州之氣,怎是長槍能擋,那長槍教打碎,豫鼎氣勢不減,打向白象。

那白象躲閃不及,教豫鼎打中脊樑,疼痛萬分,倒在地上,化作原形,是隻白象,長有六隻黃牙,喘息不定,在地上動彈不得。

老魔與三魔見了二魔被打出原形,大驚失色,起身便要逃離。

牛魔王怎教其逃,掄着混鐵棍,攔下了老魔,紅孩兒挺槍同大聖攔下大鵬。

牛魔王喝道:“你這廝,還不速速受伏!”

老魔刀法凌亂,全無章法,悶聲不語,劈頭就砍,威氣全無。

牛魔王輕易招架住老魔,復取豫鼎一摜,任老魔何般亂劈,撼不得豫鼎,只被豫鼎一震,現出原形來,是隻青毛獅子怪,倒在地上,怎有氣力動彈。

牛魔王將青獅打倒,又往大鵬那而去,

那大鵬見了牛魔王而來,心下大驚,正是要指揮兵馬來阻擋,轉頭一看,又見那府中兵馬見了老魔與二魔戰敗,作鳥獸散,不知蹤跡。

大鵬本要逃去,卻教三人攔住,怎有機會離去,提着一杆鐵槍,左遮右擋,要尋機而去,

三人各使兵器纏鬥,這條鐵棒重萬斤,那條鐵棍不見弱,那杆尖槍鋒芒利,三人將大鵬圍在中間,一陣爭鬥,打得大鵬毫無還手之力。

大鵬見武藝招架不住,索性棄了鐵槍,現出本相來,是隻大鵬金翅雕,這大鵬伸出利爪,要刁捉大聖。

大聖怎個懼怕,只道聲‘長’,金箍棒足有數百丈之長,迎上利爪,與之爭鬥。

牛魔王喝道:“看鼎!”

說罷。

將豫鼎摜出。

那大鵬怎知豫鼎利害,伸利爪便來捉豫鼎,利爪捉住,十分沉重,累他被拖下地來,正是濁氣之物。

大鵬見豫鼎利害,忙是鬆了利爪,振翅要逃,只見牛魔王念訣,豫鼎現出丈八本相,鼎足穩穩落在大鵬背上,竟教大鵬動彈不得,只覺背上似揹負泰山,怎個能動,任是如何振翅,離地二尺不到,便被豫鼎壓了下來。

大聖的一聲,從雲上跳下,掄起金箍棒,一棒打在大鵬天靈上,頓教大鵬性命不存。

牛魔王收了豫鼎,說道:“賢弟,怎個這般急躁了他性命。”

大聖問道:“兄長,有何隱情不成?”

牛魔王搖頭道:“無甚隱情,但豫鼎在他背上,恐教鮮血四濺,染了神物,那便無顏面見老爺了。”

大聖聞聽,賠笑道:“卻是我的不是,卻是我的不是。若大師兄怪罪,兄長實話實說便是,莫教兄長怪罪於你,那時我再與大師兄賠罪。”

牛魔王道:“無礙,無礙。我見豫鼎不曾教鮮血染了。”

大聖方纔安心,掄着鐵棒,要了青獅與白象性命。

任是青獅與白象如何求饒,大聖不曾動容,掄棒便打。

正是青獅白象性命危難時,忽有土地現身,攔下道:“大聖,棒下留情,棒下留情!”

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請假一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75章 結聖胎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
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請假一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75章 結聖胎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114章 戒尺護身,靈山勝境(求月票)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