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

話表大雄寶殿之中。

真人與如來在殿中談說佛法,不消多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自外而來,入寶殿之中。

待入寶殿,二菩薩禮讚世尊,方是問道:“世尊,不知喚我二人所來何事?”

如來說道:“今真人前來,爲獅駝山一事而來。正是取經人行至獅駝山,見那地兒多生孽障,故取經人一心降妖煉魔,要降伏獅駝山妖魔,孫悟空請真人護法神相助,今真人特來,與我等分說。”

二菩薩問道:“世尊,此事與我等有何干系,我等二人,一在峨眉山修行,一在五臺山修行,靜修多時。”

如來說道:“你二人之獸,走脫幾時?”

二菩薩面面相覷,但請如來明示。

如來說道:“那獅駝山妖魔,有二者乃你二人走脫之獸,在獅駝山多生孽障,怎這般糊塗,教獸走脫,且去查清走脫幾時。”

二菩薩聞聽,再三賠罪,方纔離去,不消二三時辰,二菩薩再歸,說道:“世尊,二獸在山中走脫七日,閻浮世界不知過去多少年矣。”

如來道:“竟有這般之罪。今真人來言說,孫悟空與牛魔王欲將之降伏,你二人可有話說?”

二菩薩問道:“真人,不知我等那二獸,所犯乃何等之罪行?”

姜緣起身,正要說些甚,如來卻開口,說道:“二獸吃人無數。”

二菩薩說道:“二獸即吃人無數,犯下孽障,我二人自無話說,但請真人做主便是。”

姜緣道:“多謝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二菩薩合掌道:“早聞真人之名,不曾與真人攀談,今方有緣與真人談說。”

姜緣回禮一拜,說道:“我亦有聞二位菩薩之名。”

普賢菩薩笑道:“不知真人晚些時候,可有閒暇,若有閒暇,正是有心與真人一論妙法。”

姜緣欣然應允,說道:“菩薩相請,自不敢違。”

二人說定,共往峨眉山論得妙法,如來佛祖並未使衆人離去,而是留在大雄寶殿之中,沿着先前真人與如來的談論繼續說着。

談說多時,如來望向姜緣,問道:“真人,離我二人賭賽,有些時日,今日再見,你可覺,昔日所說,有何不妥之處?”

姜緣搖頭道:“尊者,並未有不妥之處。”

如來笑道:“如我所見,你亦常覺白得的,棄之如履,故多有擡價。”

姜緣道:“尊者,此話怎說?”

如來道:“早前曾聞觀音尊者有言,取經人一衆多有不睦,唐僧趕了孫悟空,是以真人教其回至方寸山,並使唐僧親赴方寸山,方纔使孫悟空再歸取經。”

姜緣道:“尊者,世間多有此理,任是白得,難得,俱在其中,蓋因此乃天地數也。尊者你我之辯,乃在聞道者,而非天地數。”

如來笑道:“真人知何般天地數?”

姜緣道:“知些許罷。”

如來道:“真人在此道中,多以參悟,此與真人神通有大用。”

姜緣拜道:“尊者提醒,我定不敢忘。”

二人又在寶殿內談說許久,在談完後,真人才與普賢菩薩一同離去,往峨眉山去論法。

如來望真人離去身形,嘆息不止。

有迦葉尊者上前說道:“世尊,何故嘆息?”

如來說道:“嘆我靈山無緣得真人,若可得真人,便真人爲‘現在’佛陀,又如何?然真人不願坐蓮臺。”

迦葉尊者合掌道:“世尊,強求不得。真人師弟將坐蓮臺。”

如來點頭,不再言語。

……

卻說峨眉山處,真人與普賢菩薩駕祥雲,各展本領,少頃間,二人行至峨眉山處。

真人技高一籌,早早到了峨眉山,等候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按落祥雲,讚歎道:“真人好神通。”

真人笑道:“些許伎倆罷了,菩薩與我論法,不知論的是何等妙法?是武論,亦或文論?”

普賢菩薩合掌道:“若是文論,我定不能與真人多談,早有聞真人與牟尼尊者論法不敗,立下賭賽,以取經人爲賭賽結果而定。故我欲與真人武論一番,但請真人不吝指教。”

姜緣道:“指教不敢當,若是武論,便請菩薩現神通與我一論。”

普賢菩薩說道:“此事不急,但請真人與我入內一敘。”

姜緣搖頭道:“不敢欺瞞菩薩,我卻尚有要事,乃與玄帝有約,當行閻浮世界一遭,故不得久留,望請菩薩恕罪。”

普賢菩薩道:“乃我不知真人與玄帝有約。既如此,但請真人與我在此武論,如何?”

姜緣輕揮拂塵,說道:“自無不可。”

普賢菩薩聞聽,將身一幌,落下蓮臺,現出本相來,變成個布袋和尚,笑容滿面,肚皮較大,正是象徵佛門肚量,又見其身中現出三種寶貝來,其左手持着金剛杵,右手持着如意棒,腰間金剛鈴。

姜緣見之,不爲所動。

普賢菩薩說道:“真人,當心!”

說罷。

普賢菩薩持如意棒朝真人打去,真人不曾有退,將麈尾遮擋,任普賢菩薩如何打來,奈不得真人,菩薩見如意棒奈不得,復取金剛杵打去,仍是奈不得真人。

二人在峨眉山中爭鬥,各顯神通論玄妙,這個是菩提衣鉢妙真人,拂塵左遮右擋隨來往,那個是靈山蓮臺真菩薩,棒杵一前一後呈剛強,自有祥雲四起,神仙自來,觀摩真人與菩薩這場爭鬥。

鬥了十合,真人認清普賢菩薩路數,一掃拂塵守態,轉爲攻勢,朝着普賢菩薩打去,姜緣只消三合,打得普賢菩薩再無力反抗,只得防守。

普賢菩薩曳步而退,張口一吐,自有真火來,往真人噴吐而去。

姜緣見火勢洶洶,只消將金公神通使出,便有清氣附來,任火勢如何,近不得他身,真人迎着火勢,取戒尺便往普賢菩薩打去。

戒尺自有架海效力,菩薩遭戒尺一打,如遭重擊,往後退去,勝負已分。

……

獅駝山中,牛魔王與大聖點齊兵馬,搜山降魔行至獅駝洞外,大聖本往洞中叫陣去,但行山外,見了妖魔列陣,便知那洞中魔頭,已知他等前來。

大聖掄着金箍棒,站在山坡,見那遠處妖氣濃重,他笑道:“兄長,這幾個魔頭,正是地裡鬼,知我等前來要降服他等。”

牛魔王道:“賢弟,我等這一路走來,搜山降魔,動靜太大,他等怎能不知?既他等列陣,便是要與我等論個高低了。”

大聖道:“兄長莫要懼他,我等擒他甚易。”

牛魔王大笑道:“我自不懼他,他那三個魔頭,卻不敵賢弟與我孩兒,我翠雲山妖兵多有精銳,亦不懼他獅駝山。”

大聖道:“正是如此,兄長,我等不懼他也。”

牛魔王扯住大聖,說道:“不懼歸不懼,但若能快速將之降伏,卻能免去些傷亡。”

大聖聞聽,深以爲然,點頭道:“兄長可有何計來降妖?”

牛魔王搖頭道:“賢弟,我怎有計?只管往前,若那洞中,只有那老魔與二魔在,我等圍攻則必敗,若那三魔也在,我等必與之僵持,方能取勝,我意是取豫鼎一用,便是那三個魔頭俱在,我等皆可使豫鼎勝之。”

大聖喜道:“險忘兄長手中有大師兄的豫鼎,若有豫鼎,定可巧勝三魔。”

紅孩兒手執火尖槍,上前道:“父親,老叔,孩兒願爲先鋒。”

牛魔王道:“孩兒當心,須仔細了,莫着了那三個魔頭門道。”

紅孩兒道:“父親安心,我推戰車出陣,若那魔頭無恥,我定以火候迎敵。”

牛魔王道:“孩兒且去,待那三個魔頭出戰,我與你老叔定去馳援於你。”

紅孩兒領命,挺槍點齊兵馬,推着五行戰車往獅駝洞中而去,不消多時,紅孩兒便行至洞前妖兵列陣處。

紅孩兒腳踏火光,指定獅駝妖兵處,喝道:“我乃西牛賀洲翠雲山牛魔王之子,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真人門下童子牛聖嬰是也。那老怪,還不速速現身受死!”

紅孩兒話語落下。

老魔挺身而出,手持利刀,罵道:“你這牛聖嬰,我等已敗逃,不再阻攔唐僧西去,你等怎個又點兵迴轉攻打?我等與你,何來這般生死大仇?”

紅孩兒道:“你等吃人無數,罪孽深重,不守信義,屢出狂言,誅你等乃是行善也。”

老魔聞言,有些惱怒,說道:“你這黃口小兒,胡言胡語,果是個沒家教的。”

紅孩兒道:“我雖是黃口小兒,但亦知何爲善何爲惡,我尚是知得的事情,你卻不知,你怎個言說我未有家教?真無家教者,是你而非我。”

老魔十分發怒,不再言說,舉刀便砍,朝紅孩兒殺去。

紅孩兒挺槍便刺,他知老魔曾受他真火所傷,傷勢決計不曾好轉。

二人在獅駝洞前打起來,又見二魔與三魔齊現,自林中而來,正是要防止紅孩兒使五行戰車。

牛魔王與大聖見狀,早有防備,齊齊上前夾住二魔三魔,大戰而起,雙方妖兵大打出手,霎時,獅駝洞前亂作一團。

牛魔王應上二魔,不曾要與其拼鬥武藝,只將豫鼎取出,朝白象頭上摜去。

那白象見豫鼎來得兇猛,心下大驚,持長槍往豫鼎擋住,豫鼎承載一州之氣,怎是長槍能擋,那長槍教打碎,豫鼎氣勢不減,打向白象。

那白象躲閃不及,教豫鼎打中脊樑,疼痛萬分,倒在地上,化作原形,是隻白象,長有六隻黃牙,喘息不定,在地上動彈不得。

老魔與三魔見了二魔被打出原形,大驚失色,起身便要逃離。

牛魔王怎教其逃,掄着混鐵棍,攔下了老魔,紅孩兒挺槍同大聖攔下大鵬。

牛魔王喝道:“你這廝,還不速速受伏!”

老魔刀法凌亂,全無章法,悶聲不語,劈頭就砍,威氣全無。

牛魔王輕易招架住老魔,復取豫鼎一摜,任老魔何般亂劈,撼不得豫鼎,只被豫鼎一震,現出原形來,是隻青毛獅子怪,倒在地上,怎有氣力動彈。

牛魔王將青獅打倒,又往大鵬那而去,

那大鵬見了牛魔王而來,心下大驚,正是要指揮兵馬來阻擋,轉頭一看,又見那府中兵馬見了老魔與二魔戰敗,作鳥獸散,不知蹤跡。

大鵬本要逃去,卻教三人攔住,怎有機會離去,提着一杆鐵槍,左遮右擋,要尋機而去,

三人各使兵器纏鬥,這條鐵棒重萬斤,那條鐵棍不見弱,那杆尖槍鋒芒利,三人將大鵬圍在中間,一陣爭鬥,打得大鵬毫無還手之力。

大鵬見武藝招架不住,索性棄了鐵槍,現出本相來,是隻大鵬金翅雕,這大鵬伸出利爪,要刁捉大聖。

大聖怎個懼怕,只道聲‘長’,金箍棒足有數百丈之長,迎上利爪,與之爭鬥。

牛魔王喝道:“看鼎!”

說罷。

將豫鼎摜出。

那大鵬怎知豫鼎利害,伸利爪便來捉豫鼎,利爪捉住,十分沉重,累他被拖下地來,正是濁氣之物。

大鵬見豫鼎利害,忙是鬆了利爪,振翅要逃,只見牛魔王念訣,豫鼎現出丈八本相,鼎足穩穩落在大鵬背上,竟教大鵬動彈不得,只覺背上似揹負泰山,怎個能動,任是如何振翅,離地二尺不到,便被豫鼎壓了下來。

大聖的一聲,從雲上跳下,掄起金箍棒,一棒打在大鵬天靈上,頓教大鵬性命不存。

牛魔王收了豫鼎,說道:“賢弟,怎個這般急躁了他性命。”

大聖問道:“兄長,有何隱情不成?”

牛魔王搖頭道:“無甚隱情,但豫鼎在他背上,恐教鮮血四濺,染了神物,那便無顏面見老爺了。”

大聖聞聽,賠笑道:“卻是我的不是,卻是我的不是。若大師兄怪罪,兄長實話實說便是,莫教兄長怪罪於你,那時我再與大師兄賠罪。”

牛魔王道:“無礙,無礙。我見豫鼎不曾教鮮血染了。”

大聖方纔安心,掄着鐵棒,要了青獅與白象性命。

任是青獅與白象如何求饒,大聖不曾動容,掄棒便打。

正是青獅白象性命危難時,忽有土地現身,攔下道:“大聖,棒下留情,棒下留情!”

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61章 烹煉功成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73章 玄冥老母敗逃,剔骨之仇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
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61章 烹煉功成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73章 玄冥老母敗逃,剔骨之仇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