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

翠雲山,芭蕉洞中。

牛魔王指揮兵馬搬石砌門,動土修造,正是要補全被孫行者打碎的府門。

牛王一邊指揮,一邊發怒,說道:“這遭瘟的猢猻,入我府中做那掏摸的勾當便罷了,竟將我門首打壞,氣煞我也。”

羅剎女上前道:“大王莫惱,那猢猻行掏摸的事兒,便是因大王教他難住,無法可使,方纔行掏摸的勾當。”

牛王說道:“他打壞我門首,斷不能忍。”

羅剎女道:“大王,你待怎地?”

牛魔王朝府外張望,沉吟良久,說道:“我料那猢猻,此番得勝不得,定去想法子,搬救兵。那取經人一衆不知在何處,我待去尋他等,若是找到,一併捉來,挫他氣焰,教他知我牛魔王非易與之輩。”

羅剎女道:“若教那般,大王須當心。”

牛魔王笑道:“夫人在府中,亦須當心,若那猴子來,你只管閉門不開,若他強硬破門,你便取豫鼎砸他,諒他招架不得。”

羅剎女自是應下。

牛魔王將混鐵棍一放,走出府中,使個變化的門道,搖身一變,竟成個行者模樣,駕起雲光,往火焰山而去。

……

話表,那真行者正從翠雲山中離去,不曾有法子,對付那牛王,真是個手足無措時。

行者嘆道:“此當如何是好?若是賭鬥,我絕不懼這牛魔王,怎奈他有個鼎兒,重若千鈞,任我如何施爲拿他不得,前番入他府中,不見芭蕉扇,定是教其隨身而帶,怎可取得。”

行者正是不知如何是好,忽有一老兒上前來拜,說道:“大聖,大聖。”

行者張望,但見這老兒身披飄風氅,頭頂偃月冠,手持龍頭杖。

行者問道:“你是那來的,尋老孫作甚?”

老兒拜禮道:“大聖,我乃是火焰山山神是也。今聽聞大聖嘆氣,故來一助。”

行者道:“火焰山山神?你怎個一副道人打扮?”

老兒說道:“不瞞大聖,我本是兜率宮中守爐的道人,因罪被老君貶來此間做山神。”

行者聞聽,笑道:“你犯個甚事,說來與我聽聽。”

土地說道:“此事說來,與大聖有些關係,莫說此事,便是此火焰山,亦與大聖有些關係。”

行者道:“你這土地,莫要胡說,老孫一心修持正道,怎個有空來此處放火,還使你貶到下界來?”

土地說道:“大聖有所不知,五百年前,你大鬧天宮時,教真人所擒拿,壓赴爐中所煉,那時煅燒功成,故開鼎以觀,怎教大聖你跳出,蹬倒丹爐,即有磚火飛出,到此處化作火焰山。我亦教老君責怪,故貶下界來,做個土地。”

行者道:“你這般說來,果爲我所累你。”

土地賠禮道:“不敢,不敢。”

行者道:“你既言助我,你可與我說道一二。若你真助我有功,我自上兜率宮去,在老君面前,與你求個恩情,赦你無罪。”

土地道:“大聖,此來乃爲大聖道明翠雲山牛王來路。”

行者說道:“他來路我比你知得多,你有甚可與我言說的?”

土地道:“大聖,牛王來路,你自是知得,但牛王手中一鼎,你可曾得知?”

行者道:“昔日老孫曾在廣心真人手中見過一鼎,乃是禹王九鼎之一,那牛王的鼎,與真人的鼎甚是相似,我正爲他手中之鼎所難。”

土地道:“大聖識得,倒是我多此一舉了,那鼎正是廣心真人手中之鼎,不知爲何在牛王手中,是故大聖若要克其手中之鼎,須是去拜會真人,問清來路方是。”

行者聞聽,暗自心想:“我方從家中出來,又回家中,大師兄該怎看我?去不得,去不得,既知了那鼎兒乃是豫鼎,不若去天庭,尋個破解的法子,那時將鼎兒收了,再問那牛王怎說,若是偷來的,我將豫鼎交還大師兄,纔有顏相見。”

想罷。

行者與土地說道:“此間事,我已知得,你且去罷。”

土地拜禮離去。

行者駕雲往天庭而去,要搬救兵來對付豫鼎。

……

卻說火焰山一帶,唐僧所在房舍之中,牛魔王駕雲四下張望,正是要尋取經人一衆。

牛魔王便尋便問附近大小妖怪,終是在一房舍附近,見了那豬八戒,這廝甚是好認,牛王一見便知了,此定爲取經人。

牛魔王變作假行者,按落雲頭。

豬八戒怎識得變化,上前迎道:“哥啊,今可偷來了那鼎兒?若偷不得,將那芭蕉扇偷來也成,你怎個兩手空空?”

牛王聽了心頭暗恨,這個豬八戒,先前辱罵他兒聖嬰,今又挑唆那猢猻去他府中盜竊,教他門首打碎,果是該打。

牛王心中生嗔,不曾表露,只上前說道:“師弟,那牛王好生謹慎,不曾功成,只將金箍棒盜回。”

豬八戒說道:“哥啊,你往日做這掏摸的勾當,定是功成,怎這次馬失前蹄?”

牛王說道:“師弟,那牛王利害,不比從前,且引我去拜師父,我有事與師父言說。”

這呆子,怎有心去辨認,引牛王往房舍內走去。

呆子說道:“本以爲你將功成,我早使師父收整行李,待你歸來便上路去,不想你並未功成,你若不曾功成,不若我同你去對付那牛王,有我九齒釘耙助陣,與你那金箍棒,定能功成。”

牛王見這呆子看着有些武藝在身,心中暗道不妙,他出門來哄騙,不曾帶武器來,若與之爭鬥,恐力有不逮,他心生一計,問道:“那行李可重要?”

呆子答道:“哥啊,你莫不是教牛王打得腦了?包袱裡有通關文碟哩,若無此物,我等何處往前取經去?”

牛王聞聽,欲朝這行李下手,他與豬八戒往前就走,待入了房舍,他見行李收整齊全,將豬八戒推跌下去,呼個惡風,將行李盡數捲走。

他本見唐僧就在一旁,要將之一併抓走,怎料沙僧掄着降妖杖在前,他近前不得。

牛王現出本相,笑道:“那猢猻來我府中行竊,教我打退,你等這取經人,休想從火焰山中過去,趁早往回走,可保全性命!”

說罷。

牛王駕風霧離去。

房舍飛砂走石,席面殘亂,唐僧驚懼,老者慌張,八戒嚷嚷,沙僧護持。

許久惡風方退,沙僧見全無妖氣,將降妖杖放下,近唐僧跟前,道:“師父!”

唐僧驚魂未定,說道:“悟淨,那是什麼妖邪?”

沙僧道:“師父,那定是翠雲山芭蕉洞那牛王!知了大師兄去行竊,來報復哩。”

八戒站起來,大怒罵道:“這結心癀的牛兒!怎敢變作師兄模樣來戲耍我!”

唐僧悲從心來,眼中噙淚,說道:“悟空,你這是何去了,今行李教妖魔取走,縱你取來芭蕉扇,又如何西行。”

此間正是心猿走神遠離去,妖邪侵犯欺正主。

……

那行者不知下界之事,他正是入了南天門中,要拜見玉帝搬請救兵來對付牛魔王,怎料玉帝聞聽後,只道本家事,參與無理,故使猴兒離去,再言若天上神將,願隨猴兒下界,亦可下界相助。

行者只道天上神將比他尚有不餘,若下界定教牛王打殺不可,故不曾在天上相請,又下界去,本該去海上尋個法子,但行者途徑一山中,見祥光四起,他細細一看,這竟是武當山。

行者見之暗道:“這竟是蕩魔祖師道場,不若去請得蕩魔天尊,見其有無法子,克那豫鼎,若是克不得,也可請其出手,與我一道降牛王。”

行者按落雲頭,往武當山而去,行者落入山中,細細觀賞,山中真乃是個好去處,但見‘幾樹榔梅花正放,滿山瑤草色皆舒,白鶴伴雲棲老檜,青鸞丹鳳向陽鳴’,又見那‘龍潛澗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訴語,馴鹿近人行’。

行者行至太和宮外,見祥光簇擁着五百靈官而來。

有靈官上前問道:“那來的是誰。”

行者自報家門,靈官聞聽,急入殿中稟報,九天蕩魔祖師聞聽,下殿來迎。

蕩魔祖師請入殿中,奉茶以待,問道:“早聞你皈依沙門,保唐僧西天取經,今日怎有空閒訪我。”

行者拜禮道:“有一事奉勞蕩魔天尊。”

蕩魔祖師說道:“你且說與我聽。”

行者遂備陳前事。

蕩魔祖師聞聽,說道:“你今來請我降伏牛王,甚易也。然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今不得玉帝旨意,我不可擅動干戈,但若說個不字,又違了大聖。這般,我遣龜蛇二將,並五大神龍及精銳之兵,隨你擒拿牛王。那牛王住在西方,諒西路不曾有大害妖邪,再者此牛王曾隨真人修行,無有兇性。”

行者說道:“天尊,若是牛王尚好說,乃那牛王手中,有一尊鼎兒,甚是厲害,名喚豫鼎。”

蕩魔祖師道:“豫鼎,土也。土爲五行之母。早有聞此寶,當初落於老君之手,復轉與廣心真人手中,爲真人至寶。既此寶在牛王手中,真人定知,你與真人乃是本家,何不去方寸山一問,如此定可降得牛王。”

行者道:“只恐誤了真人靜修,不敢去擾。”

蕩魔祖師道:“竟是這般。若是如此,你且仔細,不與他爭強,豫鼎難防。”

行者點頭道:“此方多謝,但恐唐僧久等,我先領兵馬去對付牛王。”

蕩魔祖師說道:“無需,他日若你與廣心真人相見,且與他言說,我與他神交已久,若有閒時,來我殿中一坐。”

行者拜禮道:“定轉達,不敢有誤。”

行者謝了蕩魔祖師,領龜蛇二將,五大神龍連同精兵上千,往火焰山歸去。

……

不一日,行者率兵馬行至火焰山,便下去拜見唐僧。

行者剛是落地,便見八戒氣勢洶洶的拱來,行者一個閃身躲開,說道:“你這呆子,此作何事?”

八戒罵道:“你這牛兒,休騙我老豬。”

行者說道:“八戒,我何時騙你?”

八戒細細一看,說道:“你果是孫行者?”

行者道:“我自是孫行者,你怎個不認得我不成?”

八戒聞聽,方纔鬆氣,言畢前事。

行者聽聞,鋼牙咬響,十分發怒,說道:“此牛王,怎個變作我的模樣來哄騙。逐年家打雁,今卻被小雁兒鵮了眼睛。”

行者遂入裡拜見唐僧,與之分說,請得九天蕩魔祖師麾下兵馬來助,正要去再戰牛魔王。

唐僧聞聽,朝北方一拜,遂使沙僧護他,再讓豬八戒隨他們一同前去,捉拿牛魔王,取得芭蕉扇。

豬八戒提着九齒釘耙,同孫行者一起踏雲霧,見了龜蛇二將,五大神龍。

豬八戒上前說道:“蕩魔天尊今來可安好?我老豬與他乃是舊相識。”

龜蛇二將並五大神龍回禮道:“拜見天蓬元帥。勞天蓬元帥掛念,上帝今來安好。”

豬八戒笑道:“天尊近來可有想念我老豬?”

一衆聞聽,不知如何作答。

孫行者扯住豬八戒蒲扇耳,說道:“莫要胡言胡語,且入翠雲山中,與牛魔王一戰。諸位且聽好,我與他再敘兄弟情,三借芭蕉扇,若他再不願,我方號令,那時我等一同與之較量,但莫多生殺戮。”

衆等答道:“遵大聖號令。”

一衆駕雲,往翠雲山而去,正是要對付牛魔王,取得芭蕉扇。

……

話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姜真人正在丹房之中煉丹,金角銀角二仙童,一個架火,一個拉風,他只消看得鼎爐火候便可。

真見亦教真人喚來,在旁習全外丹道。

姜緣使真見替他看爐一陣,他忽憶牛王,說道:“說來,悟空等離去,有些時日,不知與牛魔王碰上沒。”

真見回首答道:“大師兄,他們腳力慢,多半不曾遇上,若是遇上,悟空師弟怎會不來請你。”

姜緣笑道:“說不定,悟空師弟能借得芭蕉扇,料理火焰山之事,再是西行也說不準。”

真見搖頭道:“難,難,難!除非悟空師弟再行些掏摸的勾當,許是可行。”

姜緣笑而不語。

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75章 結聖胎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63章 溫養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83章 性苦作惡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五十章 立鼎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58章 淺談火候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三章 姜祖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
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75章 結聖胎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63章 溫養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83章 性苦作惡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五十章 立鼎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58章 淺談火候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三章 姜祖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