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

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

光陰迅速,不覺半月去。

姜緣將拂塵與白鹿,將豫鼎與牛王,再以真見在福陵山外候取經人,三者盡去。府中餘真人與祖師。

一日,祖師靜室。

師徒二人正在此處捉棋,擺開陣勢,一遞一着的廝殺,下的乃是圍棋。

一局落幕,終是姜緣敗陣。

姜緣不惱,笑着將棋局收整完畢,說道:“師父,府中餘你我二人矣。”

祖師道:“早有所料,你這童兒,怎還不返天去修行,在府中賴着作甚?”

姜緣道:“府中無人,我當在此處陪候師父。”

祖師笑罵道:“你在此處擾我清淨,怎個言說陪候?且去就是。”

姜緣道:“不急哩。”

祖師道:“怎個不急?你今外丹道將成,神通唾手可得。”

姜緣笑道:“師父,急不得。”

祖師道:“你這童兒,常時教你修個心靜,今時真教你修成遇事不驚。”

姜緣道:“師父教導有功。”

祖師笑道:“童兒,莫要與我這般多說,再去府外一遭,觀世音菩薩來矣。”

姜緣聞說不解,半月前方纔與菩薩辭別,怎個菩薩又行至此處。

他拜道:“師父,弟子方出府相迎。”

祖師擺手道:“且去,且去。”

姜緣再三拜禮,方是離去,他照着瑤臺小道走出,行至府門前,整衣近前,將府門推開,但見府外菩薩正站定,其身旁跟着三者,一者是那惠岸行者,再二者乃是他熟人,金角銀角是也。

姜緣上前拜禮,道:“菩薩。”

觀世音菩薩回禮道:“真人,多有叨嘮。”

姜緣道:“不敢言說此等。菩薩,此方再來,可有何事需我相助?”

菩薩道:“未有。不久我上兜率宮,親見老君,與老君分說,借人在下界成劫數,老君卻是不允,乃我再三相借,老君方纔准許,遣金角銀角二童子,使我託化妖魔,阻其前行。金角銀角本爲真人在上界看爐,故今前來,與真人分說,且將丹爐一物,交與真人。”

金角銀角聞說,取一鼎爐出來,此鼎爐呈三寸六,又取一藥盒,說道:“師兄,今我等將下界以阻大聖前行,卻不得爲師兄看爐,此方老爺有言,道師兄可在下界煉丹,何時丹成,尋他習神通。”

姜緣接過鼎爐,又接過藥盒,道:“勞二位師弟下界將此等帶來。”

金角銀角拜禮道:“今方不得爲師兄架火拉風,待我二人功成時,再爲師兄所用。”

姜緣道:“你二人下界阻道,可有寶物傍身?若無寶物,恐阻不得,且身命有危。”

金角銀角笑道:“有寶哩,有寶哩!實不瞞師兄,老爺允我二人有寶五件,有一葫蘆,有一淨瓶,有一寶劍,有一扇子,有一繩子。得此五寶,護身無礙!說不得那取經人過不去我們這關哩。”

姜緣聞說,放下心來,道:“既如此,二位師弟且去,待你等功成,我等再敘。”

金角銀角再拜,方是退至菩薩身後。

觀音菩薩方纔道:“今爲此事來,事了當去也。”

姜緣拜道:“菩薩慢行。”

菩薩駕祥雲承三者同往外去,正是尋一處地兒,託化金角銀角爲妖魔,阻取經人前行。

真人目送菩薩遠去,方是取鼎爐與藥盒歸家,將之安於瑤臺不遠,轉身返祖師靜室去。

入祖師靜室,祖師盤坐蒲團,問道:“如何。”

姜緣道:“師父,乃是老君二童子,與觀世音菩薩前來,菩薩借童子阻道,二童子與我有舊情,在天上曾爲我架火拉風,炮製金丹。此來奉老君令,將鼎爐藥材送與我,使我在下界煉製外丹,何時丹成何時上天習神通。”

祖師道:“既如此,那童兒在府中煉丹,若是無有藥材,我爲你取來就是。”

姜緣笑道:“弟子拜謝師父。如此,弟子能在師父府中陪候師父。”

祖師道:“你這童兒,童心未泯。”

姜緣叩首道:“師父,閻浮世界常有言說‘師者如父’,昔年我受師父深恩成道,今時師父將諸般交與我,我自侍師如父,恩情絕不敢忘,任我何般,終是師父身旁一童兒罷。”

祖師上前將童兒扶起,道:“你有孝心,我自知得。且安心修行,你若開府,我亦在府中,無人敢爲難你。”

師徒談說一陣,姜緣忽是提起府外住着的紅孩兒,問道:“師父,你覺牛聖嬰如何?”

祖師道:“是個有靈性的,我使其餐風飲露,乃有意蘊其正主,此方多時,自可傳其門道。”

姜緣問道:“師父,使其自選修何門道?”

祖師頷首道:“自然。然恐其心性頑劣,到底少年,不好抉擇。”

姜緣道:“師父,不若請其父來?”

祖師搖頭道:“不可。”

姜緣道:“當如何是好。”

祖師沉吟良久,說道:“你且問其一二,見其有無少年頑劣姿態,若無有少年姿態,着其修行門道,若有少年姿態,你帶之身旁,言傳身教。”

姜緣道:“是,師父。”

師徒二人再是談說許久,姜緣方是離了靜室,往府中行去。

真人行至府中一老柏樹下,此處乃是昔日衆師弟最喜會講之處,他亦曾在此處參與會講。他至柏樹下,望見紅孩兒在此處戲玩,取一火摺子搗鼓。

他近前些許,但見紅孩兒使一火摺子,放在一樹旁,什麼也未曾做。

姜緣近前問道:“紅孩兒,你這是作甚?”

紅孩兒見是姜緣,遂是起身拜禮,道:“上老爺,我在給樹取暖哩。”

姜緣問道:“你給樹取暖作甚?此處冬暖夏涼,四季不侵,樹怎會冷?”

紅孩兒道:“我撫樹身冰涼,火焰溫和,我近之暖和,故我取火爲樹取暖。”

姜緣道:“近來我使你讀書學禮,你可曾讀進?”

紅孩兒躬身道:“上老爺使我讀之書,我盡學矣。”

姜緣問道:“果真?”

紅孩兒答道:“不敢欺瞞上老爺。”

姜緣笑道:“既如此,你隨我來。”

說罷。

真人往瑤臺走去,紅孩兒不解其意,緊隨其後。

二者一前一後,行至瑤臺上,姜緣不欲登壇,正要入班中,忽有清風徐來,推着姜緣往上壇行去。

此爲祖師之意。

姜緣見之即明,遠遠朝祖師靜室拜禮,方是登壇高坐。

紅孩兒不敢入班中,只在臺上靜候。

姜緣高坐壇中,道:“牛聖嬰。”

紅孩兒跪伏在地,朝上叩首,說道:“上老爺,我正在此處,但請上老爺吩咐。”

6◇9◇書◇吧

姜緣道:“你今讀書亦有多時,日間可有修個門道?”

紅孩兒答道:“上老爺,日間餐風飲露,算作門道。”

姜緣道:“你餐風飲露,料想多時,不知有何所悟?”

紅孩兒道:“上老爺,我卻未有所悟。”

姜緣道:“怎說?”

紅孩兒躬身拜道:“上老爺,我卻有些愚笨,餐風飲露,不得所悟。若教有所說,不知真我一說,可作感悟?”

姜緣聞說,運氣雙目,細細一看,但見紅孩兒雙目靈足,元神泥丸現,未有二神來擾,他問道:“你知真我?”

紅孩兒道:“上老爺使我常讀書,其書中有所記,眉心正入乃天門,天門後爲明堂,再後爲洞房,洞房爲泥丸宮,元神住此處,乃真我也。我自餐風飲露來,便知真我所在。”

姜緣心中瞭然,此童兒生來爲牛魔王所護,不曾入世,是故真我易得。

他曾讀老君贈書,書中有言‘人身由來後,所見所聞而生識神,欲神,此二神乃最熟人者,蓋因由人而生,人最懼何等,最喜何等,二神悉知,二神勢大掌權,必使元神失位,此乃人死始初’。

紅孩兒之識神,欲神尚弱,元神掌權,輔以日間餐風飲露,元神自現。

此方不宜傳金丹道,若傳此道,假以時日,其二神長成,定是亂心,那時怕又是一個孫悟空。

姜緣道:“牛聖嬰,既你知真我,自今日起,你隨我身旁同是修心養性,如何?”

紅孩兒磕頭道:“但憑上老爺吩咐,不敢違也。”

姜緣遂下壇中,將紅孩兒扶起,隨他同是將鼎爐與藥盒搬入一間空靜室中,他此方當是要開始煉丹。

他走出府外,制一風閘,方歸府中,教紅孩兒使風閘,他自煉外丹,他並不避諱講述外丹道,取藥材時,將一些簡單的天地數與紅孩兒講述一二。

紅孩兒甚是靈巧,往往舉一反三。

姜緣將鼎爐立起,此謂之‘安爐設鼎’,再者清掃鼎爐,乃是‘清爐掃鼎’,紅孩兒將之一一記下。

……

卻說金蟬子轉生自南瞻部洲海州弘農郡聚賢莊中,幾番周折,入佛門俗姓作陳,法名玄奘,今得菩薩指點,攜二寶袈裟與錫杖,再者與大唐皇帝聖意西行。

大唐皇帝賜其作御弟,望其西行取經三藏,故指經取號,又以唐爲姓,是故又號‘唐三藏’,因其爲僧人,出自大唐,便稱‘唐僧’。

唐三藏在貞觀十三年自長安城出發,有二從者隨行,護其西行,俱是凡夫俗子。

一行三人走在西行路,不知西路多遠,只管往西,行入一山嶺,但見此山嶺,說不盡崎嶇難走,前行須從者拔草方能見路,行多時。

唐僧喘息不定,見路徑分叉,不知何處走,他停了白馬,問道:“此路難走,該往何處去?”

從者道:“只管往西,我等開路,慢行就是。”

唐僧應聲,行至不久,白馬失足,從者驚恐,竟是跌落坑坎之中,三者驚懼,不知所措。

忽有妖風滾滾,但見風中擁出五六十個妖邪,有個魔王做首,呼道‘拿將來,拿將來’。

妖邪將那唐僧連同從者捉起,這法師戰戰兢兢,擡頭一看,唬得魂飛魄散,那二從者骨軟筋麻,只因此魔王生的凶神惡煞,血盆大口,吼聲如雷,教人生怯。

那魔王道:“今時捉人,合該作我暖壽。”

魔王呼嘯不久,又有二妖聞着人味近前來,竟是商議吃人。

聽得唐僧六神無主,將身中袈裟緊貼。

那魔王招呼二妖前來,見了唐僧與二從者,說道:“此人本性元明,身有袈裟,傷不得。不若我等分食那二人去罷。”

二妖俱是應答,遂與魔王,五六十妖邪分食二從者,但見那二從者被剖腹剜心,剁碎其屍,首級與心肝與二妖,四肢遭魔王吃食,其餘骨肉被妖邪分邪,林中嘓啅聲,將唐僧險些唬死。

正是唐僧西行之心不改,袈裟護身,元神有靈,否則此處便喪命去。

此正應修行,元神孤苦無依,必遭難也,掌權不得,早晚爲害。須是心猿持金公相護,木母守戒,意馬作乘,黃婆調和,方行大道。

唐僧這般惶恐,不知多時去,只聞耳邊盡是嘓啅聲,不覺東方發白,妖邪等見唐僧初心不改,不得分食,暗歎散去。

唐僧昏昏沉沉,分不清路來,不知往何處往,心有惶恐,暗道:“西行路如此之難,我怎地西行?二從者教妖邪分食,我僥倖得了一命,若是西行,我定遭害,不若退去?”

唐僧念及此處,正是欲退,可又念及唐王恩德,此未曾取得真經,怎能退去。

唐僧萬念而過,終是西行心定,袈裟相護。

正是心定間,忽見有一老叟來,此老叟乃是太白金星所化,得菩薩請,特下界來,爲其指路。

老叟上前將唐僧身中繩索去掉,唐僧見了老叟,如是故鄉見親人,滿眼墮淚,將諸般事情與老叟說了。

老叟笑道:“你且安心。此處盡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你袈裟相護,本性不失,故害不得你。”

唐僧道:“此般種種,我一人如何西行,恐爲所害。”

老叟指定前路一處,說道:“你且盡心行至此路,那兒有個神通廣大的猴兒在,那與你有緣法,合該爲你徒弟,護你西行,你將其收爲徒弟,你西行路自此無憂矣。”

唐僧朝那處張望,轉身正要言謝,忽見那老叟跳至雲間,化作神仙,只留一字帖,消失不見。

如此方教唐僧知得,那老叟乃是太白金星。

正是‘元神終知心猿在’。

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83章 性苦作惡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十四章 苦海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63章 溫養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155章 行者借扇90.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58章 淺談火候第69章 修行
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83章 性苦作惡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十四章 苦海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63章 溫養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155章 行者借扇90.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58章 淺談火候第69章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