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

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

實際上,常浩南之所以這麼急着來410廠查看發動機的生產情況,除了要對國內的航空動力生產水平有個瞭解以便提前進行一些佈局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還記着之前查看01號原型機試飛數據的時候,發現機上兩臺渦噴14的工作狀態都非常不穩定。

如果只是發生故障的那一臺出現這種現象,姑且可以認爲是一種喘振前的徵兆。

然而實際情況是,兩臺發動機,甚至包括常浩南後來專門去查看過的03號原型機上面的兩臺,都存在類似的現象。

而且不穩定的幅度還不一樣。

這種情況,意味着問題大概率出在製造過程中。

雖然在把渦噴14的喘振裕度提高足足25%以後,他可以保證這種幅度的狀態波動已經不會再次誘發喘振。

但是還不夠。

喘振裕度有點類似於在性能方面留出來的餘量,喘振邊界線就是理論極限,共同工作線則是爲了保證安全而人爲設定的性能邊界。

發動機的工作狀態越穩定,這兩條曲線之間所需要留出的距離就越短,相當於在理論極限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榨取”出更多的實際性能來。

在經過之前的一番改進之後,渦噴14的性能潛力其實比以前要更大。

所以如果能夠找到並解決那個不穩定因素,就可以進一步拉高這臺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不過這件事情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當常浩南從生產車間離開的時候,已經是當天深夜。

作爲一個在機械製造領域浸潤不深的人,他確實沒能找出是哪個步驟出了問題。

只能等到測試環節甚至更往後的小批量試生產環節再慢慢去摸索問題了。

好在製造方面即便出現後續改進,也是屬於生產定型的範疇,因此並不會影響到眼下的工作。

……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一架灰白塗裝的運8運輸機降落在了112廠的北陵機場跑道上。

編號爲010001的渦噴14原型機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從410廠走下生產線,並被連夜運到這裡。

它幾乎寄託着整個606所、整個八三工程的希望。

實際上在這臺發動機完成裝配並進行下線檢測的時候,大家就已經發現了它跟原始設計的不同——

在國軍標下的整機重量從原本的1150kg降低到了1040kg。

110公斤的減重看似不多,但對於一臺航空發動機來說,每一公斤重量都是值得精打細算的。

何況一次就減輕了10%。

哪怕其它能能沒有變化,僅憑減重這一項就足夠把渦噴14的性能拉入一個新的層次。

更誇張的是,這次改進的主要優化方向還不是減重。

這110公斤只能算是個贈品而已。

既然贈品都已經如此令人驚喜,大家又怎麼可能不期待發動機本身的表現?

楊奉畑、閻忠誠和常浩南三人站在一起,目送着這臺傾注了上千人心血的發動機被固定在貨盤上,然後緩緩進入運8的機艙。

9月中旬的東北清晨,空氣中已經帶上了絲絲寒意。

楊奉畑穿着一件皮夾克,把兩隻手揣到袖子裡面,向旁邊的閻忠誠問道:

“上次送這個老夥計去涪城那邊,已經是將近八年以前的事情了吧?” “是啊……”閻忠誠點點頭,又緊了緊身上裹着的棉服,微微擡起頭,似乎是在回憶着什麼:

“當時624所的高空臺還處在建設當中,進氣畸變試驗,還有高原和高低溫啓動試驗都做不了,功能試驗也只能模擬兩萬米高度以下的情況,所以很多東西只有冒險裝到01號原型機上才能進行測試。”

“這次可以順便把之前沒來得及做的內容補上,尤其是高原低溫啓動能力,應該算是咱們這個型號接下來的重中之重。”楊奉畑雖然不是航空動力專家,但作爲整個八三工程的負責人,對於項目方向的把控還是非常在線的。

青藏高原的空防一直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都仍然是個令人異常頭大的問題。

儘管昔喀孜機場的先天海拔讓我軍的航空兵在理論上只要起飛就能獲得三到四千米的高度優勢,但在5000米海拔高度維持飛機的正常運作本身就是一個從未有人研究過的課題。

這一情況直到內地通往青藏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以及昔喀孜的簡易機場被擴建成一座正兒八經的空軍基地纔有所改善。

至於眼下的90年代……

三倍音速中隊此時還裝備着象徵他們名稱的米格25R偵察機。

儘管這些飛機因爲機齡增加和維護不足已經無法發揮出全部實力,但仍然可以憑藉着高度和速度來去自由。

聽到這裡,常浩南稍稍側過身子,插了一句話:

“其實經過這次改進之後,渦噴14在高原環境下的啓動效率也會提高。”

“你連啓動機也一起改過?”楊奉畑的語氣中帶着驚訝。

他不記得之前看到的改進清單中有這麼一項內容。

“沒有,但壓氣機的轉子比以前更輕,總壓恢復係數又提高了。”常浩南搖了搖頭: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空氣密度降低和氧氣含量不足的問題。”

這個解釋讓楊奉畑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驚喜。

顯然,贈品又多了一個,而且還是那麼令人滿意——

渦輪發動機在從靜止狀態啓動時,必須依靠外界提供動力。

因爲這時沒有相對氣流流過發動機,如果此時向主燃燒室供油點火,只能將發動機燒損而不會使發動機轉子轉動起來。

當發動機處在高原環境時,由於較平原正常啓動時吸入發動機或啓動機的空氣質量流量變小,進而啓動機功率顯著降低,轉子加速變慢,發動機冷運轉階段的時間延長,很容易導致啓動失敗,甚至在空氣流量不足的情況下提前進入慢車狀態而損壞發動機。

但是壓氣機葉片的質量降低卻可以低效啓動機功率減小帶來的不利影響,讓轉子更快到達所規定的運轉速度。

也就相當於提高了高原啓動效率。

思忖片刻之後,楊奉畑面露喜色地轉向常浩南和閻忠誠:

“小常,老閻,你們到了涪城那邊之後,務必要把高原啓動試驗的數據做全了,這非常重要。”

說完似乎覺得還不夠,於是又繼續補充了兩句:

“哪怕耽擱一些進度都可以。”

“我估摸着,咱們的殲8出口計劃,這次航展就可能要落地了。”

(本章完)

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181章 縮比風洞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826章 丈量華夏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57章 思路轉變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98章 緊急起飛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13章 通過海峽!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36章 作繭自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
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181章 縮比風洞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826章 丈量華夏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57章 思路轉變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98章 緊急起飛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13章 通過海峽!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36章 作繭自縛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