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

在隨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裡,常浩南一直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狀態:一大早起牀,除了上課之外就是對幾種進氣道進行設計計算和性能測試。

由於已經沒有了電腦使用時間的限制,因此進度比一開始預想的還要快,以至於常浩南在設計出一個滿意的新機頭之後,還順手把殲7原型的大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以增強亞音速狀態下的機動性。

雖然這個改進在殲7E上面已經實現了,但那畢竟是現役裝備,常浩南不可能隨便搞到設計圖,所以還是得花時間重新設計一個類似的出來。

而在所有設計工作都完成之後,張漫甚至還靠着常浩南建模出來的3D模型,畫了兩張這種魔改版殲7進行空戰的想象圖。

課程設計的答辯和畢業設計答辯有點類似,只是規模要大得多,現場會直接設置在一個大教室裡,整個專業的幾十號學生坐在後面,包括劉洪波在內的幾個評委坐在第一排。

這個年代教室裡並沒有普遍配備電腦,只有一臺書寫投影儀,可以把平放在載物玻璃上的圖紙投射到大屏幕上,效果其實跟用投影儀放PPT差不多,只是需要準備紙質的內容才行。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其他同學還是評委老師,在此之前都沒看過各組的設計方案,因此一個好看的效果圖可以給觀衆留下更深刻的第一印象。

很快,就到了課程設計作業答辯評審的日子。

當常浩南來到教室的時候,裡面的人幾乎已經坐滿了,他只好帶着另外三人找了個教室最裡面靠窗的位置。

都是大三的本科生,雖然專業課已經上的差不多了,但真的讓大家去從頭完成一次飛機設計,哪怕是最簡單的設計也並不容易。

因此一般情況下這個作業的評分會更看重各組的設計思路和設計過程是否正確。

畢竟能夠完整地設計出一架真正“飛機”的組別少之又少。

不出意料地,前面幾個組的設計都很中規中矩,基本都是航模大小的遙控飛機,很多算例甚至是直接仿照課本里面的。

這樣的作業不會拿高分但也不會出什麼大錯,評委們的問題同樣是按部就班,差不多十五分鐘就能結束一組。

有些沉悶的氣氛一直持續到了黃志強的小組上場。

黃志強親自把厚厚一本裝訂好的設計說明放在了評委面前的桌上。

“水上飛機?有點意思……”

劉洪波終於來了興趣,把之前一直放在桌上的眼鏡戴了起來。

其它三位老師也幾乎是瞬間打起了精神。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人也把設計圖放在了書寫投影儀的聚光鏡下面。

雖然這個年代的投影畫面並不是很清晰,但仍然能夠辨認出圖紙上畫着一架機身下面帶有雙浮筒的飛機,這頓時引發了後面同學的一陣竊竊私語。

“這是……水上飛機?”

“好像是能載人的誒。”

“是,你看紙上標註的尺寸,飛機有10米長,我勒個去,不愧是黃志強,真的敢做啊……”

“說起來,我記得之前好像還有人說想要設計戰鬥機來着?”

“那個應該只是說說吧,我覺得能設計出真正載人的飛機就很難了,戰鬥機……想都不敢想。”

黃志強站在講臺上沉默了幾秒鐘,雖然聽不清教室後面的人具體在說些什麼,但不難想象出其它同學此時的震驚和對自己的佩服。

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們小組設計的內容是一架最多可搭載6名乘客的2.5噸級水上飛機。”

“飛機的總體設計方案如下,採用簡單可靠、穩定性好的雙浮筒式結構……”

“首先介紹水上飛機浮筒的外形特點及其對流體動力學的影響……”

“飛機浮筒的理論計算方式如下,具體的計算過程可見設計說明的第23-25頁……”

“浮筒的外形和隔框設計如圖所示,浮筒外載荷計算的具體過程可見設計說明的第32-37頁……”

不得不說,這黃志強確實是有些東西的,雖然這架水上飛機的結構平平無奇,但他的設計過程非常詳實完整,甚至對一些關鍵部位的力學性能做出了具體要求,並進行了整體性能估算,應該說已經算是相當完整的設計方案了。

僅僅黃志強介紹自己的方案就花了半個小時時間,當他說出謝謝老師和同學們的時候,整個教室內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包括常浩南都在鼓掌,真心實意地。

“南哥,給他們鼓什麼掌啊,你的設計不是比那個水上飛機厲害多了?”張漫在旁邊心不在焉地拍了兩下手就沒有繼續了。

“4個人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能設計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雖然整個機體部分很明顯借鑑了已有的成熟設計,但是能把雙浮筒給算明白,至少能算是碩士生的水平。”常浩南非常客觀地評價道。

“那南哥你幾乎是一個人設計出來了我們的那架戰鬥機,豈不是更厲害?”

“我嘛……自然是不一樣的。”

面對黃志強的設計方案,4位評委只是問了兩個簡單的問題,主要是那份設計說明裡已經寫的非常詳細了,實在挑不出什麼毛病。

“下一組,常浩南、周書萬、張漫、吳懿範!”

聽到自己名字的常浩南深吸一口氣站起身,拿起桌子上的各種材料走上了講臺,在跟黃志強擦肩而過的時候,他似乎感覺到後者正用一種略帶挑釁的目光看着他。

常浩南有些可惜地搖了搖頭。

黃志強的能力確實很強,但是這段時間的接觸下來,他能感受到對方的心態存在問題。

不過現在不是操心別人的時候,常浩南也把自己的設計說明放到了評委面前的桌子上。

厚度只有黃志強那一本的大概一半。

看到這份設計說明之後,黃志強徹底放下心來——一架戰鬥機的設計內容只有那麼薄,足以說明是個沒做完的半成品。

穩了!

“殲7的改進型?”劉洪波看着封面上寫着的題目皺了皺眉頭,一方面是他覺得這一組學生恐怕是要搞個半成品糊弄事,另一方面,在題目下面還有一張素描出來的效果圖,看上去……

反正是不像殲7。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我們小組的設計是一種殲7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號。”常浩南說話的同時,吳懿範也已經把張漫畫的另一張上過色的效果圖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這個驚人的題目,結合大屏幕上的圖片,幾乎直接引爆了整個教室的氣氛。

“我草,真是設計戰鬥機?”

“能比黃志強還牛逼?方案做完了麼?別是只設計了個大概的外形吧?”

“我讀的書多,你騙不了我,啥殲7長這樣啊?逗我們玩的吧?”

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758章 流形學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0章 搶人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82章 攔阻降落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93章 塞翁失馬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39.第339章 凱旋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90章 殲11B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
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758章 流形學習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0章 搶人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82章 攔阻降落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93章 塞翁失馬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39.第339章 凱旋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790章 殲11B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