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

聊完正事之後,常浩南和王曉模本來準備直接告辭,但丁高恆在稍作猶豫之後,卻表示讓他們再留一段時間。

就在二人疑惑的時候,後者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個號碼出去。

幾分鐘之後,一名身材敦實、面相和善,且有着讓同齡人羨慕髮量的中年男人敲門走進了辦公室。

“丁主任,您找我?”

“對。”

丁高恆擡起手,朝着沙發的方向示意了一下:

“這二位是航空動力集團的總規劃師,常浩南,還有電子科技集團的副總經理,兼總體研究院院長。”

正常情況下,在介紹多個人的時候肯定要分別進行。

不過常浩南和王曉模的年齡相差確實太大,但凡之前聽過其中任何一個,都很難把他們給認錯。

實際上,在剛剛丁高恆開口之前,二人就已經對來人的身份有所猜測了。

所以早就已經禮節性地站起身。

果然,丁高恆又繼續道:

“這位就是我剛剛說過的李忠毅,李副主任。”

“您好,李副主任。”

“你們好,久仰二位大名了”

李忠毅的臉型本就比較圓,加上有些發福,一笑起來的時候,藏在眼鏡片後面的眼睛幾乎完全眯成了一條縫:

“97年王院士獲頒何樑何利基金獎,我那時候正好是儀徵化纖的負責人,也在下面坐着……”

“至於常教授,我上個月到任科工委之前,還聽華夏石油的同行講起來過,說是在西氣東輸的競標工作中幫了大忙……”

這一番開場的水平相當高。

哪怕你明知道對方是在客套,但人家說的有理有據,切入點選的還好,很容易就能拉近內心的距離。

“談不上幫什麼大忙。”

丁高恆和對方握了握手:

“也就幫着做了幾種典型地質條件下的力學模型而已……”

這倒不是他自謙的說辭。

其實本來,火炬實驗室跟華夏石油管道局之間還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來着。

結果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無意中引出了流形學習算法,以及後續關於沙漠改性,以及遙感衛星系統等一系列新的課題。

結果就是,儘管對方有意,但常浩南這邊實在人手不夠。

只好暫時放到一邊了。

“……”

短暫的寒暄過後,三人在沙發上依序落座。

特地把李忠毅叫來的丁高恆首先開口道:

“我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你們直接對接一下剛剛那個項目的具體需求,會更加妥當。”

這一句話出口,另外兩人倒是無所謂。

但坐在旁邊的李忠毅卻突然雙眼一閃:

“不知道……兩位具體有什麼需要?我一定盡全力支持!”

看着對方這副架勢,常浩南和王曉模對眼下的情況也多少有了些猜測。

於是,又花了大概四十分鐘的功夫,把大概的情況跟李忠毅講了一遍。

……

離開丁高恆的辦公室之後,二人並排走在通往科工委大門口的人行道上。

“浩南同志,丁主任這是在給你鋪路啊……”

王曉模首先打破了沉默。

“嗯?”

這句話讓常浩南一愣,甚至下意識停住了腳步,看向對方。

發現王曉模正露出一臉意味深長的笑意,而且也跟着停了下來。

丁高恆此番是在給科工委之後的部門工作做打算,這一點常浩南是能看出來的——

前者從1982年開始在國防科工委擔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如果按照到2003年來算,相當於負責了國防工業長達21年的時間。

這屬於極其特殊的情況。

按照原先的時間線,科工委主任應該在96年末就換人。

只是這一世的96年末,剛好趕上航空工業領域的劇變階段,上級爲了保障政策的連貫性,才讓丁高恆繼續維持原職務不變。

爲此還不惜提前成立總裝備部,給曹剛純上將找了個去處。

本來麼,這種情況應該是暫時的。

等到局面穩定下來,該換的人還是要換。

結果誰也沒想到,這劇變階段不是電影而是連續劇,開始之後就一浪接着一浪,根本沒個完。

這種情況自然是上級樂意看到的。

所以爲了繼續保持政策的連貫性,整個科工委的領導班子在98年都沒挪窩。

但丁高恆的年齡畢竟在那擺着。 到03年都72歲了。

要麼退休,要麼再提半級然後找個閒差發揮一下餘熱。

總之不可能繼續執掌科工委。

然而,一個部門在長達十幾二十年裡都沒換過領導,那它的工作習慣和行事作風肯定要不可避免地受到這個人的影響和塑造。

尤其科工委還是個半軍事化單位。

所以,丁高恆這兩年逐漸在淡化自己本人的存在感。

否則的話,只是個跟其他部門聯絡的事情而已,完全犯不上專門把主管這塊工作的副職找過來。

不過,王曉模剛剛說的那個角度,常浩南倒是沒考慮過。

看着面帶震驚的常浩南,王曉模背過雙手,重新邁開步子:

“科工委這三位新的副主任,你應該都跟他們有過直接的業務聯繫了吧?”

前者仔細一想,發現好像還真是這樣。

從去年開始,科工委的領導崗位進行了一輪大換血。

副主任分別換成了張洪飈、欒文傑和今天才見到的李忠毅。

兩名是從其它系統調入,一名來自科工委內部。

要知道,從96年他第一次直接接觸到科工委,一直到今年以前。

近五年時間裡,常浩南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和丁高恆直接彙報。

所以之前的三名副主任,他基本上只和懷國莫比較熟悉,

而過去半年功夫,自己就已經和新到任的三人全都有過工作層面的直接接觸。

尤其是欒文傑和李忠毅。

這大概率不是巧合,而是丁高恆的有意安排。

“最近這幾年,你對國防工業,乃至整個工業體系發揮的作用,已經是肉眼可見的水平。”

王曉模繼續道。

“也不能這麼……”

常浩南話纔剛出口,就被對方打斷:

“這種事情,我、其它同事、丁主任、還有上級領導都看在眼裡,你自己心裡也清楚,不必謙虛。”

“但是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纔有發揮的空間。”

“那是當然。”

常浩南誠懇地點了點頭:

“如果不是杜老師和丁主任敢於給機會,我也不可能光靠自己就取得什麼大的成績。”

“所以說啊……”

王曉模理了理頭頂被吹亂的灰髮:

“丁主任,或者說……甚至有可能是更上級的領導,是要保證你以後還能有合適的平臺可以施展能力。”

聽到這裡,常浩南頓時念頭通達。

“主要是,伱實在太年輕了。”

二人來到專車旁邊,但是卻並沒有立即上車:

“一方面,在國企系統裡,年齡還算能特事特辦地操作,但是行政體系裡,不可能這麼快就再提上去,太招風了,也不合規矩。”

“另一方面,正常研究人員的發展軌跡是,到50歲左右的時候,攢夠足夠的成績,精力和腦力也跟不上高強度的一線科研工作了,這時候轉去行政路線,繼續發揮經驗層面的優勢。”

“結果你小子根本不正常,不到30歲就把別人一輩子的成績給做完了,但要是讓你就這麼直接轉行政,難免還有點可惜……”

王曉模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感慨:

“總之,不管那三位最後是誰轉正,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都肯定是跟丁主任一樣,配合你的工作。”

“早點習慣,對你,對他們,還有對整個科工委來說,都有好處……”

常浩南覺得自己的太陽穴跳了跳。

刺激。

太刺激了。

之前蘭新志去主管裝備工業司之前,就來過這麼一次。

但那畢竟只是個司長。

這次……

只能說,玩得確實有點大。

之前一直有戲稱的說法,常浩南是科工委的“編外副主任”。

他還因此而擔心過一段時間。

畢竟組織上的東西,有些時候不適合隨便拿來開玩笑。

但現在看……

好像是有點杞人憂天那意思——

這是要讓他往“編外主任”那個方向去幹……

第199章 高級軟臥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719章 上閱兵!第1376章 願者上鉤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63章 讓殲8C試試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426章 各自打算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523章 青出於藍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227章 導彈就位!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
第199章 高級軟臥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719章 上閱兵!第1376章 願者上鉤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63章 讓殲8C試試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426章 各自打算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523章 青出於藍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227章 導彈就位!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