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思路轉變

由於常浩南和姚夢娜都是二十出頭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加上一共才飛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因此倒也感覺不到什麼旅途疲憊。

剛纔在路上的時候,二人就已經商量好,到了601所之後要儘快開始熟悉工作。

當然,熟悉工作是姚夢娜的想法。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種給大項目當螺絲釘的活簡直不要太熟悉,所以他想的是用最快的速度體現出他們這個課題組的價值。

“楊總,剛纔坐飛機過來的一路上幾乎都在休息,所以我們的想法是最好能今天下午就開始工作。”

姚夢娜果斷開口拒絕了楊奉畑讓他們休息一天的建議。

“嗯……我的打算是讓你們通過明天的研討會了解一下具體的項目情況,在學校做課題跟我們這邊做項目區別還是挺大的,你們之前對飛機總體設計可能也沒什麼概念。”

楊奉畑說完之後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

“也罷,既然你們有這麼高的積極性,那吃完午飯之後我先帶你們去機房,先跟數字化設計組的其他成員認識一下。”

……

601所的機房在一個相對偏僻的建築裡面,建築外牆上掛着四個大字“計算中心”。

這是放在二十幾年後也並不過時的稱呼。

根據楊奉畑的介紹,這是當初專門爲了進行數字化設計而準備的,足以看出所裡對此還是相當重視,但直到目前爲止的,數字化設計組的進度都並不算是很樂觀。

二人跟在楊奉畑身後走了進去。

身爲八三工程的總設計師,楊奉畑的出現自然是引發了一陣騷動,幾分鐘之後,一名身高中等、看上去大概30多歲、帶着眼鏡的工程師一路小跑着來到了三人面前。

“楊總,您……您怎麼突然來了?”

“行了林工,不要緊張,這次我來不是查你們進度的。”楊奉畑說着往側邊跨出一步,讓開了半個身位對着常浩南和姚夢娜介紹到:

“這位是咱們601所數字化設計組的組長,林示寬工程師。”

此時林示寬才注意到楊奉畑身後還跟着兩個人。

“這二位是我這次從京航大學那邊請來的數字化設計和計算流體力學方面的專家,姚夢娜博士和常浩南……博士。”

常浩南眼下還是本科生,但他直接攻讀博士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板上釘釘了,這麼說倒也不算有什麼太大問題。

“專家可不敢當,直接叫我們名字就好,現在華夏的飛機設計數字化還處在剛起步的狀態,咱們都是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吧。”

姚夢娜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水平。

從剛纔林示寬見到楊奉畑時候的表現來看,由於進度長期達不到預期,整個數字化設計組的士氣可能都有些問題,甚至存在一些畏難情緒。

尤其是在型號總師面前完全處在一種擡不起頭來的狀態。

而姚夢娜的回答就很好地顧及到了所有人的感受,沒有進一步刺激到林示寬可能本就已經比較敏感脆弱的心理。

三個人分別握了握手之後,就算是互相認識了。

“感謝楊總還惦記着我們數字化組,非常榮幸能請到兩位京航來的專家幫忙。”

林示寬果然已經比剛見面的時候放鬆下來不少。

“那林工你先帶着他們熟悉一下項目的大體情況,有什麼問題或者需要的話再聯繫我。”

八三工程目前正處在攻關階段,

楊奉畑可以說是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因此在安排好了兩個人之後便轉身離開了計算中心。

“姚博士,常博士,請跟我來吧。”

隨後的兩個多小時裡面,林示寬先是帶着二人蔘觀了一遍機房設備,然後開始介紹他們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內容。

實際上,這個數字化設計組是1995年初成立的,距離現在還不到兩年時間。

換句話說他們這個組成立的時候,殲8-3的01架驗證機都已經首飛了。

因此林示寬他們第一個階段的任務跟設計關係不大,主要是把過去的紙質設計圖轉爲更加直觀的幾何建模,算是個堆工作量的活。

然而就是這個一開始看上去非常簡單的任務,他們做了將近一年半都還沒有完成,更不用說後面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飛機進行改進了。

所以林示寬的意思也很簡單,希望至少能幫他們找到是哪一步出現了錯誤。

這個事情的答案,常浩南恰好是知道的,因爲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他畢業之後正好趕上了整個華夏航空工業從傳統設計法全面轉型數字化設計的階段,林示寬遇到的這些問題,他也同樣遇到過。

簡單地說,數字化設計遠不只是拿電腦代替繪圖板那麼簡單,而是一套完整的設計思想。

但正當他組織語言準備開口的時候,旁邊的姚夢娜卻搶在了前頭。

“其實這個問題……我倒是知道怎麼解決。”

常浩南下意識轉頭看向了對方。

“我剛讀博士的時候,嘗試過自己用數字化方式設計一些簡單的飛行器,就遇到了跟你們一樣的問題。”

“這……”

包括林示寬在內的幾名工程師面面相覷,眼神中半是驚喜半是懷疑。

畢竟困擾了他們一年半,讓數字化設計組在601所食堂大媽面前都擡不起頭來的難題,別人聽完之後馬上就說自己能解決。

確實是有點誇張。

實際上別說林示寬等人,就連常浩南都覺得有些意外。

他也沒想到姚夢娜會有這方面的經驗。

“咱們國家的飛機外形設計一直走的是蘇聯的路子,在氣動力構型設計之後,對全機外形進行數學建模,完全用數學公式,也就是非參數化方式表示理論外形。”

姚夢娜三步並做兩步走到旁邊的一面黑板前,拿起粉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公式。

“而歐美的飛機外形設計則注重幾何表示,通過參數化多項式來表達全機的外形曲線,”

她又畫出了一段貝塞爾曲線,然後寫出了貝塞爾曲線的二次方公式。

“本來,這兩種辦法其實各有優劣,如果設計者的數學功底足夠好的話,數學公式法對於飛機外形的描述反而還要更精確一些。”

“但你們現在用的設計軟件是從法國買回來的CATIA,用蘇聯的設計習慣套在歐洲的設計軟件上面,最後的結果自然會非常彆扭,而且更重要的是沒辦法通過調參進行修改,完全無法體現出數字化設計的優勢來。”

“所以你們得更改一下自己的思維習慣,通過曲面曲線理論對飛機設計進行還原,這樣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效果,對於後續的設計改進乃至裝配製造環節都會有幫助。”

說完這些之後,姚夢娜非常瀟灑地把手中剩下的半截粉筆丟到粉筆盒裡,然後轉回了身子。

映入眼簾的是幾個人幾乎一模一樣的表情。

Σ(°△°|||)︴

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597章 試飛F14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893章 不,更先進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758章 流形學習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531章 縛蒼龍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181章 縮比風洞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564章 歐洲人要繃不住了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1472章 告密者?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
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597章 試飛F14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893章 不,更先進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758章 流形學習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531章 縛蒼龍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181章 縮比風洞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564章 歐洲人要繃不住了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1472章 告密者?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