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

就在常浩南這邊尋思着要如何釜底抽薪,把夢想集團的基本盤給逐漸蠶食掉的時候。

秦省,南鄭。

隨着總裝車間巨大的房門緩緩升起,一架巨大的四發螺旋槳飛機在一輛解放卡車的牽引下緩緩從廠房中駛出。

飛機前半段跟一架正常的運8F運輸機並無太大不同,只是原來機頭位置的玻璃領航員艙已經被不透明的蒙皮所封死,最前端還多出來一個“小白帽子”,此外就是下方多了密密麻麻的十幾跟尖刺狀的天線罩。

但是從機翼部分開始的後半段機身上,卻高聳地矗立着一面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個機身長的T字形陣面。

再往後,飛機的整個尾翼都因此而被加高,機尾下方也增加了兩片呈倒V字型的尾鰭。

雖然機體本身仍然是過去那副圓潤的模樣,但多了背上的一面天線之後,整架飛機竟然有了點張牙舞爪的殺氣在。

不消說,這自然是第一架完成改裝下線的空警200預警機。

實際上,空警200的基礎設計,尤其是其中T字天線和垂尾之間的耦合設計,常浩南在大概一年半之前就已經完成了。

跟金陵理工大學設計的遠程火箭炮,以及貴航工業設計的殲教9一樣,當時是作爲TORCH Multiphysics內部測試的一個環節。

只不過,南鄭182廠這邊的技術底子確實有限。

他們的設計部門在幾年前還只是駐場設計室而已,最近纔剛剛擴充起來。

包括作爲空警200項目雙總師之一的樑紹修,雖然曾經也跟着常浩南等人完成過對運8新平臺的改進,但也基本就只有這麼一項完整的項目經驗。

再加上這個項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以“備份”的身份而存在,無論是資金還是其它資源都不太充裕。

所以一直拖到如今的1999年2月末才正式出廠。

其實,說是“拖”到現在出廠,倒也並不完全準確。

畢竟當年殲7II改殲7M這種幾乎不涉及氣動部分的變化,都用了差不多4年時間。

二運輸機改預警機畢竟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巨大改進,氣動、結構、供電等方面都要產生巨大變化。

就算其中最要命的天線尾翼耦合問題算是拿的現成解決方案,用不到兩年時間完成其它部分並把飛機給造出來,效率也正經算是可以了。

只不過最近這幾年,航空工業對於“效率”的認知,已經在某個人的帶領下出現了一些扭曲……

所以包括182廠自己,都覺得這個效率有點不太行。

好在,從今年年初開始,空警200所獲得的撥款突然增加了不少,上級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過問起這個項目的情況。

而今天,實際上也並不是原定舉辦完工儀式的日子。

所以,飛機被拖出來的時候,廠房門口並沒有準備紅毯鮮花禮臺等一系列設備。

就連華夏傳統的大紅花,都是臨時從不知道哪搞了一個,因爲實在太小,沒辦法像平常那樣系在整個機頭段上,只好整了跟繩掛到機頭的白色雷達罩下面。

總之,處處都是一副事急從權的樣子。

只不過,182廠內部的氣氛,卻半點沒有因爲儀式的簡陋而顯得冷淡——

有大領導來了。

就連樑紹修和王曉模兩位總師,都是前一天才知道的這件事情。

所以才完全來不及安排儀式。

甚至前者還是臨時從金陵飛過來的。

好在上級的通知也很明確,首長只是來親自視察一下國產預警機的研發情況,整個過程從快從簡,儘量不影響項目組的正常工作安排。

……

二人跟在牽引車後面,和預警機一起從車間出來。

這個時候,已經有一羣人在外面等候了。

居中一人身上穿着一件無銜的綠色軍大衣,戴一副黑框眼鏡。

跟在旁邊的,則是穿着完整冬季常服的丁高恆,以及一種航空工業集團的領導。

見飛機停穩之後,一衆人緩步走上前來。

就這個架勢,別說是樑紹修,就連見多識廣的王曉模也感覺有點頭皮發麻。

當然,也不排除是在這二月寒天裡沒戴帽子,凍得。

二人幾乎是同時深吸一口氣,來到一衆大佬面前。

樑紹修甚至沒注意到自己有點順拐。

“報告首長!空警200首架技術驗證機已經完工出廠,請指示!”

華夏過去從來沒正經生產過預警機,所以不像十號工程或者十一號工程那樣,可以直接從原型機起步。

得先造一架技術驗證機。

證明這個雷達+飛機的組合體能飛起來,且飛起來之後還能正常探測目標。

當年的空警一號就是卡在了這一步上。

雖然能飛,但飛起來之後雷達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

當然,這種大型飛機每一架都非常寶貴。

如果技術驗證過程順利的話,就地轉爲原型機,乃至最後改成量產狀態服役都是有可能的。

面前的首長伸出手向下壓了壓,示意他們可以不用那麼緊張,自然一點。

他並沒有馬上開始提問,而是帶着包括王曉模和樑紹修在內的一衆人,繞飛機轉了大半圈。

一直走到碩大T字型天線的正下方纔停下,擡頭向上凝望了一會。

“曉模同志,這面雷達天線,也完全是我們國家自己生產的麼?”

T字型天線的預警機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首創,但首長開口卻並沒有詢問天線的形制問題。

顯然,對方此行前來並非只是看個熱鬧,而是有備而來。

提前肯定做過一些功課。

畢竟也是差點去當教授的人,理工功底沒的說。

“是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生產。”

王曉模點了點頭:

“不過我們目前用機器加工高硅鋁合金的技術還不太夠,所以用的是人工精削的辦法,生產效率相對比較低。”

大領導自然不會隨隨便便就表態,聽到這番回答之後也只是嗯了一聲,聽不出是否滿意。

稍微停頓了一會之後,對方再次開口:

“我聽說,這種相控陣雷達,是依靠半導體輻射單元控制相位和幅度變化的,這種元器件我們是否需要進口?”

對方會問出如此精細的問題,倒是讓王曉模有點驚訝,不過還是趕緊如實回答:

“在這架飛機上面,我們用的是雙極硅材料的T/R組件,可以完全實現國產,雖然產能也比較低,但相比於陣面的生產速度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不過,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雷達性能,就需要用到砷化鎵組件,這種材料目前我們還只能依賴進口,而且進口的用途以及品質還要受限。”

“那圓環工程呢?”

首長轉過頭,幾乎是緊接着問道:

“圓環工程上面的大衛國雷達,用的是哪一種技術?”

這個問題一出口,無論是王曉模還是旁邊一直沒輪到說話的樑紹修都瞬間明白了。

正如多年以前常浩南推測的那樣,圓環工程應該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而現在,上級正在考慮那個項目的存續問題。

“按照大衛國提供的資料來看,最早的費爾康系統用的也是雙極硅,不過在圓環工程上面,他們升級成了雙極硅和砷化鎵混合元器件。”

“關於這一點,首長倒是無需過於擔心,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天線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雖然目前使用的是雙極硅,等到以後實現了砷化鎵的國產,或者找到穩定進口渠道,我們也預留了充足的冷卻功率,可以把一部分元器件升級成砷化鎵。”

“而且,因爲這個T字型陣面的面積更大,所以,在左右120°的常用範圍內,單論性能不會落後太多,只是在前後各自60°的探測能力相對較弱。”

王曉模自然不可能隱瞞項目的實際情況,但他卻可以針對性消除首長的顧慮。

果然,對方背過手,看着眼前的天線陷入沉默。

好一會之後,他重新邁開腳步:

“走,先去飛機裡面看看。”

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153章 天降大禮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097章 準備返回283.第283章 溜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68章 萬家燈火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
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153章 天降大禮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097章 準備返回283.第283章 溜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68章 萬家燈火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