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要上天

一句話,再次讓所有人的視線聚集到了會議室後面的常浩南身上。

只不過這一次,他已經幾乎感受不到衆人目光中的懷疑了。

清了清嗓子之後,常浩南說出了自己的具體計劃:

“現在我們面對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不確定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結果與現實情況差距有多大,因此完全可以分兩步進行驗證。”

“副翼效率的計算本質上是一種流場分析,所以我們首先選擇一個確保試飛安全的工況,比如1.2倍音速、10°仰角,然後由我來計算出這種情況下機翼表面的流場分佈,然後進行一次試飛。”

“如果這一次試飛得到的結果和計算結果的吻合度符合要求,說明計算結果的精度沒有問題,下一步就可以激進一些,直接在發生副翼反效的工況點附近進行試飛”

這個想法其實還是受到了之前603所的啓發,後者在驗證主動顫振控制技術時,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分成兩個步驟,在加快驗證進度的同時把風險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當然,說是可以接受,但終究是不如最保守的逐次逼近法穩妥,還是需要身爲總設計師的楊奉畑承受一定壓力的。

這邊常浩南的話音剛落,旁邊不遠處就有一個看上去很年輕的工程師開口詢問道:

“這個辦法在理論上確實可行,但是你的第一步,驗證你計算出的帶彈狀態下機翼上表面的流場情況,應該如何進行?”

由於90年代的傳感器技術還不夠先進,所以很難實時測量整個機翼表面的流場分佈情況,很多時候都需要通過試飛員的主觀感受進行判斷。

風洞模型倒是可以,但還原度終究不能跟試飛相比。

只不過這個問題甚至沒需要常浩南迴答。

“趙工程師剛加入工作兩年,所以有些事情可能還了解得不多,咱們601所倒是早就有解決這類問題的經驗。”

這次開口替常浩南解釋的竟然是那位老工程師徐進。

實際上他對於數字化設計本身並沒有什麼偏見,畢竟搞飛機設計的人不可能真是什麼老古董,只是單純覺得林示寬他們幾個人光燒錢不幹事而已。

因此他在剛剛看到常浩南帶來的報告之後,就非常好奇對方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之前搞殲8B的時候,顧委員就是靠着在機身上貼毛線觀察機身表面的氣流情況,解決了困擾我們很長時間的抖振問題,現在完全可以再用一次一樣的辦法。”

院士這個稱呼是1993年10月纔開始出現的,此前一直叫做學部委員,因此年紀比較大的人一時間改不過來也很正常。

常浩南看了看不遠處滿臉期待的徐進,笑着繼續補充道:

“徐工程師說的沒錯,可以在機翼表面選幾個有代表性的點位貼上毛線,就能很直觀地觀察到對應位置的氣流情況,等試飛結束之後再跟我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就能得出結論了。”

而認可這個思路的自然也不只有徐進一個人。

“分成兩個步驟……這個思路倒是跟鎬京那邊前段時間申報的那個先進成果有點像來着……”

眼見會議室裡已經有人提到了603所的事情,楊奉畑也順勢開口道:

“實際上在座的各位可能不知道,603所剛剛申報的那個成果,主要完成人正是常浩南博士。”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然已經有不少人聽說了新舟60項目的事情,

但因爲還沒到年底集中進行內部宣傳的時候,所以對於一些細節還是不瞭解的。

除了楊奉畑等少數領導之外,601所這邊此前還沒有人知道603所那個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竟然來自京航大學。

“竟然是他……”

“這麼年輕就能能掛上第一完成人,確實厲害啊……”

“……”

這些幹一線的工程師,而且還都是從事保密工作的,要是說誰發了什麼什麼論文,可能並不會太在意。

但航空工業總公司,或者國防科工委內評定的先進成果,那絕對是人人眼熱的東西。

能在裡面掛上一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而常浩南看上去最多不到二十五歲的樣子,竟然已經是第一完成人了。

等到衆人討論的聲音稍稍平靜下去,楊奉畑用手中的鋼筆輕輕敲了敲桌子:

“考慮到已經有了兄弟研究所的經驗,我認爲常浩南同志提出的這個辦法應該是可行的,就這麼辦吧,至於跟飛機上天的人選……”

“既然是我負責進行計算,那這個上天的活就也讓我來吧。”

在剛剛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常浩南就已經想好了要親自去做這件事:

除了責任感之外, 還有個不太重要的原因是他確實想體驗一下坐戰鬥機飛行的感覺。

“現在的條件相比顧老那時候已經好了很多,我可以帶一臺相機上去,把原型機翼面上的氣流型態給拍下來。”

當年顧永芬在設計殲8B的時候,是帶了一部望遠鏡現場觀察,而1996年的時候,有光學變焦能力的相機已經相當普及,完全可以拍照留檔,等回到地面之後再慢慢分析。

楊奉畑又和旁邊的兩個副總設計師短暫地交流了一會,然後擡起頭道:

“這件事情我們原則上同意,但還得讓空軍試飛單位的同志們給你做個體檢,確定沒問題了才能上飛機。”

常浩南對此自然沒什麼意見,當年空軍招飛體檢時,他也只有牙齒咬合不齊這一項不合格的地方而已。

……

原本一次稀鬆平常的例行進展研討會,因爲常浩南的出現而變得無比充實,足足開了六個小時。

當驗證工作的所有細節都被確定下來的時候,已經是當天接近午夜的時候了。

“那關於機翼效率測試的情況就先定下來了,會後常博士和姚博士兩位,還有數字化設計組儘快拿出流場的模擬結果。至於飛機的問題,我去聯絡空軍的同志,找他們借一架殲教7來。”

楊奉畑用有些沙啞的聲音總結道:

“至於其它組的同志,先繼續進行手頭的工作,如果到時候副翼反效問題得到驗證,我們再討論解決的辦法。”

“散會!”

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484章 太空基地的起點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101章 克服黑障?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35章 保研名額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3章 趕赴閻良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
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484章 太空基地的起點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101章 克服黑障?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35章 保研名額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1503章 管不了歐洲我還管不了你?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626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3章 趕赴閻良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