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

丁高恆今天過來,倒不是專門爲了把火炬集團併入航空動力的事情。

只是剛剛常浩南無意中說起自己要在學校、火炬集團和航空動力三頭跑,所以才提起來而已。

“丁主任,其實剛剛您來之前,我本來都打算去科工委找您來着。”

一番寒暄之後,常浩南還是主動切換到了正題上。

“哦?”

丁高恆瞬間來了興致:

“是又有什麼事情要找我彙報了?”

“這次還真不是彙報。”

按照之前的約定,常浩南需要給她準備一個新的課題。

續建的136和137兩艘質量要遠遠好於後來新造的138和139兩艘。

例如漏鉚,會在鉚孔的位置留下一個洞,對於人來說就是看一眼的事情,但對於自動化設備來說,卻很難進行識別。

不過,這一次,姚夢娜卻是自己帶着問題回來的。

有個像樣的宣傳冊,再加上照片,說服力還是很強的。

至於拆卸、交接和轉運要消耗大約1-2個月時間……

最後只不過是從工人到工位上去檢查,變成了拍下照片,然後再由工人對着照片檢查。

8月末,隨着高校的新學期陸續開始,常浩南的工作重心逐漸從企業管理轉回到了實驗室裡面。

丁高恆把文件放到茶几上:

“客觀來說,哪怕是跟80年代末期的蘇聯相比,我們國家現階段的物質文化水平也確實有一定欠缺,但是……”

姚夢娜也在112廠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產能爬坡任務,把殲11的產量提高了大概三分之一。

丁高恆說的這件事,常浩南倒是前世就有所耳聞。

“什麼問題?”

對於造船這種動輒以年計數的長週期行業來說,顯然並不關鍵。

“去年海軍,還有連海造船廠派了一批軍代表和技術專家去聖彼得堡北方造船廠考察,發現那些蘇聯時期的老船,哪怕已經在水裡泡了將近十年,工藝和質量也比最近兩年新開工的船好很多,差就差在這些老師傅身上!”

主要體現在買回來的那四艘現代級驅逐艦上面。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在產線上加入了大量傳感器,但傳感器傳回來的數據卻因爲過於複雜而不容易被直接分析。

但其它主戰艦艇,包括民用船隻的建造,也有他們發揮餘熱的空間。

“所以我也考慮,如果這一批裡面符合要求的人數確實足夠多,就在友誼計劃第一期1000個名額的基礎上,視情況擴充一部分,儘量把這批寶貴的技術人員給吃下來。”

常浩南迴答道:

……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常浩南並沒有着急,而是一邊聽着姚夢娜略顯混亂的解釋,一邊在腦子裡梳理着對方要表達的意思。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瓦良格號在被拖回國的過程中,就遇到過好幾次國外人員試圖非法強行登艦的情況,甚至還成功過。

過了將近十年苦日子,乍一看見這熟悉的氣息和環境,要說心裡沒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老吳也在報告裡面也提到了。”

“這樣可行。” 常浩南也點了點頭:

常浩南說着站起身,從自己的辦公桌上把文件拿起來,遞到丁高恆手中:

“是友誼計劃,還有瓦良格號的事情。”

常浩南擡起頭。

因此真說起警惕性,其實也就那樣。

當然,除了如巴比奇這樣的高級別專家以外,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直接參與到航空母艦這樣的海軍核心項目裡面。

“不過,也是因爲這次人數很多,所以他們對我們給出的條件還是有些顧慮。”

尤其是如變形量、平整度、尺寸契合度、鉚接過程的漏鉚、復鉚等問題,產生的數據維度很高。

“老吳那邊畢竟只是個搞進出口貿易的小公司,人家難免覺得不夠靠譜,您也知道,蘇聯解體這些年來,這幫老工人被那些私人企業坑得已經很慘了,對他們有抗拒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徐平曾和吳懿範兩個人都已經同意,說是申請,其實就是通報一下。

“那我就讓老吳那邊先穩住對方,不要操之過急,等我們把宣傳材料送過去再有動作。”

姚夢娜眉頭輕蹙,顯然是在因爲某些事情而困擾:

“我一直以爲,十一號工程脈動生產線的效率達不到預期指標,是因爲我沒能調控好各個環節的工時分配係數。”

原本還低頭一頁頁翻閱的丁高恆頓時擡起頭來,眼中閃爍着興奮的精芒: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現在正是國內造船業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這批老專家老技工如果能到華夏,對於咱們的工藝技術提升還是很有幫助的。”

但如今徐平曾保住了不少關鍵設備和資料,目前都放在船上,如果被奪取或者破壞,那可就虧大了。

這種時候再一攛掇,很多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

“你的意思是說……還有些不滿意的地方?”

雖然按照造船噸位計算,華夏已經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國,但在世紀之交這會,“大而不強”可絕對不是隨便說說。

結果,他話才說到一半,常浩南就連忙擺了擺手:

只不過上一世買回來的瓦良格號真的只有個船殼子,上面屬實沒什麼還能被進一步破壞的東西,所以沒遭到什麼實際損失,只是比較丟臉。

反倒多費了一遍事。

剛剛摘掉帽子換上實驗服的姚夢娜坐到常浩南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

這功夫還沒有後來那花樣繁多的詐騙套路,或者說,雖然有,但並不爲人所熟知。

儘管丁高恆並沒有親自去過獨聯體國家,但並不難猜測那邊職工們的心態。

而且,從常浩南的視角來看,前者的顧慮是很有道理的。

“不是不是……與其說是條件不夠好,我倒覺得是條件開的有點太好了。”

這個問題解決掉之後,第二件事情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咱們國家現在什麼都缺,就這種跟蘇聯工廠類似的老廠區不缺,到處都是……”

“我發現,我之前走到了一個思維誤區裡面。”

“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問題在於整個總裝過程,尤其是每一個環節之後的質量檢測過程數據量太大,而且不同檢測環節所輸出的關鍵數據不同,導致這個步驟根本沒辦法用自動化系統解決,雖然錄入了電腦,但最後還是靠人工檢查……”

“吳懿範那邊上午發過來的消息,說他勸動了瓦列裡·瓦西裡耶維奇·巴比奇,就是瓦良格號,還有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廠方首席設計師,又通過他動員了原黑海造船廠一大批丟了飯碗的職工。”

本來,按照常浩南的想法,既然瓦良格號啓程回國的時間會略微延後,那麼國慶之前應該就不會有太多事情了。

高附加值的訂單,多數仍然在歐洲,以及日韓手裡攥着。

聽到這個解釋,丁高恆直接就樂了:

“這個好辦,雖然咱們官方不方便直接出面,但是可以讓船舶工業系統的同志印刷一些中俄雙語的冊子,上面再附上咱們準備好的社區,還有工廠照片。”

“常教授,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只有用計算機代替人來完成這個過程,才能完全發揮脈動生產線的理論潛力!”

姚夢娜喝了口水,最後總結道。

第1466章 賭約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625章 反擊,號角吹響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90章 改進渦噴14!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53章 戰略忽悠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49章 殲7F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840章 百萬美元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132章 上新聞了?
第1466章 賭約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625章 反擊,號角吹響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90章 改進渦噴14!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53章 戰略忽悠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49章 殲7F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5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840章 百萬美元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132章 上新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