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

常浩南的反應,當即引來了一些不解。

畢竟A射B導並不算是個新概念了。

實際上,用機載雷達中繼引導軍艦或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這件事情在70年代末就已經成了紅海軍非常成熟的戰術之一。

雖然那會確實也是對方的鼎盛階段,但單就通信技術而言,21世紀初的華夏沒道理不如二十多年前的蘇聯纔對。

於是接下來,常浩南花費了大概二十分鐘,才總算解釋明白爲什麼這個“A射B導”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主要是目標性質差距太大了。

水面艦艇,普遍200-300米長,最高不過30節航速,並且只能在二維平面上行動。

飛機,翼展和長度一般都在20米左右,動輒600節甚至更快的速度,還可以在三維空間內閃轉騰挪。

後者對目標刷新率,以及通信延遲的要求遠遠不止前者的20倍。

同理,搜索和鎖定這兩個過程,對目標刷新率的要求同樣天差地別。

所以,給一枚空空導彈提供引導,所佔用的帶寬很可能比引導反艦導彈,或者把目標信息分享給友軍飛機大上兩個數量級。

以21世紀初的通信技術,還遠沒有奢侈到可以把寶貴的數據鏈帶寬分配給這種使用需求。

另外在硬件上,首先還需要給每一枚導彈都安裝一套和飛機同級別的機載雙向數據鏈。

隨之帶來的成本問題可想而知。

即便先把錢的因素排除在外,21世紀初的一整套天線加處理系統,體積也是相當不小。

對於飛機來說當然是隨便找個地方就塞進去了。

但在每一寸空間都無比寶貴的空空導彈上,其實不太容易留出一個足夠大的空間。

再退一步講,預警機的C波段雷達本就不是爲了火控而設計,精度有限,也不足以把空空彈引導到足夠近的位置。

另一面的L波段就更不用說了。

總之,如果只是在理想狀況下測試個一兩次,或許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要想在真實作戰當中使用……

只能說未來可期。

這個結果,只能說並不出乎意料。

畢竟,僅僅不到一個小時之前,華夏才第一次實現了預警機和作戰飛機之間的數據鏈溝通。

甚至無中心的、兩架作戰飛機之間的數據共享都還沒來得及測試。

這會就想玩其它花活,確實有點太早。

不過,道理歸道理。

些許可惜的心情還是免不了的。

看着眼前的一幕,常浩南突然靈光一閃。

大約半分鐘的頭腦風暴之後,他大概確定了這個新思路的可行性:

“雖然以目前的條件,用預警機引導空對空導彈還有些困難,但我們或許可以換一種思路。”

本來,其餘衆人都已經重新看向了電腦屏幕。

結果他這一句話,又把大家的注意力給拽了回來。

“怎麼說?”

一名高級參謀軍官有些好奇地問道。

“如果用戰鬥機雷達引導地對空導彈……難度會小很多。”

常浩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爲地空導彈,尤其遠程地空導彈的體積足夠大,可以相對輕鬆地塞進去一些額外的硬件設備,甚至可以不依賴通用數據鏈,專門設計一個通信系統,負責飛機和導彈之間的信息傳輸,另外彈載制導雷達也足夠大,可以在距離目標比較遠的地方完成自主鎖定,所以對於引導精度和傳輸延遲也沒有那麼高的需求……”

“當然,這只是從技術層面考慮,具體的工程實現不會這麼簡單,而且最關鍵的是……成本恐怕也很難下得去。”

他說這一番話,初衷其實只是想安慰一下剛纔受到打擊的空軍領導而已,並沒有真想搞出個什麼具體產品。

因爲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他沒講到。

就是射程。

21世紀初的地空導彈最遠射程也就150km左右,地導部隊一般又都部署在距離接觸線比較遠的地方,折算下來,其實跟戰鬥機發射自己的導彈也差不太多。

等日後有了射程300km級別的地空彈之後,再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不過,常浩南還是明顯低估瞭如今解放軍指戰員們追求新技術新戰法的慾望。

以及對他的信任水平。

“聽起來好像……還挺有用的?”

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第一個評價就給常浩南整不會了。

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應和:

“確實……”

“這樣,至少在面對大量低空目標的時候,地導部隊也可以提前做出反應,而不是隻能幹看着,在末端才能發揮作用……”

“……”

聽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有點悟了——

由於最近幾年華夏各方面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認知相比剛重生那會已經遲鈍了不少。

不管怎麼說,眼下才2002年。

新三打三防仍然是解放軍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尤其是其中的防巡航導彈。

相比前些年,壓力不僅沒有減小,反而還增加了。

因爲在盟軍行動出現巨大差錯之後,美軍也隨之亡羊補牢,在後面幾年裡迅速將其軍用的GPS終端升級到了第三代。

至少在短時間內,電磁干擾的效果都會打些折扣。

在這樣的背景下,剛剛那種能讓地空導彈克服地球曲率攻擊數百公里外低空目標的技術顯然很有吸引力。

畢竟,華夏近些年的空空彈裝備數量雖然提升迅速,但也是按照正常空戰的標準來儲備的。

如果用來攔截數量巨大的巡航導彈,還真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浩南同志,你們現在是否有這一類技術的研發計劃?”

喬晨青顯然是覺得,從常浩南嘴裡說出來的事情,很可能已經在不聲不響地推進當中了。

應該說,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很多次。

但這次真沒有。

後者趕緊搖頭:

“剛剛只是我的想法,目前還沒有什麼研究計劃……”

“那如果……”

這次,都不用對方說完,常浩南就能猜到是什麼意思:

“如果真有需求,可以基於現有的數據鏈技術進行開發,做上幾次試射看看情況,這個事情難度不大,讓航天科工的同志和電科集團配合一下,應該就能完成。”

“只不過要測試的話,就會涉及到航空、地導、雷達等多個方面的單位,恐怕需要空軍方面專門協調一下……”

現在常浩南旁邊幾乎站着半個空軍領導層。

協調,當然不是問題。

但喬晨青顯然有些別的想法。

低頭思索半晌之後,他轉向身邊的參謀軍官:

“我們能否更進一步,以目前的鼎新訓練基地爲骨幹,再納入除航空兵以外的其它兵種,建設一個面向長遠未來的、專門針對新技術新戰法的試點單位?”

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526章 神秘條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1481章 返航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712章 戰後結算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575章 量身定製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
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565章 不是,這都帶不動啊?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526章 神秘條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511章 幕間準備第1481章 返航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712章 戰後結算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575章 量身定製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