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

常浩南的反應,當即引來了一些不解。

畢竟A射B導並不算是個新概念了。

實際上,用機載雷達中繼引導軍艦或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這件事情在70年代末就已經成了紅海軍非常成熟的戰術之一。

雖然那會確實也是對方的鼎盛階段,但單就通信技術而言,21世紀初的華夏沒道理不如二十多年前的蘇聯纔對。

於是接下來,常浩南花費了大概二十分鐘,才總算解釋明白爲什麼這個“A射B導”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主要是目標性質差距太大了。

水面艦艇,普遍200-300米長,最高不過30節航速,並且只能在二維平面上行動。

飛機,翼展和長度一般都在20米左右,動輒600節甚至更快的速度,還可以在三維空間內閃轉騰挪。

後者對目標刷新率,以及通信延遲的要求遠遠不止前者的20倍。

同理,搜索和鎖定這兩個過程,對目標刷新率的要求同樣天差地別。

所以,給一枚空空導彈提供引導,所佔用的帶寬很可能比引導反艦導彈,或者把目標信息分享給友軍飛機大上兩個數量級。

以21世紀初的通信技術,還遠沒有奢侈到可以把寶貴的數據鏈帶寬分配給這種使用需求。

另外在硬件上,首先還需要給每一枚導彈都安裝一套和飛機同級別的機載雙向數據鏈。

隨之帶來的成本問題可想而知。

即便先把錢的因素排除在外,21世紀初的一整套天線加處理系統,體積也是相當不小。

對於飛機來說當然是隨便找個地方就塞進去了。

但在每一寸空間都無比寶貴的空空導彈上,其實不太容易留出一個足夠大的空間。

再退一步講,預警機的C波段雷達本就不是爲了火控而設計,精度有限,也不足以把空空彈引導到足夠近的位置。

另一面的L波段就更不用說了。

總之,如果只是在理想狀況下測試個一兩次,或許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要想在真實作戰當中使用……

只能說未來可期。

這個結果,只能說並不出乎意料。

畢竟,僅僅不到一個小時之前,華夏才第一次實現了預警機和作戰飛機之間的數據鏈溝通。

甚至無中心的、兩架作戰飛機之間的數據共享都還沒來得及測試。

這會就想玩其它花活,確實有點太早。

不過,道理歸道理。

些許可惜的心情還是免不了的。

看着眼前的一幕,常浩南突然靈光一閃。

大約半分鐘的頭腦風暴之後,他大概確定了這個新思路的可行性:

“雖然以目前的條件,用預警機引導空對空導彈還有些困難,但我們或許可以換一種思路。”

本來,其餘衆人都已經重新看向了電腦屏幕。

結果他這一句話,又把大家的注意力給拽了回來。

“怎麼說?”

一名高級參謀軍官有些好奇地問道。

“如果用戰鬥機雷達引導地對空導彈……難度會小很多。”

常浩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爲地空導彈,尤其遠程地空導彈的體積足夠大,可以相對輕鬆地塞進去一些額外的硬件設備,甚至可以不依賴通用數據鏈,專門設計一個通信系統,負責飛機和導彈之間的信息傳輸,另外彈載制導雷達也足夠大,可以在距離目標比較遠的地方完成自主鎖定,所以對於引導精度和傳輸延遲也沒有那麼高的需求……”

“當然,這只是從技術層面考慮,具體的工程實現不會這麼簡單,而且最關鍵的是……成本恐怕也很難下得去。”

他說這一番話,初衷其實只是想安慰一下剛纔受到打擊的空軍領導而已,並沒有真想搞出個什麼具體產品。

因爲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他沒講到。

就是射程。

21世紀初的地空導彈最遠射程也就150km左右,地導部隊一般又都部署在距離接觸線比較遠的地方,折算下來,其實跟戰鬥機發射自己的導彈也差不太多。

等日後有了射程300km級別的地空彈之後,再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不過,常浩南還是明顯低估瞭如今解放軍指戰員們追求新技術新戰法的慾望。

以及對他的信任水平。

“聽起來好像……還挺有用的?”

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第一個評價就給常浩南整不會了。

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應和:

“確實……”

“這樣,至少在面對大量低空目標的時候,地導部隊也可以提前做出反應,而不是隻能幹看着,在末端才能發揮作用……”

“……”

聽到這裡,常浩南突然有點悟了——

由於最近幾年華夏各方面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認知相比剛重生那會已經遲鈍了不少。

不管怎麼說,眼下才2002年。

新三打三防仍然是解放軍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尤其是其中的防巡航導彈。

相比前些年,壓力不僅沒有減小,反而還增加了。

因爲在盟軍行動出現巨大差錯之後,美軍也隨之亡羊補牢,在後面幾年裡迅速將其軍用的GPS終端升級到了第三代。

至少在短時間內,電磁干擾的效果都會打些折扣。

在這樣的背景下,剛剛那種能讓地空導彈克服地球曲率攻擊數百公里外低空目標的技術顯然很有吸引力。

畢竟,華夏近些年的空空彈裝備數量雖然提升迅速,但也是按照正常空戰的標準來儲備的。

如果用來攔截數量巨大的巡航導彈,還真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浩南同志,你們現在是否有這一類技術的研發計劃?”

喬晨青顯然是覺得,從常浩南嘴裡說出來的事情,很可能已經在不聲不響地推進當中了。

應該說,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很多次。

但這次真沒有。

後者趕緊搖頭:

“剛剛只是我的想法,目前還沒有什麼研究計劃……”

“那如果……”

這次,都不用對方說完,常浩南就能猜到是什麼意思:

“如果真有需求,可以基於現有的數據鏈技術進行開發,做上幾次試射看看情況,這個事情難度不大,讓航天科工的同志和電科集團配合一下,應該就能完成。”

“只不過要測試的話,就會涉及到航空、地導、雷達等多個方面的單位,恐怕需要空軍方面專門協調一下……”

現在常浩南旁邊幾乎站着半個空軍領導層。

協調,當然不是問題。

但喬晨青顯然有些別的想法。

低頭思索半晌之後,他轉向身邊的參謀軍官:

“我們能否更進一步,以目前的鼎新訓練基地爲骨幹,再納入除航空兵以外的其它兵種,建設一個面向長遠未來的、專門針對新技術新戰法的試點單位?”

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687章 歐元,崩了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97章 試飛F14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777章 種瓜得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671章 專職秘書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78章 《太空救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154章 市場爆炸
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687章 歐元,崩了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597章 試飛F14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777章 種瓜得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671章 專職秘書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78章 《太空救援》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154章 市場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