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

就在祝學軍陷入思考的這短短几分鐘時間裡,顯示器上的目標航跡便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報告!”

操作員注意到兩名領導都沒有盯着操作檯的方向,於是大聲彙報道:

“目標突然向西轉向,正在遠離邊境空域!”

樊榮建和祝學軍聞言均是面色一喜,迅速重新坐回到指揮台前。

然後發現果不其然,那個讓人感到難以處理的高空目標竟然主動轉向並降低飛行高度,顯然是準備迅速脫離探測範圍。

“這是……被我們嚇走了?”

前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露出有些驚訝的表情。

“單單一部戰場監視雷達,不可能發揮出這麼大的威懾力……”

祝學軍這會也沒太想明白情況,但還是擺了擺手回答道:

“對方突然離開,說明要麼是已經實現了偵察目標,要麼是偵察目標已經脫離了範圍……”

樊榮建明顯輕鬆了不少:

“那說明……我們不是偵察目標?”

到目前爲止,他們只打開了一部64N6E雷達,而遠程警戒雷達的信號價值並不高,至少不值得大動干戈,專門起飛一架戰略偵察機來進行探測。

“大概吧……”

其實到這會,祝學軍心裡已經有了一些猜測,就是美國人這趟有些無厘頭的飛行恐怕是和載人航天任務有關。

而之所以這會趕着撤走,也是在避讓飛船返回的路徑——

畢竟,大家有衝突歸有衝突,但面子上都還過得去。

哪怕美國人,也不願意在安全問題上冒險。

但上級沒有明說的情況下,他也只好把猜想憋在心裡,向樊榮建下令道:

“不管怎麼樣,趕緊把情況通報上去……”

而另外一邊。

東風航天城方面,也在大約二十分鐘後收到了來自金城軍區的情況通報——

大家畢竟不是同一個系統,這會解放軍本身的指揮鏈也不甚通暢,因此並沒有那麼快的反應速度。

“報告總指揮,那個疑似大型偵察無人機的目標,已經向西離開了危險空域範圍。”

儘管常浩南之前就說過,對方應該探測不到什麼重要信息,但真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還是難免鬆了口氣。

“看起來,美國人這次是無功而返了……”

總指揮緩緩坐回到指揮席上,語氣中帶着些許欣慰。

“也不能完全這麼說……”

沈俊榮表面上否認,但翹起的嘴角說明他只不過是在開玩笑而已:

“飛船在上一圈要進行變軌準備返回,疏勒站和飛船之間的控制和反饋信號,他們應該還是能捕捉到的……”

說完之後,旁邊又有幾個人跟着笑了出來。

畢竟,測控信號這東西幾乎屬於完全公開的範疇。

相當於美國人花了大力氣,結果只拿到了打個電話就能得到的信息。

怎麼看都不虧。

其實按照原本的計劃,疏勒測控站除去測控信號以外,確實需要肩負一大部分的通信任務。

但得益於青鸞衛星羣的工作,這部分功能得以被暫時轉移到鎬京進行。

而那裡,自然是處在探測距離以外的。

不過,輕鬆的時間總是短暫的。

對於這裡的大多數人而言,還遠沒到可以真正放心下來的時候——

現在已經是京城時間的四點一刻,距離神舟五號的降落時間只剩下一個多小時。

因此,在確認緊急空情不會對飛船再入大氣層產生威脅之後之後,衆人便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過了有一會,沈俊榮忽然再次來到常浩南身邊:

“浩南同志,你覺得面對這種情況,能否通過干擾衛星定位系統的方式誤導目標航線,以實現對這類偵察方式的反制?”

“啊?”

常浩南聽完之後,直接就是一激靈。

這個思路,很容易和四年前他在巴爾幹那邊的操作聯繫起來。

然而沈俊榮那會已經離開科工委,按理來說不應該知道那件事中的細節纔對。

不過,後者只當常浩南腦子還沒轉過來,當即解釋道:

“金城軍區那邊後面又補了個更詳細的情況說明,在報告最後提了這麼個設想。”

直到這會,常浩南才注意到,沈俊榮手裡正拿着一份比剛纔更厚的報告。

這才鬆了口氣:

“原理上可以……不過難度很大。”

“首先是GPS定位系統目前已經在更新第三代,軍碼的加密水平比上一代高了幾個檔次……如果只是單純壓制性干擾,那依靠地面設備的功率優勢,或許還有可能實現,但你說誤導……”

他搖了搖頭:

“要麼,我們能通過某種方式直接獲得相關參數,要麼就是在破譯水平……包括算法和計算設備兩個層面都取得巨大的突破,否則很難實現。”

四年前他能導演那一場驚天誤炸,實在是諸多巧合之下實現的極小概率事件。

不可能指望再復現一次。

而且,就算是當年,也多虧了干擾對象是幾顆航彈。

JDAM作爲低成本的一次性用品,在很多地方都是能省則省。

哪怕對方換成戰斧巡航導彈,都不可能取得那麼完美的效果。

而無人機,還是單價上億美元的無人機……

不可能只有一種航跡規劃模式的。

根據後世的經驗,像全球鷹這樣的無人機,就算遭到了完全無法反抗的壓制干擾,也能通過內置的慣性導航儀原路返回,或者至少飛出受到干擾的區域。

再者說,無人機也是由人來操縱的。

如果導航信號出現嚴重偏差,飛行員仍然能成爲最後一道安全屏障。

沈俊榮一邊翻着手中的報告一邊繼續道:

“一線部隊的顧慮在於,像今天這樣的被動偵察倒是還好,大不了進入靜默狀態就能反制,但如果對方徘徊在邊境線外,用合成孔徑雷達或者其他手段對我們的敏感地區進行主動偵察,那我們似乎沒有合適的應對手段,畢竟對方沒有越線,總不可能真的開火吧?”

一時間,常浩南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其實最直接的辦法,是自己也整個類似的無人機,跑到對面周圍轉悠。

你噁心我,那就別怪我也對等噁心你。

但先不說飛機本身的問題。

讓無人機實現遠程飛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通信衛星體系的。

否則就只能在控制站附近幾百公里範圍內轉悠。

而華夏顯然還沒有這個體系。

否則也不用他費勁折騰什麼青鸞星座了。

“雖然反制無人機有點費勁,但合成孔徑雷達……其實是可以對付的。”

一番思索之後,常浩南迴答道:

“原理上講,大多數SAR成像都會採用線性調頻信號,那麼利用和我們空干係列吊艙類似的數字射頻存儲技術,就可以實現移頻調製干擾或者微動調製干擾。”

“雖然這類干擾的成功率不是100%,但可以面向精確範圍和精確目標,也不會像大規模噪聲干擾那樣,對干擾區域內其它己方或第三方設備造成影響。”

“當然,具體在技術層面,還需要時間來研發……”

這個辦法,其實仍然屬於被動應對的思路。

就像防空那樣。

效果肯定是有,但只守不攻,破功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常浩南在心裡還在思索着另一種可能——

不是僞造導航信號,而是直接僞造衛星控制信號。

相當於直接接管對方的操縱。

這樣一來,無人機不會觸發自動返航模式,也不會受到到對方地面操作員的干擾。

如果真能實現,那誤導航線什麼的都是小意思。

甚至有可能……直接俘獲目標!

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542章 和半導體無關嗎?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75章 重熔層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535章 復活F14?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49章 殲7F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
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542章 和半導體無關嗎?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75章 重熔層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535章 復活F14?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49章 殲7F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