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首見殲10(上)

第193章 首見殲10(上)

簡單來說,過去的無人機並沒有認真考慮過少了飛行員之後可以帶來什麼優勢,基本只是按照小一號的有人機進行設計,執行一些大概率有去無回,但又並不複雜的高危任務而已。

但在進入80年代後半葉之後,無人機的定位開始發生變化。

工程師和軍隊逐漸發現,在無需考慮飛行員,以及相應的生命維持和輸入輸出等一系列相關係統之後,他們可以根據飛機的任務需求自由決定其體積大小。

尤其是對於偵察、巡邏等用途的飛機來說,其任務載荷本身就不大,在丟掉飛行員這個累贅之後只需要體積很小的飛機就能夠滿足要求。

相應地,飛機所需要的動力水平和燃油消耗量也大大降低,這又帶來了更低的使用成本、更長的續航時間和更強的場地適應性。

有些甚至無需專門鋪設的跑道就能夠起飛。

以專門用於偵察的“先鋒”無人偵察機爲例,其機長和翼展都只有5米左右,起飛重量不足200kg,卻可以以100公里左右的速度飛行最多9個小時,這對於一架常規的有人偵察機而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更美妙的是,這種飛機使用的只是一臺不到3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整架飛機幾乎不涉及任何專門的航空子系統,因此無需專業地勤人員維護,基本上能維護車輛的地方就能維護這種無人機,所以師旅一級的陸軍部隊就可以使用。

這意味着過去需要及其複雜的跨軍兵種協調流程,且大概率根本申請不到的航空偵察資源,如今被直接集成在了編制內部,幾乎隨叫隨有。

哪個指揮官不想要啊。

“在這方面,咱們國內確實基本還是空白。”

被常浩南打開思路之後,孫惠中頓時感覺眼前一片柳暗花明:

“我回去之後就跟所裡面彙報,正好現在今年各高校還沒畢業,可以趁着這個機會,先組織一個無人機飛行控制研究室出來。”

後者笑得合不攏嘴,直接給自己又倒了一杯啤酒一飲而盡:

“現在新畢業的年輕人都厲害得很吶,比我們那時候是強出太多了!”

說話的時候他還不經意地瞟了餐桌對面一眼。

“呃……”

常浩南略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顯然,這段時間某位在讀本科生有些不做人的表現讓對方對於新畢業生的水平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看着處在興奮中的孫惠中,他還是決定暫時不去打擊別人的樂觀主義傾向了。

有些道理,還是需要經過現實的殘酷教育才能領悟。

……

送別了648所的幾名工程師之後,常浩南年前在蓉城這邊的任務也基本上就結束了。

殲7F的剩餘工作都需要等到兩架原型機下線之後才能進行,只是辛苦132廠的同志們,恐怕又有相當一批人要在工作崗位上面過年了。

至於他一直在構思的那套通過對進氣道相關數據進行檢測來對喘振或者其它發動機故障進行預測的理論,更是需要巨量的數據進行研究,並不是一個能靠短時間內爆肝就出結果的東西。

常浩南頗有些漫無目的地走在611所的大院裡面。

這天是臘月二十三,幾名穿着後勤制服的工人正在往旁邊的路燈杆上面掛紙紮的綵球。

照理來說,他一個並不是航空工業員工的人,學校又早已放假,這邊沒了任務應該就可以回家了。

但是一種名爲“近鄉更怯”的情感卻無時無刻不在困擾着常浩南。

在這個時間線的人們看來,他只不過是一年沒有回過家而已。

然而對於常浩南本人來說,儘管重生之前兩位老人都仍然健在,但都已經年屆古稀,而現在回到家,看到的則會是正值壯年的父母,以及十七歲的妹妹。

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他自然是想要回家的。

可是真到了隨時都能回去的時候,卻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

進家門之後見到尚未老去的父母會是什麼感覺?

要不要給家裡人帶些禮物?

進門之後的第一句話要說些什麼?

這些問題在他腦海中不斷縈繞,並且隨着回家時日的臨近而愈發讓人感到困擾。 “小常同志!”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是盧育英。

常浩南擡起頭,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這段時間一直工作的計算中心附近。

“今天都小年了,還沒回家麼?”

盧育英快步從裡面走了出來。

“剛纔送走648所孫工他們,還沒決定到底哪天回家。”

收拾好心情的常浩南隨便找了個理由準備應付過去:

“畢竟年前還有些收尾的事情要做。”

聽到這個回答的盧育英一愣。

他當然不知道對方內心的複雜情緒,因此理所當然地相信了這個說法。

隨後又順理成章地做出了推測:

“小常同志是準備去132廠看一看?”

“唔……”

聽到問題的常浩南也是一愣。

這段時間他忙得睡覺時間都不夠,本來並沒有這個想法。

但話既然已經說到了這裡,那麼去132廠看看製造過程中的殲10原型機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確實,十號工程的01號機應該已經快要完工了吧?我早就想看看咱們國家自行設計的第三代戰鬥機了。”

“嗐,想去就直接和我說嘛,你又不算是外人,保密級別也足夠,無非是叫個車的事情。”

殲10絕對是華夏航空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頁,儘管盧育英本人並未直接參與到十號工程之中,但說到相關話題的時候,言語表情中還是會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

“跟我來吧,咱們兩個一起過去。”

……

在當天傍晚的時候,在盧育英的帶領下,常浩南終於走進了132廠的總裝車間之中。

1001號原型機目前正在進行總裝,還有不少機載設備沒有安裝到位。

但作爲一個重生者,他已經能夠辨認出整架飛機的幾乎所有基本特徵——

鴨翼加三角翼的機翼組合、機身中段的蜂腰設計、尾部面積巨大的垂尾、兩片腹鰭和減速板……

看着正在飛機周圍忙上忙下的工作人員,常浩南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來。

作爲華夏空軍的主力裝備之一,常浩南在重生前自然也親眼見過殲10。

在航空博物館裡面還曾近距離接觸過。

但現在的感覺完全不同。

他可是在132廠的總裝車間裡面!

這架對於華夏而言堪稱傳奇的戰鬥機,如今還沒有首飛。

甚至還沒有完工。

而他,將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十號工程的研發之中,成爲這段故事的親歷者。

或者說……推動者!

(本章完)

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519章 神秘轟6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777章 種瓜得豆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504章 裡挑外撅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84章 忙裡偷閒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36章 作繭自縛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2章 破格,直博!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1174章 資金支持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
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519章 神秘轟6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777章 種瓜得豆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504章 裡挑外撅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84章 忙裡偷閒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36章 作繭自縛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2章 破格,直博!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1174章 資金支持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