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

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

接通電話之後,杜義山很乾脆地說明了目前的情況,表示自己想聽一聽對方的看法。

當然,其中隱去了一些跟丁高恆身份有關的內容。

主要是他擔心如果常浩南知道科工委主任在場旁聽,會對後者的判斷產生影響。

或者讓對方在講話時有所顧慮。

聽到這個事情之後,常浩南的第一反應其實是有些懵逼的。

甚至還向杜義山確認了一遍: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因爲我提交上去的那份文件,專家們對於具體應該選擇哪種標準體系的問題出現了爭論?”

“是這麼回事,所以纔給你打電話,看看你身爲作者的想法。”杜義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文件裡面的內容我已經看過了,從理論基礎到分類說明再到工程經驗和操作方式,很系統、也很完整,所以你提交上來的,絕對不只是一個技術手冊,而是一個完整的分析評價體系。”

“既然如此,想必伱在這個過程中也已經對咱們華夏的標準體系有自己的想法了吧?”

“呃……”

電話那邊的常浩南滿臉無語。

他很想說自己並沒有。

作爲一個重生之前的主要工作經驗都在21世紀的人,他使用後世那套參考俄法相關技術搞出來的自主體系幾乎是一種本能。

所以在想要寫出這份評定方法的時候,其實沒想過會引發如此誇張的連帶反應。

初衷真就是寫一個技術手冊,讓那個在工程上無從下手的GJB/Z64-94變得更完整、更堪用一些。

不過既然杜義山自己都已經把劇情給腦補出來了,常浩南總不可能去打自己老師的臉。

而且經過前者這麼一提醒,他也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就是眼下這個時間點,由於MD90的國產計劃正在順利且迅速地推進,因此行業內部對於大洋彼岸還抱着非常充分的幻想,認爲完全可以依託美國的航空工業體系,用“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完善自己在航空領域的實力。

儘管年初的時候兩國已經發生了過一次陣仗不小的海空對抗,但是除了軍隊和軍工領域之外,絕大多數人對於這個事情是沒有那麼敏感的。

事實上,不僅民用航空工業,這種幻想實際上存在於幾乎所有領域中。

一直到1999年、2001年甚至是2019年遭到全方位的打壓之後,才被慘痛的教訓一點點打醒。

市場,是換不來技術的。

無論是汽車、航空還是化工、電子,所有產業都是如此。

在沒有技術的情況下把市場讓出去,只會讓別人吃掉市場的同時還能打壓你的技術!

如果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體系,靠着依附於人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在1996年這會,要想馬上把人們的觀念扭轉過來完全是癡人說夢。

事實上,哪怕是前世的常浩南自己,也是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才逐漸發生轉變的。

不過凡事總得有個開始。

而這一次的誤打誤撞,或許就是個不錯的契機。

“沒錯,老師。”

在腦海中飛速思考過這些之後,常浩南做出了決定:

“其實我前段時間就已經有了這種想法,所以這次在完善航發穩定性評價體系的時候,就特地結合國內目前航空工業的實際,對標準部分進行了一些重構。”

“雖然這只是整個行業標準體系中的一個小部分,但因爲正好趕上渦噴14進行高空模擬試驗,所以我認爲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咱們華夏的航空工業要想發展,就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獨立的發展體系,我希望通過崑崙項目來證明這一點。”

電話那邊,杜義山和丁高恆對視了一眼,互相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驚訝。

常浩南雖然並未直接說明自己支持哪一方,但從剛剛的回答中,明顯能聽出他的立場是要對現有標準進行大改。

或者乾脆點說,另起爐竈。

甚至還更爲激進——

不只是對GJB/Z64-94,而是要對整個航空工業的標準體系進行重構,把原來東拼西湊出來的東西給統一起來。

二人誰都沒有想到,一個還沒畢業的本科生竟然會站在這樣的高度思考問題。

而且還真讓他思考出來了點東西。

想到這裡,杜義山又抱着濃厚的興趣問出了第二個本來不在計劃之中的問題:

“這個想法確實很好,但是目前滬飛那邊已經在跟麥道合作生產MD90客機,而且進度相當不錯,如果要對標準體系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變動,那這類合作項目該怎麼處理,你考慮過沒有?”

“當然考慮過……”

常浩南一邊說着不太重要的內容,一邊飛速組織語言。

滬飛和麥道的項目他之前沒想過,也沒必要想,因爲再過幾個月,波音併購麥道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個項目攪黃,並且又讓人銷燬了已經送到華夏這邊的MD90相關技術資料。

意思非常明顯,哪怕這個型號不要,也不可能讓你華夏得到相關技術。

當然,波音玩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

他們先是在表面上表示“收購不影響幹線項目的合作,只要滬飛願意繼續幹,波音就會繼續提供支持”。

但是轉過頭來,又宣佈將在1999年底徹底關閉美國本土的麥道生產線,不再發展新的麥道家族飛機。。

這個舉動直接導致全球民航業對MD系列客機信心崩盤,哪怕滬飛把飛機造出來,也根本找不到客戶。

如果靠補貼讓國內航空公司內部消化,那造一架飛機就要賠進去將近一個億。

於是“造不如買”的輿論再次佔據上風,最後滬飛方面迫不得已主動叫停了項目。

而在合作持續的十年中,爲了適應麥道所代表的美國體系,滬飛已經放棄了運10時期形成的標準和經驗。

如今MD90生產被叫停,美國體系也沒適應過來。

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實際上,合作生產MD90的幹線飛機項目從一開始就走歪了。

航空製造業屬於妥妥的技術密集工業,可以提供大量高收入的工作崗位,並且培養一批熟練的工人和工程師。

這些人才對於未來華夏自己的航空工業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從這個角度講,給別人代工生產飛機並沒有問題。

而且產的越多越好,最好把整個飛機都放到華夏生產。

然而MD90項目中,代工生產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重頭在於有人想要讓整個航空工業,至少是民用航空工業全方位與美國綁定。

這是不可能有好下場的。

哪怕真的建立起來了,也只不過是個一推就倒的花架子。

別說華夏了,就連作爲美國鐵桿小弟的日本,都在這條路上撞的頭破血流。

每次只要有一點取得突破的跡象,就會遭到飽含父愛的全方位打壓。 到了那個時候,要是你的整個行業體系都完全依賴對方,自然會毫無還手之力。

常浩南的想法是,長痛不如短痛,沒必要像原來的時間線中那樣,在糾結中拖到1999年。

跟美國的航空工業體系早一些切割反而是件好事。

省下來這三年時間拿來完善自己的體系,或者哪怕回去做新型號的預研它不香麼。

獨立自主纔是唯一的正道。

但這個事情沒辦法直接說。

一方面是常浩南作爲一個毫無商業法知識背景的人,直接下這種沒頭沒尾的判斷實在離譜,也沒啥說服力。

另一方面,常浩南確實不懂這些東西,他只知道波音最終成功併購了麥道,至於裡面的利益交換和明爭暗鬥……

對不起,不知道。

因此最後,他決定採用一個比較圓滑的辦法。

“老師,我認爲在具體的技術方面,吸收或者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是應該的,也有助於我們快速縮小差距,但這跟我們建立一套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系並不矛盾。”

“我之前在雜誌上面看到過二毛黑海造船廠的一個故事,蘇聯解體之後,當時船廠的0號船臺上面是已經完工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西方一直擔心它會在動盪期過後被繼續完工。”

“很快有一家來自挪威的企業找到黑海造船廠,訂購兩艘排水量10萬噸級別的貨輪,但需要按照西方的標準進行建造,而整個船廠只有現在被佔着的0號船臺能夠建造這個大小的船隻。”

“二毛最終決定拆除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騰出位置,並且讓黑海造船廠接納西方的造船標準對船臺進行改造,準備生產新的訂單。”

“但當這艘航母被拆毀之後,那家挪威企業又突然宣佈取消訂單,在賠償了一筆違約金之後再無音信。”

“黑海造船廠拋棄了蘇聯標準下的造船能力和經驗,又沒能獲得新的訂單,於是很快就失去了大型艦艇的建造能力。”

“……”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常浩南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了。

他知道杜義山肯定能聽懂。

事實上,這個黑海造船廠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美國人在MD90項目上的套路幾乎就是原版重置。

玩的就是一手陽謀。

然而手段雖不新鮮,卻非常好用。

常浩南能超脫在外把整件事情梳理明白,不是因爲他比別人聰明。

單純是因爲他開了掛,知道後續發展方向。

……

跟常浩南想的差不多,電話那邊的丁高恆和杜義山臉色都已經嚴肅起來。

他們當然知道常浩南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無非是華夏航空工業也面臨着跟黑海造船廠一樣的局面。

而MD90就是那兩艘挪威公司訂購的貨輪。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

杜義山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今天的通話應該到此爲止了:

“這件事情科工委方面會綜合考慮,你們那邊儘快推進渦噴14的模擬測試工作,如果要想把評定標準擴充爲新標準,足夠的工程數據是必須的。”

“好的,老師。”

“那你先去忙,後續的決定會以書面形式下發,我們到時候再說。”

說完之後,他便掛斷了電話,然後擡起頭,重新看向辦公桌對面的丁高恆。

沉默的氣氛維持了大概幾分鐘時間。

丁高恆重新點燃一支菸,這次他吸了一口,但從動作上看並不算熟練。

“你的這位學生,確實很不一樣。”

“今天的情況,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杜義山擺了擺手:

“我以爲這會是一次偏向工程技術層面的對話”

“不管怎麼說,這位小常同志提出的可能性不能被忽視。”丁高恆又抽了一口煙:“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我們能做的也只有亡羊補牢了。”

顯然,在跟常浩南對話之後,他已經做出了決定。

“MD90這個項目現在連零部件生產都開始了,總不能無緣無故叫停,你準備怎麼處理?”

雖然這是個疑問句,但從杜義山的表情來看,他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跟丁高恆對一下答案罷了。

“杜老這就是明知故問了”

後者把菸蒂丟進菸灰缸,揉了揉有些發乾的嘴脣:

“剛纔小常同志也說了,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跟我們建立一套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系並不矛盾,所以……”

“把幹線飛機項目的重點改爲消化吸收重點技術,還有總結積累大型民航客機的總裝和製造經驗吧,這些我們以後也都用得上。”

……

當休會時間結束,會議重新開始之後,現場的氣氛變得完全不同。

之前端坐首位、始終沒有表達任何態度的丁高恆幾乎是開門見山。

他表示全新的、自主的航空工業標準體系建設勢在必行,舊的標準中有很多都只是爲了在客觀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解決有無問題,以形成一個基本的框架體系,如今隨着技術的發展進步,應該考慮對其中不合適的內容進行徹底補充和替換。

作爲科工委主任,他的表態分量自然完全不同。

下半段會議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瞬間。

儘管滬飛方面的幾個專家選擇保留意見,但還是同意着手進行全新標準的設立準備工作。

國防科工委這套體制的優勢就在於,儘管討論的過程可能出現不同意見,但是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後,整個系統還是能夠保證勁往一處使。

於是在當天晚上就成立了一個以劉振響爲首、共計10個人的專家組。

他們的任務有兩個。

一是前往涪城跟蹤渦噴14的測試情況,以及對那份《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進行更詳細的審定。

二是如果審定順利通過,那麼就在《方法》的基礎上,對GJB/Z64-94進行重構,以建立一個新的、與華夏的實際情況適應的氣畸變試驗標準,作爲航空工業新標準體系的起點。

常浩南這隻蝴蝶掀起的颶風,正變得越來越猛烈。

加更還是在下午

(本章完)

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515章 更新一代?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21章 大變局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
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525章 跑得比耗子還快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515章 更新一代?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21章 大變局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