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

聽到常浩南給出肯定答覆的一瞬間,郭立強原本緊繃着的表情驟然舒展開來,人也明顯放鬆了不少。

畢竟,這個項目絕對是個大活,如果能落實下來,那對於他們航天技術研究院的導彈部門來說無異於潑天的富貴砸頭上。

估計到他退休之前都不用再爲愁項目問題犯愁。

“不過常總,我這目前還只是個想法,之前幾天等科工委回覆的時候,稍微做了一些執行層面的初步研究,但是……時間太短,也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度。”

說這話時,他才察覺到,就剛剛等着結果的十幾分鍾功夫,自己身上竟然已經出了一層汗。

九月初的川省確實還有幾分“秋老虎”的意味,但是這間屋子地處背陰還通風良好,顯然不完全是熱的。

常浩南微微頷首,這才重新把剛剛被推到自己面前的幾份資料拽到近前,仔細翻閱起來。

正如剛剛郭立強所說,他在定位和導彈控制算法兩個部分確實着墨不多,畢竟這兩個部分已經涉及到理論領域,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可能只靠幹想就得出什麼結果。

但他還是對於這套多源組網探測系統的使用方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設計。

比如載機平臺打出的兩發“探測彈”,應該選擇儘可能不同的彈道,連同載機本身一起,從多個角度逼近目標所在的大體位置,以捕獲長度儘可能大的有效信號數據,實現對目標的全域精確探測。

不過,這也意味着傳統空空彈那種直來直去、高拋俯衝的彈道完全不再適用,需要參考對地導彈的一些彈道特徵才能滿足戰術要求。

另外就是,哪怕有了定向的數據傳輸系統,這一機兩彈終究還是三個獨立個體,而且還處在飛速的相對運動之中,要如何把互相之間捕捉到的、未必連續的雷達信號給“組合”或者說“拼接”起來,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不錯……不錯……”

常浩南一邊視線飛速掠過紙頁上的文字,一邊在心中暗暗對這段內容表示肯定。

短短几天時間,郭立強就已經抓住了比較重點的兩個問題。

之前他跟對方只能算點頭之交,沒想到確實有點子墨水……

對於常浩南來說,看一篇好的技術文獻,感覺不亞於古代那些文癡讀到一篇傳世名作。

所以也不免有些興奮,尤其翻頁時的動作也大了不少。

然而就當他準備看看再往後的內容時……

嘩啦——

卻發現下一頁是一片空白。

顯然,這份報告,它爛尾了。

常浩南心中發出了和當初羅傑·埃立諾教授幾乎相同的感慨:

“怎麼到這就沒了?”

不過最後還是繃住了。

對於一項研究來說,提出問題的重要性至少不亞於解決問題。

郭立強能寫到這一步,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畢竟,如果後面的內容都能補上,對方壓根也沒必要不遠千里地過來找他。

……

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之後,常浩南從筆筒裡抽出一支筆:

“我剛纔簡單梳理了一下整個機彈組網探測系統的工作邏輯。”

郭立強過去沒跟常浩南正經共事過,但也看得出,這是大佬準備發力的姿態,於是當即把屁股下面的凳子稍微挪近了一些。

“首先,是用機載無源探測系統對敵方超遠距離目標或低可探測度目標進行預警探測和粗定位,給載機發射導彈提供初始信息。”

常浩南的畫功這兩年進步不小,但仍然處在簡筆畫plus的水平,乾脆畫了個框框來代替:“然後,採用載機與2枚以上主被動複合制導空空導彈聯合組網,進行高精度無源探測,這一步,我認爲需要藉助時差定位技術和濾波算法獲得目標的精確位置信息,爲遠程空空導彈提供中段制導信息。”

“誒?”

郭立強的表情一滯:

“時差定位法?”

他之所以如此驚愕,並不是因爲這個算法多麼新鮮。

正相反,是因爲太不新鮮了。

所謂時差定位(TDOA),就是是利用多點接收到的電磁輻射信號到達時間差對輻射源的方位和距離進行確定。

實際上,在殲轟電7上面,無源定位用的就是這套邏輯。

只不過那上面的“多點”是左右兩個吊艙,本身距離非常近,所以誤差很大。

現在的多點是一架飛機和兩枚導彈,距離幾十上百公里,定位精度自然也就上來了。

所以這個思路實在過於直接,甚至讓郭立強覺得好像不應該是由常浩南想出來的。

“是啊,時差定位法。”

旁邊的常浩南反而也被他的反應搞得有點懵,愣了一下之後才點點頭:

“這應該是最合適的算法了,郭工……肯定也聽說過……”

話說到最後,甚至帶了點不太確定的疑問語氣。

顯然,後面還有半句話沒問出來——

這有啥值得你一驚一乍的?

郭立強也意識到自己反應有點過激,當即解釋道:

“嗐……好歹也是搞控制的,TDOA當然聽說過,只是之前一直感覺,常總應該會提出個更巧妙的算法纔對……”

聽到對方想法的常浩南不由得啞然失笑:

“算法麼,只是一種數學工具,不分什麼高低貴賤,只要好用就行,如果單純爲了炫技,在不必要的地方搞一個複雜程度更高的新算法,反而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不符合咱們技術人員的原則。”

“說的也是……”

郭立強點了點頭,顯然是認同了常浩南的說法。

剛剛前傾的上半身也重新靠回椅背上。

甚至有意無意中忽略了常浩南把這個問題稱爲“簡單問題”的細節……

然而他這邊剛剛釋懷,常浩南卻又話鋒一轉:

“不過,雖然多站時差無源定位本身原理很簡單,但是具體到咱們這個問題上,想要利用三個相對運動中的定位站對目標輻射源位置進行精確求解,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之前在電子戰飛機上,因爲兩個吊艙始終是處在相對靜止的,加上吊艙和飛機之間有數據總線連接,可以用一臺專門的計算機進行解算,所以直接用傳統的牛頓迭代法也能解決。”

“但是現在這個機彈組網探測,本身計算量就大不少,再加上互相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也慢,肯定不能再用老辦法,否則等算出目標位置,導彈也快到最大射程了……”

郭立強剛剛靠回去的上半身又重新坐直了:

“那常總的意思是……”

“多站時差定位,本質上還是求解一組強非線性的偏微分方程。”

常浩南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

“所以在這裡,就必要搞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了……”

第1238章 最堅之盾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75章 重熔層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921章 大變局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09章 我 們 仨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17.第317章 巧合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199章 驅離F22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
第1238章 最堅之盾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75章 重熔層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921章 大變局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09章 我 們 仨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317.第317章 巧合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199章 驅離F22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