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

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

宋尚纔剛剛並非託大,在獲得許可之後,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了一套過載不大,但卻可以把飛機所有操縱要素都佔滿的飛行動作。

僅僅過去了大概十幾分鍾,便基本摸清了這架飛機的操作特徵。

雖然達不到飛控那樣完美的程度,但按照起飛前的方案進行正常試飛科目肯定是沒問題。

“報告指揮中心,可以開始飛行測試。”

無線電中沉着冷靜的聲音,以及雷達上已經恢復正常的飛行軌跡,都讓這裡的衆人鬆了口氣。

“收到!”

坐在雷達顯示器前面的指揮員只是簡短地回答了兩個字。

這次飛行的測試科目在起飛之前就已經被試飛員背的滾瓜爛熟,而且幾個核心項目的關鍵航線數據已經被錄入了飛行計算機之中,所以無需再像以前那樣,每飛一個動作都需要向地面進行確認。

因此,就在剛纔報告情況的同時,宋尚才就已經把油門杆收到了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開始一點點試探左邊這臺發動機的飛行邊界。

6000米高度,無論超音速還是亞音速,平飛其實都沒什麼好測的,主要還是看在一些實用工況下,還能夠維持多少性能。

因此飛機很快就在他的刻意操縱下進入後面的一項項試驗科目。

很快,機艙裡面的宋尚才就從轉速錶的數字上感受出來,在進氣狀態遭到破壞的時候,左側的指針明顯比右側更加穩定。

要知道,AL31F本來就是以高適應性和耐受力而聞名,而這渦扇10甚至在這方面的表現都還要更好……

當然,循序漸進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像是大側滑角,還有大迎角這類比較逆天的數據,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次飛行過程中就去測來。

首飛嘛,項目主要以淺而全爲主。

而且以現在這個結果看,以這架飛機目前單發渦扇10的狀態,很可能測不出真正的極限——

之所以要保留右邊的AL31F,本來是要當個保底。

這樣萬一測試發動機在天上出了點什麼事,也不至於失去全部的動力和電力,還能把飛機帶回來。

這也是各國測試新發動機時候的通行做法。

然而從本次試飛的狀態來看,宋尚才基本可以肯定,那臺保底發動機限制了這架飛機的上限……

“只有等到把兩臺發動機全都換成新型號再說了……”

他的心裡還是覺得有點可惜。

“報告指揮中心,6000米高度測試已經完成,準備爬升至下一測試高度。”

仍然只是例行的報告,因此在說話的同時,他就已經後拉操縱桿,讓飛機拉起機頭開始爬升。

“收到,注意燃料消耗情況。”

無線電中傳來塔臺的迴應。

本來按照計算,帶的輕油應該是夠完成測試科目的,但如果要是什麼都能算準,那也就用不着試飛了,所以該在天上小心的地方還是要小心。

很快,飛機便躍升到了8000米的第二個測試高度。

這一次,宋尚才明顯更加輕車熟路,跟6000米時候相同的幾個科目,只用了跟之前相比差不多一半的功夫便完成了。

然後自然是8000米、10000米……

殲11的理論最大升限在2.3萬米上下,但渦扇在高空環境下從原理上就不比渦噴,所以二代機的最大升限基本上是真能飛到而且有實戰意義,而三代機的最大升限則相對比較虛,尤其是中央升力體類型的設計更是如此。

所以,按照計劃,這次試飛最多隻會進行到實用升限,也就是18000米就會中止。

不過。

就像上面所說,如果要是什麼都能算準,那也就用不着試飛了。

當宋尚才操縱1010號機來到16000米高度的時候,他便發現,這架在他手中原本已經愈發得心應手的飛機,又一次不聽使喚了……

而且比最開始還要嚴重得多。

維持平飛倒是還沒什麼壓力,但只要稍微做個大點的動作,飛機就會進入各種奇怪的姿態。

雖然後面還能改出來,但這個情況,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下去了……

於是他當即換回了最開始的安全模式。

解除安全模式甚至需要輸入一串密碼,但切回去只需要按一個鍵就可以了。

飛機的姿態很快恢復了正常。

宋尚才這才發現,重新開啓飛推一體化控制之後,左側發動機的轉速驟然比剛纔下降了將近三分之一……

換句話說,在16000米的高度上,左側的渦扇10在同等油門開度情況下,推力比另一臺發動機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指揮中心,16000米高度包線無法測試,目前判斷是兩側發動機的推力差距太大。”勉強壓下心中的震撼之後,他深吸一口氣,在無線電中說道。

試飛過程,誰也無法判斷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只要驗證機或者原型機離開地面,那就是試飛員最大。

因此,無論是常浩南還是何明,都不能、也不會去幹涉宋尚才的決定。

更別提飛行指揮員了。

“收到,準備返航。”

雖然原定的測試科目還有兩個高度沒有進行,但作爲新機新發的首次升空測試,現在顯然已經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再者說,沒完成那兩個高度又不是因爲發動機不行,而是因爲太強……

一陣歡呼過後,一名負責檔案文書工作的技術人員悄悄湊到常浩南旁邊:

“常總,這試飛日誌……要怎麼寫?”

後者一愣,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不管怎麼說,這都算是一次試飛意外中止。

照理來說算是發現問題,要開後續的故障分析會。

但這次的情況……顯然跟以前出入比較大。

“如實寫就行,但是沒必要那麼死板。”

稍作思索之後,常浩南迴答道:

“在情況後面註明一下,說中止原因是測試發動機性能太強,難以維持驗證機平衡,就行了。”

頗有一種大學時代把籃板扣碎,然後表示可以賠償,但學校必須通報批評並公示一個月的既視感。

對方當即會意,點了點頭之後,便不再言語。

剛纔的試飛過程雖說時間很長,但其實一直都在盛京周圍空域轉悠,並不會飛遠,所以要返航的話其實也快。

因此,除去必要的飛行指揮人員之外,其餘人很快便離開控制中心,準備按照慣例去迎接凱旋的飛行員。

羅時大原本跟在最後面,但看到不遠處的何明,遂快步上前來到了後者旁邊:

“我說小何,這浩南同志看上去年紀肯定不到40,等這個項目做完,大概就要成咱們國家最年輕的院士了吧?”

“呃……”

聽到這番前半段離譜到家,但後半段又有點合理的判斷,何明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從何開始接話。

好一會後纔回答道:

“常總嘛……我估計肯定會是咱們國家最年輕的院士沒跑。”

“但是他現在……才25歲,把整個渦扇10做完,滿打滿算也絕對超不過30……”

他本來想說不到40歲的院士還有可能,但不到30歲的就太離譜了。

但這兩年跟常浩南有關的事情本就離譜到家,也不差這一件,遂又把篤定的話給憋了回去。

而旁邊的羅時大猛地感覺哪裡不太對——

常浩南這幾天一直穿着身老土的工裝,又不太顧得上修邊幅,所以他一直覺得對方是個三十五六歲但外表年輕的青年才俊。

結果人家今年才二十五,還算少年英才……

那十年前就是十五歲……

顯然,他剛纔的推測好像出了點差錯。

“浩南同志今年二十五……那現在這個版本的渦扇10最開始……不是他負責的?”

羅時大面色有些古怪地問道。

何明直接搖頭:

“怎麼可能,一開始就是啊。”

羅時大直接就驚了:

“那他剛開始負責項目的時候豈不是個小孩?”

“兩年半以前的話……就算二十三,應該也不算小孩了吧?”

此時何明的注意力已經在遠處那架不斷降低高度的飛機上了,回答完之後便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留下羅時大一人在風中凌亂。

“真就兩年半啊……”

 

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988章 棋逢對手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472章 路線之爭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861章 育種專家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75章 重熔層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092章 飛天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0章 好好聽講!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
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988章 棋逢對手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472章 路線之爭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861章 育種專家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75章 重熔層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092章 飛天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0章 好好聽講!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