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

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

宋尚纔剛剛並非託大,在獲得許可之後,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了一套過載不大,但卻可以把飛機所有操縱要素都佔滿的飛行動作。

僅僅過去了大概十幾分鍾,便基本摸清了這架飛機的操作特徵。

雖然達不到飛控那樣完美的程度,但按照起飛前的方案進行正常試飛科目肯定是沒問題。

“報告指揮中心,可以開始飛行測試。”

無線電中沉着冷靜的聲音,以及雷達上已經恢復正常的飛行軌跡,都讓這裡的衆人鬆了口氣。

“收到!”

坐在雷達顯示器前面的指揮員只是簡短地回答了兩個字。

這次飛行的測試科目在起飛之前就已經被試飛員背的滾瓜爛熟,而且幾個核心項目的關鍵航線數據已經被錄入了飛行計算機之中,所以無需再像以前那樣,每飛一個動作都需要向地面進行確認。

因此,就在剛纔報告情況的同時,宋尚才就已經把油門杆收到了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開始一點點試探左邊這臺發動機的飛行邊界。

6000米高度,無論超音速還是亞音速,平飛其實都沒什麼好測的,主要還是看在一些實用工況下,還能夠維持多少性能。

因此飛機很快就在他的刻意操縱下進入後面的一項項試驗科目。

很快,機艙裡面的宋尚才就從轉速錶的數字上感受出來,在進氣狀態遭到破壞的時候,左側的指針明顯比右側更加穩定。

要知道,AL31F本來就是以高適應性和耐受力而聞名,而這渦扇10甚至在這方面的表現都還要更好……

當然,循序漸進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像是大側滑角,還有大迎角這類比較逆天的數據,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次飛行過程中就去測來。

首飛嘛,項目主要以淺而全爲主。

而且以現在這個結果看,以這架飛機目前單發渦扇10的狀態,很可能測不出真正的極限——

之所以要保留右邊的AL31F,本來是要當個保底。

這樣萬一測試發動機在天上出了點什麼事,也不至於失去全部的動力和電力,還能把飛機帶回來。

這也是各國測試新發動機時候的通行做法。

然而從本次試飛的狀態來看,宋尚才基本可以肯定,那臺保底發動機限制了這架飛機的上限……

“只有等到把兩臺發動機全都換成新型號再說了……”

他的心裡還是覺得有點可惜。

“報告指揮中心,6000米高度測試已經完成,準備爬升至下一測試高度。”

仍然只是例行的報告,因此在說話的同時,他就已經後拉操縱桿,讓飛機拉起機頭開始爬升。

“收到,注意燃料消耗情況。”

無線電中傳來塔臺的迴應。

本來按照計算,帶的輕油應該是夠完成測試科目的,但如果要是什麼都能算準,那也就用不着試飛了,所以該在天上小心的地方還是要小心。

很快,飛機便躍升到了8000米的第二個測試高度。

這一次,宋尚才明顯更加輕車熟路,跟6000米時候相同的幾個科目,只用了跟之前相比差不多一半的功夫便完成了。

然後自然是8000米、10000米……

殲11的理論最大升限在2.3萬米上下,但渦扇在高空環境下從原理上就不比渦噴,所以二代機的最大升限基本上是真能飛到而且有實戰意義,而三代機的最大升限則相對比較虛,尤其是中央升力體類型的設計更是如此。

所以,按照計劃,這次試飛最多隻會進行到實用升限,也就是18000米就會中止。

不過。

就像上面所說,如果要是什麼都能算準,那也就用不着試飛了。

當宋尚才操縱1010號機來到16000米高度的時候,他便發現,這架在他手中原本已經愈發得心應手的飛機,又一次不聽使喚了……

而且比最開始還要嚴重得多。

維持平飛倒是還沒什麼壓力,但只要稍微做個大點的動作,飛機就會進入各種奇怪的姿態。

雖然後面還能改出來,但這個情況,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下去了……

於是他當即換回了最開始的安全模式。

解除安全模式甚至需要輸入一串密碼,但切回去只需要按一個鍵就可以了。

飛機的姿態很快恢復了正常。

宋尚才這才發現,重新開啓飛推一體化控制之後,左側發動機的轉速驟然比剛纔下降了將近三分之一……

換句話說,在16000米的高度上,左側的渦扇10在同等油門開度情況下,推力比另一臺發動機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指揮中心,16000米高度包線無法測試,目前判斷是兩側發動機的推力差距太大。”勉強壓下心中的震撼之後,他深吸一口氣,在無線電中說道。

試飛過程,誰也無法判斷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只要驗證機或者原型機離開地面,那就是試飛員最大。

因此,無論是常浩南還是何明,都不能、也不會去幹涉宋尚才的決定。

更別提飛行指揮員了。

“收到,準備返航。”

雖然原定的測試科目還有兩個高度沒有進行,但作爲新機新發的首次升空測試,現在顯然已經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再者說,沒完成那兩個高度又不是因爲發動機不行,而是因爲太強……

一陣歡呼過後,一名負責檔案文書工作的技術人員悄悄湊到常浩南旁邊:

“常總,這試飛日誌……要怎麼寫?”

後者一愣,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不管怎麼說,這都算是一次試飛意外中止。

照理來說算是發現問題,要開後續的故障分析會。

但這次的情況……顯然跟以前出入比較大。

“如實寫就行,但是沒必要那麼死板。”

稍作思索之後,常浩南迴答道:

“在情況後面註明一下,說中止原因是測試發動機性能太強,難以維持驗證機平衡,就行了。”

頗有一種大學時代把籃板扣碎,然後表示可以賠償,但學校必須通報批評並公示一個月的既視感。

對方當即會意,點了點頭之後,便不再言語。

剛纔的試飛過程雖說時間很長,但其實一直都在盛京周圍空域轉悠,並不會飛遠,所以要返航的話其實也快。

因此,除去必要的飛行指揮人員之外,其餘人很快便離開控制中心,準備按照慣例去迎接凱旋的飛行員。

羅時大原本跟在最後面,但看到不遠處的何明,遂快步上前來到了後者旁邊:

“我說小何,這浩南同志看上去年紀肯定不到40,等這個項目做完,大概就要成咱們國家最年輕的院士了吧?”

“呃……”

聽到這番前半段離譜到家,但後半段又有點合理的判斷,何明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從何開始接話。

好一會後纔回答道:

“常總嘛……我估計肯定會是咱們國家最年輕的院士沒跑。”

“但是他現在……才25歲,把整個渦扇10做完,滿打滿算也絕對超不過30……”

他本來想說不到40歲的院士還有可能,但不到30歲的就太離譜了。

但這兩年跟常浩南有關的事情本就離譜到家,也不差這一件,遂又把篤定的話給憋了回去。

而旁邊的羅時大猛地感覺哪裡不太對——

常浩南這幾天一直穿着身老土的工裝,又不太顧得上修邊幅,所以他一直覺得對方是個三十五六歲但外表年輕的青年才俊。

結果人家今年才二十五,還算少年英才……

那十年前就是十五歲……

顯然,他剛纔的推測好像出了點差錯。

“浩南同志今年二十五……那現在這個版本的渦扇10最開始……不是他負責的?”

羅時大面色有些古怪地問道。

何明直接搖頭:

“怎麼可能,一開始就是啊。”

羅時大直接就驚了:

“那他剛開始負責項目的時候豈不是個小孩?”

“兩年半以前的話……就算二十三,應該也不算小孩了吧?”

此時何明的注意力已經在遠處那架不斷降低高度的飛機上了,回答完之後便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留下羅時大一人在風中凌亂。

“真就兩年半啊……”

 

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99.第299章 獲獎了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84章 離間計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445章 閱兵彩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284.第284章 覆盤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863章 先搞專利!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34章 關鍵抉擇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35章 十倍壽命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097章 準備返回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74章 工藝問題
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99.第299章 獲獎了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84章 離間計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445章 閱兵彩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284.第284章 覆盤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863章 先搞專利!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1647章 用電力破局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34章 關鍵抉擇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636章 系統等級,LV5!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435章 十倍壽命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097章 準備返回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627章 自信的ASML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74章 工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