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

作爲一架飛機中最重要子系統的設計師,劉永全本來也略懂一些總體設計,再加上跟常浩南耳濡目染許久,又深度參與過跟達索合作的幾個項目,所以對於一些基本概念並不陌生。

看着眼前跟個小太陽般耀眼的紅外成像圖,他當然清楚對方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這種情況下,恐怕就連成片的紅外誘餌都很難把導彈的鎖定目標給勾走。

不過話也說回來,紅外隱身從原理層面就是一大難題。

由於紅外信號是由目標主動發射,而不像雷達信號一樣需要電磁回波,所以其本質跟可見光探測基本相同。

實現起來的難度也跟光學隱身有得一拼。

只要航空發動機這個“通過向後噴射高溫高壓燃氣獲得反作用力”的基本邏輯不變,那麼就很難實現像雷達隱身一樣的效果。

實際上,因爲動力水平的不斷躍升,現代戰鬥機的紅外信號反而是越來越明顯的。

而另一方面,紅外探測手段也有着諸如無法測距之類的缺陷,在對空領域的應用範圍遠不如雷達。

總之各國在這方面的態度基本突出一個佛系——

能幹點啥最好,幹不了啥就乾脆躺平。

不過,就在劉永全準備說點什麼的時候,後臺系統的倒計時已經歸零,提示可以進入下一步動作。

他只好暫且把關於紅外特徵的討論放到一邊,接替楊韋開始進行指揮:

“啓動可調諧激光陣列和Mach-Zehnder干涉儀,準備記錄等離子體分佈情況……”

一架飛機的表面積過於巨大,不可能像當初在盛京那樣,直接用侵入式的朗繆爾探針湊合事,而是需要非侵入式的測量手段。

如果是核聚變裝置中的等離子體,一般會直接利用激光散射與等離子體中的自由電子相互作用,通過散射光譜直接測量電子密度和溫度。

但通過航空發動機在飛行器表面生成的等離子體能量太低,湯姆遜散射測出來的誤差比電子密度數值本身都高,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可調諧激光激發特定能級粒子,測量熒光強度與空間位置的關係,結合干涉條紋反演電子密度分佈。

儘管每次掃描的速度很慢,還只能得到一組二維的密度分佈成像,但好在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釐米乃至毫米級且觸發閾值很低,多來幾次總能給出一個非常準確的結果。

隨着新的指令被下達到前方操作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機械臂很快降下,在2003號機的表面投射出兩條相互平行且相對移動的綠色亮線。

光線掃過之處,原本的淡紫色熒光立即變得濃郁,旋即又逐漸恢復原狀。

如同一層由熒光構成、不斷由兩側向中間推進的海浪。

趁着這個功夫,劉永全又重新繼續了原來的話題:

“我倒是覺得,紅外信號的問題不會很大……至少現階段還不會很大。”

感受到對方將信將疑的眼神之後,他又進一步解釋道:

“之前我幫斯奈克瑪改進M88-3和M88-4發動機的時候,在法國那邊接觸過一種需要安裝在翼尖莢艙內的大型釋放式誘餌,不光可以模擬戰鬥機尾噴口的溫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出完整的機身信號,而且在被髮射之後會滑翔一段時間,不是馬上自由落體,達索準備用這個東西來欺騙多組元紅外導引頭乃至紅外成像導引頭……”

楊韋好像理解了他的意思:

“你是說,就算紅外特徵比較明顯,也可以利用新型誘餌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來襲武器?”

然而,劉永全卻果斷搖了搖頭;

“不……實際根據法國空軍的測試結果,即便是紅外信號特徵不算特別明顯的陣風F2型戰機,也很難用這種誘餌騙過最新一代的紅外製導武器……所以我是想說,紅外信號特徵的些許差別,在實際作戰中應該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同,相比之下,通過隱身能力、速度和機動性,時刻保持在對方的包線範圍以外才是合理的制勝之道。”

楊韋摘掉工裝帽,揉了揉因爲好幾天沒打理而有些散亂的頭髮:

“你說的道理我都懂,目前大量裝備的超視距紅外空空彈也就只有米卡和R27T,確實都不是主要威脅,但甲方當初畢竟提出過相關要求……”

實際上,除了航空兵部隊的要求以外,他本人也希望從自己手中誕生的第四代戰機能夠儘可能趨近完美——

由於十號工程的特殊性,楊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以副總設計師的身份具體主持工作。

而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等到眼前的第四代戰機完成定型,他也差不多到了脫離一線崗位,進入航空工業集團管理層的歲數。

換句話說,這大概率就是自己職業生涯的收官之作。

只不過,劉永全還沒意識到這一層,只是回答道:

“再者說,等離子體發生器是個可以由飛行員自行選擇是否啓動的附件,不屬於維持常態化飛行的必須設備……”

“從書面規範的角度來講,它跟彈艙還有減速板這些屬於同一個分類,在驗收過程中核準指標的時候是不會讓你打開的,而從實戰角度來講,目前採用紅外製導的基本都是視距內武器,就算米卡和R27T的射程也是慘不忍睹,反正格鬥過程也不需要雷達隱身,在視距內接敵之前關掉就行了……”

“……”

楊韋深吸一口氣,想要反駁點什麼,但又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似乎有點道理……

可這事如果不解決的話,對於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簡直如鯁在喉。

下半輩子不敢說,至少後面一年的覺都睡不踏實。

“呼——”

楊韋搖搖頭,沒有直接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覆,只是朝着玻璃外面的測試工位揚了揚下巴:

“先不提這些,等等看數據情況吧。”

劉永全這會兒也注意到了對方的些許異常,但又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同樣把視線重新投向那架周身泛着熒光的驗證機上。

一時間,整個房間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大約二十分鐘後,飛機正上方的第一組數據終於完成反演並被錄入系統。

數據分析員已經感受到了兩位大佬之間的低氣壓,但也只能硬着頭皮大聲道:

“報告,結果已經上傳至服務器終端!”

這句話如同打開了某個開關,讓劉永全和楊韋二人幾乎同時邁開腳步,來到控制檯前。

從定性層面上講,只能進行單向控制,以半自由形態分佈在機體表面的等離子體鞘套必定不夠穩定。

因此呈現在二維圖上的結果如同犬牙交錯,令人一時間眼花繚亂。

但仍然能看出從後到前,電子密度和紅外輻射強度都逐漸削弱的整體趨勢。

跟之前肉眼觀測到的現象基本一致——

除了一個極其細微的細節之外。

“等一下。”

楊韋原本凝重的表情瞬間由陰轉晴,指着曲線上接近飛機尾噴口的一處位置。

那裡對應的電子密度與其他位置無異,但紅外輻射卻明顯呈現出異常的凹陷。

甚至跟飛機中部的數值接近。

儘管不知道具體原理,但顯然是進行了某種對紅外信號的遮蔽處理。

之所以剛纔在紅外成像圖上沒看出來,大概是因爲這一處的空間尺度實在太小,大概只有10釐米左右,所以被周圍超高強度的紅外信號給遮蔽住了。

而通過激發熒光反演出的結果則不會受到常態化的光學干擾,仍然忠實地記錄下了真實情況。

“老劉,你可以啊。”

楊韋轉過身,重重拍在劉永全的肩膀上:

“這地方大概對應發動機外匣向尾噴口過渡的那一段,合着剛纔鋪墊了那麼長時間,是準備給我整個驚喜是吧?”

然而劉永全這會兒肉眼可見地跟他一樣發懵:

“我不是,我沒有……”

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208章 你好,1997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86章 遠程偵察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531章 縛蒼龍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408章 2001號,起飛!
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208章 你好,1997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86章 遠程偵察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531章 縛蒼龍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520章 自告奮勇的日向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408章 2001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