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

發佈會的內容通過直播信號瞬間傳遍全球。在華夏互聯網上,相關話題如野火般蔓延。

熱搜前十名瞬間被相關話題佔據:#華夏太空驛站##月球火星我全要##星際基建狂魔#其中#廣寒宮月球基地#的話題閱讀量在1小時內突破5億。

“終於等到這一天!小時候看《科幻世界》裡的場景要成真了!”網友“星際漫遊者”的評論獲得50萬點贊。

某知名互聯網論壇上,一個名爲“如何評價華夏提出的深空探測中轉站計劃?”的問題在半小時內獲得了上千條回答。

用戶“太空工程師”從技術角度分析道:

“L4點是地月系統的引力平衡點,在這裡建設中轉站有幾個巨大優勢:1)軌道穩定,幾乎不需要燃料維持位置;2)地月往返的ΔV(速度增量)需求最低;3)通信延遲僅1.2秒,適合實時控制。”

這條專業分析迅速獲得上萬點贊,評論區展開了激烈討論。

對於如此激進的決策,自然不是所有人都贊成。

更何況,在正常的討論當中,還不乏別有用心之人渾水摸魚。

“耗費巨資建這種面子工程,貧困山區的問題解決了嗎?”

用戶“理性思考者“的反駁甚至還獲得了不少支持。

不過,得益於這些年來華夏難以想象的發展速度,仍然是支持這個太空探索戰略的呼聲更高。

很快有人回擊:“五百年前明朝也這麼想,結果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太空是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現在不佈局,將來連追趕的機會都沒有!”

在已經初具雛形的視頻網站上,一名ID爲“宇宙觀察者”的用戶連夜製作了一個解析視頻:《華夏的“星際驛站“將如何改變太空格局?》播放量迅速突破百萬。

視頻中,他用遊戲《文明》的類比來解釋中轉站的戰略意義:

“這相當於在科技樹上直接跳過了'阿波羅計劃',點出了'太空基礎設施'這個高階技能。美國當年登月是單次衝刺,而華夏是在建設可持續的交通網絡。”

視頻中展示的動畫演示尤其引人注目:一艘小型飛船從地球發射,只需攜帶單程燃料抵達中轉站;在那裡加註後,可以輕鬆前往月球;完成任務後,再返回中轉站補給,最後回到地球。整個過程比直接從地球往返月球節省60%以上的燃料。

而在專業論壇“航天愛好者聯盟“中,討論則更加技術性。

一篇題爲《從長征九號到中轉站:華夏航天的技術路線分析》的帖子詳細拆解了實現這一計劃需要的技術突破。

帖子寫道:“根據公開資料,華夏在多個關鍵領域已經取得突破:

空間核動力:金城504廠成功測試的盤式磁流體反應堆,功率密度是傳統空間核電源的20倍;

在軌建造:天宮一號和二號積累的艙段對接經驗,加上新研發的空間機械臂系統,以及未來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經驗;

深空通信:中繼通信衛星奠定的超遠距離通信基礎;

月面建造:'月壤陶瓷'技術和充氣式棲息艙……

這篇分析被迅速轉發到各大平臺,進一步點燃了公衆的熱情。

到當天晚上,全網關於中轉站的討論已經超越了純粹的科技範疇,延伸到哲學層面。

評論賬號“深空思考“發表的長文《爲什麼要去月球?一個文明級別的命題》中寫道:“人類文明正站在岔路口:是繼續困守地球,在資源爭奪中內卷;還是邁向太空,開拓無限可能?華夏的選擇很明確——未來不屬於躺平者,而屬於仰望星空的人。”

文章引用了馬斯克的話:“要麼成爲多行星物種,要麼永遠困在地球上等待滅絕。”,但作者指出:“與SpaceX的私營公司路線不同,華夏提出的是更具包容性的方案——不是少數富豪的太空旅遊,而是全人類共同參與的星際大航海。”

一時間,互聯網上關於航天話題的討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概只有多年前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那次能夠與之相比。

而在華夏之外,這份白皮書同樣掀起了滔天巨浪。區區十幾萬字的書面內容,造成的影響甚至不亞於半年前那幾枚突然現身在長安街上的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

在發佈會召開之後的連續十幾個小時,國家航天局對外網站的相關頁面都因爲瘋狂的訪問量而處在崩潰狀態。

爲此,航天局不得不借助多個第三方平臺進行分流,才終於緩解了擁堵的網絡……

……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歐洲航天局(ESA)緊急召開的特別會議上,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讓·雅克·多爾丹將一迭打印出來的新聞報道扔在會議桌上:

“先生們,女士們,華夏人剛剛向世界扔下了一顆戰略核彈。”

“我們不能再猶豫了。”法國代表亨利·杜邦最先打破沉默,“華夏人提出的中轉站構想,實際上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太空治理模式。如果我們不盡快加入,就會被永遠排除在決策圈外。”

他調出一組數據:“根據初步分析,這個中轉站將使月球任務的成本降低40%以上。任何拒絕合作的國家……至少是歐洲國家,其深空探測計劃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競爭力。”

其他國家的代表尚未來得及表態,多爾丹就已經揮揮手打斷了杜邦:

“我認爲,僅僅滿足於‘搭便車’式的合作是遠遠不夠的。”

顯然,這位ESA掌舵人的思路甚至比對方更加激進:

“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或許應該參與到那個太空中轉站的建設當中,以增加我們在未來深空探測活動裡面的話語權。”

一石激起千層浪。

等別人建好基礎設施,再花錢去行個方便是一回事,投入基礎設施本身的建設是另一回事。

投資,就意味着風險。

尤其是這種持續時間很長的項目,至少就歐盟而言,幾乎從來沒真正成功過。

德國代表沃爾夫岡·施密特推了推眼鏡:

“技術可行性呢?在L4點建設如此龐大的結構,需要數十次發射和在軌組裝。華夏有這種能力嗎?”

意大利代表馬可·羅西嗤笑一聲:

“他們很快就要開始建設規模幾乎相當於國際空間站的天宮空間站,掌握了長征五號重型火箭,最近還成功測試了空間核反應堆。恕我直言,懷疑華夏人的航天能力已經不合時宜了。”

英國代表艾瑪·威爾遜謹慎地提問:“美國的反應是什麼?NASA會加入這個計劃嗎?”

多爾丹搖搖頭:“白宮還沒有發表任何公開聲明,但私下裡已經和我通過氣,表示會‘堅持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獨立路線’……不過另一方面,我聽說波音和洛克希德的高層已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反倒是SpaceX那邊表現出來的更多是欣賞,尤其對於那個在軌加註的方案……”

“……”

會議持續了五個小時,各方爭執不下。最後,多爾丹做出了決定:“我們將組織一個高級別代表團,下週前往華夏進行技術磋商。亨利,你帶隊,帶上我們最好的工程師和外交官。”

“目標是?”施密特問道。

多爾丹環視會議室:“確定兩件事:第一,這個計劃是真實的還是宣傳噱頭;第二,如果我們加入,能獲得什麼級別的參與度和技術共享。”

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1098章 全球鷹339.第339章 凱旋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新的書友羣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013章 五倍不夠!317.第317章 巧合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583章 測試計劃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517章 殊途同歸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696章 擊落B2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513章 歸航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74章 工藝問題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
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1098章 全球鷹339.第339章 凱旋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新的書友羣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013章 五倍不夠!317.第317章 巧合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629章 終於輪到我裝逼了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583章 測試計劃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517章 殊途同歸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696章 擊落B2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513章 歸航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74章 工藝問題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