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

首次飛行測試,一切順利。

凱旋的宋尚才自然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畢竟,無論設計師在紙面上付出了多大努力,最終在一線承擔巨大風險的,還是試飛員們。

一衆渦扇10和殲11WS項目的負責人輪流和他擁抱。

不過,輪到常浩南的時候,懷裡還捧着一束花的宋尚纔在例行寒暄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開口道:

“常總,剛纔爬升到16000米之後,實在是很難控住飛機了,平飛還勉強,只要稍微做個動作,機頭指向就完全不聽使喚……”

雖說一般來講,無論試飛員在天上做出何種決定都不會受到質疑,但畢竟是因爲自己的原因只完成了一半測試任務,所以他覺得還是有必要稍微說明一下情況。

常浩南此時的心態那是相當之好,畢竟渦扇10所涉及到的並不只是這單獨一個項目,而是以點帶面的破局關鍵。

後續的國產化並升級的殲11B,以及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脫胎換骨的新殲10,都需要這個型號作爲動力。

現在飛行試驗一切順利,雖然後續還有不少科目需要完成,但已經可以期待華夏空軍主戰裝備的新一輪升級了。

只可惜殲8C纔到現在也才當了兩年的小甜甜,恐怕再過兩年就得變成牛夫人了……

因此他非常乾脆地擺了擺手:

“沒關係,試飛嘛,本來就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而且計劃制定出來就是爲了打破的。”

“再者說,這次試飛沒完成的根本原因是咱們發動機的性能太好,又不是啥丟臉的事,以後你要是有機會寫個回憶錄什麼的,記得把這個事着重描述一下就行。”

常浩南的玩笑話引起了周遭一陣笑聲。

包括宋尚才,也明顯輕鬆下來。

此時畢竟還不到飯點,因此在一個簡短的迎接儀式之後,衆人很快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112廠的技術人員重新把飛機拖回總裝車間,進行首飛後的結構檢查,以確認飛機沒有出現任何看不見的損傷。

601所負責編寫飛控程序的工程師則跟常浩南等人一起,等待着獲取試飛數據,並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

數字電傳加飛推一體化技術的組合屬於未來三代半戰鬥機的標配,因此,這架殲11WS在作爲渦扇10驗證機的同時,實際上還擔負了飛行控制系統的驗證任務。

一次飛行,滿足三個項目組的要求。

可以說是性價比拉滿了。

……

簡單的一頓午餐之後,從飛行記錄儀裡面獲取的試飛數據便已經被導入到了電腦中。

從定性角度來講,渦扇10在飛機上的表現跟高空臺的模擬測試結果幾乎完全一致。

不過定量上,在換髮之後,殲11這個進氣道的表現確實超出了常浩南的預期,以至於在高空、亞音速狀態下,渦扇10的推力表現甚至比預期更好。

“怪不得試飛員同志反應說在16000米高度很難控住飛機。”

一直在給常浩南當副手的劉永全用一支筆指了指幕布上面的推力曲線:

“其實在14000米高度的時候,AL31F的推力數據就開始出現明顯下降。”

“到16000米,1.4倍音速的時候,推力已經從12.5噸下降到10.7噸左右,而渦扇10的推力只是從14噸降低到13.5噸,一來一回差出來25%,而且還把自動配平系統給關了,純靠手操,能穩定平飛都已經算是藝高人膽大了……”

“再往後面,關掉加力、同時結束試驗狀態之後,兩臺發動機在中間推力狀態下的差距還要更大一些,所以在飛控系統的自動操作下,渦扇10通過降低大約30%的轉速,實現了跟右側發動機的推力平衡,也跟試飛員同志報告的情況接近。”

緊接着,負責飛控系統設計的十一號工程副總指揮劉高卓換上了另外一張幻燈片:

“飛控系統記錄到的數據也顯示,以飛行員調整節流閥開度的動作爲0時計算,渦扇10開始出現響應動作的平均時間爲0.53秒,而AL31F則爲0.97秒。”

“並且,在推力調節的速度上,前者也比後者平均要快55%,換句話說,只需要後者一半的時間就能完成整個推力變化過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渦扇10相對AL31F在推力響應層面的優勢是速度和高度越大越明顯,並且推油門時比收油門時更明顯,如果在6000米以下的中低速度段,甚至可能被後者反超,當然,這還需要後面去無人區進行中低空試驗之後才能確定。”

這時候常浩南接上了話茬:

“這個很正常,而且跟飛控系統的關係不大,渦扇10爲了降低結構複雜程度,採用的引射式噴口本身在低空低速下的調節能力就會弱於收斂擴張式,有舍有得嘛。”

“至於剩下的結論,就由我來簡單歸納一下……”

“……”

在簡明扼要地總結了一番首次試飛的結果之後,他稍作停頓,然後聊起了另外一個話題:

“按照目前計劃的進度,等到春節之後,就能開始用雙發渦扇10做飛行測試,把單髮狀態下做不了的包線都給完成掉。”“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到今年下半年,兩個型號的渦扇10就都能以小批量試製的形式向兩個型號的三代機提供產品,不知道劉總這邊,殲11的升級進度到哪一步了?”

要是擱別人說,一臺航空發動機從臺架測試到小批量試製就用一年時間,肯定沒人會當真。

但這話既然出自常浩南之口,還是由不得大家不重視。

因此坐在對面的劉高卓一臉正色地回答道:

“我們跟蘇霍伊那邊的工程師一起,在蒙皮部分加大了複合材料使用量,減輕空重的同時,也把一部分重量分給結構件,再結合更加細緻的飛控系統,基本算是解除了飛機在特定速度段內的過載使用限制。”

“在機翼內側增加了一組重載掛點,把掛架總量提高到了12個,不過這兩個掛點的承載能力目前只有2000kg,仍然比不上位於機腹的兩個無限制重量掛點……”

“另外,就是通過動態調整飛行過程中的燃油使用順序和分佈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飛機重心的有效控制,順便也在機頭部分增加了燃油冷卻系統的流量。”

“這樣雖然把機頭有效直徑從1000mm減少到了930mm,但是散熱功率提高了將近200%,未來有充足的條件安裝更高性能的平板縫隙天線,甚至電掃描天線雷達……”

常浩南聽着對方的介紹,心中對此頗爲滿意。

劉高卓所說的改進方向,基本就是前世殲11B加上蘇30MKK的結合體,算是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集合了華夏和大毛兩邊優勢的最優解。

“那……預計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生產這個深度改進型號?”

這次開口回答的是已經在112廠駐場近兩年的姚夢娜:

“就飛機本身來說,目前唯一的障礙就是新型機體後半部分的框架結構件從拼焊工藝變成了一體化鍛壓工藝,所以得等到7萬噸模鍛壓機投產之後才能造出來。”

“當然,那個項目也是你主抓的,所以效率應該不太成問題。”

說到這裡時,會議室裡幾乎所有的視線都在常浩南身上聚焦了一瞬——

一個人,同時負責兩個國家重點型號……

總之就是很離譜。

姚夢娜也趁機盯着常浩南瞅了一會,不過也很快就繼續了剛纔的回答:

“不過根據黎明那邊的生產計劃,他們小批量試製的速度大概是每年16-24臺發動機,考慮到改方案之後的殲10必須用渦扇10才能推起來,所以能留給我們的配額肯定是不夠。”

“所以,考慮到目前日益緊張的軍事鬥爭節奏,我們的想法是,等到模鍛壓機投產之後,就開始小批量生產經過完全升級、使用渦扇10發動機、全新機體、1493雷達、集中式飛行計算機和數字電傳飛控的全新型號殲11B/殲11BS,產量取決於新發動機的供貨量。”

“同時,也再繼續生產1-2個批次,也就是24-48架只升級新雷達和半玻璃化座艙,其餘部分保持不變的有限改進型號,目前暫定叫做殲11AM和殲11ASM,讓空軍能夠儘快擴大三代機隊,保證最近兩三年的即戰力。”

“這樣等個幾年,到渦扇10的生產效率提高到足夠供貨的水平之後,就可以順利過渡到全面生產新改進型……”

介紹完生產計劃之後,姚夢娜重新擡起頭看向常浩南,推了推鼻樑上的圓框眼鏡:

“這個方案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

常浩南在內心想到。

就現有條件來說,這基本已經算是最穩妥的生產規劃了。

“模鍛壓機……我的計劃是作爲國慶獻禮項目,到現在爲止一切正常,所以……大概能在今年下半年投產。”

這句話,算是給112廠這邊餵了一顆定心丸。

有限改進型畢竟只是權宜之計,真正能跟殲10爭奪空軍主力型號位置的,還得是正兒八經的殲11B。

“至於渦扇10的生產效率……”

這個問題,他也有些頭疼。

制約渦扇10生產速度的是熱端三大部件——渦輪盤、渦輪葉片和燃燒室內壁。

主要是爲了提高主動冷卻效率,採用了內部形狀非常複雜的異型氣膜孔。

而電火花加工的理論速度上限基本也就是現在這樣了,良品率低的嚇人,單純買新設備擴充生產效果不會很好。

畢竟華夏也還沒財大氣粗到不計生產損耗的程度。

至於用系統強開一條電化學加工的科技樹……

哪怕等到渦扇10和模鍛壓機兩個項目全都完成,恐怕獎勵的積分也不夠這麼揮霍。

所以,常浩南也只好先祭出緩兵之計:

“生產效率這塊,我日後再想想辦法吧,爭取能儘快給兩個型號提供足夠的發動機……”

第1579章 驗證,思路可行!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62章 我要上天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135章 針鋒相對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304章 我飛機都設計一半了你們和我說這個?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563章 還有底牌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1550章 萬億規模的市場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第1579章 驗證,思路可行!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62章 我要上天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135章 針鋒相對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304章 我飛機都設計一半了你們和我說這個?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557章 瘋狂的股市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563章 還有底牌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1550章 萬億規模的市場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