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

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

在系統的幫助之下,整個數值模擬過程進行的比常浩南預料中還要更加順利。

離散元仿真軟件的設計耗費了大概一週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系統buff之下做出來的這個軟件相當高效,很快就針對幾種典型工件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加工效率和拋光效果找出了最優的解決方案。

磨料選擇平均粒徑爲400目的碳化硅顆粒,流體則選用航空煤油爲基體,再加入一定量的懸浮劑、乳化劑和抗氧化劑配製而成。

這個配方的通用性很強,大部分的深孔和變口徑管類工件都可以使用。

常浩南甚至還用了額外一天的時間順手完成了PLC程序的設計。

這個程序也是磨粒流加工系統的重中之重。

因爲軟性磨料並不像砂輪那樣“聽話”,很容易出現加工過度的問題,也就是重融層已經被去除之後,又繼續對氣膜孔內壁的基體材料進行磨削,最終導致工件報廢。

而一個好的PLC程序,則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

另外一邊,韓有德這個人雖然看上去倨傲了一點,但真才實學確實是有的,他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磨粒流設備的總體設計,當常浩南這邊把磨料和PLC程序搞定的時候,盛京第一機牀廠的設備也在老師傅三班倒的連夜趕工中下線了。

鍾世宏這幾天樂得臉上幾乎笑開了花——

由於他提交上去的申請已經獲得通過,精工計劃也就正式有了“編制”。

並且上級部門考慮到這個計劃未來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直接給拔高到了由科工委牽頭的國家級項目。

就連身上沒有編制的常浩南,都被丁高恆欽點了一個“技術總顧問”的帽子。

而作爲整個計劃的當頭炮,這臺磨粒流加工設備自然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

磨削工藝看上去似乎不太起眼,但其實是精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所以幾乎所有參與精工計劃的單位都派出了技術人員,想要親眼見識一下410廠整出來的新花樣。

隨後的一天中,清單上面的原料陸續被採購並運到了410廠,經過乳化、攪拌、調和等一系列工序,最終形成鉛灰色的膏狀半固體,隨後被灌入了早已準備好的磨料缸之中。

操作工人開始進行設備開機之前的最後一次技術檢查。

由於圍觀羣衆實在太多,又要和生產設備之間保持一個必要的安全距離,因此不少人都只能遠遠地看上一眼。

“那一坨黑乎乎的東西,就是他們搞出來的核心技術?”

一個頭發半白的老工程師有些將信將疑。

軟性磨料看上去就跟一坨化了一半的冰激凌差不多,賣相確實不怎麼樣。

而且一般理解中,“磨削”這個過程是要用一個更硬的東西來去除比較軟的東西,軟性磨料確實會對傳統的概念造成衝擊。

從脖子上掛着的臨時出入證來看,他來自冰城鍋爐廠。

這個廠不是燒鍋爐的,而是造鍋爐的,全國大部分發電用的燃煤鍋爐和不少蒸汽輪機配套的動力鍋爐都出自這裡。

而最近他們正在競標某新型導彈驅逐艦的動力鍋爐生產項目,卻始終被加工製造能力不足所困擾,好幾項關鍵指標都無法達到要求。

就在這個最關鍵的節骨眼上,科工委主持開展精工計劃的消息傳來,冰城鍋爐廠幾乎是趕着最後關門前的最後一刻上了車,對於410廠這邊的情況瞭解也就比較少。

“是,我昨天晚上聽報告,他們說是能把不規則型面的拋光效率提高5倍以上,而且還可以處理深內孔、變口徑管這些老大難的工件。”

旁邊另一位陝柴重工408廠的工程師就要遊刃有餘地多。

他們的情況和冰城鍋爐廠差不多,最近在負責對MTU公司柴油機的許可證生產工作,但至關重要的國產化率指標卻卡在了一個門檻上遲遲無法取得進一步突破,所以在得知這個精工計劃的第一時間就要求參與,並且還提供了一大筆項目經費。

“我去,5倍……不能是放衛星吧?”

“看着吧,應該用不了太長時間。”

就在圍觀人羣討論的功夫,經過培訓的技術工人已經完成了對加工程序的加載和設定。

這個流程本來計劃由常浩南親自操作,但後者認爲由普通文化程度的工人動手,更能體現出這套“傻瓜式”軟件的優勢。

一根渦噴14上面的滑油彎管被夾具緊緊固定了起來——

410廠本身並沒有對氣膜孔內壁進行金相檢測的能力,所以爲了更加直觀地展示磨粒流加工的能力,鍾世宏和常浩南最終決定讓一根加工難度同樣很高的變口徑彎管來獲取這臺設備的“一血”。

準確來說應該是半根,因爲前面還切下來了一部分,等一會用來和加工之後的情況進行對照。

啓動按鈕被按下,壓縮機隨之發出嗡嗡的響聲。

剛開始似乎並沒有出現什麼變化,但十來分鐘之後,牙膏狀的廢棄磨料開始從夾具周圍預設的排泄孔中被擠出來。

旁邊等待許久的工人馬上開始把準備好的新磨料填進去。

加工繼續進行。

沒有任何一個在場的人覺得枯燥乏味。 就一個如此複雜的工件拋光工序來說,持續幾個小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大概50分鐘之後,夾具打開。

經過航空煤油沖洗過後的工件從外表上似乎看不出有什麼變化。

“這還不到一個小時……時間是不是有點不夠啊?”

“五倍效率的話,倒也差不多的樣子……”

操作工人並沒有受到這些討論的打擾:

“上切割機!”

滑油管的內徑足夠直接塞探頭進去做表面粗糙度檢測,但要論直觀,那肯定是直接切開效果更好。

經過拋光和未經拋光的兩個工件很快被從中間一分爲二。

在廠房的燈光下,哪怕僅憑肉眼,都能看出區別。

左邊的工件內壁,亮得幾乎能當鏡子。

當然,爲了嚴謹,該做的測試還是要做的。

“拋光前工件內壁,平均粗糙度Ra值=1.466。”

常浩南親自上陣,讀出了屏幕上顯示的第一個檢測結果。

剛剛還在討論的圍觀人羣也重歸寂靜。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下一句話。

“拋光後工件內壁,平均粗糙度……”

“Ra值=0.367!”

周圍幾乎瞬間陷入了沸騰——

“我滴個乖乖……”

“真能這麼快?”

“……”

在人羣的另外一邊,幾個穿着航空工業工裝的男人幾乎兩眼發光地看着眼前的機器。

作爲系統內的兄弟單位,參觀時候獲得一點特殊待遇也是理所應當的,因此他們可以從一個更好的角度和更近的距離觀察整個工藝流程。

“張工,這……”

一個比較年輕的工程師用因爲興奮而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

“這如果能用上的話,斯貝國產化應該……”

顯然,他們來自鎬京的430廠。

斯貝MK202發動機雖然7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引進和組裝,但因爲中間的各種原因,導致真正的國產化工作歷經多番波折,直到1995年才通過驗收。

說是“國產化”,其實這個時候斯貝的國產化率不過70%而已,大量核心零部件用的都還是十幾年前進口的庫存。

產量很低,而且也不可持續。

本來,當年在引進斯貝技術的時候,鎬京和盛京兩邊鬧出了不少矛盾。

但隨着殲轟7上面的原裝斯貝發動機逐漸到壽,前者頭上的壓力也是每日俱增。

尤其是前段時間渦噴14在香洲航展上搞了個大新聞出來,要說不眼紅不羨慕,那絕對是假的。

ωωω ◆t t k a n ◆¢○

所以430廠也顧不上什麼面子問題,直接把負責斯貝國產化項目的一衆工程師給派了過來。

“應該能突破一大步!”

被稱爲張工的中年人說着朝身前的空氣揮出一拳:

“求410廠辦事,總比求英國人辦事要好。”

“我親自去找鍾世宏!”

(本章完)

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702章 警衛九局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696章 擊落B2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96章 中華神盾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367章 緊急拉動!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098章 全球鷹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82章 發動機故障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35章 保研名額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790章 殲11B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
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702章 警衛九局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696章 擊落B2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196章 中華神盾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367章 緊急拉動!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098章 全球鷹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82章 發動機故障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35章 保研名額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790章 殲11B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