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

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

在系統的幫助之下,整個數值模擬過程進行的比常浩南預料中還要更加順利。

離散元仿真軟件的設計耗費了大概一週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在系統buff之下做出來的這個軟件相當高效,很快就針對幾種典型工件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加工效率和拋光效果找出了最優的解決方案。

磨料選擇平均粒徑爲400目的碳化硅顆粒,流體則選用航空煤油爲基體,再加入一定量的懸浮劑、乳化劑和抗氧化劑配製而成。

這個配方的通用性很強,大部分的深孔和變口徑管類工件都可以使用。

常浩南甚至還用了額外一天的時間順手完成了PLC程序的設計。

這個程序也是磨粒流加工系統的重中之重。

因爲軟性磨料並不像砂輪那樣“聽話”,很容易出現加工過度的問題,也就是重融層已經被去除之後,又繼續對氣膜孔內壁的基體材料進行磨削,最終導致工件報廢。

而一個好的PLC程序,則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

另外一邊,韓有德這個人雖然看上去倨傲了一點,但真才實學確實是有的,他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磨粒流設備的總體設計,當常浩南這邊把磨料和PLC程序搞定的時候,盛京第一機牀廠的設備也在老師傅三班倒的連夜趕工中下線了。

鍾世宏這幾天樂得臉上幾乎笑開了花——

由於他提交上去的申請已經獲得通過,精工計劃也就正式有了“編制”。

並且上級部門考慮到這個計劃未來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直接給拔高到了由科工委牽頭的國家級項目。

就連身上沒有編制的常浩南,都被丁高恆欽點了一個“技術總顧問”的帽子。

而作爲整個計劃的當頭炮,這臺磨粒流加工設備自然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

磨削工藝看上去似乎不太起眼,但其實是精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所以幾乎所有參與精工計劃的單位都派出了技術人員,想要親眼見識一下410廠整出來的新花樣。

隨後的一天中,清單上面的原料陸續被採購並運到了410廠,經過乳化、攪拌、調和等一系列工序,最終形成鉛灰色的膏狀半固體,隨後被灌入了早已準備好的磨料缸之中。

操作工人開始進行設備開機之前的最後一次技術檢查。

由於圍觀羣衆實在太多,又要和生產設備之間保持一個必要的安全距離,因此不少人都只能遠遠地看上一眼。

“那一坨黑乎乎的東西,就是他們搞出來的核心技術?”

一個頭發半白的老工程師有些將信將疑。

軟性磨料看上去就跟一坨化了一半的冰激凌差不多,賣相確實不怎麼樣。

而且一般理解中,“磨削”這個過程是要用一個更硬的東西來去除比較軟的東西,軟性磨料確實會對傳統的概念造成衝擊。

從脖子上掛着的臨時出入證來看,他來自冰城鍋爐廠。

這個廠不是燒鍋爐的,而是造鍋爐的,全國大部分發電用的燃煤鍋爐和不少蒸汽輪機配套的動力鍋爐都出自這裡。

而最近他們正在競標某新型導彈驅逐艦的動力鍋爐生產項目,卻始終被加工製造能力不足所困擾,好幾項關鍵指標都無法達到要求。

就在這個最關鍵的節骨眼上,科工委主持開展精工計劃的消息傳來,冰城鍋爐廠幾乎是趕着最後關門前的最後一刻上了車,對於410廠這邊的情況瞭解也就比較少。

“是,我昨天晚上聽報告,他們說是能把不規則型面的拋光效率提高5倍以上,而且還可以處理深內孔、變口徑管這些老大難的工件。”

旁邊另一位陝柴重工408廠的工程師就要遊刃有餘地多。

他們的情況和冰城鍋爐廠差不多,最近在負責對MTU公司柴油機的許可證生產工作,但至關重要的國產化率指標卻卡在了一個門檻上遲遲無法取得進一步突破,所以在得知這個精工計劃的第一時間就要求參與,並且還提供了一大筆項目經費。

“我去,5倍……不能是放衛星吧?”

“看着吧,應該用不了太長時間。”

就在圍觀人羣討論的功夫,經過培訓的技術工人已經完成了對加工程序的加載和設定。

這個流程本來計劃由常浩南親自操作,但後者認爲由普通文化程度的工人動手,更能體現出這套“傻瓜式”軟件的優勢。

一根渦噴14上面的滑油彎管被夾具緊緊固定了起來——

410廠本身並沒有對氣膜孔內壁進行金相檢測的能力,所以爲了更加直觀地展示磨粒流加工的能力,鍾世宏和常浩南最終決定讓一根加工難度同樣很高的變口徑彎管來獲取這臺設備的“一血”。

準確來說應該是半根,因爲前面還切下來了一部分,等一會用來和加工之後的情況進行對照。

啓動按鈕被按下,壓縮機隨之發出嗡嗡的響聲。

剛開始似乎並沒有出現什麼變化,但十來分鐘之後,牙膏狀的廢棄磨料開始從夾具周圍預設的排泄孔中被擠出來。

旁邊等待許久的工人馬上開始把準備好的新磨料填進去。

加工繼續進行。

沒有任何一個在場的人覺得枯燥乏味。 就一個如此複雜的工件拋光工序來說,持續幾個小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大概50分鐘之後,夾具打開。

經過航空煤油沖洗過後的工件從外表上似乎看不出有什麼變化。

“這還不到一個小時……時間是不是有點不夠啊?”

“五倍效率的話,倒也差不多的樣子……”

操作工人並沒有受到這些討論的打擾:

“上切割機!”

滑油管的內徑足夠直接塞探頭進去做表面粗糙度檢測,但要論直觀,那肯定是直接切開效果更好。

經過拋光和未經拋光的兩個工件很快被從中間一分爲二。

在廠房的燈光下,哪怕僅憑肉眼,都能看出區別。

左邊的工件內壁,亮得幾乎能當鏡子。

當然,爲了嚴謹,該做的測試還是要做的。

“拋光前工件內壁,平均粗糙度Ra值=1.466。”

常浩南親自上陣,讀出了屏幕上顯示的第一個檢測結果。

剛剛還在討論的圍觀人羣也重歸寂靜。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下一句話。

“拋光後工件內壁,平均粗糙度……”

“Ra值=0.367!”

周圍幾乎瞬間陷入了沸騰——

“我滴個乖乖……”

“真能這麼快?”

“……”

在人羣的另外一邊,幾個穿着航空工業工裝的男人幾乎兩眼發光地看着眼前的機器。

作爲系統內的兄弟單位,參觀時候獲得一點特殊待遇也是理所應當的,因此他們可以從一個更好的角度和更近的距離觀察整個工藝流程。

“張工,這……”

一個比較年輕的工程師用因爲興奮而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

“這如果能用上的話,斯貝國產化應該……”

顯然,他們來自鎬京的430廠。

斯貝MK202發動機雖然7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引進和組裝,但因爲中間的各種原因,導致真正的國產化工作歷經多番波折,直到1995年才通過驗收。

說是“國產化”,其實這個時候斯貝的國產化率不過70%而已,大量核心零部件用的都還是十幾年前進口的庫存。

產量很低,而且也不可持續。

本來,當年在引進斯貝技術的時候,鎬京和盛京兩邊鬧出了不少矛盾。

但隨着殲轟7上面的原裝斯貝發動機逐漸到壽,前者頭上的壓力也是每日俱增。

尤其是前段時間渦噴14在香洲航展上搞了個大新聞出來,要說不眼紅不羨慕,那絕對是假的。

所以430廠也顧不上什麼面子問題,直接把負責斯貝國產化項目的一衆工程師給派了過來。

“應該能突破一大步!”

被稱爲張工的中年人說着朝身前的空氣揮出一拳:

“求410廠辦事,總比求英國人辦事要好。”

“我親自去找鍾世宏!”

(本章完)

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97章 柳暗花明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13章 歸航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598章 但我們真的可以超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562章 專利聯盟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08章 你好,1997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
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97章 柳暗花明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13章 歸航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707章 破局巴爾幹!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598章 但我們真的可以超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562章 專利聯盟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08章 你好,1997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